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7.0.0版本更新:敗筆還是迷失?
對于此次的微信7.0.0版本更新,相對于更多人的夸獎,作者卻有著不同的看法,本篇文章將圍繞微信7.0.0版本的一個新功能展開分析。
這篇文章僅圍繞微信7.0.0的一個新功能展開。
此次新版本中,公眾號文章底部的點贊按鈕,改為了“好看”,用戶點擊后,文章會被推送到“發現>看一看>好看”中,這個模塊中會保留過去48小時內被推送到這里的文章。為了方便描述,下文用?“好看推薦”?來指代此功能。
觀點:
從新版發布到現在,幾乎各渠道清一色稱贊此功能。但是我有完全相反的觀點。
觀點一:好看推薦的設計是個敗筆。
觀點二:好看推薦的設計,隱隱顯示出了微信的迷失。
論據:
1. 背書(觀點一)
說一下文章在好友中流轉方式的前世今生。
以前:轉發文章到朋友圈,多數情況意味著轉發者認同文章觀點(當然也有轉發同時反對文章意見的,此處僅針對認同觀點的轉發)。這里其實是轉發者對文章的一個背書,同時這也構建了該轉發者在好友眼中的形象。因為事關形象問題,所以對關注“朋友圈形象”的轉發者,形成了心理壓力,轉發什么內容,轉發時評論什么,給誰看,甚至什么時候轉發,可能都需要詳細思考一番。對于不關注“朋友圈形象”的轉發者,則沒有這些壓力。
新版:轉發功能依然保留,新增了好看推薦,相當于增加了一個文章流轉的渠道。
一些文章基于此認為以后少了背書壓力還能分享分章。但是真的如此嗎?我們一起來分析下新功能。
當你閱讀到一篇文章,覺得非常好,以前順手點個贊,毫無壓力?,F在你可要想好了,你點擊了“好看”之后,別人可就知道你認同什么,不認同什么了,因為在最終的文章列表,大家是可以看到誰點贊了什么的。試問,這和轉發有本質區別嗎?這不依然是構建“朋友圈形象”嗎?
甚至,以前在朋友圈轉發個文章,我還能選擇給誰看不給誰看,但是新功能完全沒有辦法選擇,你點擊了“好看”就會讓你所有的朋友都看到,一時手誤,可能就會讓你苦心經營的“朋友圈形象”化為烏有。
小結:可以看到,新功能在背書這方面,絲毫沒有比原有轉發做的更出色,反而是更糟糕了。
2. 內容推薦機制(觀點一、觀點二)
有些文章認為,微信好看推薦這個功能,把圈層推薦機制做到了極致。但是真的如此嗎?
我并不知道好看推薦這個功能設計的初衷,只能妄自揣測一下。一方面為了給公眾號文章增加曝光入口,另一方面卡位別家智能內容分發服務(如今日頭條)。無論是哪個原因,都是內容推薦,那么就會有推薦邏輯。
信息流中可以看到信息:文章標題,文章配圖,發文公眾號,點擊“好看”的好友昵稱,在信息流評論的好友昵稱及其評論內容。
作為內容消費者,基于什么原因閱讀一篇文章,是驅動推薦邏輯的主要因素。
- 如果是基于文章本身推薦,這個功能提供了同類服務的基本功能:文章基本信息,文章屏蔽功能,以及基于文章的屏蔽原因,這點中規中矩,沒什么可說的。
- 如果是基于推薦人推薦,這是需要展開說的。
微信現在越來越成為了互聯網主流人群的基本社交工具,陌生人剛認識,如果留聯系方式多數都是加微信,手機自帶通訊錄反而退居二線。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微信好友真的都是“氣味相投”嗎?以我的信息流為例,微信幾乎從沒有任何互動,朋友圈也屏蔽了N年,這樣的好友推薦文章都出來了。
推薦人的生活可能和內容消費者的生活半毛錢關系都沒有,這樣的推薦,價值何在?而且,居然不能選擇屏蔽誰的推薦,這無疑就是內容噪聲。
本來朋友圈經過一輪篩選屏蔽,還算干凈,到了好看推薦的信息流,再次涌入了一堆無意義文章,為什么要用它呢?
最后,這個功能還沒有提供選擇讓誰看的功能,不過這個還算可以理解,本來點擊一下“好看”算是輕量級操作,在這里增加選擇給誰看就太復雜了,這么復雜的操作讓以前的轉發到朋友圈去承擔就好了。
小結:微信是不是迷失了,不知道自己的強大,帶來的是微信好友的人員混雜,也已經不了解用戶對這個龐然大物的使用情況了?如果不加屏蔽選擇,基于推薦人帶動的內容消費,只是徒增另一個無用信息的聚集地而已,這個入口終將淪為擺設。雖然直覺上微信應該是非常了解用戶的,但是新功能做成這個模樣,還真有些打破我的認知。
可能的迭代方向:
- 不再展示推薦人。減少用戶背書壓力。雖然可能會帶來因為沒有背書壓力而引入的垃圾信息泛濫(無法獲知哪些好友是微商的情況下)。
- 可以屏蔽指定好友的推薦。無論第一點的功能做與不做,這個功能都是需要做的。自由選擇看誰的推薦,這是凈化信息噪聲的強有力手段。
結尾提一句,也許微信只是上了個MVP,沒有在第一版設計這么完善,也未可知,那就把上述兩點功能作為預測吧!
本文由 @agent47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做個記錄。
1. 微信終于迭代出了屏蔽指定好友推薦的功能。
2. 該功能剛上線保留48小時內容,我的微信里可以看到近百篇文章?,F在改為了保留7天內容,今天數了下卻只有20篇文章。不知道是否因為背書壓力好多人不點贊了。還是有其他因素影響。
普通老百姓的好友,不都是認識的人,你是個人脈廣的人,不能代表大眾
你說的“不都是認識的人”,就是我要說的情況。
我覺得將點贊改為好看,是對微信熟人關系的深度挖掘。
1.點贊原有的作用沒有變化
2.點擊好看者的價值觀輸出
3.文章的二次傳播渠道
4.對熟人隱私的窺探
比如我通過看一看-好看知道某位同事喜歡周杰倫,而他從來不會在朋友圈轉發類似文章
對,所以在點好看之前,要想一想,能不能讓別人知道(窺探)你的三觀,這就有了壓力,換句話說,微信對隱私的保護,又少了一些。
而且,和你生活無關的人,如果也都靜靜的躺在通訊錄里,那么你可能會從這個渠道看到很多并不感興趣的內容。
這兩點最后可能導致這個渠道并不能真正的為公眾號很好的導流。
標題黨
歡迎說出你的觀點
微信其實很喜歡預動作這個事,比如朋友圈功能和朋友圈評論功能都是分先后兩個版本上線的。應該就是先開個入口看下反應,再后期迭代
有可能,所以看看后期迭代路線。
跟你一樣不看好這次更新,但是觀點不盡相同
嗯嗯,歡迎來討論下啊,畢竟不同的人在一起討論,才能迸發出更多的思路。
第四點,建議去了解一下一個產品的理念是什么,尤其是微信這種非常堅持自己產品理念的產品。一個功能,通過結構化分析,總有好有壞,讓我做出選擇的往往就是這個產品的理念,這是貫穿于整個產品的
4. 產品理念。
對于微信的理念,我保留的認知是,以用戶為中心。也許微信已經改變了。制造了這么一個低效獲取有效信息的新渠道,真的是以用戶為中心嗎?(這里不討論公眾號發文者,僅僅是最廣大微信普通用戶)。
不過既然你這么力挺這個新功能,那么我們可以一起看看微信后面怎么走,也許是微信理念變了,也許是我主觀臆斷了,畢竟我不是微信的產品,只能發表下作為用戶的感受而已。
1、你這段發言簡直是…….第一點,根本不太了解微信。第二點,這個獲取信息的渠道真的低效嗎?你自己都沒明白就亂下判斷說低效。第三點,麻煩你看清楚我的意思,我什么時候力挺這個功能了,我一開始就跟你說這個功能不一定好,但是你的分析有問題,我針對的只是你的分析方式而已
1. 既然你前面說張小龍親口說一些內容,我也來引用一下。http://www.sohu.com/a/216970410_100058260
‘張小龍在連續三年的微信公開課上現身并發表演講,這三次演講的內容重點各有不同,但其中的核心理念比如“好產品應該用完即走”、“微信去中心化”、“以客戶為中心、謹慎地商業化”等是一以貫之的,每次演講中提到的方向也確實在后來被逐一實現?!?/p>
其中【以客戶為中心、謹慎地商業化】,難度我說錯了?
2. 這個渠道是否低效,我們且看后面這個功能迭代方向就好了,也不用在這里各抒己見。備注下,不要看數據說這個渠道增加了多少公眾號閱讀量,因為畢竟用戶基數在那,就算體驗再差,這個引流數據一定都不低,關鍵看功能迭代。
3. 嗯,力挺這點我誤解你了,我認錯,抱歉。
算啦 可能是我的言辭也有點激動了 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就這樣吧
我看你挺有想法的 我們要不加一下微信 有空聊聊 交流看法?
我去你文章找你微信。
第三點,太過于主觀和陷入自我經驗主義,分析問題不夠透徹。有些你列舉的情況你需要想想,是你個人這么以為得,還是這個功能針對得主流群體這么認為?你有沒有只看到不好的一面,而看不到好的一面。你后面說的基于推薦人推薦的問題肯定是存在的,但是這個問題在算法推薦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因為算法是根據你的畫像來揣測你感興趣的內容的,算法也是根據一些標準權重來匹配內容給你的,他們都會有很多噪點,你看算法推薦的那些文章那些視頻一樣會看到不喜歡的,但是你想想算法推薦現在這么成功是為什么?有效嘛!無效的情況是存在的,但是它整體上是有效的。所以你不能只舉了一些極端的例子。比如說你的跟你志同道合的朋友給你推薦了文章,這是不是一種很好的情況呢?
3.1 太過于主觀和陷入自我經驗主義,分析問題不夠透徹。有些你列舉的情況你需要想想,是你個人這么以為得,還是這個功能針對得主流群體這么認為?
請問你說“太過于主觀和陷入自我經驗主義,分析問題不夠透徹。”論據是什么?請給出。
3.2 你有沒有只看到不好的一面,而看不到好的一面。
請先理解文章主旨,這篇文章是分析問題的。寫微信改變好的文章,而且文筆比我好的,多如牛毛,不差我這一篇。
3.3 推薦噪聲。
噪聲幾乎無法完全去掉,沒錯,但是可不可以做的更好呢?顯然是可以的,而且非常簡單,不需要什么無數公式的算法,但是微信沒做。我的文章主要就是說這個事。分析沒做的弊端。
1、論據是你的文章啊………我這段特別舉例你最后那里圍繞著的內容推薦機制來說的………
2、你的主旨是覺得敗筆好嗎?什么叫敗筆?敗筆跟單純存在問題是不一樣的。哪個功能都是有好有壞的。
3、什么叫更好的辦法?這次微信的改版就是更好的辦法啊。。。。。。。
1. 請問你的看一看里,100%都是和你生活圈息息相關的人推薦的對你100%有價值的文章嗎?
2. 對,就是敗筆呀,這樣的問題,帶來糟糕的用戶體驗,而這個問題最后可能導致入口廢掉,都到這個級別了,難到還不是敗筆嗎?
3. 更好的方法,就是加上可以選擇屏蔽指定好友的推薦。我真心,再次覺得你完全沒理解文章。
1、請問什么叫100%有價值的文章?誰能做到推薦給你100%有價值的文章?請問算法推薦難道做到了100%有價值所以算法現在這么成功?
2、接著第一個,算法也有這種問題,也應該廢掉了。
3、選擇屏蔽指定好友有好有壞,但是一般不會這么做,太麻煩了,你只是覺得一篇文章好看而已。這個功能就算有 大部分的情況下 你信不信還是完全不屏蔽的多?我覺得寫這篇文章是個敗筆
說到算法都有這個問題,我想到一點,推薦類的feed流,支持一種屏蔽理由,是形如“不再看此賬號發布”的這種。但是微信卻沒有“不再看此人推薦”,這樣的功能。
關于朋友圈屏蔽,我之前嘗試過找數據,但是沒有找到。所以不知道屏蔽這個之前的使用情況,也不好說就算上了功能,有多少使用人數。但是我的觀點是,應該上這個功能。
抄的微博點贊。。。?
有可能。
不過區別在于:
1. 微博上你關注的人點贊的微博會出現在feed流。
2. 微信則是這個人只要是你的好友(你可能并不關注TA,這個好友只是默默躺在你的通訊錄而已),然后這些你毫不關心的好友的點贊的文章,就被推到你的feed流了。
原來就是你評論我的文章啊,看了你的文章后非常失望。
雖然這個功能不一定多好,但是你的分析是有問題得。
第一點,評判這個功能好壞得出發點是從它得目的出發得,它是否達到了它得目的,它的取舍是否值得。全篇你根本都搞不太清楚它得目的是什么就亂分析,它得目的是為了提高公眾號的閱讀效率。那么評判這個功能的好壞就是它有沒有很好的達成了這個目的,達成這個目的的過程中舍棄了什么?或者說是否產生了什么問題?這個取舍對不對等。
第二點,分析的太片面。朋友圈的場景和看一看的場景是不一樣的,你首先要想到這點,兩個場景不一樣,用戶進來想得到的東西就不一樣。這個功能想要做的就是希望朋友覺得好看了,朋友來推薦,其本質跟你轉發朋友圈文章是一樣的,哪有什么比原有轉發更出色的?你覺得糟糕的理由也只代表你根本沒深入體驗這個功能。第一點,你點擊好看,是需要點擊確定后才能發送的,一般它還有個輸入的內容,這個機制代表什么?代表著你轉發是你思考后的結果,極少存在你上面說的情況。信用背書的理解不對,我只是覺得好看,并不是用我的信用擔保。
哈哈,歡迎你來呀,請坐請坐。
我來逐一回復你的疑問。
1. 目的。
抱歉,我不是微信內部人員,也沒有渠道去調研目的,憑空臆想一堆目的,真的就是功能設計初衷嗎?抱歉,我并不想自己YY。我僅僅從一個微信用戶的角度去做的分析。如果你明確知道設計目的,歡迎你來分享,按照你的思路來分析下。靜候佳作。
2.1 你的前后矛盾。
你前一句說“兩個場景不一樣,用戶進來想得到的東西就不一樣?!保笠痪鋮s說“其本質跟你轉發朋友圈文章是一樣的”。抱歉我沒有跟上你這個前后矛盾的思路,還是我理解錯了?
2.2 你說我沒有深入體驗,那么我就可以假設你深入體驗了。
你說的“你點擊好看,是需要點擊確定后才能發送的”,抱歉,我只在第一次點擊看到了,以后再也沒有二次確認了,是不是我用了假的微信?
2.3 背書。
或許我們對背書的理解并不一致。我只想問你一句,你的好友和一個陌生人,分別向你推薦一篇文章,你更愿意閱讀哪個?
1、目的
自己實在體驗不出來,無法很好得分析,就去看看張小龍得微信公開課或者市場上一些好的分析,張小龍親口說了這個目的。你寫這篇文章之前請盡量調查清楚。更關鍵是你方法問題,倘若不知道目的,如何評判好壞?用戶體驗對于微信肯定很重要,但是不能只從用戶體驗出發,你應該還是經驗比較淺得PM吧
2、這個功能本質是一樣。但是他們的場景不一樣,他們的體驗不同是場景造成的,比如說你進來看一看是為了看有什么好的文章,你進朋友圈的目的可不是這個。同一個功能可以用在不同場景,只要合適
3、抱歉,我的一直需要點擊確定,你的可能是假的,否則你要發評論應該如何發?而且就算按你說的,你點擊這個按鈕的行為多少次是手滑的?絕大部分場景肯定是你真或多或少思考過才點贊的。所有產品都不可能滿足用戶全部需求。
4、什么叫背書你可以去了解一下。好友和陌生人推薦你想說信任嗎?你就直接說
1. 目的
如果用戶體驗都不好,還有什么目的可以達到呢?請你先把握住根本,一切目的都要建立在用戶的基礎上,如果你連用戶都抓不住,還能得到什么?我覺得你被張小龍的神話身份和鋪天蓋地的好評聲蒙蔽了雙眼,這難道應該是一個經驗豐富的產品人該有的表現嗎?
2. 既然明確了進“看一看”為了看文章,一個高噪聲,低效率的文章匯集入口,價值何在呢?
3. 我沒有會手滑按,請仔細閱讀文章,我寫的非常清楚,就是本來非常容易的點贊,現在反而要變得思考很多。加重了點贊思想負擔。你似乎沒有理解文章內容。
4. 對于背書的理解,看來我們之間有不可調和的思維沖突。
1、我覺得你實在太不懂了。用戶喜歡免費的,你永遠都不要盈利,對嗎?
2、高噪聲、低效率在哪里?你如何評判這個高低?你自己根本都不明白,如何得出這個高低的?
3、你自己可以好好想想,多少人有這個負擔?有這個負擔又如何?一樣會有人點好看的,這比之前沒有這個功能好,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所以我們可能討論不出來,看看微信自己后面怎么做吧。
正是因為要提高公眾號的閱讀效率,才應該做盡量精準的推薦。微信好友的構成太多樣性了,同行同事,同齡好友,長輩親戚,微商柜姐,不同人群口味千差萬別,如果這個功能下充斥著微商的雞湯雞血,長輩的謠言養生,我覺得很大一部分人會當它不存在,反之長輩其實也不想看見年輕人的行業見聞,娛樂八卦。公眾號內容實在太多,眼花繚亂的結果就是文章打開率越來越低。依你所言,這個功能的目的是提高公眾號閱讀效率,那我覺得這個目的沒有達到。
當然,初始版本沒必要吹毛求疵,它跟轉發其實有根本性差別的,“轉發”是一種主動彰顯,我大張旗鼓告訴我的好友我喜歡這個文章,這是我的品味與興趣,但這個“好看”,更克制,更隱晦,雖然也是一種show,但是克制即高級?!稗D發”是一個姑娘發朋友圈,一張圖里是一個大logo的包,“好看”的這張圖里是一杯咖啡一本書角落里看到了一個包的邊角,懂的人自然懂。
之前我還真不知道有這個功能,好看的文章不想分享可以收藏啊,文章你在朋友圈轉發得多了,很多人覺得你在發垃圾信息,沒有原創,會把你屏蔽了,剛試了下,覺得這功能還是挺好的,跟抖音的喜歡和推薦功能有異曲同工之用。
但是微信這個功能的問題是,沒辦法屏蔽別人,如果你的微信里人員構成來源豐富,可能會有一些和你生活完全沒有交集的人關注的文章,也會出現在你的feed流,造成信息噪聲,不過如果你把他當成純消遣工具,可能也不錯。
啟動頁還是蠻有哲學的,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孔恿W鼻祖王陽明
我認為微信如果真是有心套用這句話,有自大的嫌疑。這讀起來,好像是說:你用了新版微信后就發現那就是你想要的,和你靈魂契合。純猜測。
我對王陽明這句話的理解不是他的心學,而是即將到來的量子力學 ??
菊花殘,心慌慌,小龍哥頭上有犄角
哈哈哈
有不感興趣的選項吧
只只有針對文章的,沒有針對人的,比如這個好友和我生活完全不同,沒有共同話題,TA的推薦,對我來說其實并沒有意義和價值。我有一些幾乎從來沒有聯系過,朋友圈屏蔽了好久的好友,他們的推薦我也能看到,降低了有效信息的獲取效率。
我也覺得微信迭代方向上會加上屏蔽人點贊的功能,現在的干擾太強了。后續的迭代方向可以學習知乎的屏蔽方式,不喜歡某篇文章的時候,可以選擇不看相關話題還是不看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