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知識付費的岔路之年

3 評論 6846 瀏覽 43 收藏 14 分鐘

活得好的人,走到18年末,照樣活得很好。投機入行的還能跪著走到年末的,基本都是命懸一線,困局久久。

北五環外一個狹小的辦公室里,7個人擠在一張辦公桌上,桌子上的電線交錯,打字都施展不開胳膊,但是聯系老師的聯系老師,做海報的做海報,分工井井有條。辦公室的墻上除了一塊爬滿藍黑紅色字跡的大白板,還有一條剛剛才拉上的橫幅:打造全國最大的知識付費平臺。研發了1個多月的情商課程就要上線了,整個團隊都有點小興奮,總感覺一上線就會大賣。

夢想總是要有的,雖然這樣的辦公室樣子哪里也看不出來是全國最大的平臺,怎么最大平臺只有6平米么?但是這樣卻最契合未來寫成功故事的場景,漆黑小房屋出來一個震驚宇宙的商業大亨,還是利人利己利社會的教育行業的大亨。

杭州的一家金融公司這天開了個大會,宣布公司要組成特別項目小組,專門籌劃金融領域知識付費的項目,COO在會上講述了公司這個項目的目標和策略,聽起來無懈可擊,一個掌握金融資源的公司來開設課程教教用戶怎么理財投資,課程資源和平臺用戶資源要啥有啥。

COO神采奕奕地講述著PPT,感覺好像講完以后馬上就會幾十萬學員踴躍報名,畢竟需求和消費能力擺在那里,定價399應該沒問題吧,要不剛上線,先199優惠價賣一下,等下,一定要僅限前100位。

講完PPT,流程性地進入提問環節,還真有人不識相地問,其他金融公司也可以做這件事,我們的競爭優勢是什么?我們團隊沒有教學方面的經驗啊。

一般這種問題,問了也白問,帶頭人總能胡謅出來幾個看起來十分有底氣的理由,但是細想下來卻總是一個都站不住腳,可總不能承認其實我們沒有什么優勢吧。大家都開始做了,我們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即使沒有做的理由,也更沒有不去做的理由,畢竟隔壁的母嬰電商公司也開始做親子教育課程了,入局晚了,怎么分羹?

這樣的故事同一時間發生在北上廣深杭的各種角落,但是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會集合出現在朋友圈。

一張大海報,一個人模人樣頂著各種專家CXO名頭的老師照片,一個大標題直擊你的焦慮要害,3點小標題打上勾好像就都可以秒會,一個劃去的原價可以隨意寫幾個嚇死人的數字,然后在旁邊一個巨大的9.9/19.9/免費一定得是紅色的,最后必須有一個醒目的二維碼。

以前我們都以為掃碼是進入一個活動,后來才知道,原來掃碼是可以進去另一個掃碼的頁面的,還是個掃碼入群的頁面。看起來人很多的樣子,走到門口不進去對不起中國人那句“來都來了,就去看看唄”這樣的至理名言。于是乎看到一個沒人說話的群,和不斷彈跳出來的有人掃碼進來的消息。

不知道是誰說,沉沒成本不是成本,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沉沒成本還真就是成本。發現進來以后原來不是直接可以免費學習,還要轉發朋友圈海報,這TM才知道原來免費的東西果然是最貴的,那“來都來了”就轉發一下吧,反正發了還顯得我很愛學習,不虧。

套路之所以稱之為套路,就是你明知是個套路,你還是會順著往下走。

這會兒,做知識付費運營,說不出來任務寶、爆汁裂變、建群寶這樣的名諱,你都不好意思去面試。我們開始知道,開車除了有講黃段子的意思以外,原來還有拉人組隊分銷的意思。

此時深圳南山區的某個寫字樓里,二十幾個人的團隊,隔三差五需要來一場慶功宴,畢竟這波熱潮跟他們有解不開的關系。2018年的1月17日,當紅色課程海報席卷整個互聯網人的朋友圈,這個團隊被載入史冊,老大的名字開始在圈內人盡皆知。

搞一次爆款就算了,還一搞搞個好多次爆款,是本事,不只是運氣。于是那段日子電話打過來要合作推課程的單子不計其數,一般般的團隊過來求合作,給再多錢也不一定接,反正客戶都在樓下排隊呢,再說了,要想成為爆款專業戶,學會挑客戶也是很重要的。

比起來其他的團隊就沒有這么幸運了,當“裂變”、“社群”、“海報”、“分銷車隊”成為熱詞,成了所有團隊的標配,從這時起,對于第2個第20個第200個做這件事的人,就越來越像在金礦周圍撿垃圾,哪曉得金礦過了3個月就坍圮了。

這3個月里,群雄并起,好像手里有刀就是關公,手里有酒就可以錄個音頻論英雄。哪曉得全只是泡沫,一觸碰就破。

于是到人間四月芳菲盡。課程海報變得讓人越發厭倦,因為每個人都知道,曾經以為海報背后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大師,但一次次展示出來的都是知識付費商業的貪婪思維和粗制濫造倒貼錢都不想再聽一次的課程。

每個課程好像都想著空手套白狼,利用學生找學生,每個課程卻又總是一再突破失望的底線。那些個冠冕堂皇衣冠楚楚的老師,原來講話口齒不清,講到有點用的東西就讓人掏錢,掏錢了以后你就講了個這???

錢都付了,以為來的是小姐,結果來的全是母豬。有點腦子的,再進去我就是公豬好嗎?

到了18年夏天以后,最猛烈的一次海報狂歡,似乎也只能給一個團隊帶來10000出頭的訂單。這個數字聽起來不小,卻令人尷尬,全撲上去,搞半天就幾十萬的收入?都付不起公司一個月的開支吧。

沒有核心價值的東西,注定到頭來只有一場空。知識付費以社交傳播和大眾課程為主旋律,注定是這個行業發展的一條彎路。

有人在走彎路,但也有人一直靜悄悄地在走小路。在朝陽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邊上,一個小團隊這時已經發展了快3年了,團隊人數已經早已過百。

必須承認,過去的這段時間,CEO其實很焦慮,看著知識付費在朋友圈爆炸,自己身處行業之中,卻似乎沒有撿到太多便宜,日夜時間總是有點糾結要不要再進行一次轉型轉向朋友圈短課程。還好,猶豫之間泡沫就炸了。看看手里的項目遠比那些個爛課穩健,已經平行發展出快10個課程項目了,雖然沒有盈虧平衡,但是營收總是在穩步增長。

同一時間的上海,這是一家2000多人規模的老牌互聯網教育公司了,內部也一樣在平行孵化或已經上線了多個類似的項目了。不約而同,北京和上海和稍微落后一點的深圳和杭州,都把注意力聚焦在打卡課程上。但他們都知道,這個事兒的鼻祖卻是在成都。

誰也不會想到,成都的這家公司默默無聞卻又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他們的打卡學英語的課程,此時已經運作了2年,增速驚人,營收穩固。跟公司的名字一樣,這個團隊秉承著教育行業的那種對學生的愛,把英語閱讀課程打磨得極其精細,把社群運營營造得極其高效。

在他們手里,一個月可以有幾十萬的付費報名用戶,原來一個月的收費用戶水平,就可以比過那些朋友圈海報裂變的爆款的效果,更可怕的是人家還是持續穩定地收入,還是越滾越大的收入。

好像說起來除了打卡沒什么特點。但是人家的打卡有組織有策略有持續,光光打卡給他們帶來的新用戶就可以站到新增用戶的近一半以上。好像空手套白狼真的實現了。只是前提是2年來持續的課程研磨和社群優化。

長而穩與短平快,短平快顯得格外幼稚。

又是杭州那個夢想之地,一個大學老師帶隊建立的互聯網教育團隊是最早一批跟隨者,一樣通過自己已有的英語教育APP引流到社群付費課程,第一個月就獲得了500個學生。只可惜后來的不堅持,讓他們的名字只留在了知乎的軟文里。

廣州天河區的那個團隊則更具商業思維,上線第一天就沖著商業效益去,瞄準了女性群體開始開辟中文讀書打卡。

杭州西湖區的團隊則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對打卡模式研究得越來越深,一度打造出互聯網行業的打卡爆款課程。

但這些入局在一些人眼里卻已經晚了。上海那家老牌公司已經開始動刀子砍小項目,一樣是打卡社群課程,搞到后來發現還是高客單價高凈值的課程更賺錢,規模那種事,靠時間養就好了,反正不缺資金,不著急做樣子拿融資。

北京的一家大牌營銷公司也不知啥時候早早入局,用他們一貫擅長的營銷策略做傳播,但是總發現教育這件事沒有之前做事件營銷那么好應付。東西做再有創意,都抵不上課程和社群做得足夠好。

顯然成都的鼻祖一開始就抓到了點,做起來是有道理的。

到了10月份,朋友圈的打卡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蒼白。

盛極必衰,這種大勢頭誰能躲得過。

2018的冬天來了,朋友圈的也被凍壞,年初的火火熱熱,三天倆頭海報刷屏,又被微信封殺的景象一去不復返。

賣快課的都退場了。老早開始賣長課的已經賺的缽盆滿滿,剛入局的還在努力擴展渠道獲課,卻總做不起來高收益,命運未卜。

打了一年的仗,這個行業的人都學會了很多。都知道了知識付費回到最初,不是裂變傳播,不是海報,是課程內容本身。學校再會招生,老師是個垃圾,學校遲早也會垮臺,最多也就騙一次錢。但是反過來,老師是個匠人,加點小宣傳,小巷子里人盡皆知。

那些做教育平臺的,從來都不是第一天就是平臺,他們要么是其他平臺轉型,例如:廣播平臺;要么是越來越多的好內容的沉淀和擴展,例如:某個歪嘴胖子。

所以活得好的人,走到18年末,照樣活得很好。投機入行的還能跪著走到年末的,基本都是命懸一線,困局久久。

18年教會我們的,是讓我們看懂一些樸素的真理。教育事業,應該存在的角色,是好老師和大學校,然后是圍繞他們周圍的個別中介,垂直教育機構,小作坊,小培訓班。

各位,19年請對號入座。

#專欄作家#

光羽,微信公眾號:光羽筆記,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某獨角獸公司運營總監。曾全面負責圖片社交產品 in APP的社交業務,長期研究社交、視頻、知識付費等方向的產品與運營。多年社交、知識付費、視頻領域創業經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主要是說了下當時最火的裂變。不管內容質量的大部分是MCN矩陣公司,深圳這邊那開始幾個月賺了幾個億。后來各種瓜分蛋糕,平臺這樣下去就估計流失用戶了,然后又來波**。
    現在還是大大小小公司在做,不過沒當初那么火了。賺快錢的時間已經過去,回歸產品品質賺慢錢。

    回復
  2. 這個時間點上,寫的很好。

    在課程足夠好的前提下,裂變增長還是有用的,

    這里也給投機者,提了個醒。

    2019,來年再戰!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