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未來,從4個自我改變開始
大多數人也想去改變未來,改變現狀,但是每當行動的時候,總會退縮,因為我們習慣于當前的環境。
如果你讀過筆者之前的文章,會發現在每一篇文章中,都有對應問題的解決方案。
但是有人跟我抱怨:“你說的解決方案都挺有道理,但是光是維持現狀就夠難了。我實在沒有動力,也沒有精力去改變啊!”
為什么,我們明明知道有更好的選擇,卻總是執著于當前的環境,不愿改變呢?
很多雞湯文里面都是這么說的:“這是因為已經習慣于舒適區,想要走出舒適區很難?!?/p>
說實話,看看現狀,你覺得自己真的很舒適么?
- 明知道在白天會渾身難受,卻依然在凌晨三點強撐著玩手機。
- 明知道老板很摳門,卻擔心遇到更摳門的老板而不敢跳槽。
- 明知道現有的管理方法不對,卻害怕產生新的阻力而不愿改變。
筆者在這里,提供四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 忘記“沉沒成本”
- 越過“自我設障”
- 避免“目標導向”
- 改變“固有認知”
1. 忘記“沉沒成本”
我們肯定看見過或者聽說過類似的故事:有些情侶每隔個三五天就鬧一次分手,但是過了幾天,他們又和好了。明眼人一看就覺得他們不合適,但是他們就好像為了故意折磨對方似的,強行的談戀愛。
如果我們去問他們原因,他們會這樣說:“我確實一點都不喜歡他。但是,我的青春全獻給了他,如果我和他分手,那我的整個青春不就都浪費了么?”
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說,沉沒成本是指依照過去決策所消耗的,并且無法挽回成本。比如上面的例子,“因為分手而造成青春時光的損失”,就是情侶的沉沒成本。
很多人在遇到可能產生沉沒成本的選擇時,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對之前浪費成本的“不甘心”,我們徒勞的希望找到合適的補償,卻浪費了更多的時間。
類似的例子還有:
很無聊的電影,卻因為心疼電影票,忍受了2個多小時看完了。
去吃自助餐吃到撐不下,卻忘記最重要的其實是吃的開心。
明知道自己不喜歡這個職位,卻擔心換職位而浪費現有的經驗。
我們本來有機會嘗試更好的辦法來改變自我,卻由于我們本身的不理智,因為“不甘心”而放棄了自我改變。
那么,我們有什么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忘記這些沉沒成本呢?
有很多人是這樣安慰別人的:“盡管結局不夠美好,但是你在過程中也有不少心得體會,學到了不少新的知識。所以其實時間并不是完全的浪費掉了?!?/p>
雖說這種安慰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會完全消除我們的“不甘心”。而消除我們“不甘心”的想法,讓我們能夠心安理得的選擇新的方式,可以依照另外一種方式。
我們先看兩個例子:
- 情景一:你去劇院看演出,到了劇院門口,你突然發現花500塊買的票不見了。那么你還會補票看演出么?
- 情景二:你去劇院看演出,到了劇院門口,你突然發現錢包里的500塊錢不見了。那么你還會繼續看演出么?
我相信,大多數人在情景一的情況下,會選擇打道回府。而在情景二的情況下,選擇繼續看演出。
我們在這兩個情景中都損失了無法挽回的500塊,為何最后做出的決定不一樣呢?
這是因為,在一開始時,我們就對500塊錢的票有期待值,而對于錢包中的500塊錢沒有任何期待值。
在情景一的情況下,我們對演出有價值500塊的期待,而票的丟失,意味著如果我們想看演出的話,就需要花費1000塊。而由于演出只值500塊,那么我們看演出的時候,只會更加的“不甘心”。
在情景二的情況下,當500塊錢丟失的時候,它就已經成為沉沒成本了。它的丟失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的“不甘心”。因此我們會選擇繼續去看演出。
假設這個演出是非看不可的(例如周杰倫的演唱會),即使是票丟了,我們也會再買一張新的票。這是因為,我們對它的期待值是非常大的,也就超過了我們的“不甘心”。
所以,當我們想要改變現狀,但是又“不甘心”的時候,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我一開始對老事物沒有這么大期待,那么我會和過去有同樣的選擇么?”
2. 越過“自我設障”
大家應該經歷過類似的情況:
本來開開心心的躺在床上玩手機,突然想到下周的項目總結馬上就要交了。于是開始緊張的玩手機。
有些人說這是因為拖延癥,我們很容易偷懶,所以想將問題交給“之后的自己”。但是為什么明明都已經快到死線了,我們卻選擇了放棄?
有人說這是因為習得性無助,讓我們產生了放棄的心理。如果真的是習得性無助,我們就應該完全不去思考問題。那為什么我們還會產生緊張感?
心理學上將這種情況定義為自我設障。簡單點說,就是“害怕失敗而提前故意放棄努力”。特別是在遇到很多重大事件前,我們會給自己人為設定一些障礙,來阻礙自己可能的成功。
這種障礙設置來自很多方面:
- 外部障礙:要不是因為美劇有更新,我早就把這個任務完成了!
- 內部障礙:我時間不夠,所以寫的差也情有可原。
- 他人比較:別人本來就很厲害,當然會做的更好啦!
類似的行為都會對我們想要改變的心態產生阻礙,就如同“還沒開始,就已經承認自己會失敗了?!?/p>
我們給自己設置障礙,往往基于三種原因:
1. 維護自我形象
如果我們失敗了,那么其他人就會知道這個事情。如果我們不做出改變,豈不是就不會失敗了?
維護自我形象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能。而自我設障可以給別人留下更好的印象:“他只是因為那些外界原因才失敗的,他其實已經很厲害了”。
2. 維護自尊心
如果我們努力改變卻失敗了,這只能證明一個我們最不想承認的事實:自身實力不足。為了維護我們的自尊心,我們需要“看起來不那么努力”。
正如同很多老師常說的:“這個小孩挺聰明的,就是不太努力”。這聽起來就比:“這個小孩智商不行,所以努力了也沒用”更能維護小孩的自尊心。
3. 突出自身實力
如果我們沒有怎么努力,最后居然成功了。那只能說明我們實力突出,不用努力也能夠成功。
正如你聽過有些學霸的謙辭:“我這次考試沒怎么認真考”。但是假設你真的附和他:“是啊,所以你沒拿到年級第一啊”,他一定會生氣。
然而我們也知道,自我設障并不是一個積極的心理狀態。如果我們總是給自己使絆子,我們遲早也會被它絆倒。
所以,當我們想要改變現狀,卻又擔心失敗時,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我用現在一樣的努力來做出改變,會比現在做的更好么?”
3. 避免“目標導向”
“那么我們下定決心,明確的列出目標,就能做出改變了么?”
那么結果就會變成這樣:
- 為了節食,每天告訴自己少吃一點,結果一周后就忘記了。
- 為了早起,晚上睡前默念要早起,結果根本就沒有醒。
- 為了讓員工適應新的管理模式,讓他們天天背誦新的方法,結果效率變得更低了。
為什么會這樣?
這是因為,我們將目標設定為了解決方案。寫過論文的人應該都知道,論文最重要的兩個點就在于目標(aim)和步驟(objective)。而步驟,就是一步一步完成目標有效方式。所以,真正的解決方案,是完成這個目標的步驟。
正如上面的例子所說的,我們將節食這個目標設定成了解決方案,認為多告訴自己少吃一點,就能夠達成這個目標。而實際上,真正的解決方案有很多:刪掉外賣app,給冰箱上個鎖,買一個小一點的碗,等等。如果將每一個步驟都完成,目標也就自然而然的達到了。
所以,當我們想要改變現狀,卻只有一個遠大目標時,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多少個步驟?”
4. 改變“固有認知”
試著猜想一下,小王最有可能是以下哪個專業的學生: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學、國學、希伯來文學。
不用我說你也知道,希伯來文學是可以最先排除的,因為這門學科的招生規模往往特別的小。小王最有可能的是在經濟學,管理學,計算機學三個專業之一的。所以,你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在于:每個專業的招生規模的大小。
再看下面這個描述,推測一下小王是哪個專業的學生:
小王23歲,缺乏創造力和想象力。他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太愛與人交流,喜歡獨來獨往。雖然他待人冷淡,但是在寫作上有出乎意料的熱情。他對外界的變化不甚關心,也不太愿意因為別人的看法而改變自己的態度。
這一次,你認為小王最可能是哪個專業的學生?
你是不是覺得,現在小王的專業是計算機學,國學,希伯來文學的幾率變大了?而管理學,經濟學的幾率變小了?
然而實際上,小王的性格,并不能決定他學什么專業。決定他是什么專業的學生,依然是專業的招生規模的大小。
心理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元認知,即對自我認知的認知。而元認知較低的人,更加容易產生自負的心理。心理學家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向參與者展示了有兩個閃點的正方形,并且問他們,哪個正方形出現的閃點更多。
心理學家發現,那些平時就很自負的人(元認知較低),往往意識不到自己選錯了。哪怕在心理學家暗示他們選錯了之后,他們依然選擇相信自己,拒絕正確的答案。
因此,當我們觀察一個新事物時,我們的固有認知會限制我們的思考模式。對自己的盲目自信,反而會阻礙我們對新事物的正確判斷。
所以,當我們想要改變現狀,卻不知道未來是否靠譜,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我站在相反的角度上觀察,改變是否對我有益?”
總結
最后總結一下,有效的做出改變分為四點:
- 忘記“沉沒成本”——減少對過去的盲目期待。
- 越過“自我設障”——增加對于改變結果的自信。
- 避免“目標導向”——選擇正確的改變步驟。
- 改變“固有認知”——選擇不同的角度觀察改變的結果。
#專欄作家#
鹵豆干,微信公眾號:鹵豆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90后英國博士在讀。讓我們用科學的手段,找到合適你的商業模式。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