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備付金100%存管,看移動支付的前世今生
2019年1月14日,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完成了備付金100%存管。這對移動支付行業來說是一個劇烈變化。這篇文章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移動支付的發展歷程,就更能明白“斷直連”和“備付金100%”存管對行業的影響。
一、移動支付發展概述
談到支付,我們就想到交易,因為支付是伴隨著交易而產生,而我們的交易又是從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中發展起來。所以先通過“筆者到香奈兒買包包”這個事件來一起回顧一下交易發展的過程。
筆者到香奈兒買了個包包,她用現金付款。在收銀臺和柜員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完成了交易過程。后來,筆者在銀行A辦理了一張銀行卡,香奈兒也在A行有賬戶,筆者到香奈兒買包包。A行把筆者的錢從她的賬戶劃到了香奈兒的賬戶。
再后來,筆者又在B行辦理了一張銀行卡,而香奈兒只在A行有賬戶,她再去香奈兒買包包,這時候B行需要把錢給A行,A行再把錢給香奈兒。千千萬萬個筆者去買包包,ABCDE行每筆都結算,顯然是浪費資源,為了解決筆者的這個問題,國家成立專門的機構,這就是央行,以及后來的銀聯。這其中的步驟是這樣的
- B行檢查筆者的賬戶是否足以支付這一筆支出,如果足夠,會首先從筆者賬戶上扣款。
- B行通知A行,香奈兒賬戶會增加一筆錢。A行按照這個指令在香奈兒賬戶上登記一筆收入。這過程中,B行的資金并不會直接打到A行,而是到了一定時間(每第二個交易日),開始執行清分,計算應該付給A行的錢,并扣除應該從A行這應該給B行的錢,最后計算出來出來支付(收到)給A行的資金,完成清分。
- B行將清分結果對交易數據進行凈額軋差,提交并完成資金劃撥給B行,這就完成了清算。
這時候,我們就會接觸到2個概念,發卡和收單,定義如下:
- 發卡機構:向持卡人發行各種銀行卡,并通過提供各類相關的銀行卡服務收取一定費用,是銀行卡市場的發起者和組織者,是銀行卡市場的賣方。
- 收單機構:負責特約商戶的開拓與管理、授權請求、賬單結算等活動,其利益主要來源于特約商戶交易手續費的分成、服務費。
簡單了解就是給你發銀行卡的就是發卡機構,給商戶提供收單服務的就是收單機構。B行給筆者發了銀行卡是發卡機構,A行為香奈兒提供收款服務屬于收單機構。
為了讓大家更簡單的理解收單機構,我們再舉個例子:偶像劇內高富帥出去刷卡支付的時候,商家要有pos機,提供給商家pos機服務的機構(一般是銀行)就是收單機構。收單機構給商家提供了pos機服務,然后和商家收取一定費率當作服務費。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為解決顧客和商家不信任的問題,阿里推出了支付寶業務。這個體系內主要包括3個主體:
- 客戶:真是貨幣的擁有者(包括真是貨幣和電子貨幣),支付指令的發送者,電子貨幣結算、真實貨幣結算的被服務方;
- 第三方支付企業(支付寶/微信等):電子貨幣的管理者,支付指令的接收者,電子貨幣結算的提供方,電子貨幣與真實貨幣轉換與清算的結算方;
- 銀行:真實貨幣的管理者,電子貨幣與真實貨幣置換、清算的參與者,真實貨幣結算的提供方。
當支付寶微信這類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接入后,具體的結算發展變成了如下的流程:
以上流程為線下支付流程,具體講是我們平常買東西時掃商家的固定二維碼或被商家用智能pos機/掃碼盒子掃付款碼后的支付流程,每一個商戶并不是收單機構一家家拓展而來。多個服務商幫助收單機構拓展,這些服務商被稱為四方服務公司,常見的有收錢吧、樂惠、美團(智能支付業務)、錢方好近、匯旺財、spay等。
顧客和商戶發生交易,使用微信支付寶這類的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付款,其賬戶內的錢被實時扣走。錢進入第三方支付的備付金賬戶,第二天凌晨,第三方支付機構進行清算,向收單機構出具賬單并打款。錢到了收單機構后,收單機構扣除提供服務的費后,打給商戶。
如果是服務商拓展的商戶,那收單機構也會幫服務商扣除他們應得的服務費,將服務商的服務費率給服務商,剩下的錢給商戶。
舉一個例子:筆者用支付寶掃描收錢吧給香奈兒提供的二維碼立牌,向香奈兒支付了100塊。這100塊先到了支付寶的備付金賬戶,第二個交易日,支付寶進行清算。支付寶扣除服務費1元,給收單機構(比如招商銀行)99元,招商銀行扣除服務費1元,幫收錢吧扣除服務費1元。招商銀行給收錢吧1元。給香奈兒97元。最后香奈兒實際獲得97元。
在這個過程中,清算方變為了第三方支付機構,而央行這個承擔清算職能的機構卻無法監測到錢的流動。央行無法獲知真實的交易情況,無法掌握資金流向,無法進行有效的金融監管,無法正常開展反洗錢業務以及宏觀經濟的調控,央行成了空架子。而另一方面,在巨額備付金的誘惑下,一大批的企業開始涌入這個領域,成為支付機構。
到2010年,根國內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超過1萬億元,已經對國家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在這個背景下,央行首先開始了對支付機構的一系列整頓。第一個措施是發布《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也被稱為2號令,開始規范支付市場,實施準入制度,目的是讓第三方支付回歸支付通道的角色。
隨著央行停止發放支付牌照,支付市場競爭開始進入寡頭時代。對于沒有銀聯這樣的機構從事線上的銀行卡清算,這些線上的第三方支付更多比拼的是通道能力,接入的銀行越多,越說明這個支付公司的受理能力強。
于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各支付機構費了很大的力氣與銀行談合作,談接入。大型支付機構動輒幾百家的銀行接入,百億乃至千億的備付金規模,使得他們在和銀行談判上擁有強大的實力,拿到的通道價格也遠非中小型機構所能比擬的。
到2010年,在無卡支付市場,支付寶已經占據了70%的市場份額,到2017年,支付寶和微信已經占據了移動支付超過90%的市場份額了。就算像網銀在線這樣有京東支持的支付機構,也很難在京東之外的支付市場上分一杯羹。(為什么會有幾百家銀行的概念呢,很多銀行分行也有也無壓力,所以獨立地和支付機構簽約接入。)
巨額的備付金可以讓支付機構躺著賺錢。預測支付行業的備付金金額在1.5萬億-2萬億,單單是利息就在500億左右,占支付機構總收入的11%。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央行提出了“備付金100%存管”和“斷直連”兩個方案。
備付金100%存管,指支付機構應逐步將客戶的備付金繳存到指定賬戶內,該賬戶內的資金暫不計利息。(央行看著這些錢)到2019年1月14日,備付金必須完成100%的存管。
而斷直連就是每一筆交易都必須通過銀聯或者網聯,流程如下:
對比之前的各個環節主體的變更如下:
以上為移動支付發展的粗略流程。
二、常見問題
問:我平常掃煎餅攤的微信二維碼也是這個流程嗎?
答:不是,像煎餅攤這類的小微商戶由于沒有營業執照、固定經營場所等原因,無法走正常的流程,為了解決他們的需求,微信和支付寶為他們開通收款碼,并提供賬單等服務。但是這類收款碼是限額的,每日職能收一定的錢。這種小微商戶屬于微信和支付寶的直連商戶。還有很多大KA也是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機構的直連商戶。
問:余額寶是走這個流程嗎?
答:余額寶每日隨時提取是因為支付寶會提前計算每日要提取的金額,你花費的錢其實是之前已經提出來的錢。只是在用戶端改變了數字。可以把余額寶支付看作是余額支付。
問:服務商可以碰錢嗎?
答:不可以,這樣會涉及到非法二清,16年之前,很多服務商在微信那里報備,假裝自己是一個大商戶,把從他手里進件的部分商戶掛接到自己名下,這樣錢先結給服務商,之后由服務商結給商戶。非法二清可能會拿了商戶的錢卻不給商戶,跑路了。為了整治這個問題,央行發文,所有服務商不可碰錢,二清非法。必須接入收單機構體系。所以錢是由收單機構結算后,把屬于服務商的服務費結算給服務商。
作者:阿鑫,微信公眾號:“一起啊產品汪”,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持續思考、討論、輸出。
本文由 @阿鑫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本人小白,看完您的文章,收獲很大,十分感謝!
備付金集中存管到人行acs賬戶后,支付機構通過銀聯和網聯的入金和出金,具體的資金流向是什么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