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當道,微信相信人心

7 評論 6340 瀏覽 36 收藏 11 分鐘

此次微信IOS版本更新引起了大家劇烈的反響,其中討論最火熱的不光是更新后的新功能,還有那句“因你看見,所以存在”。

因你看見,所以存在。

2018 年 12 月 21 日,微信迎來了 7.0 版本更新,兩天之后,微信 7.0.0 for Android 也開啟內測。開屏動畫變成了藍天背景下的大波斯菊。

算法當道,微信相信人心

距離微信上一次重大版本 6.0 的更新已經過去了 4 年。按照慣例,微信推出正整數版本號意味著重大更新,時隔 4 年的全面改版也讓我們重新認識了微信。

正如張小龍在今年微信公開課上所說的,「每一次一個新版本,出現我們想要表達的東西,那就是微信的發布會?!鼓沁@次的「發布會」微信又想要表達些什么呢?

我們在對新版微信體驗一段時間后發現,無論是「好看」還是「視刻視頻」,這次大更新本質都是利用人性去塑造內容和社交形態。

算法當道,微信相信人心

公眾號更「好看」了

在這次的更新中,微信把公眾號文章底部的「點贊」改成了「好看」,這不只是措辭上的調整,而是微信繼訂閱號信息流改版之后又一次對信息的重構,將社交和內容傳播高度綁定在一起。
在微信 7.0.0 for iOS 中,當用戶在閱讀公眾號文章后點擊「好看」,該文章就有可能推薦到好友的「看一看」信息流中,好友對這篇文章的評論也會聚合到「好看」的頁面中,也就是在「好看」中可以像朋友圈一樣點贊和評論。

算法當道,微信相信人心

而且當你對一篇文章點了「好看」后,如果有微信好友認為「好看」或發表新的評論,你在「發現」欄和「看一看」入口中就會收到到紅點提示,提醒用戶查看,這也讓「看一看」看起來更像朋友圈了。

這種基于好友推薦的分發機制,讓「看一看」信息流中的社交屬性更重,這和風行的算法推薦的信息流有很大的不同,張小龍在 2018 年微信公開課上對于訂閱號做不做信息流的觀點是:

我們只會去改善閱讀效率,而不是胡亂變成不受掌控的信息。

伴隨著內容的專區化,朋友圈的壓力也得以緩解和釋放,它成為它誕生出那個樣子——一個世間萬象的私人花園,而不是一個充斥著營銷和廣告的大賣場。

而從整個微信內容生態來看,基于社交的分發機制更有利于打造長尾內容的分發能力,正如「再小的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如今,再小的內容創作者也能被更多人看到。

算法當道,微信相信人心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比起互聯網產品標配卻失去意義的「點贊」,「好看」在措辭上意味著一種主觀意見表達,一方面微信在鼓勵每個個體表達,另一方面它讓這些點點滴滴的表達成為一篇文章推波助瀾的力量——越多人認可,文章傳播越大。

這幾乎是最符合人性的一種裂變維度,因為人總是更信賴于和自己利益相關朋友的推薦。

「時刻視頻」讓微信更好玩

至于本次更新另一大亮點則是「時刻視頻」,用戶可以拍攝 15 秒短視頻并進行編輯,添加已有表情包、編輯文字、選擇配樂、加定位,每段時刻視頻「朋友在一天(24h)內可看見」。這種半私密半公開的社交產品已經被證明更能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算法當道,微信相信人心

「時刻視頻」出來后不少人將其和抖音作對比,但實際上張小龍一向主張「關注用戶,而不是關注競爭對手」,能給 10 億用戶帶來什么才是微信關注的重點。

而且在很多細節上都反映了兩款產品不一樣的價值觀。比如「時刻視頻」的編輯是不提供濾鏡的,強調的是「記錄生活」而非炫技,張小龍在不久前的騰訊員工大會上,就談到了對濾鏡的看法:

大部分產品都在欺騙用戶,做各種濾鏡,喊口號說「記錄美好生活」,但生活其實并不總是美好的。

同時「時刻視頻」也保持微信了一貫的克制,每天上傳的「時刻視頻」數量最多不能超過 9 個,在一定限度保證用戶不受到干擾,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微信成為像抖音這樣的時間黑洞。

作為一款熟人社交產品,比起 Instagram 和抖音都有著更強的關系鏈,因此不需要像廣場型平臺一樣依靠網紅和明星來吸引用戶,而是要讓好友間有更多展示和互動的玩法,只要有好友發布「時刻視頻」,通訊錄、朋友圈、單聊、群聊中的好友頭像右上角就會帶上藍色氣泡。

算法當道,微信相信人心

其中群聊中的「時刻視頻」對于社群運營來說更是充滿想象力,在微信群中只要點擊右上角的藍色圈圈就能看到全部群成員的「時刻視頻」,無論有沒加好友。微信群一直是以最低成本聚集用戶的重要方式,「時刻視頻」也給了社群的深度互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因你看見,所以存在」

在微信 7.0 版本更新后,張小龍在朋友圈分享了王陽明的一句話: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算法當道,微信相信人心

這也是微信新的啟動界面的靈感來源,張小龍把王陽明這句話濃縮成「因你看見,所以存在」,作為啟動頁的文案。

這句話來源于王陽明一次山間游玩,朋友指著巖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

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便作出了上述回答,這并不是說花真的不存在,而是說它「同歸于寂」。

算法當道,微信相信人心

「寂」字用得極妙,它代表著客觀存在,又是一種主觀不存在:你如果和花沒有關系沒有共情,你就看不到花的艷麗,也聞不到它的芬芳,更感受不到它帶給你的愉悅。

如今微信已然成長為連接超過 10 億人的國民應用,縱使你通訊錄中里有成千上百的好友,能夠促膝長談的也許屈指可數,這種淹沒在茫茫人海的孤獨感,何嘗不是一種「同歸于寂」?

微信啟動頁那個看地球的小人,這么多年一直未變,就是在隱喻人生而孤獨,而微信的初心就是通過連接,消解和對抗孤獨和隔閡,現在的新版本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算法當道,微信相信人心

「因你看見,所以存在」說的是就是純粹的人性本源的問題,動動手指,告訴朋友,你看見了。

如今推薦算法已經在互聯網無處不在,但即便在數據和算法決定并主導著用戶看什么的當下,微信依然更多相信人的意義,倡導人與人、人與內容間主動的連接。

四年的進化,新版的微信,把孤獨的人和藍色星球改為了沾花一笑——從更具象的「世界」,走向「一花一世界」的「人心」。

 

作者:李超凡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0uMgOuhEE_VgEVAftOehgA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愛范兒,作者@李超凡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大用戶群體的平臺吸收了互動加抖音,厲害了

    回復
  2. 其實這也是一種算法,從根據個人標簽行為推送變成群體標簽行為推送而已,當然這變得更符合社交軟件的屬性了。

    回復
  3. 遲早暴露我的屬性

    回復
  4. 不必強舔

    來自北京 回復
  5. 是“拈花一笑”,不是“沾花一笑”^_^

    來自上海 回復
  6. 1.0 好看需要點擊,2.0 就是根據過往的閱讀來推送了

    來自廣東 回復
  7. 我只想知道有多少人更新了新版。。。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