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內容,用微信就夠了

0 評論 1879 瀏覽 10 收藏 8 分鐘

假如你不是一個內容重度用戶,以后看內容用微信就夠了。

01

內容型產品從業務形態上可以分為三類,這三類組成了大家在互聯網上獲取內容的主要方式。

  • 一種是RSS訂閱服務產品,以紅板報、ZAKER為代表,這類平臺會聚合一些第三方的內容,以單個媒體為主體,用戶可以把想看的媒體都統一訂閱,以后看這些媒體的內容用這一個就夠了;
  • 第二種是以網易、新浪傳統的門戶為代表的新聞平臺,他們是傳統的新聞采集機構,自產自銷;
  • 第三種是以UGC模式為主,平臺提供工具,讓用戶輸入內容,同時也做好內容的輸出。

時至今日,這三類產品的界限也在逐漸模糊,現在的內容平臺越來越綜合。我們拿頭條來說,內容主要來自于三方面:一是機構媒體賬號;二是個人自媒體;三就是自家的內容生產了。

這三者彼此交融,共同生存,一起來滿足用戶的需求?,F在門戶網站的客戶端,例如:網易也在做開放平臺,吸引自媒體入駐,大家都想擴大內容規模。

以頭條為代表的綜合內容平臺,與RSS訂閱產品不同的是,前者是讓用戶訂閱感興趣的媒體,方便后續接收該媒體更新的內容。后者除了前者的作用之外,用戶也可以接受平臺推薦的來自于其他媒體的內容。雖然說功能上會有些類似,但是后者包含的內容更廣。至于說哪個更成功,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

我平時很少用頭條這類產品,因為我對內容的需求面比較窄,對社會新聞的關注度不高,主要就是看所在行業內的資訊,關注幾家主流的科技媒體就夠了,所以我用的最多的就是以訂閱為主的產品。可是我發現這類產品也在逐漸變復雜,開始走起內容推薦路線。

RSS訂閱類產品,屬于工具屬性,在移動互聯網發展初期,這類產品還是蠻多的??砂l展到今天,有的已經死掉了,Google reader也都已經關掉了,有的雖然仍然活著,但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還在為擴大用戶量,怎么賺錢苦惱著。本身選擇就不多,而僅有的幾家又在逐漸增加功能,所以我也很難找到一個讓我忠誠度很高的產品。

02

有時候我就在想自己對內容的需求,是否用微信就能滿足呢?

我們先來梳理一下搭建一個內容平臺所需要的基礎功能。首先面向創作者這一端,需要給其提供內容寫作平臺,用于收集來自用戶的內容。有了內容之后,接下來就得展示內容了,讓內容發揮其價值,所以還需要一個內容展示平臺。一前一后,前者看后者寫,這是基礎功能。

在此基礎之上,對于內容的形式,最基本的有文字、圖片,然后再有視頻、音頻,并且保證各種形式之間是可以相互共存的。當收集到內容,有了內容展示窗口后,為了保證內容能夠到達用戶,這中間還需要做很多工作,例如內容的分發、推薦、分類等等。

現在的微信,內容源已經有了,用戶可以注冊公眾號,在公眾平臺上寫文章。內容形式也足夠豐富,在內容形式這方面是完善的。內容展示方面,就顯示出微信的節制了,用戶與內容的關系只能靠著“關注”建立,關注某個賬號后,其發布的內容你才可以看到。

在內容的豐富性上微信也不做過多的事情,它們只提供工具,至于平臺上有什么內容,內容是否豐富,完全依賴于各個公眾號,也取決于賬號類型是否足夠多。

現在整個互聯網世界中內容平臺的信息源有非常大的一致性,大家的內容源是一樣的,像科技類的內容主要就來自于36氪、騰訊科技、新浪科技等。但是與訂閱類產品不同的是,RSS訂閱類產品是平臺主動去抓取的內容,而微信公眾號則是由內容方把內容搬上來。

相比較而言,你在微信公眾號看到的內容不如訂閱產品多。好在由于用戶量比較大,所以各家媒體也都對微信很重視,內容可能不全,但保證你不會錯過主要內容。大家也不太用擔心內容豐富度的問題。

事實上,很多公眾號為了吸引粉絲,自己也在內容形式和內容類型上下功夫,現在我們就能看到有寫深度分析文章的,有畫漫畫的,還有每天發整理推送熱點新聞的等等。

之所以大家重視微信公眾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微信在獎勵創作者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公眾號作者不僅可以接官方的廣告平臺,通過廣告,商品推廣賺取傭金,自己發的內容廣告更是一塊可觀的收入。

最近上線的7.0版本,微信又增加了“好看”模塊,我之前說過每一個平臺都有一個社交夢,內容產品也是如此。大家希望內容之間的流動不僅有個性化推薦,更希望的是能把人的因素加進去,將人與內容掛鉤,由人帶動起內容的流動,“好看”就承載了這一目的。

除此之外,如果我們把微信看作是一個內容平臺,在用戶與內容之間的關聯方式中,它也已經很完善了。常見的幾種方式,訂閱內容有訂閱號,好友推薦有“好看”和朋友圈(朋友圈中也有用戶分享的文章),內容推薦有“精選”。

假如你不是一個內容重度用戶,以后看內容用微信就夠了。

#專欄作家#

云瑞,微信公眾號:馬虎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原片刻產品經理,6年產品人,走在內容社交產品路上,死磕產品設計,喜歡玩各種APP,玩桌球,打羽毛球,歡迎與大家交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