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不應成為商業競爭工具

0 評論 3524 瀏覽 0 收藏 13 分鐘
●奇虎360起訴《每日經濟新聞》日前已經正式立案。
●一石激起千層浪。360與對手展開口水戰,業界紛紛站隊,或口誅筆伐或聲言力挺,網民激情也被點燃,或大力聲援或質疑炒作。
●不管這場官司的結果如何,“網絡隱私”的話題無疑又被重新引爆。
專家:安全軟件都存在 “監控”行為


? “這件事(《每日經濟新聞》關于‘360黑匣子’的報道)目的在于打擊360,但我更擔心,所謂‘用戶隱私’疆界的無限延展,加上非理性極端化的思維,會對整個產業未來的發展埋下禍根?!?/span>


原《IT經理世界》雜志總編輯、極客公園負責人張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非常反對采用一種極端化的運動,來玩弄公眾情緒?!敖裉炷慊蛟S是受益者,明天說不定就成為了受害者,誰也逃脫不出這個輪回?!?/span>


通覽相關報道,你會發現大致邏輯為:第一,360什么都在監控,所以360知道你很多事情;第二,360軟件經常和服務器通信,但通信過程卻加密了,不知道具體在干什么;第三,為什么360要對通信過程保密,一定是在做見不得人的事。由此得出的推論是,360一定是在秘密竊取網民的隱私。


“從專業技術角度看,這種推測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上?!敝锌圃河嬎慵夹g研究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研究員告訴記者,他并不喜歡360,特別是對360捆綁推廣的行為非常反感。


但他同時也表示,所有安全軟件都存在著“監控”的行為,目的是保護用戶電腦、防范木馬病毒攻擊,把安全軟件這種對所有程序的監控解釋為偷窺用戶隱私,是毫無道理的。


這就好比小區保安不對出入者進行登記,那還要小區保安干什么,步步高信息主管威爾森用這一形象的比喻形容360與網民安全的關系?!芭c其讓小偷自由進出,我寧可讓監控探頭沒有死角,小區保安24小時執勤?!?/span>


當然,如果說監控用戶在使用哪些軟件,可能讓360獲取一些商業利益,該研究員覺得,這還是存在可能的。


“騰訊、百度等幾乎所有軟件都會通過其軟件或互聯網服務來實現商業目的,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你用百度搜索某商品,百度一定會在其百度聯盟的網站推廣這些廣告,這種商業行為被廣泛使用,包括國外的谷歌?!?/span>


但令該研究員不解的是:為何該篇報道中,只字未提其他的互聯網公司,而把這種所有軟件都可能做的行為解讀成竊取用戶隱私,直接咬死360?!叭绻催@個邏輯,所有公司都可能在竊取用戶隱私,對整個互聯網行業都是一種災難?!?/span>


這也正是360覺得該篇報道有失偏頗的地方。


“如果《每日經濟新聞》能拿出確鑿的案例,遠比長篇大論的推理更有說服力。而實際上,它并沒有可信的事實證據,也沒有用戶因為360竊取隱私而造成實際損失,只好作推理分析了?!?60公司董事長兼CEO 周鴻祎在舉辦的媒體開放日上表示。


網民:都是競爭惹的禍


2005年360推出BBS搜索,2006年推出360安全衛士,2007年推出360軟件百科服務,2008年發布安全瀏覽器,2009年發布永久免費的360殺毒,2010年卷入3Q大戰,2011年推出安全桌面,2012年進入搜索領域,再到今年的“黑匣子”之謎……360一路走來,伴隨著掌聲和“磚頭”。


“別的不說,僅殺毒軟件這一項,360就砸了金山、瑞星、諾頓和卡巴斯基幾家的飯碗,贏得的卻是網民支持和用戶量的爆炸性激增。如果你是其他殺毒軟件公司的人,你會怎么想呢?不恨得牙根癢癢就不錯了?!本W民janetlover覺得,在一個逐漸開始收費的網絡大環境下,360推出的“免費”無疑是網民眼中最大的餡餅。
但對都在“燒錢”的互聯網公司來說,殺毒軟件的免費使用似乎“損失并不大”,也許最多只是個推廣費。
不過,即便是這樣,很多互聯網公司仍然舍不得“出血”,堅持收費。這在janetlover看來,“有點逼著我們去使用360了”。


雖然很多人都有電腦,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懂電腦。而恰恰360選擇以“免費使用、方便用戶”作為營銷手段,比如“一鍵修復”讓沒有時間整理電腦的人,感到無比省事,不必到處去找驗證碼。


“就這樣,我們一步一步地上了360這艘‘賊船’,似乎都有些離不開了?!眏anetlover覺得,包括360在內的同行、專家之間的“明爭暗斗”,最終犧牲的是網民的利益。


而細心梳理最近幾年360被頻頻曝光和揭秘的過程,它存在的問題,其他同行難道就沒有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針對《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中談到的,很多瀏覽器都不會像360瀏覽器那樣出現異?;钴S的狀態,janetlover覺得,這點他可以相信,但原因并不是其他瀏覽器比360瀏覽器更老實,而是技術手段更高明,讓人無法察覺而已。


以淘寶網為例,很多淘寶店主在開店初期,都會找些“水軍”來刷個信用和評價。操作流程一般是把鏈接給朋友或者“水軍”,然后讓他們點擊購買。但很多這樣操作的店主都被告知違規操作,原因何在?


這是因為在淘寶網的頁面里有追蹤程序,每個人在淘寶和旺旺的足跡,都會被阿里巴巴和淘寶所知。


“為什么阿里巴巴內部溝通會選擇用自己開發的阿里旺旺,這是因為馬云深知使用QQ和MSN的風險,只有將他們內部溝通的信息留在自己的服務器上才是最安全的?!眏anetlover說,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一切蹤跡早就無所遁形,還怕一個360嗎?


周鴻祎在近日的媒體開放日上還談到“被抹黑”的三點因素:第一是因為做了搜索觸動太多公司利益。第二是360搜索一周就拿到10%的份額,而且計劃每年市場份額增加10%,對市場是巨大改變。第三是360做搜索導致資本市場對搜索有了新看法。


如此看來,360遇到的種種事端,與其說是每個互聯網企業自身存在問題,不如說是國內互聯網殘酷競爭的結果。


方興東:巨頭大戰不會燃及隱私泄露


《每日經濟新聞》關于“360黑匣子”的那篇報道剛出來時,巴州金麥田文化傳媒總監李曉龍逐字逐句地看完了,“也有刪掉360的想法,但正要刪360的時候,我動搖了”。李曉龍覺得,在如今的網絡時代,網民的隱私早就給了騰訊、百度這些巨頭。


和李曉龍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


互聯網實驗室負責人方興東表示,不管是谷歌、Facebook還是百度、360,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地方。因為互聯網本身還無法明晰很多界限,法律法規都無法確定,很多事情也不適宜現在確定。這方面爭議最好通過行業協會、政府主管部門、法律機構等部門解決,企業缺乏公信力,不宜自己當裁判。


如果從產業高度看,方興東認為,此次“360黑匣子”的報道本質上是一場打破現有格局與維護現有格局的劇烈較量,一場挑戰與反挑戰、壟斷與反壟斷、創新與反創新、顛覆與反顛覆的兩大陣營之戰,各種超乎想象的事件隨時都會冒出,熱鬧非凡,直到戰爭分出最終勝負才可能平息。


“在所有應用中,搜索的壟斷是最可怕的一種。因為搜索是網民的第一應用,也是全社會獲取信息的第一要道。搜索如果失去中立性,將直接扭曲所有網民的信息獲取、扭曲各行業信息傳播、扭曲產業競爭和良性發展?!狈脚d東覺得,網民大可不必擔心隱私泄露。


當然,任何一種產品,社會評價必然有好有壞。


昆明航空常務副總經理劉睿在微博中直言:“不管別人怎么說,我覺得360的產品確實好用,我也沒感覺不安全,也沒有因為用了其產品而受害?!?/span>


當然,也有人表示,360給國內網民的生活布下了“天羅地網”。


吳伯凡:這場戰爭或對網民有益


“在周鴻祎和《每日經濟新聞》之間,我相信前者,因為專業新聞不是這么做的?!?《創業家》雜志前主編、NTA創新傳播機構創始人申音在微博中這樣寫道。


盡管媒體業內有著“同行不議論”的不成文行規,但資深媒體人謝璞直言不諱,《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存在“克制不足”問題,報道文本中直接將360描述為“癌”、“加拿大一枝黃花”等,并加入了多種暗喻或明喻。在“硬”新聞產品中,我們仍覺得不甚適合直接表露我們確定之道德判定結論。媒體的主要角色更應當是一個忠實的記錄者、講述者,而非一個代位審判者。


“媒體的批評性報道并不少見,但即使是批評性報道,也應是力求擺明事實原貌,讓所述情況盡可能地接近真相,讓讀者自己評判?!绷硪晃幻襟w資深人士表示。


《21世紀商業評論》發行人吳伯凡覺得,在日益開放的網絡時代,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在輿論上一招取勝,雙方的持續爭辯會讓真相逐漸顯現。


“圍繞網絡安全事件的紛爭和訴訟,可能也會帶給大眾網絡安全方面的科普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防衛意識,想在網絡安全領域渾水摸魚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失去用戶的信任。在這個意義上,這場‘戰斗’對于廣大不具備專業技術知識的用戶來說,或許是有益的?!?/span>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