熱議:區域性移動醫療“戰爭”一觸即發

0 評論 13102 瀏覽 1 收藏 6 分鐘

最近看到一些關于國內省市醫院紛紛開始布局移動醫療平臺,開展基于手機端的移動醫療相關服務。例如:常州市衛計委借助掛號網打造的“常州移動醫療”平臺,覆蓋常州地區的8家醫院(9大院區),讓市民看病無需現場排隊,掛號、候診、繳費只要動動手指就能搞定,這也是全國首家市級移動醫療平臺。再有,廣州番禺醫院推移動醫療, 簡化看病流程等。兩起傳統醫院布局移動醫療的案例,在國內引起了很大反響。很多人不得不感慨,移動端的壯大普及,加上傳統醫療的“供不應求”,國內醫療需求缺口還非常之大等特性,定將“波及”國內的其他省市。像導火索一般,引爆區域性移動醫療“戰爭”。

在中國,“看病難,看病貴”是普遍現象。一個病人在“花錢買到看病的服務”之前要大費周章地研究自己的病癥,到底適合去什么樣的醫院和科室,找什么樣的醫生;有了目標以后,還要“起早貪黑”地突破掛號瓶頸才能到達看病環節;看完病之后,又要開始思考怎樣才能花最少的錢得到最恰當的治療。一些省市的醫院布局移動醫療服務,目的也是打破這一現象,這些省市有豐富的醫院、醫生信息,掛號和其他門診資源。把這些醫療資源“搬到”移動端,那么用戶在掛號、支付、購藥、取報告化驗單等,都可以在手機端操作。省時省力方便患者用戶的同時,其實也減輕了醫院的壓力。

國內醫療的“基本國情”,面對移動醫療的大勢所趨,也算是被“逼”的改革布局,傳統醫療以政府相關部門牽頭的模式布局移動醫療,是目前較為可行的辦法,推廣實施比較權威,用戶接受程度也較高。而且這種模式成功是可復制,效仿性高,這也是推動其他省市加快布局移動醫療的因素。

目前移動醫療布局速度日益加快,格局競爭也進一步升級,傳統醫院要想快速布局移動醫療,僅依靠政府職能部門是遠遠不夠的,自行創新發展布局變得尤為重要,這有3種方式可以實現:

1、自己研發APP,結合自身醫療資源布局移動醫療。

這種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沒辦法整合區域性的醫療資源,比較片面,容易形成各自為戰,大大的損耗了醫療資源整合的高效性。

最近我也看到很多醫院對于前來看病的患者派發宣傳單,提醒用戶可以下載醫院的APP,就可以在網上掛本醫院的號,而且可以咨詢專家等,這也是傳統醫院布局移動醫療的雛形了。

2、“加盟入駐”的形式,進入醫院云平臺。

例如阿里健康已經向全國18萬家醫療診所發出合作邀請,打造阿里健康的醫院云平臺。這種方式非常高效迅速,容易形成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移動醫療浪潮。還有就是春雨醫生布局線下診所,“嫁接”輕資產路線,很多實體醫療機構或者醫院診所有望實現加盟。

3、“眾包模式”,簽約自己的醫生、掛號、以及相關醫療資源給第三方,讓第三方整合資源共同完成移動醫療布局。

目前很多第三方移動醫療APP,都是通過這種形式實現,這種方式利于快速整個區域性或者省市區的醫療資源,“商業模式”下的移動醫療布局,不僅方便了廣大群眾,提高了醫院接待患者的效率以及醫生看病的人數,同時在間接的提高了醫生群體的“額外收益”。

整體來說,像“常州移動醫療”平臺一定不是個例,接下來“北京移動醫療”、“南京移動醫療”、“上海移動醫療”、“廣州移動醫療”等等預測,定會如雨后春筍一般快速冒出,區域性移動醫療“戰爭”打響,如果還處于猶豫不決,那么就真的落后了。

#專欄作家#

雷華萍,微信公眾號:yidongyiliaoquan(移動醫療圈),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家庭醫生在線運營總監,長期從事互聯網行業,非常喜歡研究移動互聯網相關業務,對APP運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