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角度看,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17 評論 13522 瀏覽 35 收藏 13 分鐘

昨天大量的百度已死的消息和文章出現各個網站平臺,因為在百度通過搜索引擎將大量的流量導入百家號,搜索新聞是出現在第一個頁面的內容大多是百度平臺的內容。那我們今天從產品的角度看看,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01

原文作者得到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結論的論據有兩個:

第一個是百家號內容質量差,并舉了一篇朋友分享過來的百家號文章為例: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這樣一篇明顯違背事實的新聞在百家號上面的閱讀量已經超過40萬。

并以此為例,作者遷移到了百度經驗、百度百科等百度系產品上。

第二個是百度通過搜索引擎將大量的流量導入百家號,搜索新聞是出現在第一個頁面的內容大多是百度平臺的內容。

那這樣就得出一個結論:“作為搜索引擎的百度已死。Baidu.com已經不是你尋找中文互聯網內容的地方,而是百度自家的站內搜索;它將你引向的不是中文互聯網中的優質精神食糧,而是囤積在自家的腐臭變質內容?!?/p>

作者認為是百度這個萬惡之首禍害了中文互聯網的優質食糧,這很具有理想主義情懷,也很與我們的認知在很大情況上相符合。

論證確實很精彩,但是有一個邏輯問題和兩個事實問題。

一個邏輯問題

百家號上面有大量推薦的虛假信息,但是搜索引擎上面推薦出來的百家號信息也是虛假信息嗎?如果不是,那么兩個論據就沒有辦法相關聯,也就無法推斷出“搜索引擎百度已死”的結論。

兩個事實問題

  1. 第一個問題是百家號的內容質量很差,那么是不是其他平臺的內容質量就很好?是真實、客觀的?
  2. 第二個問題是百家號的內容是怎么上的百度搜索入口推薦頁?換句話說,為什么百度搜索為什么給我們推薦的是這些信息,而不是其他的信息?

02

要弄清楚這三個問題,就得先弄清楚搜索引擎百度和百家號的基本產品邏輯。

先說搜索引擎百度,當我們查詢某個信息,比如人工智能,一般出現的內容會有這些:

第一位的是廣告,這個不用說,百度的最大現金奶牛。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第二位的是百度百科,如果有這個詞條存在的話。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百度百科這個產品的邏輯是什么樣的呢?

百度百科其實是一個維基百科的復制產品,上面的所有人都是由用戶自發撰寫、修改的。百度負責的是對用戶提交的信息進行審核,查看是否有政治錯誤、大的語法錯誤、格式等等。所有這種維基式產品都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紕漏和錯誤,但有總比沒有好吧。百度百科比維基百科的中文版內容完善許多,并且很多維基百科的詞條是用戶直接從百度百科上copy過去的。

百度經驗是于百度百科同一個邏輯的產品,這些產品的內容都是眾智成果,并且對于很多用戶而言具有巨大價值。相信這一點沒有人可以否認,基本上中文領域的每一位用戶都可能受到過這兩個產品的幫助。

緊跟其后的兩條,一條是一個人工智能相關網站,一條是36氪的一篇相關文章。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再然后是信息聚合,內容全部是來自于百家號。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解釋一下這一塊內容:除了百度,在其他搜索引擎,比如:360、搜狗上搜索新聞的時候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塊信息聚合內容區。這個產品的目的就是能夠讓用戶快速方便的查看新聞。

我們看一下上面的百級號是那些:新華網、光明網、虎撲足球、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基本上都是一些比較有信譽的新聞網站,國字號的新聞網站還別排在了最前面。唯一可能感覺有點亂入的可能是虎撲足球。

從百度新聞聚合區的內容來源開看,百度推薦的新聞還是比較靠譜的。從后面的時間上可以看出,這些文章都是最新發布的,這也符這塊區域的產品目標。

百家號后面是名為人工智能的電影的豆瓣頁、人工智能概念介紹的文章(百家號)、人工智能電影的百度百科。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這三條和前面的兩條,應該是真正搜索引擎給我們推薦的內容。至于為什么會是這五條內容而不是其他,會和很對因素有關,這涉及到搜索引擎的底層規則。影響內容展示的主要因素無外乎時間、關鍵詞匹配程度、瀏覽量、用戶標簽、權重等等。

大家查詢之后最喜歡看那些頁面,搜索引擎就給你推薦那些頁面。而一些百家號內容出現在百度搜索前列,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些文章是大家喜歡的。(至于為什么搜索出現的百家號內容低質,后面會在解釋百家號產品邏輯時解釋。)

第一頁最后面是人工智能吧和相關信息推薦。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百度貼吧對于很多用戶而言也是一件很有價值的產品,提供給具有某一相同屬性用戶聚集的場地,雖然現在是大量百度廣告、專業騙子的聚集地。

相關推薦不說,搜索引擎上一項很棒的功能。

總結一下:

  1. 百度搜索出現的信息聚合區域的信息基本上屬于相對可靠的。
  2. 百度搜索推薦出現的百家號內容都是受到用戶認可的。
  3. 百科百科、百度經驗這些產品的內容屬于眾智產品,雖然內容質量可能有所欠缺,但價值巨大。

通過以上梳理,一個邏輯問題和兩個事實問題中的第二個問題可以得到解答。

03

現在剩下兩個問題:一個是兩個事實問題中的第一個問題,另一個是上面解析過程中出現的“為什么受到用戶認可的百家號信息是低質量信息?”

這個問題我會從百家號及推薦類產品的產品邏輯,人的心理這兩個方面進行解說。

百家號類產品的產品邏輯:

(1)推薦引擎資訊類產品的游戲玩家

我們看到的百家號內容是如何到我們眼前的呢?

內容生產者在百家號中生產出一篇文章,然后經由平臺推送到可能會閱讀這條內容用戶的信息流(信息就,就是大家在APP中看到的內容列表)中,如果第一波推薦用戶閱讀數據好,平臺會進行更大規模的推廣,如此往復,直至到了某一時間期限,會停止大規模的推廣,給新的內容騰挪出推薦空間,但是還是會有零星的推薦。如果第一波推薦的閱讀數據不好,那么平臺會及時止損,通知推薦資源的投入。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推薦資訊類產品的玩家

從上面的解說中,我們可以知道這類產品的玩家由三部分組成:內容生產者、平臺和用戶。

  1. 內容生產者:專業內容生產者(如各大新聞網站)、個人自媒體從業者、普通寫作者和妖魔鬼怪。
  2. 平臺:平臺的工作是推薦策略的設置和內容審核。
  3. 用戶:消費內容。

(2)一篇爆款文章的誕生路線

搜索引擎百度真的“已死”?

一篇爆款文章誕生的路線圖

只要你的內容得到平臺用戶的認可,你的數據數據就會起飛,成為爆款,這與搜索引擎的內容展示策略很相似,但是為什么這樣誕生的文章卻內容質量很低?

答案很簡單:用戶使用目的的不同。

當我們使用搜索引擎是,一般有確定的目標,會快速規律和選擇信息內容,這樣得到認可的內容一般而言都是比較有價值,能解決問題的內容。但是當我們使用資訊類產品的時候,我們是一個單純的消費者,看到什么吃什么。

如果我們把用戶作為一個整體看待,使用搜索引擎是的用戶是一個精明果敢的獵手,使用咨詢類產品的用戶就是等吃食的小孩,更何況在資訊類產品這個平臺上還有一些“妖魔鬼怪”。(妖魔鬼怪:推薦引擎資訊類平臺上專門通過快速生產吸引人眼球垃圾內容以獲取利益的內容生產者。)

就這樣,謊言和低俗的內容就被我們認可。百度將這些降智狀態的“用戶”挑選出的內容推送給高智狀態的用戶時,一切不言而喻。

所以說,還是希望百度能夠以更合理規則來推薦百家號內容到搜索顯示結果中。

04

一個騷情的結尾。

凱文·凱利在《必然》一書中提到了未來的十二種必然,過濾就是其一,但是顯然這種過濾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雖然很艱難,但作為平臺方,應當承擔起更重要的內容審查責任和內容管理機制。除此之外,政府、用戶等等都應當承擔起責任。

 

本文由 @曹同學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百度沒有已死,它是正在死而已

    來自廣東 回復
  2. 你說了這么多,我還是覺得百度搜索引擎這個產品提供的搜索結果很垃圾。。。
    P.S. 單從文章中挑一個曹作者的觀點,比如“百度百科其實是一個wk百科的復制產品,上面的所有人都是由用戶自發撰寫、修改的。百度負責的是對用戶提交的信息進行審核,查看是否有政治錯誤、大的語法錯誤、格式等等。所有這種wk式產品都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紕漏和錯誤,但有總比沒有好吧。百度百科比wk百科的中文版內容完善許多,并且很多wk百科的詞條是用戶直接從百度百科上copy過去的”,就可以看到,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邏輯混亂的,并沒有深度思考和查閱相關數據資料來支撐自己的論點。
    一、 論證的結構通常是“結論+理由”。結論是作者想要證明的、說服別人相信的觀點,一般具有不確定性,而理由是用來證明結論的。這里作者的
    結論:百度百科(這個產品的邏輯)是wk百科的復制產品。
    理由1:百度百科上面的所有人(內容)都是由用戶自發撰寫、修改的。
    理由2:這種wk式產品都不可避免的有很多紕漏和錯誤。
    理由3:百度百科比wk百科的中文版內容完善許多。
    理由3.1:很多wk百科的詞條是用戶直接從百度百科上copy過去的。

    二、這里作者想證明百度百科是ek百科的復制品,但是下面給出的支撐論據中,沒有一條是有說服力的。高質量的論證應該符合“可接受性、相關性和充分性”這三個標準。
    1. 首先,可接受性就是,如果是主觀的觀點,那應該是普遍共識或被權威認可,若是客觀觀點,那應該確保真實可信,要有準確的事實陳述、提供靠譜的數據。這里作者犯了概念模糊的邏輯錯誤,認為“百度百科是wk百科的復制品”,但給出的理由中卻沒有用事實或數據說話,而是想當然將主觀的觀點或感受作為證據,例如出現了很多寬泛抽象的形容描述:“所有人(內容)”,“很多紕漏”,“完善許多”,“很多是用戶直接……”,還出現了一些涉及價值判斷的詞,如“完善”。這些其實都是作者自己的主觀感覺,沒有用到準確的數據去驗證所謂的“多”到底有多少,占多大比例,因此并不能證明“百度百科是wk百科的復制品”。
    2. 其次,相關性就是理由和結論之間必須存在關聯。這里作者我們從發文平臺上并不能找到曹同學的相關身份信息,但如果作者是跟百度有利益關系的人,那么可能會違反利益中立原則,這段話的可信度也就沒那么高。
    3. 最后,充分性就是指理由要“足以”推出結論。這里作者想證明“百度百科是危機百科復制品”,但卻在理由2、3中表示“wk式產品有紕漏和錯誤”“百度百科比wk百科的中文版完善”,這些論據似乎并不能直接推理出百度百科復制了wk百科。

    三、綜上所述,我認為曹同學至少在撰寫這篇文章的這段話的時候,并沒有仔細思考,列舉充分的事實依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反而犯了一些邏輯謬誤,因此沒法說服我讓我覺得百度百科的產品邏輯是復制wk百科。

    來自廣東 回復
    1. 可以不用,現在互聯網 產品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隨走隨用。
      中文互聯網本來就魚龍混雜,微信公眾號、百家號、頭條號、大魚號等其他內容圈子平臺主意要把優質內容放在平臺上讓網友和需要的人來看,只是有些“自媒體作者”等同惡心,自己有意寫低俗、下三濫文章放在上面,沒有邏輯、沒有內容、純屬標題就能吸引一些人來關注和評論,中國網友本來就多還蠢,極具煽動性的文章就能把你們這些小年輕給煽動起來,可結果呢。一樣罵著公司、用著人家產品、領取人家紅包? 笑話吧,當然可笑。
      自己沒有進入大廠的能力,沒有大廠的思路,沒有實際的了解工作背后的性質和努力,就不要隨意評論無任何事實的觀點,純屬自討沒趣。

      來自浙江 回復
    2. 感謝這么認真回復。我在這兒想要說明的是百度百科是一項中文信息領域很有貢獻的產品,且是類似維基類產品中中文詞條最完善的。當然百度百科能優化的還有很多了,而且百度也一直在做。

      來自甘肅 回復
  3. 02 總結第二條 搜索推薦的百家號內容都是受到用戶認可的。我認為這點不盡然對。
    1.很多用戶每次搜索出結果根本無法辨別哪些是百家號內容,甚至點進去之后才發現是百家號內容。
    2.而且如果小明想找一個很權威的微積分概念,搜索出結果他選擇標題看起來很不錯的一條,結果點進去是百家號,內容都是各種胡扯,他作為用戶,是會認可這個百家號的內容嗎?
    所以我覺得搜索出的內容,百度不設置專業識別,甚至存在故意引流低識別能力人群。而這些人都不盡然是認可百家號的。

    回復
    1. ?? 您看下后面的

      來自湖北 回復
  4. 百度搜索當前主要工作是如何有效審核管理UGC

    回復
    1. 確實,推薦類咨詢產品問題都很嚴重

      來自湖北 回復
  5. 是個托

    回復
  6. 感覺這篇文章有點主觀成分, ?

    來自廣東 回復
  7. 然而今天百度首頁已經看不到百家號內容了 ??

    來自廣東 回復
    1. 輿論監督的力量,就是不知道能保持多久。

      來自湖北 回復
  8. 沒啥技術含量

    回復
  9. 如果你不是百度的托,那么你的文章還不錯,時間會證明

    回復
    1. 哈哈哈,那就等時間證明吧

      來自湖北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