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消費金融將走向何方?

1 評論 7475 瀏覽 64 收藏 24 分鐘

最早的消費金融概念應該是戰國的“放貸取息”。步入近代,信用卡成為了我們最熟悉的消費金融產品。最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古老的消費金融最終也沒能“逃過”移動互聯網的浪卷。從2014年的興起,到2018,隨著互聯網平臺浪潮的退卻,消費金融也逐漸從擴張領域到專注于數據、技術開發,進行精細化運營。那么,在新的一年里,消費金融又會有什么樣的革新和發展呢?

據某新聞媒體統計:當前在抖音平臺上已經出現了約50家貸款產品的廣告,并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提供貸款產品的公司類型和數量不斷增加,包括: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消費金融公司、P2P、網絡小貸、互聯網金融助貸平臺。

消費金融通過抖音“霸屏”刷進城鄉村鎮,讓作為一個消費金融從業者的我,突然覺得:工作好像越來越好干了。

在外工作的人過年回家,有兩個最基本的任務:一個是相親,另一個是應各種親戚長輩的要求匯報生活、工作。

幾年前,我在互聯網公司做著“一不做編程、二不做設計,三不做用研”的產品經理的工作,在外部和內部用戶之間做著沒有“實際產出”的溝通工作,我突然發現沒有辦法向我的長輩們解釋清楚我的工作是什么。

于是,我向他們解釋大概其是個“翻譯”,或者說“傳話的”,他們覺得我的工作可有可無。

這兩年擠上了消費金融這趟車,終于可以挺直腰地說:現在的工作是在國家鼓勵消費的大政策背景下,光榮的以金融的手段助力居民消費升級,進而推動供給側產業的升級。

然而,我覺得這么說,他們還是聽不懂。于是,我用了兩個直白的詞來說明我的工作:辦貸款和搞分期。

七大姑和八大姨表示:這個工作靠譜多了。

人們對事物的理解、定義和解讀,往往存在著人群、角度、目的、取向、背景等等差異。

消費金融一樣,實際上也正是處在這樣的一個“雙標”語境里。

最古老的生意

消費金融=錢+人

早在戰國時期,放貸取息已經非常普遍了。

公元前300年,孟嘗君就在自己的封邑薛地放債取息,作為奉養三千門客的財源。歷史上也長期存在著發放普通貸款的“公廊”和辦理抵押貸款的“當鋪”。

正兒八經的的消費金融公司在2010年獲批誕生,首批獲批的消費金融公司發起人分別為:中國銀行、北京銀行、成都銀行和PPF集團。

這分別在上海、北京、成都和天津率先試點。但有點可惜的是,這幾家消費金融公司為人們熟悉的程度,可能限于行業內而已,個中原因各異,業務模式、展業范圍、消費意識等都可能造成了影響力不足。

于是,實際上距離我們最近、最熟悉的現代消費金融產品應該算是信用卡了,既可以刷卡消費也可以支取現金。

2007年,國內銀行的信用卡業務高增速發展,幾個核心業務指標:新增發卡量、活躍卡數量、卡戶比、貸款余額、累計交易額等,都有相當好的數據上的表現。各家銀行的銀行卡中心,卡部也都賺了不少,2007年是信用卡的一個肥年。

可是,在那個時候,作為消費金融的一個標準產品,或者說是標準工具,并沒有人把信用卡和消費金融關聯起來來提。而更多的,是把它當做銀行的一個零售業務,而且,只是銀行的業務。

直到2014年,同移動互聯網革新其他行業一樣,它無孔不入地把古老的金融行業也改變了。改變的當然還有消費金融這個業務,使它扁平、高速和便捷,直接把“信用卡”這個中介也去掉了,同時去掉的還有“銀行”這個“門檻”。

于是,誕生了一個新生事物,叫做“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通過自身強大的兩個能力:標準化、高效率,對借貸這個古老的生意進行了充分的改造。就好比互聯網對于傳統的零售“買賣”的改造一樣,本質還是借貸,但樣子可能已經天翻地覆。

一個是翹著二郎腿等客人上門求著,一個是放低身子,以服務的方式,通過用戶分析和產品營銷策略,以互聯網思維、服務思維來聯結客戶,服務客戶,創造價值。

這個古老的生意,也像脫胎于零售的電商一樣,開始超越想象力。

不接觸銀行的人,卻離不開網絡。人與人隔著玻璃窗、柜臺的對話,變成了機器、系統對人的輔助,在這個過程里,人群下沉。

通過互聯網的裂變式傳播和全年無休的泛終端服務,在線的消費金融(借貸)業務出現了空前的繁榮——門檻的降低,參與者范圍和規模的擴大,使得整個借貸市場、消費金融市場得到了巨大的增長,被“壓抑”的信貸需求得到了解放?;ヂ摼W的鏈接使得“借錢”整個行為,跳出了線下關系鏈的限制,無“網”不利。

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依然是最本質,也同樣是古老的原因,并沒有變化:缺錢的人一直都存在,要么是我,要么是你,要么是現在,要么是未來。

借貸通過把錢的使用價值短暫的轉移,從而獲取價值,而互聯網改變的只是組織方式。

消費金融這5年

這5年其實應該是屬于“網貸”的,雖然“網貸”這個定義很寬泛或者很不專業,但是卻更廣泛的被人們接受了。

就在這5年,以互聯網為媒介、渠道和業務載體的全新的“信貸模式”開始繁榮。在它出現的那個時候,估計沒有人想過它會發展到這么大的規模,發展到這么好。

2014到2019的這五年,信貸業務的發展,不管提法,名稱是什么,實際業務本身并沒有改變。它從城市到鄉村,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國內到海外,無所匹敵。而且,參與者的主體也越來越多,經歷了這五年,新生了主體,業態和商業模式。

2014年,廣撒網,寬種糧

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這一年,螞蟻金服在Jack馬“你們盡管去做,如果我們做的事情是為了客戶利益,如果要坐牢,我去?!钡墓奈柘?,上線了余額寶,頗有為“金融互聯網”啟蒙的現實意義。

2014年延續了上一年的風口之勢,互聯網金融(ITFIN)名列2014年互聯網10大熱詞排行,而且首次登上政府工作報告——“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政府鼓勵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意圖十分明顯。

2014年,很難用一個詞來概括,或者代表這一年的變化和發展,這一年有點紛亂,也有點百家爭鳴的意思,但可能又沒有“百家”這么優質。

這一年,趣店和分期樂的校園模式開始增速擴張,把3C產品以分期付款的方式“銷售”進更多的學校,分期樂和京東達成合作,業務開始出現井噴式高速發展,單月交易額數億。

這一年,創辦華創資本的唐寧通過達內的經驗創辦了宜信,專注對于個人的“信用管理”以開創非銀行體系的信用價值。

這一年,人人貸獲得了一家大公司參投的1.3億美元融資,打破行業記錄,誕生在幾年前的“不入流”的P2P“重新”高調進入行業的視野。

這一年,京東推出京東白條,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從試點的4家新增到16家。

這一年,消費金融并不經常被提及。

2015年,萬物可期

分期樂COO首席運營官樂露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把2015年稱為消費金融元年。在這一年,舉著“分期”名頭的新興的互聯網服務企業突然間遍地開花,除了服務校園大學生分期的“分期樂”和“趣分期”,還有服務農戶的以農業經濟產業周期及農民生活的“農分期”,服務年輕時尚群體的“即有分期”,還有定向藍領階層生活消費服務的買單俠等;除此之外,還出現了很多提供垂直領域消費分期服務的業務平臺:裝修(土巴兔、易日升、小窩、家分期等)、教育(麥芽分期、蠟筆分期、米么、課棧網等)、租房(斑馬王國、會分期、樓立方、房司令等)、醫美(麥芽分期、么么貸、星計劃、快分期、即分期、美分期、易日升、壹分期、愛美貸等)等領域。也是這一年,阿里系螞蟻小貸旗下的“花唄”宣布正式上線,騰訊系的微眾銀行的微粒貸正式上線。

這一年,爆發了e租寶事件,裸貸、校園貸引起了監管、社會和公眾的關注。

2016,王者上位

這一年,消費金融的名字開始頻繁出現在各類媒體和公司的報告和宣傳里。

網貸經過了2015年底開始的大規模和高量級的暴雷,以及監管持續的政策“指導”,已經有些燙手。

3月,校園貸暴力催收事件頻發,學生跳樓事件屢屢見諸報端。

4月,教育部辦公廳和中國銀監會辦公廳聯手發布《通知》,要求加強不良網絡借貸監管。

8月《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暫行辦法》(下簡稱辦法)的下發,互聯網金融被定位于小額分散的普惠金融(個人上限:20萬元)。

《辦法》規定了一系列細則,P2P平臺面臨轉型,消費金融成為其為數不多的轉型方向,幾千家P2P理財平臺像之前擁擠著上線一樣,再一次擁擠上另外一條賽道。

這一年,從實質到名義,都屬于消費金融。這一年,阿里系螞蟻花唄正式“跨線”服務線下實體賣家;“京東白條”全面覆蓋O2O(京東到家)、海淘以及產品眾籌,并進一步覆蓋線下消費場景:租房、旅游、教育、裝修等。

這一年,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從試點的4家新增到17家。

2017,擁抱監管:州官放火,百姓點燈

9月,教育部、銀監會、人力資源部聯合印發規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

11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辦下發《關于立即暫停批設網絡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部分機構開展的“現金貸”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12月,P2P風險專項整治辦下發《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對現金貸列出五條紅線:

  1. 無牌禁止放貸;綜合年化費率不得超過36%;
  2. 網貸平臺禁止為現金貸提供資金;
  3. 杠桿比例禁止超規;
  4. 不得發放無消費場景的網絡小額貸款。

這一年,各媒體披露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紛紛大幅盈利,微粒貸規??焖偻黄?500億,眾多成立沒多久的互金企業接連赴美上市。

這一年,眾多在前幾年狂潮一般的無序經營使“現金貸”成為了一個“負面”、“渾身沾滿了惡臭、血腥和罪惡”的名詞,從業者隨時抱著兩個自證的詞“一不是高利貸,二不暴力催收”。

極高的利潤幾乎讓所有的資源都擠到信貸業務,而當浪潮退去的時候也帶走了一大片“裸奔”的投機者:停業退出、持價待沽、斷臂轉型,哀聲一片。

當然也還有一小部分“化整為零,陣地轉游擊”般繼續經營,畢竟在利益面前,生意還是生意?,F金貸業務經過這一波管理,整改、轉型、關停,由盛轉衰。

這一年,獲批持牌的消費金融公司增加到26家。

蘇寧消金任性貸進入蘇寧線下門店,國美金融美易分進入國美線下門店,向客戶提供線下賣場產品的消費分期服務。

2018,鬧中有靜

受監管政策的持續影響(無場景依托的現金貸業務涉嫌違規),放貸規模大幅縮水,而逾期率和壞賬規模則持續提升。

硬幣的另一面,銀保監發聲:提出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支持發展消費信貸,創新金融服務方式;積極滿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升級型消費的金融需求。

10月,中國銀行業協會消費金融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23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經審批成為會員單位。

這一年,有十家持牌消費金融完成增資,新的流量優勢的互聯網公司積極入市:滴滴、今日頭條分別上線“滴水貸”、“放心借”;360金融上線“360分期”。

而同樣手握流量,但布局較早的互聯網公司選擇另外一條路:“去金融化”。螞蟻金服旗下的“借唄”、京東的“白條”、拉卡拉的“易分期”、奇虎的“360借條”等紛紛從投資設立小額貸款公司轉為跟各家銀行合作,分工合作,共享資源。

互聯網流量平臺隨潮而退,專注技術、流量、數據和運營。

這一年,唱多的聲音很多,但底氣卻并不足。

最新鮮的生意

信貸或者借貸的業務,已經不再是我把錢借給你,然后你還錢給我的生意了。

社會的變革、治理方式的變化、經濟組織方式的革新都使得事情變得“復雜”而同時又變得“簡單”。說它復雜是因為生意已經不再是“我”和“你”之間的生意了,我們彼此并不認識,也就意味著:我不知道你是誰?住哪里?你借錢做什么?靠不靠得???借錢給你能不能還回來?什么時候還?

同時也意味著:你也不知道我是誰?我到底有沒有錢?你不還錢的話我會怎么樣?

而說它簡單是因為:在一整個從借出到回收的過程中,都有人在提供專業的服務。

也就是說:只要你有錢、或者有人、或者有渠道、或者有手段(風控、催收),或者有時間,你都可以來參與這門生意。

消費金融=資金+客戶(營銷能力)+渠道(消費場景)+風險控制(貸前,貸中和貸后)

渠道上,分現金業務和場景業務。

  • 現金業務:渠道=流量,穩定的客戶來源就是渠道的最大價值;
  • 場景業務:渠道=消費場景提供方,實體商品或者服務的提供者,銷售者。

對于不同的業務,不同的渠道的管理,因為業務實際的差異,還是各有側重。

簡單來切分的話,現金業務,主要是:對C端客戶信用風險的把握,場景業務,除了對信用風險,還要多合作渠道的B端經營風險進行管理,這個是簡單切分。

既然是通過渠道來開展業務,對渠道的管理肯定是不能缺失的。

再有就是,很多資金機構為了化解、簡化對于C端風險的管理能力的不足,也會把C端的風險轉嫁到合作的渠道上,最終B端合作渠道的管理能力,風控控制能力,成了業務開展的核心能力。風險控制的手段,包括了:業務風險、合規風險、政策風險等等。

抵御和化解風險的能力的強弱,導致了行業參與者的分化,無風險抵御能力的,能力弱的,關停并轉,確認自己在整個業務模式里的優勢,以其他方式參與業務。

上述的公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從整體上定義了消費金融企業的業務能力。

企業衡量是否進入消費金融行業,衡量自己在行業中的競爭能力都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考慮。

資金、客戶、渠道、風控等各項能力都強當然是最好不過,但是在某幾項,或者某項是“長板”同樣也是可以通過借力來“快速啟動”,并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多種手段實現能力的建設,補齊“短板”,實現綜合能力上的提升。

以此為基礎,就需要企業在整體的經營策略上,以一種建設的角度去設計,可以借鑒的是現代企業戰略管理和績效管理的工具,平衡記分卡。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源自哈佛大學教授于90年所從事的“未來組織績效衡量方法”的研究,目的在于找出超越傳統以財務量度為主的績效評價模式。平衡計分卡是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將組織的戰略落實為可操作的衡量指標和目標值的一種新型績效管理體系。

平衡記分卡要求企業的戰略和發展同時考慮四個方面:財務角度、顧客角度、內部經營流程、學習和成長。

避免單純以一個企業當下的盈利能力、財務收入能力來衡量一個企業或者一個業務的發展情況。

  • 財務層面與獲利能力有關,決定了企業是否能夠活下去;
  • 客戶層面的表現最終決定了在目標市場中所占的份額;
  • 內部經營流程層面的流暢和持續改善的程度決定了運營效率和進化的程度;
  • 學習與成長層面則是未來成功的關鍵因素。

具體到消費金融行業來說,在考慮企業經營或者一個項目經營的時候,需要對于項目的財務層面(盈利能力)進行考量——即在對客產品定價及收益分配上是否可以覆蓋成本(短期、長期)。

同時,對于項目在客戶層面(提升客戶滿意度、提升客戶留存、提升客戶忠誠、提升客戶轉化等)對于企業的貢獻和能力的提升進行考量,包括在業務運營過程中,對于流程的改造、優化和企業各業務部門運營能力的提升,整體評價作為一個項目是否要做,投入多少精力去做的一個基礎。

這是一種理想態,大部分行業的企業在進行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的時候,并沒有這樣去考慮過問題。

但企業經營能力的提升,必然會帶來差異化競爭的優勢,資金、客戶、渠道、風控等能力補齊和發展的效率,決定了行業的位置,或許也決定了企業能走多遠。

寫在最后

都9102了,地球都去流浪了,外星人也瘋狂了。消費金融在2018年的安靜中走進2019,這邊廂國家在鼓勵金融向消費升級助力,那邊廂房地產低迷造成的消費擠出已經開始顯現,再加上經濟形勢走低,經濟增長預期持續不樂觀,從生產到生活,都在談“寒潮來襲”。

2019,消費金融,會走向何方呢?

#專欄作家#

Siebe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爝^文青的支付出道的產品人,長期以支付廝混,關注支付、O2O、社交領域,擅長行業、業務需求分析,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消費金融在2018年的安靜中走進2019,這邊廂國家在鼓勵金融向消費升級助力,那邊廂房地產低迷造成的消費擠出已經開始顯現,再加上經濟形勢走低,經濟增長預期持續不樂觀,從生產到生活,都在談“寒潮來襲”。的確,縱觀去年到今年,貌似金融以及房產行業最為明顯,雖然房市依舊火爆,買房難,炒房熱依舊不減,但近兩年炒房更多的是剛需,投資者甚少,拿西安來講,房市前年到去年房價翻幾翻,但是很少有炒房的情況,現行更流行或者說更火熱的都是涉及民生以及人們的精神層次,雖然物質不豐富,但是市民的幸福指數還是異常虛假偏高的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