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思維差異
東西方人的差異不僅僅體現在生活方式上,更多時候是體現在思維方式上。
當我注意到飯桌上中國人習慣合食而西方社會習慣分食時,我便開始對這一文化差異以及誕生的原因起了好奇。崇尚集體主義的東方,和主張個人主義的西方,在哪些行為習慣上有著顯著的差異呢?而導致這一差異的原因又是什么?
懷揣著對認知科學以及人類學的興趣,我讀了《思維的版圖》、《為什么有的國家富有,有的國家貧窮》、《槍炮、病菌與鋼鐵 》。
本文將結合三本書中的一些觀點,思考東西方思維的差異點,以及思維差異所造成的行為習慣上的區別,最后則探索造成東西方差異的終極原因是什么。
我關注這個的原因有許多,比如以更好地了解一些行為習慣乃至偏好產生的原因(如作者提出強調自然的廣告在東方比在西方更受人歡迎),以及在面對全球文化彼此互相影響的時候,我們的思維方式是否會有所變化?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我們所討論的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這兩種社會的廣義區別是 19 世紀以來社會科學最主要的觀念,其區分與 19 世紀德國社會科學家費迪南·托尼所做的區分相似:
- 法理社會(類似個人主義社會制度):由理性意志推動、有明確目的、可改變手段以適應需要的社會結構,如現代政府、軍隊和企業的管理機關等。
- 禮俗社會(類似集體主義社會制度):由自然意志推動、以統一和團結為特征的社會結構,如原始社會、家庭,宗教、宗教社區等。
這各自最好的代表,就是古希臘人和古中國人。希臘人具有一種意識: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根據自己的選擇來行事的意識。實際上,伴隨著希臘人的個人意志意識的是一種強烈的本體意識,個人主義這個詞就很可能是希臘人或希伯來人發明的。這種對于個體個性的追求,從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到《奧德賽》和《伊利亞特》中的神和人都具有鮮明的個性等,都可見一斑。
古中國人則恰恰相反,對于中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一個集體或幾個集體(家族、村子,尤其是一個家庭)中的一員,并不太在意對他人的控制或環境的影響而更在意自我控制,因此中國人會把在家庭中、村子里與他人的摩擦降低到最低限度,從而更好地服從由地方官管理的國家的要求。另一個表現就像中國的主要道德體系儒家思想,基本上描繪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間的義務。也因此,東方人會比西方人能夠更準確地覺察到他人的情感和態度。
中國人對幸福的看法與希臘人也有所不同,希臘人認為可以自由地施展才華這樣的生活是幸福,而中國人則認為幸福是一種與人和諧、淡泊寧靜、知足常樂的生活狀態。這一點的佐證也有很多,希臘的花瓶、酒杯上展現的是戰爭、體育競賽和豪飲狂歡的場面,而中國的畫卷、瓷器上描繪的是家庭生活和鄉間樂趣。也因此直到現在,你可以發現強調自然的廣告在亞洲遠比在西方成功得多。
除了費迪南·托尼的區分外,黑茲爾·馬庫斯和北山志乃提出的“相互依存”和“獨立”也傳達了個人或集體的觀念。獨立性或相互依存性的培養嚴格地說是從有圍欄的童床開始的。對于美國的嬰兒來說,與父母分開睡覺。獨自睡在一張小床上,甚至獨自睡在一個房間里,這很平常。而東亞的嬰兒與父母睡在同一張床上則是極為普遍的情況。小孩在睡醒之后,一個中國的嬰兒常常是有幾代人圍著團團轉。
東西方思維的差異
概括來說,東西方思維差異體現在如下8點:
1. 關注和感知的模式:東方人關注環境而西方人關注物體,東方人比西方人更喜歡研究事件之間的關系。
有一個很典型的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家分別讓京都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的學生觀看了八張彩色的生機勃勃的水下虛光照,其畫面上都有一條魚或多條魚處于“焦點”位置,比畫面上其他的東西體積要大、顏色更鮮明、運動得更快。每個畫面中還有運動較為緩慢的動物,有植物、巖石、水泡等等。這個畫面持續了大約 20 秒。然后又放映了一遍。在第二次放映完之后,參與者們要回答他們所看到的東西。
有同樣多的美國人和日本人都提到了處于焦點位置的魚。但是 60%以上的日本人都提到了背景成分,包括水,巖石、水泡以及無生命的動植物。另外,日本的參與者的第一句話往往指的是環境(“這看起來好像是一個池塘”)。而美國參與者的第一句話有三倍的可能是指處于焦點位置的魚(“那兒有一條大魚,可能是鮭魚,向左邊游去了?!保?/p>
因此的結論是:東方人比西方人相對來說更關注背景。也就是說,西方人相對來說看不到一定背景中物體的變化,也看不到物體間關系的變化,而相應的我們也可以說西方人比東方人能夠更快地捕捉到前景中物體的變換。
從另一面來說,中國人不愿意做手術是由于中國人對和諧與各種關系的看法,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健康有賴于身體各種力量的平衡以及身體各部位的關系。
而中國人傾向于研究錯綜復雜的關系,也可以體現在過去請看風水這樣的習慣上。
2. 關于世界構成的基本假設:東方人看到的是物質,而西方人看到的是物體。
看一塊兒木頭,中國哲學家看到的是,由單一物質組成的無隙的整體或者是幾種物質水乳交融而構成的整體,希臘哲學家看到的是由微粒組成的物體。也就是說,對于中國人,世界本質的背景圖式是物質的整體,而不是互不關聯的物體的集合;而在希臘哲學中的背景圖式里物體是孤立的。
對于世界構成的不同理解,貫穿了下述的許多表現。
3. 對環境的控制能力的認知:西方人比東方人更相信對環境的控制能力。
20世紀心理學家提出證據說經濟和社會因素會影響感知習慣。赫爾曼·威特金提出「場依存」,指對一個物體的感知受到其所出現的背景或環境的影響程度。舉例來說,人們從復雜背景中發現指定的簡單圖形時間越長,場依存程度越深。
有的人在工作中很少與他人相互密切協作,比如狩獵、采集,與這些人們相比,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們對場有更強的依賴性。傳統的農民比生活在工業社會里的人們有著更強的場依存性。
中國作為東南亞文化的母體文化發源地,同樣也是世界上兩個最古老的農業中心之一,受到農業的影響較西方更深,在下一部分我會詳細說明農業究竟是如何左右國家進程的。
對于環境的控制能力的認知,同樣體現在了“對于生活的掌控感”上。社會心理學家艾倫·蘭格把“控制的幻想”定義為對個人成功的期望超出客觀可能性所能提供的保證。
如果生活是簡單的,你只要機靈小心就會獲得成功,那么生活就是可控制的。如果生活是復雜的,要接受命運變幻的裁判,那么生活就不太容易掌握。研究證明亞洲人不像西方人那樣有充分的信心來把握自己,亞洲人不是努力來控制形勢而是極力地要適應形勢。
對于亞洲人來說,世界是一個復雜的地方,是由連續不斷的物質構成的,從整體理解世界比片面地看世界要好理解得多,亞洲人更喜歡集體控制而不是個人控制。
對于西方人來說,世界是一個相對簡單的地方,是由孤立的物體構成的,理解這些東西不用考慮它們的背景,西方人高度傾向于個人控制。
4. 對靜止和變化的看法:西方人看到的是靜止而東方人看到的是變化。
雖然公元前6世紀赫拉克利特就提出“一個人永遠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表明世界是變化的,但是到了公元前 5 世紀,巴門尼德用幾個很簡單的步驟“證明”變化是不可能的,認為世界是靜止的這一觀點隆重登場,受到西方主流的認同。
而中國人的人生觀是由三種哲學:道家、儒家以及后來的佛教融合塑造的。每一種哲學都強調和諧,大部分都反對抽象的思辨,比如道家的陰陽、《道德經》的福兮禍之所伏、或者著名的塞翁失馬的典故,這個故事表現了東方人的人生態度,世界是不斷變化的,且充滿了矛盾。要理解事件的一種狀態就要從該事件存在的對立面來把握,現在真實存在的可能會向其對立面轉化。
對于變化與否的認知不同還表現在,美國人認為性格是相對固定的,而亞洲人認為性格是有可塑性的,這與西方長期以來認為世界是靜止的傳統和東方長期以來認為世界是不斷變化的傳統是相一致的。(比如兇手行兇的理由是個人性格還是環境使然。)
5. 解釋事件的方式:西方人關注物體,東方人看到的是包括環境在內的更為廣大的網絡。
當被要求“談談自己”的時候,北美人們會給你談他們的人格特點(友情,工作情況)職業類別(“老師”、“我在一家制造集成電路的公司工作“)喜愛的活動(我常常去野營)。美國人的自我描述不受環境影響。當調查人員指定一個背景的話美國人就不知道該怎們說了一一“我就是我?!?/p>
中國、日本、韓國的自我卻對環境有很強的依賴性(“我工作嚴肅認真”“我喜歡與朋友們開玩笑)。在描繪他們自己的時侯,亞洲人在很大程度上要用其他社會角色做參照(我是約翰的朋友)。而美國人就比較少。另一項研究也發現有兩倍于美國人的日本人在自我描繪的時候會參照他人“我與姐姐一起做晚飯”)。
另一個表現是,中國人傾向于把行為歸因于背景,而美國人則把同樣的行為歸因于做事的人。美國人認為足球賽的結果主要歸因于運動員的個人能力?!靶率中疗丈瓗ьI著隊員們進了 11 個球,但是球隊獲勝的關鍵在于防守?!薄拔覀兊玫搅艘晃皇謨炐愕氖亻T員,他是去年決賽的最佳防守球員……”而香港的運動員和教練的歸屬往往是指其他隊的隊員和背景:“我們很幸運地在終場時以一分的優勢獲勝,我對戰勝他們一直都充滿信心。我猜想南華隊在大陸踢完四邊錦標賽后有點兒累了。”
6. 組織世界的習慣:西方人喜歡歸類而東方人更強調各種關系。
關于這一點的理解同樣可以通過一個心理學實驗看待:“猴子、奶牛、香蕉”三者中哪兩個是可以分為一類的?”東方人往往會把猴子和香蕉分為一類,而西方人往往將猴子和奶牛分為一類。
實際上,歸類出「都是動物」的這一過程,就是在抽象出「屬性」。希臘語本身就使人們要著眼于屬性,并把這些屬性轉變成抽象的概念。就如在其他印-歐語系中一樣,每一個形容詞在后面加上一個相當于英語的”ness’ 的后綴都可以變成名詞:White(白色的)變成了whiteness(白色),kind(和藹的)變成了kindness(和藹)。
7. 辯證法的運用:東方人在遇到對抗時喜歡中庸之道,而西方人更喜歡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
有一種說法,希臘人發明了辯論,而中國人發明了辯證。希臘開放的社會以及多國邦的結構助長了人與人的辯論可能,而「邏輯」就在辯論時為了說服對方的過程里產生了,亞里士多德發明的「三段論」就是對于邏輯的一次總結歸納。
辯證思維某種意義上是邏輯思維的反面。辯證思維不是尋求脫離背景而是在適當的背景下看待事物:事件的發生不是孤立的,而總是包含在有意義的整體當中,在這個整體當中各種因素不斷變化、不斷地重組。孤立地思考一個物體或事件,把抽象的規則運用到這些物體或事件當中,就會走極端,得出錯誤的結論。中庸之道才是其論證的目標。
8. 對形式邏輯規則的運用:西方人比東方人更喜歡用邏輯規律來理解事件。
比如,面對沖突的時候,東西方協商的方法并不相同,西方人通過辯論來解決問題,而東方人則更傾向于避免沖突的產生。這同樣也反映在了現代法律的制定上,因為辯論的傳統與法律和科學方面的修辭風格是一致的。
亞洲的法律中也沒有具有挑戰性的修辭學形式,在亞洲法律不像在西方那樣主要由對立雙方的爭辯構成。比較典型的是,爭論雙方把他們的情況訴諸中間人。中間人的目的不是為了公平而是通過尋求一條中間道路減少對立雙方的仇恨。他們根本不會根據普遍的原則找到一種法定沖突的解決辦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情。
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我們剛剛討論了東西方思維與行為上有哪些差異,接下來我們追根溯源試圖了解形成認知差異的原因是什么。我們已知古中國和古希臘的社會生態在產生不同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布局方面迥然不同,那是什么影響到了思維層面的區別?
這個問題異常的龐大,經濟、教育、文化……似乎每一個都與之相關,但這種通常的看法混淆了我們可以稱之為近因(proximate cause)或因變量(dependent variable)與終極原因(ultimate cause)或自變量(independent variable)的兩個概念,比如,經濟同樣會影響教育,教育也會反作用在國家未來的經濟增長上,那又是什么決定了不同國家經濟的差異呢?
在討論下面的內容前,我需要強調的是,唯物主義并不是決定論一一即其他因素一樣的情況下,物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經濟因素,因此進一步影響到文化因素。這種描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根本不是唯物主義:影響思維習慣的關鍵因素是社會因素。而那些重要的社會事實可以由那些在本質上與經濟無關的力量產生和維護。
下圖的左側是理查德·尼斯貝特繪制的影響認知過程的模型,右側是詳細描述了糧食生產的方式是如何影響到社會體制建立的。
中國的社會生態主要由相對來說比較肥沃的平原、丘陵和可以通航的河流構成,有利于農業生產,因此中央集權統治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實行。農業國家的人民需要彼此和睦相處一一并不一定要彼此喜歡一一但是要以一種大家都看得過去的融治方式生活在一起。
在以水稻種植為特點的中國南方和日本情況尤其如此。這種特點要求人們彼此協作來耕種土地,但是在需要灌溉的地方,這一點也很重要,灌溉系統要求實行集中管理。
在中國內部,南北方水稻小麥種植也會對于思維產生差異,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助教 Thomas Talhelm的《你在星巴克都有些什么發現》非常有趣,值得一讀。
希臘的社會生態主要由延伸到海洋中的山脈細成,便于狩借、放牧、漁獵和貿易。這些職業相對來說并不需要與他人合作。實際上,除了貿易,這些經濟活動并不嚴格要求群體的穩定。
固定的農業生產來到希臘幾乎比中國晚了 2000 多年,但它的農業在很多地區很快就商業化了,而不僅僅是維持生活所需,因此更像是商人。
社會實踐也會直接影響思維習慣,辯證法和邏輯都可以看做是處理社會沖突的認識工具。我們不會認為社會存在以和諧為基礎的人們會具有對抗或爭論的傳統。
相反,在遇到觀點發生沖突的時候,他們會解決這些矛盾,超越矛盾或者找到一條中間道路。
對于原始理論的后天論證
對于糧食生產的探究實際上也有證據,認知的經濟——社會描述恰好適合于西方的一些重要歷史變革。由于西方在中世紀時也是以農業為主,其個人主義的特點有所減弱。
歐洲的農民在相互依賴、日常生活的自由或理性推理方面與中國的農民或許沒有太大差別。在知識和文化成就方面。歐洲是一潭死水。
然而,在中世紀末期,歐洲農業的發展創造了足夠多的財富。與古希臘的城邦十分相像的新的貿易中心出現了,如意大利的城邦。
后來,北部的城邦高度自治,大部分不服從君主統治,許多這樣的城邦多少有點兒民主,至少是寡頭政治的特點。而城邦及富有的商人階層重新興起關聯到個人主義、個人自由、理性主義和科學的復興。
15 世紀,歐洲從千年的麻木中蘇醒并開始與中國在幾乎所有的領域中展開了競爭,而在15世紀,恰恰鄭和下西洋,其目的主要就是為了讓他國認識到中國的強大,中國在當時世界中心的地位強化了中國人缺乏好奇心的特點,即使到了現代,中國的哲學家對知識的運用也遠比知識本身的抽象理論化感興趣。
而歐洲的歷史則創造了一種新型人物——他們認為個體是與比較大的群體相分離的、要自由地進行思考——伽利略和牛頓做出了重大發現,這并不是因為沒有人限制他們,而是因為他們的求知欲和嚴謹的思維習慣。
寫在最后
我的本專業是生物學,自己恰好也正在寫畢業論文,很有趣的一件事情是,《槍炮、病菌與鋼鐵 》的作者賈雷德·戴蒙德有過一段鳥類演化研究的經歷,他在后來轉向人類學研究的時候,同樣帶入了鳥類自然觀察實驗法的一些技巧。
在我上生態學課程的時候,我的展示作業就是一篇生態學中鳥類觀察的文獻——《美國東北部針葉林中五種鶯的種群生態學研究》,而我當初選擇那篇文章的原因也是因為作者論證和探索的過程著實有趣精彩。
我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有意用更實驗的目光看待關于人文科學的一些問題,在讀到賈雷德·戴蒙德后,發現自己竟誤打誤撞了一條有趣的思考方式。
于我來說,生物學作為一門底層基礎學科,給予我的未必是本身的知識,而是一種探求問題本質的目光。而回歸到設計產品的事情中,如何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如何更好地與他們共情?乃至,如何幫助用戶更好地生活?這是我仍然在學習與探索的。
To Learn More
本文由 @?竹本一世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深度好文,直達人性的根本。
謝謝!希望能幫助大家發散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