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正“吃掉”整個世界

0 評論 14649 瀏覽 1 收藏 9 分鐘

第一部分:技術被銷售給每個普通人

1、十幾年前,我們被 1995 年到 2000 年的網民數增長震驚,這一階段網民數從 0.5 億人增長到 4 億人。

2、技術泡沫后,網民數增長更驚人,從 4 億增長到今年約 30 億人;同時,使用智能手機人數達到 20 億人次。

3、2020 年,全球又有 10 億人

4、2020 年,全球 80% 成年人會擁有智能手機。

5、2020 年全球人口數在 74 億左右;成年人數約52 億人次;TV 受眾 48 億左右;有文化和讀寫能力的人 45 億左右;功能機用戶 43 億左右;上網人數 40億左右;智能手機用戶 40 億左右;PC 用戶 17 億;個人 PC 用戶在 10 億以下。

6、智能手機,讓所有人都擁有一部裝在口袋里的超級電腦。

一部新 iPhone 的 CPU 內晶體管數是奔騰 1995 的 625 倍;僅新 iPhone發布那個周末,蘋果賣出 CPU 晶體管數就達到 1995 年世上所有個人電腦里CPU 晶體管的 25 倍。

7、所有人,即便是在撒哈拉沙漠,他們手機覆蓋率、3G 網絡覆蓋率及移動設備使用率都在上升。

第二部分:互聯網格局被改變

1、人們花在移動互聯網上時間,已超過花在所有電腦網頁上時間總和。

2013 年 6 月,用戶通過桌面上網時間還多于用戶通過手機上網時間;但今年 6 月,后者(App + 移動瀏覽器)已明顯超過前者。

此外,移動互聯網格局還未完全固定,如就“I installed an app on my Androidsmartphone.”這句話,其中“下載”、“APP”、“Android”、“智能手機”,這四個概念都還有很大發展空間,2020 年我再說這話時,可能和現在意思已大有不同。

2、生態系統的復雜性。

iOS 和 Androi 兩家市場份額因不同地點產業結構不同而相差懸殊。換句話說,用 iOS 還是用 Android,取決于你在哪和你在做什么。

全球銷量看,Android 手機明顯多于蘋果;但Facebook 舊金山用戶中,蘋果設備使用者多于 Android,同時在雅加達,情況則反過來;另外,蘋果應用商店收入明顯高于 Google Play;而以全球瀏覽器上網數據看,蘋果略高于 Android,但中國數據則完全相反,Android 明顯多于蘋果。

3、每個新傳感器都意味新商機。

智能手機比 PC 復雜得多,PC 不會問任何它應該知道的東西,但新傳感器深刻改變電腦能知道的東西,因此每個新傳感器,都能帶來新商業機會。

4、移動設備能引發“杠桿效應”。

2020 年,智能手機數將達到 PC 的 2—3 倍,但乘以移動設備便攜易用帶來的便利,移動設備將能提供 10 倍于 PC 時代的機會。

Facebook 和 WhatsApp 是最典型例子。兩年內,Facebook移動廣告收入就翻倍,成為一個體量達 65 億美金的海量客戶部門;而只有30 個工程師的 WhatsApp 一年內信息流量已達到72 億條,要知道,全球短信總量是每年 75 億條。

“杠桿效應”還改變了互聯網初創企業對早期資本的需求:2000 年,一個融資 1000萬美金、擁有 100 名員工的初創企業能吸引 100 萬用戶;現在,融資100 萬美元,有 10 個員工的公司就能吸引1000 萬用戶;而未來憑借移動互聯網,一人白手起家,不要拿什么投資,就能吸引 100 萬用戶。

第三部分:移動甚至重置科技產業

1、智能手機逐漸拖垮 PC。

全球有 20 億人,平均每 2 年買一臺移動設備;全球有 16 億人,平均每 5 年買一臺 PC。

2、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已占電子產品市場半壁江山。

3、1999 年時,全球共有 800 億張用膠卷拍的照片;而今年,社交網絡上分享照片就達到 8000 億張;蘋果和 Android 手機銷量,也超越日本生產的照相。

4、移動APP甚至占領傳統領域市場份額。

面對傳統行業銷售份額持續下滑,電視、媒體、報紙的用戶不斷的在往移動互聯上轉移,許多商家看中了這商機都紛紛研發移動APP來吸引用戶;而秒賺作為移動互聯網的新寵兒卻快速占領市場,從2014年3月8日上線至今來看,用戶突破1000萬,交易額達20億,可謂移動APP中的領頭羊,迅速占領移動端市場。

5、移動已導致技術中心轉移。

硅谷和中國成為新時代中心,代表公司:電腦領域谷歌和蘋果,打敗微軟;芯片領域 ARM 和高通,打敗英特爾;手機行業,中國深圳打敗原生產諾基亞的芬蘭。

6、移動撬動供應鏈過程。

第四部分:移動也在重置其它產業

1、科技在主導我們注意力。

2、科技品牌價值巨大。

2004 年,科技品牌價值占全球品牌價值前 100 位的 30%,其中谷歌、蘋果、亞馬遜和 Facebook 四家占不到 2%;但現在,前者已達到 40%,后者快接近 20%

3、孩子們最牽掛什么?移動設備。

4、人與人的溝通正趨向純數字化、純移動化,現在連爺爺奶奶們,也會使用電子郵件了。

5、移動設備擠壓下,電視變得越來越小眾,可用來看視頻的數字。

6、作為移動設備的屏幕,全球 LCD 液晶屏顯示器銷量顯著上升。

通常跟技術相關公司分三種。一是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如蘋果;二是通過技術改進產品或擴展業務,但技術不是核心,如亞馬遜;三是被新技術催生出的公司,可能做的是傳統行業,但都基于新技術,如 Airbnb。而如果重點關注第三種公司,我們會發現:每波技術創新浪潮,都會催生一些新行業,正如卡車和洲際公路出現讓零售業發生根本性轉變,因而成就了沃爾瑪,移動設備和移動互聯網為傳統旅游和運輸行業創造了全新可能,因此才有 Airbnb、Uber 和 Lyft。由此可見,移動已開始對社會產生深刻影響。

另一重要事實:當一項技術被充分普及,它就被社會“內化”成理所當然的一部分,人們也就不再談論它。軟件和移動互聯網已開始走向被內化階段,成為各行業理所當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軟件和移動互聯網正在吃掉整個世界,科技業自身已容不下技術發展的張力。

 

來源:移動互聯網(微信公眾號:ydhlwdyq)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