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UX方法行不通?
“可用性工程”影響中國的UX從業者少說也有10年了吧,雖然不斷有新的概念被提出,舊的方法論被修繕,但“以用戶為中心”的本質沒有改變,經典UX設計方法的使用依然頻繁。抱著這些方法摸爬滾打數年,體會到教科書里的理想設計場景在現實工作中,并不完全存在,執行方法的結果,也有時并不理想。
問題一:選錯方法。
不是方法不好,是我們沒選對。為什么沒選對?因為我們沒有設計思維,也不了解方法。設計思維又是什么?和方法是什么關系?設計思維是我們做設計的思路,要設計一個事物,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最什么,一二三,心里有數。常見的比如先分析研究,了解商業目標、用戶是誰、用戶需求、使用場景等,再需求轉化功能,把功能設計成概念,從框架到細節,其中伴隨中間成果(原型)的測試驗證,最后輸出設計,傳達給下游單位,跟進驗收。設計思維往往具象成設計計劃,用于實際設計活動。而方法,就是設計活動的組成部分,一切方法為設計思維所調用,指向設計目標。
每個方法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有自己的適用上下文。有了設計思維,熟悉設計方法,才能懂得什么時候用什么方法,才大致對了第一步。比如可用性測試,有人說這是在原型出來后,做迭代測試用的,前置條件得有成型的產品或原型。其實不然,在設計之前可以使用嗎?當然可以,可以給競品做場可用性測試呀,測一測它們的問題在哪里,作為啟發啊。反之,一知半解為方法而方法,就可能帶來惡果。比如我們要做用戶研究,就得先來場焦點小組,再來個問卷調查,再來場訪談,好像不做全套就顯得研究不夠充分。再比如說到視覺設計,就得來一個情緒板,盡管情緒板的目的是什么也不需要過多在意,就算心里已經很有數方向已經很清楚,也要把情緒板放進計劃,最后我們的目標是形成美麗動人的情緒板而不是獲得設計方向。于是,方法的執行華麗了設計過程,結果卻看起來牽強附會,好像不使用方法也差不多。不懂方法,又可能會過于天真地擬定設計計劃,導致突發情況預料不足、資源緊缺、時間不夠,過程失去控制而草草收場。
問題二:執行偏差。
方法是選對了,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執行過程變形,反而輸出了誤導未來的結果,迷信方法繼而迷失方向,比如咱樹立一個人物角色吧,這是用戶體驗設計的潮流標配,但沒經歷建模、驗證,這個角色貌似僅能代表你而不是目標用戶。我們做過一個失敗的情緒板活動,關鍵字之一是動感酷炫,目標用戶是二三線城市的社會基層年輕人,根據前期對他們喜好的分析,收集了這類素材。
結果,幾個設計師出來幾套概念,全都是多彩的扁平設計,情緒板變成了抑制設計師創意的罪魁禍首。真是不做好過做。情緒板的初衷是一種對設計方向的把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一種抑制收斂,但作為設計師應該在這種大前提下,去盡情發散才是。問題出在哪里呢?出在對設計情緒板的不熟悉上(偏偏溝通又欠缺),在提取視覺元素的時候出事了。其實情緒板不止是抓配色,也可以抓質感、抓光影,誰說一定要趕潮流做扁平?情緒板也不是抓圖片的全部顏色,從圖片提取視覺元素組成情緒板的時候,是應該心里惦記著關鍵詞的,這里關鍵詞是動感酷炫,只抓一種顏色一樣可以動感酷炫。
總結一下,那就是我們要在養成設計思維的前提下,熟悉方法。如果發現方法行不通,你可以懷疑方法,但不是無理由抵制它,更重要的是懷疑自己、復盤執行過程,總結經驗。熟悉方法,才有資格拋棄方法,因為你已經能靈活使用、倒轉使用甚至改造它。為什么我們要先找素材再做設計?反過來不行嗎?體驗設計是過程設計,一環扣一環,先分析再動手,但設計是自由的,只要我熟悉只要我思維習慣是這樣,偏偏反過來做又如何。我就是喜歡先動手畫圖,然后找素材佐證,注意,只要你有整體概念,目標沒丟,逆向推導也是可行的。設計稿我做出來了,套在素材上看是不是一致?素材來自哪里?來自關鍵字,關鍵字來自哪里?來自用戶。只要能反推到用戶那一層而不出錯,就ok啊。當然你如果抱著一顆忽悠的心態,只想找東西讓你的設計稿更“完美”,我是鄙視的,因為你推導不到原始目標,除非運氣好。再舉一個例子,信息架構設計。IA的教科書教導我們,先做整體功能內容組織,把信息裝到不同界面里,再做導航把界面串起來,然后做單獨界面的框架(布局)設計,貼上標簽,最后可能做上搜索。但有些設計師的思維習慣不是這樣的,是不是就做不了IA設計?像本人思維比較跳,是習慣幾個系統同步進行的,也有些人一上來習慣先畫單個界面框架的,不管怎么樣,只要你心里面清楚知道組織、導航、框架、標簽都做到位了,只要最終出來的架構能達到IA設計的兩大目的,易尋及可理解,就完全OK,注意,“只要你清楚”來自于你對方法熟透了。
本文系作者@Danis 投稿發布,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嚴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