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來臨 | 網絡文化將不再屬于互聯網

1 評論 8545 瀏覽 1 收藏 9 分鐘

網絡文化與互聯網相伴而生,從最初名詞的數字化,如“我愛你(520)”,到后來的表情符號的興盛,從最初的QQ空間裝修,到現在星羅于互聯網各個角落的“次元文化”,網絡文化其實是新生代心理活動的具像表現,網絡文化的發現大致分成這么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單純追求個性的時代

純數字時代

最早出現的網絡文化非常簡單,無非是一些名詞的數字化。最經典的網絡文化產物是“520”和“1314”這兩個數字,然后就是“886”。稍微了解網絡文化的都知道,這三個數字所代表的是:我愛你、一生一世和拜拜了。

這三個數字所代表的應該算是第一代網絡文化,那是一個純數字構建的世界。十個阿拉羅數字不僅可以構建一個美妙的數學世界,還可以締造一個讓長輩完全看不懂,讓年輕人樂此不疲的虛擬世界。

這個時代的網絡文化主流人群是80后。90后00后除了對一些基本的數字了解之外,對于其他的數字語言或許是完全陌生的。純數字時代的網絡文化對于90后00后來說,就像是小浣熊彈卡或者邋遢大王一樣。

那是痞子蔡和輕舞飛揚的時代,往事如風在那個時代還是一個酷酷的名字;純數字語言也曾經讓我們流連忘返。正如現在的新代生用各種顏文字和表情就可以聊天一樣,當時我們也曾經有過一段只用數字聊天的時候。

QQ表情和顏文字登場,純數字語言漸退

曾經有一本來自韓國的小說曾經風靡一時,那是一本非典型意義上的小說,我已經忘了作者是誰了;因為那種純愛式的韓式小說我實在看不下去,但是卻記住了里面通篇的顏文字。那是第一本將顏文字當做內容寫進書里的小說,當然那個時代還沒有顏文字這個詞,只有一個土鱉的名字:表情符號。

如今顏文字已經儼然成為了一個專門的分類,成為二次元忠粉們的最愛,在顏文字誕生之初就曾經引起過一些轟動。但是那個時候次元文化還不夠興盛,QQ表情類的符號更受網民們的青睞,至到90后00后登場之后,次元文化的大暴發才讓顏文字大行其道起來。

在顏文字和QQ表情出現之后,純數字語言漸漸消失,只留下了一些經典組合,表情文化緊隨其后接捧了次元文化。

流氓兔正式開啟表情文化的新時代

所有的流行都將被遺忘,新奇的東西玩爛了之后都會被拋棄。如果說QQ表情開啟了表情符號的流行,那么流氓兔則是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產業時代。在流氓兔之后,一系列的動漫表情符號脫穎而出,最經典的應該就算是兔斯基和阿貍了。

在《秦時明月》等經典國漫尚未出現之前,表情符號一度擔負起了中國動漫產業的興起,將一大批動漫形象推向了市場。正是有了這些符號市場的鋪墊,才幫助這些形象走向了動漫化的征途。

動漫表情符號的出現,源自于網民不再滿足于官方表情包的表達,個性化的追求需要更多的內容來填充。這種對個性化的追求催生了第一個階段的網絡文化,那就是個性化的追求。

第二階段:無力抵抗的自嘲時代

互聯網曾經是一個沒有壓力的世界。那個時候的網絡文化所表現出來的,是新時代年輕人對于未來生活的向往,對于個性自我的追求。這個時代誕生了很多經典數字、表情和動漫人物原型。

然而我們知道,線上線下永遠都不可能有一條清晰的分割線。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現實世界的東西開始不斷入侵網絡世界,各種負面的東西也開始在網絡上出現。從最初單純追求個性時尚,到后來尋找壓力釋放的樹洞,互聯網變得越來越重了。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的這三十年也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三十年,隨著經濟的持續走高,貧富差距也越來越大。生存的壓力開始無孔無入的侵擾著人們的生活,最終也侵擾了原本安詳平和的互聯網。

吊絲這個詞的出現,算是一個代表,正式開啟了一個全民自嘲的時代。對于生活沒有希望的妥協變成互聯網上的一種集體自嘲。這個時期的網絡文化帶有越來越多的情緒色彩和階層色彩,吊絲、高富帥、矮窮挫、白富美以及土肥圓等等。

第三個階段:次元文化的大暴發

首先得說次元文化的大暴發,盜版起到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正是這些盜版站點讓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優秀動漫作品,這也為二次元文化的暴發撒下了種子。之后便是一個長達十多年的社團時期,大量的二次元愛好者組成社團。

國家對于動漫產業的推動,大量的動漫展冒了出來,讓這些二次元愛好者找到了展現自己的舞臺。網絡文化從最初的數字到表情,最終變得越來越立體。次元墻在這個時期被打破,越來越多的次元文化入侵了現實世界。

前兩個階段是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的延伸,而網絡文化的第三個階段,則是一個完全相返的過程。它是一個逆向輸出的過程,虛擬世界的文化開始被反向輸出到了現實世界。二次元文化在網絡文化中的占比也在持續上升。

以二次元文化為代表的這一時期的網絡文化,是一個在虛擬世界里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新生代的年輕人將自己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投注到了動漫人物身上,希望借助自己所喜愛的人物活在另一個世界里。

網絡文化將不再屬于互聯網

隨著網絡文化越來越多樣性,網絡文化將不再屬于互聯網。它越來越多的成為了年輕人對于現實世界的一種投射,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會通過“次元化”而蔓延到互聯網的各個角落里。

看似無厘頭的網絡文化背后,是年輕人心理活動的真實寫照,是年輕人通過自己的方式理解了現實世界后的鏡向反照。這是一個需要整個社會認真關注的地方,一部分網絡文化事實上是社會問題的爛瘡,最典型的就是“高富帥”系列。

網絡文化被商業化爆炒的背后,值得思考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們不該僅僅把它們將成一種新奇好玩的流行文化,正確思考理解這些流行文化,將有助于去了解年輕人的心理活動以及行為走向。在這個角度來說,網絡文化事實上已經需要從社會學的角度去思考一下了。

#專欄作家#

艾瑞克,微信公眾號:艾瑞克自留地(ID:zwlp52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觀察員。自06年起持續關注互聯網行業發展,對互聯網各種商業模式和案例有些粗淺認知,長期混跡于各大新媒體,發表一些淺知拙見。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還真是這樣,不說還沒注意

    來自黑龍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