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平臺,值得進駐嗎?

0 評論 5470 瀏覽 1 收藏 17 分鐘

亞馬遜于2000年11月推出其第三方平臺業務marketplace,發展至今,marketplace已經在全球擁有超過200萬個第三方賣家,平臺的銷量已經占到了亞馬遜總銷量的40%,足見平臺業務對一個綜合B2C電商的重要性。當當的第三方平臺業務開始于2009年,但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平臺業務才出現顯著的增長。當當的平臺值不值得賣家進駐?我們從當當平臺目前的表現、各平臺間的對比和當當財務數據中透露出的隱患三個角度進行討論。

 

一、當當平臺的潛力

當當財報中的其他收入項主要為第三方平臺業務收入,從2012年開始,平臺業務收入額和占總收入比都在顯著提高,主要原因在于平臺業務的毛利較高,平臺業務收入占比的提高能夠改善當當的盈利狀況,是當當戰略轉型后的發力方向。這一點我們在前兩篇文章中已有論述。去年第四季度,當當平臺商戶數同比增長60%,日用商品的SKU數達到94萬,環比增加5萬個,當當正朝著“綜合購物中心”的目標邁進。(圖1)

更值得關注的一點是,當當第三方平臺流水在2012年四個季度都保持了超過100%的增長,這說明當當戰略轉型后,內部資源逐步向第三方平臺業務傾斜,這對進駐平臺的賣家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我們認為,相對于平臺流水,賣家們應更關注當當平臺流量的變化,持續穩定的流量是未來收入的保障。2012年四季度當當的活躍用戶數有了顯著的增長,“引店入店”、“進駐天貓”等動作或許是產生250萬新用戶的主要原因。相信在持續的大力促銷下,用戶數量會再上一個新臺階,而如何留住這些用戶是平臺賣家和當當值得深思的問題。(圖2)

(圖?1:當當第三方平臺業務收入變化趨勢)

(圖?2:當當第三方平臺流水及增長趨勢)

我們認為,當當的第三方平臺尚處初級階段,其發展潛力不容置疑,但其成長的速度會隨著體量的增大而放緩,且成長的關鍵在于流量的增長。對當當來說,流量越大,GMV越高,獲得的收益越大;大的流量能夠吸引更多的優秀賣家的進駐,優質的賣家和優質的產品服務能增加用戶粘性。對賣家來說,流量的增加不僅會帶來收益的增長,也會放大推廣的效果,更會使競爭環境變得復雜。

如果說流量是當當平臺這棵樹的樹干,那么引流工作就是這棵樹的樹根。從目前的情況看,雖然流量每個季度都有增長,但成長的代價不小。2012年四季度當當用戶的獲取成本為33元,相較于市場狂熱的去年同期并無降低。為什么在資本熱潮退去后,新用戶的獲取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這個問題值得賣家們深思。

增長流量并不僅僅意味著增加廣告投入,自然流量的沉淀或許才是平臺成長的最根本動力。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形成流量獲取——GMV增長——優質賣家和產品——用戶沉淀——流量的可持續的良性循環?當當的“聚焦戰略”是合適的。從某幾個優勢品類入手,精耕細作,通過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來吸引和留住客戶。

我們要補充的一點是:作為一個經營者,不光要立足于品類上的“聚焦”,也要立足于客戶上的“聚焦”。分析消費行為,對客戶的需求有深入的了解,進而確定下一個該“突擊”的品類。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進而收集更全面的消費者行為數據。筆者認為,推薦系統的完善就是一個“聚焦客戶”的突破口。

當當平臺目前長勢喜人,極有可能在短期內成為當當發展的一大助推力。

 

二、與天貓、京東、亞馬遜等平臺的對比

(表格?1:第三方平臺準入、運營標準比較)

我們通過對國內幾家B2C的平臺業務的梳理,來討論當當平臺的優勢和劣勢:

起源于淘寶的天貓毫無疑問是國內第三方平臺交易市場的主導者,其主要向商家收取的費用是保證金和服務費,服務費即“實時劃扣技術服務費”?與“?技術服務費年費”的總稱。在扣點率上,當當平臺相較于天貓有略微的劣勢。但值得指出的是,在天貓平臺上,賣家之間的競爭可以用慘烈來形容,炒作和推廣是比拼的主戰場。一般認為,鑒于淘寶系的廣告收入模式,一個賣家要在激烈的天貓平臺上脫穎而出,必須要付出極大的推廣費用——除了要交付收入的扣點,還需要通過“直通車”、“淘客推廣”、“鉆展”等買客戶流量。但據李國慶透露,當當入駐天貓的費用相當低,并且有80%來自于天貓的客戶并未與當當的客戶重疊。作為一個桌面研究者,我們對天貓平臺的使用費用并不能形成準確的判斷,但有一點,天貓這么大的流量,誰不想去爭取一下呢?

京東的第三方平臺始于2010年底,開放之初,便有近500個品牌10萬種商品進駐。京東商城的收費幾乎與天貓一致,但與天貓不同的是,京東有一整套的自建物流體系可與第三方賣家共享,并提供了FBP、LBP、SOPL、SOP四種合作模式供賣家靈活選擇。2007年以前,京東的營收規模還落后于當當,但在2008年成功超越當當后,京東沖上了B2C發展的潮頭,無論是收入的絕對額還是增速,都將當當遠遠摔在身后。從2004年涉足電子商務開始,到2012年交易額突破600億元,每年超過200%的增長正是京東吸引第三方賣家進駐的一大原因。從各方面條件看,京東平臺似乎比當當平臺擁有更好的基因,但其與支付寶的終止合作為未來埋下了隱患,雖然京東自己正在花大力氣構筑第三方支付系統,但與支付寶合作破裂所帶來的潛在損失,不是朝夕之間便能彌補的。另外,京東的現金儲備是否充足也是賣家們不得不考慮的一項風險,在瘋狂燒錢的2012之后,京東這“突然大起來的小公司”還是否有充足的資金來支撐運營,或者說京東還能撐多久?(圖3)

(圖?3:當當與京東營收對比)

卓越亞馬遜的第三方平臺業務秉承了美國亞馬遜的基因,采取了“零投入”加盟模式,即無加入費、無平臺使用費。這使卓越亞馬遜的準入門檻比其他國內B2C更低。但據相關資料顯示,亞馬遜的傭金比率相對其他平臺要高出不少,3C類4%,美容護理產品6%,食品7%,圖書音像8%。我們認為,卓越亞馬遜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母公司強大的技術基因,這一優勢將在未來進一步得到鞏固。

當當在平臺業務上的嘗試可謂歷史悠久,2006年初,當當就推出過C2C平臺“當當寶”,但由于種種原因,半年后當當放棄了“當當寶”業務。這次嘗試為當當后來第三方平臺的運作積累了經驗。當當平臺面向第三方買家推出了“開店”和“供貨合作”兩種進駐方式,“開店”商家使用當當網作為銷售平臺,但從客服到發貨、售后都由商家自行管理,并要繳納一定額度的平臺使用費。而“供貨合作”模式則是商家把貨物存到當當網的倉儲系統中,由當當網代為銷售?!伴_店”商家的傭金率與天貓相近,但沒有高額的廣告推廣開銷;成熟的商家可以享受“保底收費”的優惠政策。“供貨合作”商家只需要支付扣點率,不同品類的產品擁有不同的扣點。而擁有“戰略供應商”頭銜的商家們能夠獲得當當進一步的增值服務,這些服務包括黃金位置推薦、設置專架陳列、物流優先考慮、共同制定發展計劃、高層密切交流等。

我們認為,當當的第三方平臺規則偏向于保護平臺自身利益,適合大品牌、大商家入駐。但矛盾的是,當當平臺目前的流水較小,對大品牌大商家的吸引力有限。

除上述幾大平臺以外,易訊也于近期爆出將開拓第三方平臺業務。據知情人士透露,入駐易訊平臺的供應商只負責供貨,而運營、促銷、物流、售后服務都由易訊負責。供應商可以在易訊和QQ平臺同時進行銷售?;赒Q龐大的流量,易訊又將成為當當平臺的一大競爭對手。

(圖?4:2012上半年天貓、京東、當當的活躍用戶數對比)

綜合看來,天貓流量大,京東物流強,亞馬遜門檻低,當當的第三方平臺并沒有特別的優勢,而最主要的劣勢就在于流量小。但我們不能忽略當當平臺的潛力,當當2012年以來的一系列動作都可以說是為了流量,且已經取得一定效果。但如何更有效地應用手里的現金儲備,使流量在2013年有一個質的飛躍,是當當面臨的十分緊迫的問題。另外,如何突出自身的特點,與其他幾大平臺形成差異化競爭也是當當值得探索的課題。(圖3)

當當平臺的劣勢在于流量不足,倘若能解決流量問題,當當平臺的發展值得期待。

 

三、當當平臺存在的一個隱患

上市以來,當當在業務結構、流量、倉儲物流、現金流等方面做出了各種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當當在毛利率的提升、運營費用的降低、客單價及用戶數的提高等方面表現得相當無奈。雖然2012年四季度的財報透露出了一些積極的信息,但我們依然沒有足夠的證據對當當的未來給出一個樂觀的估計,相反,我們對當當的現金流狀況表示疑慮。

李國慶曾高調地表示當當窮得只剩錢,其高調的底氣在于當當持續穩定的現金流。從帳面上看,當當目前的現金儲備超過14億,確實充裕;運營產生的凈現金流量也保持穩定。但情況真的有這么樂觀嗎?也許不是。我們發現其營運資本近年來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流動比率也正步步萎縮。雖然2012年四季度應付款項和賬期都有所減小,但伴隨著存貨等流動資產項目的減小和短期借貸的增加,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和流動比率的變化不容樂觀。

理論上說,當當目前的債務風險正在提高,日常運營中的周轉現金沒有過去充裕。但對于電商企業應維持多少的流動比率才能保證健康運營,我們尚不能給出標準。(亞馬遜在2001年互聯網企業最困難時期維持了1.31的流動比率,而其當時的資產負債率已經超過100%,而近期亞馬遜的流動比率在1.0左右。)

(圖?5:當當營運資本變化趨勢)

當當的現金儲備既是它的競爭優勢,也是他的風險所在。

 

總結

如今,當當已將相當一部分的服裝百貨業務轉入第三方平臺,平臺日用商品的SKU數已達94萬。平臺業務是當當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們認為以下幾點決定了當當第三方平臺業務的潛力巨大:

1.當當擁有自己的物流倉儲體系,并且近年來持續投入巨資以改善其物流服務,提高用戶體驗。

2.已經呈現的高速增長態勢加上戰略的傾斜。

3.有圖書、母嬰、化妝品等核心業務做為支撐。

4.較為充裕的現金儲備。

但畢竟“寒冬”是目前國內電商環境的主旋律,當當平臺的成長不會一帆風順。其成長的關鍵取決于當當引流工作的成功與否,即當當的流量能否有質的飛躍;說到底,第三方平臺業務與線下的商圈地產十分類似,對于當當來說,只有人流量高了,地價才貴,租金才能提高,收入才能上漲,對于眾多賣家來說,只有流量高了,才值得更高的推廣投入,才會有更好的銷售和利潤;流量,是平臺商和進駐商家能否雙贏的關鍵。鑒于以上分析,你是否對當當平臺值不值得進駐有了自己的判斷了呢?

(文章來自?i天下網商?文/天下網商數據中心 胡晨川)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