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流向:“硬應用”與“軟應用”大PK

2 評論 2211 瀏覽 11 收藏 10 分鐘

硬應用與軟應用的核心差別在于硬應用在支持一種新的交互方式,而這種交互方式不以分類為基礎,是以記憶和感知為基礎。

絕大多數時候我們在科幻電影里看到的應用形態與手機不同,不管是機器人,汽車還是宇宙飛船人們只要找到硬件設備那就可以完成所有事情,而不需要再區分微信、頭條、淘寶。

一、軟應用與硬應用的核心差別

軟應用是按領域人為切分的邊界,比如QQ音樂和喜馬拉雅本質上并無差別,但因為運營的主體不同,所以會切分成兩個不同的應用。類似的場景很多比如新聞類、視頻類等。這種分類和體驗沒關系,和商業競爭也沒關系,實際上是技術的限制導致的。

從體驗的角度看,這種人為分割其實是不便利的,所以微信這種超級應用總是嘗試讓自己可以做的更多。從商業競爭的角度看,網易新聞、新浪新聞的分化是合理的,但QQ音樂、騰訊視頻這類分割就不合理。所以說軟應用的邊界本質上是技術限制導致的。

所有軟應用都可以看成是一種人消費利用信息的方式,而在過去所有的這類消費是以分類為基礎的。

Windows的菜單、目錄,網頁的導航頁、索引,手機上的App實際上都是分類,不分類人類的認知系統就沒法和浩瀚的數字信息相對接。因此,也可以將軟應用看成是當前技術水平下,反復打磨后得出的最佳的信息消費和利用方式。

智能音箱是最典型的硬應用(未來機器人等都是),這種硬應用具有相當的通用性,但本質上是垂直于某種場景的。

比如電視、故事機、車載的系統等,這些硬應用都針對某個場景做出特殊優化比如針對屏幕或者音效,但又具有特別的通用性比如都可以具備一般性問答的功能。這與軟應用主要依托于某款通用型的設備,比如手機、電腦或Pad有非常大的不同。

軟應用先天上和硬應用是對立的,所有交互習慣和硬應用完全不兼容,所以直接把軟應用的分類方法套用到硬應用上面就會特別別扭。

硬應用與軟應用最大的不同還不在于是否針對專門領域(音樂、新聞等)進行優化,核心的差異在于所有可見的硬應用都在支持一種新的交互方式而這種交互方式不以分類為基礎,而是以記憶和感知為基礎。

感知部分很好理解,硬應用會把周圍的環境作為輸入的一個部分,所以體現出更多的智能,但以記憶為基礎則需要做些更多的說明。

在軟應用里,所有的信息都圍繞著分類和提示展開,我們所有看到的東西要么是分類要么是提示(想象頭條這樣的應用的界面),這兩者構成消費信息的關鍵。只有很少的時候才依賴搜索,利用搜索跳轉到不相關的另外的信息上下文上面,但搜索過后就又是分類和提示。

搜索本身是以記憶為基礎的,一個人只會搜索他知道的東西,提示才是消費未知信息的關鍵。在軟應用上這幾點已經融合在一起了,但搜索處在比較次要的地位上。

但在硬應用上,分類被取消了,依賴于語音的交互方式里所有信息都是全開放的,記憶變為第一關鍵的因素(所有語音類交互本質上都是搜索),而提示則會在有屏無屏設備上分化。從這個角度看最終的交互效率會是硬應用崛起的關鍵,而硬應用上的交互效率事實上與智能程度相關。

二、硬應用會崛起的核心驅動力

理論上講故事機這樣的產品是不太應該存在的,因為所有故事機能做的事都可以在Pad上用一款應用來替代。但它就在那里,持續很多年,并且和機器人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還有增加的趨勢。這類硬應用之所以存在與成本、ID等因素有關。

隨著感知周圍環境越來越關鍵,想用一款設備覆蓋所有場景會越來越難。手機、電腦、Pad本質上還都是一種計算設備,遵循馮諾依曼的架構,這種基本架構做計算或者支撐軟應用是沒問題的。

但如果感知越來越關鍵,那在成本上就會面臨挑戰,它是不太可能把做Echo用的麥克風陣列、做AR眼鏡需要的鏡片乃至計算芯片都集成到一款設備里面的。那樣會無限推高通用產品的成本。這樣一來監測環境需要單獨的設備,遠場語音交互需要單獨的設備(想下Echo Show),移動需求會催生新的設備等。

ID上的分化也會導致通用設備面臨挑戰,比如手機的屏幕不可能做的無限大,大了就沒法移動。手機、Pad的喇叭也不可能選功率大的。對于眼鏡類產品更是因為佩戴方式的原因導致其ID只能單獨設計。

從這個角度看:多種傳感器 + 特殊優化的ID + 新型的交互系統會是硬應用的標配。

三、硬應用的后續影響

在過去硬應用其實是很多的,比如電視、路由器、攝像頭等,但過去的硬應用基本不具備通用性,干什么的就是干什么的。但隨著后端新型交互系統的出現這種清晰的邊界正在被打破。

隨著智能音箱數量和體驗的提升,人們消費音頻內容的場所就會轉移,這會同時影響對應品類的軟應用。比如智能音箱使用頻次越多,喜馬拉雅、QQ音樂APP的使用頻次就會降下來。

同理如果智能電視和盒子的使用頻次越多,對應的軟應用使用頻次也一樣會下降。所以硬應用崛起的過程就是用戶時間再分配的過程。

抽象來看這種時間遷移的速度最終取決于整體交互效率和體驗上的超越。當前的語音交互只在特定記憶范圍內是有優勢的(比如你知道自己想聽什么歌,那語音交互一定比觸屏快),但整體交互效率和體驗還不如觸屏。

假如有一天我們經過了這個拐點,那硬應用就真的會PK掉軟應用。而這種超越現在來看需要的并不是技術突破,而是設計上的突破。

超過這個拐點后,當一個人再住到酒店里的時候,就不再是躺床上掏出手機,而是通過人臉和聲紋啟動大屏,然后更便利的消費各種信息。

硬應用在性價比上總是可以超過通用設備的,比如電視的大屏或者故事機的便宜。如果有一個通用型的信息消費系統可以拓寬每個硬應用使用范圍,這個邊界擴的越大,軟應用的價值就越小。

一種極端的情形是最典型的通用設備——手機可能因此而重構,真的以新交互方式為核心的手機會與眼下以觸屏為核心的不同。而如果這種手機體驗更好,但價格可以更便宜那手機產商就一定會愿意做出這種嘗試。

小結

智能硬件之前熱過一次,但并沒有真的在落地上引起太大轟動,所以很快落寞了,核心原因在于那時的智能基本等價于聯網,而聯網并不真的創造太多價值。但這世界似乎有種普遍的預感,所以像IoT這樣的詞一直沒有死去,可這詞實際上不對的,Internet Of Things是撐不起硬應用的,Intelligence Of Things應該可以。

#專欄作家#

琢磨事,微信公眾號:琢磨事,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聲智科技副總裁。著有《終極復制:人工智能將如何推動社會巨變》、《完美軟件開發:方法與邏輯》、《互聯網+時代的7個引爆點》等書。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有深度,有觀點,好文。
    軟應用更多因分類內容分發而生,而硬應用為場景而生(誰說場景是硬應用的疆界呢?只是現在只能一個個場景來攻克,以實現可用性…),如果有一天硬應用真的體驗上來(雖然這一天不會很快來到,語料等等基礎工作,在國內這么唯利是圖的商業氛圍下,委實不看好),軟應用可有可無,臉就是手機,誰還帶手機出門…那時候,不是手機靠wifi,而是周圍都是硬應用,等你的臉去刷,等你的聲紋去開。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