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智能硬件大數據下的心電監測
對于醫療,潛在用戶可以是任何人。根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推算心血管病現患人數2.9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高血壓2.7億?!@些數字與互聯網結合,可以意味什么?
一、互聯網+醫療政策開閘
“政策大開閘”,無疑是2018年互聯網醫療領域大熱話題。
二、醫療行業困境
政策的開放與市場環境也是密不可分的。
人口老齡化及不良習慣誘導身體不適,提升人均就醫次數至5.8。且在現代生活習慣的影響下,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發病率也在不斷提升。預計診療人次將繼續持續上升,醫療體系將面臨巨大壓力。
互聯網醫療企業加速線上線下資源整合,致力于提供閉環一體化醫療服務。醫聯體建設發展迅速,各級醫療機構之間溝通加強,醫療資源得到整合。
三、醫療大數據產業鏈
政策引導:18年科技部官網發布了14個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精準醫學研究”等生物醫學領域5大專項。累計共撥經費約12億元。其中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密切相關的項目有:
- “重大慢性非傳染病情防控”:4.5億元
- “精準醫學研究”:1.3億元
- “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0.9億元
其中數據主要來源于:院內數據、基因數據和健康類數據。
1. 院外數據
2. 院內數據
四、醫療健康智能硬件
中國醫療健康智能硬件產業鏈如下圖所示:
醫療健康智能硬件受眾具有細分特性、且用戶可以隨時由健康需求發展為醫療需求。
調研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 2014年發布報告預測,在未來五年(2015年至2020年),全球移動健康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3.5%。2014年該市場規模為105億美元。
在移動設備方面:血壓計將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其次是血糖儀和心電監護儀。這三種設備將占到移動健康設備市場71%的份額。
目前血壓計和血糖儀的競爭依然白熱化,然而面對精密復雜的心電設備和高深莫測的心電波形、絕大多數公司仍然沒有膽量或信心出手,只能對著那上億的心血管人群市場望洋興嘆。
五、智能心電設備:篩查監測+術后監測
市場分析:心血管患者具有患病人數眾多、后備人群巨大、死亡率高居首位和急癥救治難度高的特點。
對于心血管疾病的長期管理,目前主要是階段式的衛生保健,為了更好的進行病情篩查和術后監測、系統性、智能化管理是發展目標。
因此,基于智能心電監測設備的理想流程為:用戶自動上傳測量數據至云端,基層醫生進行用戶交流產生電子病歷,藥企、保險和醫院接受EMR電子病歷后提供合理的就醫、保險建議和及時藥物配送。
這樣建立分診、減輕三甲醫院的壓力,通過電子病歷實現患者數據傳送,通過大數據平臺進行輔助診斷和醫療報告、減輕醫生重復性工作。
而平臺還可通過App向患者提供:流程信息提醒、醫生交流咨詢、心血管健康教育、心血管患者交流社區、線上線下活動組織等等。
心房顫動(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隨著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房顫時心房激動的頻率達300~600次/分,心跳頻率往往快而且不規則,有時候可達100~160次/分,不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絕對不整齊,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縮功能。房顫患病率還與冠心病、高血壓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關系。
近10余年來,經導管消融治療心房顫動已發展得較為成熟,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導管消融優于藥物治療,因此國內外的指南對消融適應證的界定也在不斷擴大,導管消融在心房顫動治療中的地位逐步上升。而診后病程管理以“藥+服務”為核心服務,將診后片段式的服務串聯、融合形成系統管理。
根據國內外報道,心房顫動導管消融術后遠期復發率較高,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復發率逐年增加。Bertaglia等報道,2001~2003年共229例陣發性和持續性房顫,1年隨訪時177例(78%)維持竇性心律,對這部分患者進一步隨訪,結果顯示2年、3年、4年、5年、6年的復發率分別是13.0% 、21.8% 、35.0%、46.8%和54.6%。
心房顫動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隨著消融術后時間的延長復發率會漸增,消融是否能夠“治愈”房顫,尚不明確。患者術后仍然需要長期進行監測、評估和治療,因此術后需要進行長期隨訪。
- 建立隨訪數據庫,制定隨訪計劃:每次隨訪應完成超聲心動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等檢查,服華法林者復查凝血指標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服胺碘酮者查甲狀腺功能和胸片等。
- 術后復發房性心律失常的處理: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后前3個月較易復發,這3個月也稱“空白期”,有關文獻報道早期復發率高達35-45%,之后可逐漸減少。而晚期和遠期復發更加重要,它們常常不是自限性的,一旦發生就有可能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持續。
目前市場上心電設備廠商的運作模式主要有:
1. 只做硬件的心電設備研發生產制造廠商
心電設備多為帶有顯示屏的一體化終端機,不配有專業的心電圖分析軟件和服務,心電設備只出波形,不出診斷結果,如迪美泰、力康等;
2. 既做心電設備的硬件,也有算法
研發團隊做自動分析軟件,心電設備搭配不同功能的自動分析軟件,提示心電結果,使得專業復雜的心電波形變得簡單易懂,更適用于家庭用戶,如掌上心電、胡桃心貼等;
3. 除了硬件、算法和軟件,還做各種基于心電產品的服務
譬如遠程心電監護救援、心臟健康管理等,考慮到心電設備及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各種后續服務必將是心電市場必不可少的環節,此類公司對于綜合型業務的要求比較高,目前做得比較好的有上海越光、中衛萊康、優加利、好朋友心電圖、心衛士等。
六、心電房顫數據原理
心臟這個器官具有自動化、興奮性、電導性和收縮性。
- 自動化是指心臟根據自主神經(交感、副交感)而自主產生自身電活動的能力,心跳的快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身體自主神經和內分泌系統根據身體的需要而自動調節的。
- 興奮性是指心肌具有按照電活動的要求進行收縮與舒張的能力。
- 導電性是心肌具有把心房中竇房節產生的電信號傳遍整個心臟的能力。
- 收縮性是心臟能夠按照電興奮的指令進行肌肉收縮。
當心臟的自動化、興奮性、電導性和收縮性的任一部分出現問題的時候,都會產生心律失常。
心房纖維性顫動,簡稱房顫,這是心臟的自動性出了問題,右心房的竇房節發生了病變。
正常情況下,竇房節每分鐘發出60-100次電信號,從而導致每分鐘60-100次的正常心率。在房顫發生的時候,電信號從右心房的其他部位產生,而不是由竇房節產生,因此,這些異常的電信號無法遵循正常的傳導途徑,而是以一種非??焖?、每分鐘300-600次的頻率雜亂無章的進入心房,心房失去了每分鐘60-100次收縮頻率時的有效的收縮功能,這是因為心房電興奮的頻率實在太快了,心房的肌肉纖維在高頻率的收縮和舒張的機械交替過程中,留給每一次的心房收縮時間是正常收縮時間的1/6到1/10,心房肌纖維來不及完成一次徹底的收縮動作,同樣每一次的舒張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徹底完成舒張,心房肌纖維處于這種高頻率的不完全的收縮舒張狀態。
附錄:詳細互聯網+醫療政策
2016年06月“互聯網+健康醫療”探索服務新模式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規劃。到2020年,建成國家醫療衛生信息分級開放應用平臺,實現基礎數據資源跨部門、跨區域共享,醫療、醫藥、醫保和健康各相關領域數據融合應用取得明顯成效。
2016年10月“互聯網+醫療”成“健康中國2030”重點
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明確了對“互聯網+醫療”的態度?!毒V要》提出將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健康服務,鼓勵發展健康體檢、咨詢等健康服務,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探索推進可穿戴設備、智能健康電子產品和健康醫療移動應用服務等發展。
2016年11月大力推動“互聯網+醫療”發展
國家工信部、衛計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醫藥工業發展規劃指南》。
指南提出要拓展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加強對健康醫療大數據的開發和利用,發展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電子處方等數據庫,實現數據資源互聯互通和共享等。
2017年01月21日 國務院取消互聯網藥品交易資質審批
國務院印發《關于第三批取消39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
該決定對于醫療領域,涉及了三項。其中,“取消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企業(第三方平臺除外)審批”特別引人注意,該審批意味著實行了長達十余年的互聯網藥品交易B證、C證審批或將被取消了。
2017年01月17日構建“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新模式
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2017年衛生計生工作要點》。
要求推進人口健康信息化行業治理大數據、健康醫療臨床和科研大數據以及人口健康信息風險預警決策應用。完善遠程醫療制度,推動構建“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新模式。
2017年5月互聯網+醫療有了規范性文件
原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征求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
文件從互聯網診療活動準入要求、醫療機構執業規則、互聯網診療活動監管以及相關法律責任明細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ヂ摼W+醫療終于有法可依了。
2017年11月1日加強互聯網藥品、醫療器械交易的監督
原食藥監局發布《關于加強互聯網藥品醫療器械交易監管工作的通知》。
要求建立完善的互聯網藥品、醫療器械交易服務企業(第三方)監管制度。要求按照“線上線下一致”原則,規范互聯網藥品、醫療器械交易行為。
2018年5月28日國家遠程醫療中心掛牌成立
國家遠程醫療中心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掛牌成立。
國家遠程醫療中心主任表示,將著力探索以數據為中心的全連接遠程醫療發展路徑,引領建設全國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體系和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更好地服務于健康中國戰略。
2018年6月20日國家衛健委: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向個人開放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公開發布了《關于做好2018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通知》(國衛基層發〔2018〕18號),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年度重點工作是切實發揮電子健康檔案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管理中的基礎支撐和便民服務作用。根據各地基層信息化和電子健康檔案建設水平以及居民健康服務實際需求,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孕產婦、0—6歲兒童、65歲以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為突破口,通過智能客戶端、電視、APP、網站等形式,在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情況下,推進電子健康檔案向個人開放,方便群眾查詢自身健康信息,調動群眾參與自我健康管理的積極性,提高群眾獲得感。
2018年7月12日首個國家級“互聯網+醫療健康”落地細則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于神域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
這是第一個國家級“互聯網+醫療健康”落地細則,旨在落實“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為老百姓看病就醫帶來便捷。
明確加快推進智慧醫院建設,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改造優化診療流程,貫通診前、診中、診后各環節,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等。
2018年8月31日醫政醫管局:到2020年,三級醫院電子病歷都要達到4級以上
國家醫政醫管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到,到2020年,三級醫院要實現院內各診療環節信息互聯互通,達到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4級水平,由院內任一部門任一終端登入,均能按照權限調閱相關診療環節的信息;建立緊密型醫聯體的,應當實現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電子病歷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2018年09月12日互聯網診療辦法落地,網上問診將嚴格準入
海南省衛計委官網轉發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的《互聯網診斷管理辦法(試行)等3個文件的通知》,互聯網診療辦法終于落地。
三份文件首次明確互聯網診療的定義:醫療機構利用在本機構注冊的醫師,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和“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2018年09月13日健康醫療大數據有了明確定義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式發布《關于印發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標準、安全和服務管理辦法(試行)》。
《試行辦法》明確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定義、內涵和外延,以及制定辦法的目的依據、適用范圍、遵循原則和總體思路、以及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及相應應用單位的責權利。對于統籌標準管理、落實安全責任、規范數據服務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2018年09月17日衛健委與寧夏共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共建“互聯網+醫療健康”示范區戰略合作協議。
合作協議從探索完善政策體系、推動大數據應用、建設區域醫療中心、開展對口幫扶等方面,進一步拓展委區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2018年11月8日新三年《考核指標》,首提遠程醫療
國家衛健委公開《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2018-2020年)考核指標》(國衛醫發〔2017〕73號)(下稱《考核指標》),就18個考核項做出具體指標要求?!犊己酥笜恕贩譃獒槍︶t療機構和針對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兩份指標,其中針對醫療機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39個,合計分數100分;針對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一級指標6個,二級指標15個,合計分數50分。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年《考核指標》出現了遠程醫療制度身影,占考核比分8分。《考核指標》中提到,醫療機構為基層醫療機構或者患者提供遠程服務,包括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超聲、遠程心電、遠程病理、遠程查房、遠程監護、遠程培訓、遠程健康監測、遠程健康教育,每提供一項得1分,直至滿分。
作者:黃云云,微信公眾號:健康探理
本文由 @黃云云?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心電產品進入到家庭是一個趨勢,但需要解決方便性,準確性,服務的及時性等一系列問題。目前包括像卓冉心電儀在內的家用手持心電儀還處于早期階段。
純軟件的機會已經不多了,這種大健康下的軟硬件結合是一個趨勢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