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風光背后的地推團隊,撐起互聯網產業的螞蟻雄兵
想一想還得從“全民創業”說起。在這個人心浮動的時代,幾乎人人都在喊創業,一大半的人首選的都是互聯網。隨便打開一檔求職節目,多半的求職者也都把目標定位在互聯網行業里,原因無非兩個:一個是被互聯網的造富神話所吸引,另一個就是互聯網行業天生的媒體屬性,比較容易出名。當然也有為情懷的,只是不多。
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互聯網行業的“造富”和“出名”所吸引的時候,卻很少有人會去提及到,在互聯網產業里,還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的名字叫地推。他們身處在互聯網產業的邊緣地帶,干著最苦最累的活,他們撐起了互聯網產業的半壁江山,但是互聯網產業的風光卻與他們無緣。
這個話題還得從我自己說起
2007年底臨近畢業的最后兩個月,艾瑞克跟老師發生了點沖動,于是便再也沒去學校,從此開始在社會上到處晃蕩,迷茫了整整一年后,無意間接觸到了地推這個行業,并成為了千千萬萬地推從業者中的一員。
那個時候BAT還沒有現在這么火,整個互聯網行業還是游戲公司和四大門戶的天下。
所以那個時候全國各地遍地都是游戲公司的地推,艾瑞克所進的自然也是某游戲公司的地推團隊。當別人問起我你在干嘛時,我說我在游戲公司上班,多半人帶著羨慕的目光看著我追問干嘛時,我就不知道該怎么回答了。
那個時候艾瑞克所在的城市合肥有將近三百多家網吧,可以說這個城市的每一家網吧都留下過艾瑞克的足跡,每一家網吧都留下過艾瑞克貼海報的身影。
剛進地推團隊的時候,由于對業務不熟,艾瑞克用了最笨的方法去工作。當時的工作內容主要有三樣:打卡、拉新和貼海報。進網吧的第一件事就是用游戲公司的打卡系統打卡,證明你確實打過這家網吧了,然后就是動員新玩家玩該公司的游戲,每家網吧最少幾個拉新,具體多少已經不記得了,然后就是貼海報。
進入這個團隊的時候是夏天,頂著烈日去找網吧。剛開始地形不熟,有時候為了找一家網吧能走個把小時,早上出去晚上回來腳底下總是血泡,一身臭汗連澡都不想洗。每天的標準是十家網吧,多跑一家網吧,多拉一個新都是有提成的。最高峰的時候我和一個朋友,一口氣連跑了四十家網吧,兩天兩夜沒睡,最后把自己玩到差點休克。
史玉柱和攜程的地推
史玉柱和攜程誰最先搞地推,這個無從考證,不過史玉柱的地推名氣最大。當年史玉柱玩了一陣子《傳奇》后,決心要搞一款自己的游戲,于是《征途》橫空出世,并且把當時腦白金的地推團隊拉過來搞游戲,最夸張的說法是萬人地推。
是不是萬人不知道,但是《征途》確實是火了,可以說簡直就是一臺印炒機。一眾游戲公司看到了地推巨大的潛力,大力發展地推團隊,一時間各種游戲公司的地推蜂涌而入,全國各地眾網吧的墻面都遭了災,被各種海報貼的連本來的樣子都看不到了。
艾瑞克干過最夸張的事,是把一個網吧的整面墻都給貼滿了,至今想想都搞不清楚當時是怎么想的,明明多貼了也不會多給工資的。眾游戲公司的地推為了爭搶墻面,還發生過激烈的沖突,甚至打群架的事都時有發生,這種情況在之后的各行業地推中都上演過。不過幸好艾瑞克干的時間不長,沒有碰到過。
攜程最早的時候也是靠地推來做的,有人說開始的攜程根本不能稱之為互聯網公司,因為他們靠地推到處給人發會員卡來運作,經??梢钥吹綑C場、高鐵、火車站和汽車站里有攜程的地推人員在發卡。他們生生是靠發卡把自己最初的會員給做出來了。
中國特色的互聯網邊緣產業
地推這個特殊的工種絕對算是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產業了,他以巨量的廉價勞動力迅速打開了一些互聯網公司的市場,拉攏了最早的一批會員,將線下的用戶引導到了線上。仔細去想一想會發現,地推最早的時候干的就是O2O中那個“2”的事。在互聯網還沒那么普及的情況下,他們付出自己的勞動力,成為了線上和線下的連接。
這種地推模式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而興起,并且一直到現在都在影響著中國互聯網產業的格局。隨著互聯網細分領域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地推也都出來了,甚至于成為了互聯網公司的標配。風光背后的互聯網公司,用最直接的傳統手法,去擴展自己的市場。事實上國內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在市場推廣的手法上,很多時候跟傳統企業是相差無幾的,只不過他們多了一個互聯網渠道而已。無論是游戲、團購、分類信息、O2O、電商以及通信業,都有著地推的身影。以O2O市場比較有名的餓了么為例,他們就在全國各地招募地推掃樓來獲取市場份額。我也曾看到過美團的地推頂著烈日一家一家的掃商鋪。
為什么那么多公司喜歡搞地推?
互聯網公司為什么喜歡地推,原因很多,但是最關鍵的一點原因是目標精準直面客戶而且便宜。這比你買多少流量都劃算。地推看似干的活都差不多,但是其實也是有細分的。比如游戲公司主要盯在網吧上,而外賣盯大學城和飯店,分類信息和團購盯商戶等,這里面的分工其實是非常細的。
互聯網上買來的流量只有一定的百分比是你的目標人群,剩下的都是無效流量。這里舉個例子來說吧。艾瑞克原來所在的城市,買一個門戶的通欄廣告,掛一星期廣告,需要花費三萬多大洋,但是實際轉化率非常低。艾瑞克原來所在的公司就買過,掛了一星期竟然一個咨詢的用戶都沒有。而有這三萬塊錢,我可以雇傭十個地推,一人一天一百,我可以讓他們連續掃街一個月,效果反差不是一點半點,而且面對的都是目標用戶群。
對于初創的互聯網企業來說,沒有那么多的資金去投放廣告的情況下,地推成為了他們拓展市場最好的選擇。有時候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有效的,因為它夠簡單夠粗暴,是具有破壞性的。
地推市場的衰落
地推這個特殊的工種在經歷了一輪暴炸式的增長的,很快也迎來了它的衰落期。還以合肥這個城市的游戲為例,如今所剩的地推團隊已經不多了。剩下的地推團隊由于撐握了和督察斗智斗勇的本領,開始大量的進行數據造假。
很多人買了電動車,去了網吧直接開機打卡(以前都要求借機打卡),然后自己注冊帳號掛機。由于網吧業也開始了自己的產業升級,開始注重環境格調,貼海報沒那么容易了。于是地推人員想出了貼海報拍照,拍完照撕掉的方法。以前我們花一天完成的工作量,現在他們一天兩個小時就搞定了。然而其他行業里的地推想造假就沒那么容易了,當然肯定有人會想到辦法的,這個不在我們討論范圍之內。
隨著人力資源成本的上升,和互聯網宣傳渠道的成熟,地推市場開始迅速的衰落。這個還得歸功于網絡水軍,這又是另一個中國互聯網的特色了。
隨著互聯網社交渠道的日益豐富,和各種刷貼注冊機的盛行,大量的網絡水軍開始形成。艾瑞克接觸過一個網絡水軍,成員達數千人之眾。線下地推成本上升之后,大量的互聯網公司開始把重心放到了網推之上,互聯網牛皮癬就這么出來了。
游戲地推還將繼續衰落,但是其他形式的地推并不會消亡,他們還將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存在。并且隨著行業發展的成熟,地推也在發生著變化,開始進向了銷售員的角色轉變,這也是行業成熟的一個表現。
真正的互聯網公司不多
正如前文所說,國內其實真正意義上的純互聯網公司并不多,除了是在一個網絡平臺上開展業務之外,很多時候干的活跟傳統企業并沒有什么不同。尤其是以商業為驅動而非技術驅動的公司,比如團購、外賣市場、O2O、分類信息等,他們更多的是披上了一件互聯網的外衣而已。
#專欄作家#
艾瑞克,微信公眾號:艾瑞克自留地(ID:zwlp52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觀察員,個人博客:www.ahey.me。自06年起持續關注互聯網行業發展,對互聯網各種商業模式和案例有些粗淺認知,長期混跡于各大新媒體,發表一些淺知拙見。
轉載請保留上述作者信息并附帶本文鏈接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