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躁的社交圈里看到一篇優質的分享有多難?

3 評論 3919 瀏覽 13 收藏 16 分鐘

越來越多的商家將“分享”作為一種傳播手段,以利益驅動用戶分享?!皰叽a關注,并分享朋友圈,即可獲得精美禮品”——“分享”早已不再是純粹的用戶行為了。

“掃碼分享朋友圈,獲得精美禮品一份哦”。

這是商家的一種讓利傳播手段,用戶掃碼關注,并分享朋友圈,期望產品能在社交圈中露出并傳播,可是大部分用戶在分享的時候,選的卻是僅對自己可見。

這個流程無論是用戶還是產品經理也早已爛熟于心,大家臺面上笑臉相迎,流程照走,背地里大家卻心知肚明,見招拆招。

按我說,「分享」早已被你們玩爛了,再也不是以前那個純粹的用戶行為了,大部分人似乎都陷入了分享者的困局,在朋友圈里發著乏味的生活,卻在小圈子里碰撞著強烈的個人見解。

那些善意、真實、高質的知識分享,更是在大環境下再無影蹤。

我分享乏味和情緒,但我不分享真知灼見

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比較優秀的產品經理、技術大牛,至少在某個領域某個方面都有著過硬的專業實力,除去那部分性格較為內向的人,他們平時大多樂于分享。

但我卻幾乎很少見到他們在公眾場合或者朋友圈里分享著自己專業的想法和見解,朋友圈里大部分都是一些零零散散的生活點滴。

和他們漸漸熟悉之后,發現他們每個人幾乎都有一個私人分享空間,可能是網絡博客、一個七八個人的群,或是一個云端的筆記空間。

在那里幾乎都堆滿了他們的思考精華和經驗復盤記錄,包括我自己,以前每個產品的項目復盤和數據記載,都會放在石墨的文檔里面。

過去幾次的聊天中發現,其實他們都是那些樂于分享的人,典型的分享型人格,但工作層面的信息在朋友圈里分享意義不大,一度覺得朋友圈似乎更貼近生活,比較適宜傳播生活的信息。

更有些人會覺得,無論自己提出什么樣的看法和觀點,在繁雜的交際圈里帶來更多的只會是白眼、爭議和調侃,根本起不到分享的意義,而這種反饋對于分享者來說,大部分都是沒有意義的。

是的,他們本身熱愛分享,但在社交的鎂光燈下,還是選擇了吝嗇,當他們發覺你是個能聽進去的傾聽者或交流者,彼此也許能分享更多。

畢竟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往往最有價值的那部分信息常常藏匿在塵世中,得不到充分的分享,就像一件沉睡了多年的寶藏,等待人類去挖掘和重啟。

基于這個原因我做了「雅格布」這個自己的內容產品,旨在更充分地還原純粹的優質內容分享。

樂于分享,只樂于向小圈子分享

自從開始做雅格布之后,我恨不得能把所有關于產品設計和戰略定位的精華知識都復盤一次,以我自己親身的產品試錯經歷再沉淀出來。

我認為這是有價值的,至少這里面都是人民幣的教訓,由投資人給予的機會所堆砌出來的。

而那些指引我不斷前進的信息幾乎都是從我身邊的各位老師身上“扒”下來的,更有些過于深奧的領悟,還是工作幾年后才恍然大悟。

這些老師都是比我優秀很多的人,在各個不同的領域從事著不同的工作,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善于總結,也樂于分享,但只是樂于向我分享。

為啥這么說呢?

拋除開各種商業的宣講和座談會,這種分享僅限于在他們私人的圈子里進行,或者在那些必要的分享時刻,例如項目的復盤會議,季度OKR制定策略會議,以及一些棘手問題的解決交流中。

他們從來都沒有把這些無私的分享予以一個體面的形式在社會中牟利,而是不斷在學習和工作傳承下去。

當中有我的前同事、前領導、創業者、所在行業獨角獸一線產品的負責人、企業家等,不得不說,互聯網更是讓我有了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到后面這兩種“老師”。

我人生當中幾個重要的選擇都離不開他們的引導,我感謝他們同時亦陷入了沉思:

如果我沒有遇見他們,結果會是怎樣?因為這些有用且優質的信息,都不會來自大眾媒體,幾乎全部都來自這班樂于分享的老師。

同樣是這群把知識當氧氣的人,他們有些已經陷入了分享者的困局,他們也渴望有人交流,更渴望感受純粹的分享。

能找到小圈子分享真知灼見的人是幸福的,小圈子的定義沒有社交關系的捆綁,沒有社會地位高低的比較。

有的只是純粹的分享:你推薦的,我喜歡看。

有哪些稀缺程度高的優質分享?

我們不妨定義一下,什么是優質分享?

以我自己的經驗,以下幾類內容的稀缺程度會更高,因為單純靠個人復盤是很難獲取的,你還要突破時空和市場的限制,所以這也是我后續重點挖掘和沉淀的方向:

必定會錯過的有效信息

這個怎么理解,我舉個例子大家也許能明白:

一般大一點的互聯網公司里面,通常會有兩個不同的產品團隊在做同一個方向的產品,最后留下做得好的那部分團隊繼續迭代這個產品,另一組則合并或輪崗到別的產品線。

這個時候,每個團隊在復盤時的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因為不同的產品經理會有不同的側重點,設計手法和產品策略也會不盡相同,自然結果也會有所偏差。

或許你有兩種想法,但你只能選擇一個方向去做,如果你不幸在最后失敗了,你需要對第二個方向進行驗證。

但如果沒有對照組的分享,你的猜想永遠停留在猜想部分,因為客觀條件已發生變化,你未能重復證實一次你的另一個猜想。

但這個時候你卻能通過別人的分享了解到,在一切外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另一種產品策略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通過和自身對比總能得出不一樣的感悟。

而這種信息是十分有效的,有效在于你能通過類比得出關鍵問題是到底在哪里,通常這些關鍵問題是共性的,你這次沒有發現,下次還會繼續忽略。

但這個信息又是你必定會錯過的,假如你沒有同步進行的團隊,假如你沒有參與事后的這次分享,假如你沒有覺察到這是復盤最重要的一步。

沒有什么比醫學中的治療方案評價更需要追求確定性了,在醫學上稱之為隨機對照雙盲實驗,為現在主要臨床治療方案評價的手段,就是為了獲取這一類必然會錯失的信息。

更趨向事物本質的解釋

要相信,很多事情本來沒有這么復雜,是因為人的理解和認知程度各不相同,所以把事情復雜化了。

我接觸過很多的產品經理和運營同事,他們經常會把強烈的個人感受強加于產品方案里面,在我看來,這是個很不好的壞習慣,甚至會造成個人的職業瓶頸。

為什么這么說?當你在負責垂直類工具產品時,用戶幾千到幾萬不等,這個時候用戶畫像也許更為集中,使用習慣更趨向于某一類人。

此時這個產品的產品經理很有可能就是這一類人,他帶者自己的感覺和天賦,很容易做出迎合用戶需求的產品,這時候強烈的個人感受反而能為產品找到突破口。

但當你負責的產品涵蓋用戶范圍越來越廣,數量達到幾百幾千萬時,用戶群體通常都是由多種人群組合而成,使用習慣各不相同。

很顯然,你如果還是帶著強烈的個人感受來設計這個產品,效果并不會十分好。

你很難確保自己的感受是否和用戶相近,你也很難去從用戶口中得知他們理想中的服務會是什么樣子。從這個角度來看,在你產品設計的過程當中,出現偏差的概率應該會越來越大。

就好像微信這個量級的產品,產品的用戶畫像會更趨向于人,一個正常生活的人,用戶量級越大的產品越是傾向于去服務一個人,而不是某一類人。

畢竟產品是給人用的,產品設計的本質就是對人性的揣摩和思考。

關于產品和人性,這篇文章也許會分析得更為詳細:《有多少用戶痛點,你是聽回來的,而不是經過深思過后找出來的》

社交圈層式的分享,會是未來優質信息的主要來源

娛樂圈的勁爆新聞,從市場角度上來說是一種優質信息,因為它足夠稀缺,我們可以想一下,那些勁爆的娛樂新聞都是怎么被爆出來的?

要么是在場知情的人后來捅破了,要么是被記者偷拍捕捉。但等到大眾媒體鋪天蓋地報道的時候,讀者早已看完了好幾個版本,錯過了內容最適合消費的時候。

越來越多的新聞是沒有價值的,越來越多的信息流都充斥著同質化的傳播方向。

尤其對某些專業問題的解讀,基本都是落后半年以上,某個時候我更像是個娛樂記者,從我的那班“不愿分享”的老師身上扒來一些知識,據為己用。

所以優質的信息,都是跟著人走的,特別是那群勤于思考,又樂于分享的朋友,尤其是某些行業里頂尖的優秀人才,優質的信息更是沿著他們的社交圈層進行分發。

畢竟他們沒有義務向社會展示這部分的工作成果,也沒有時間。

就像最近張小龍對微信產品設計的把控和復盤,我相信微信內部的產品經理早已耳濡目染,但至少在大眾媒體的視野里能被完整地歸納出一套干貨,也已經是八年后了。

「知乎」在剛出來的時候,應該是離我心目中純粹式分享最接近的產品形態了,但隨著近年來迷離般的發展,儼然轉化成了另一種走量的商業機器。

在「知乎」這種問答式的分享社區里面,我們似乎高估了普通用戶能提出一條好問題的能力,似乎平臺也沒有為此做更好的引導,那些更有意義的回答也只能胎死腹中。

我是這么想的:

與其讓大部分用戶提出一條好問題,還不如讓用戶去鑒別這是不是一條好問題,因為后者所需要的專業能力和操作成本遠比前者低,但后者卻能比前者更有效地推動優質信息的分發效率。

直至我看到了微信改版后的「看一看」,就更肯定了。

或許朋友圈只是個塑造形象的地方,讓用戶真正能夠釋放和享受分享樂趣的,還是那種純粹的閱讀空間,在那里,人的內心,也顯得特別靜謐。

我理想中的社交圈層式分享,也許是這么樣子:

從社交關系來看,我們和其他人存在著多種關系,有熟人關系、同事關系、客戶關系等,也許我們只有在熟人關系這個環節里,才需要做到無微不至點滴生活的分享。

在其他關系中,我們都是為了一起做好某件事而走在一起,生活交集的占比無需很高。

也許在獲取信息這件事上,我們能走在一起,利用自身對內容的選擇和貢獻能力,彼此成長,當中,大家都在認真地對待著每一條內容源。

關于社交關系,這篇文章也許會說得更為仔細:《為什么微信也有做不好社交產品的時候?未來的社交新機會在哪里?》

我們能拋開影響分享的功利因素和困局,彼此深度交流,彼此成長,我相信這是有意義的。

這也是我做「雅格布」的初心,希望通過這個產品還原一個善意、純粹的社交圈層分享,并期待結識一萬個來自全國各地的真正熱愛互聯網產品的人。

當然,目前它還在生根,不斷成長。

我相信,明天會更好。

#專欄作家#

雅格布,微信公眾號:雅格布(ID:jacoblab),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策略型產品經理,擅長需求挖掘以及產品增長,重點關注金融、游戲和社區領域,并對此類產品從0到1有啟發性的實戰思考。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對你說的這句話很有感觸:“從社交關系來看,我們和其他人存在著多種關系,有熟人關系、同事關系、客戶關系等,也許我們只有在熟人關系這個環節里,才需要做到無微不至點滴生活的分享”
    微信的標簽功能其實可以做到這些,然后可以把很熟的人放在一起,每天分享動態,這樣感情也不會變淡

    來自上海 回復
  2. 感同身受

    來自江蘇 回復
    1. 握個手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