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資本盯上的共享廚房,是門不錯的生意嗎?

2 評論 10298 瀏覽 15 收藏 10 分鐘

在過去,共享經濟都是面向C端,共享廚房模式其實是一個To B的生意。過去C端共享的模式,迷你KTV、共享按摩椅還依然存活,其他領域的基本上勢頭不太好。C端共享少有成功案例,B端可行嗎?

共享經濟的明星項目——共享單車行業(yè)上演大敗局之后,似乎并沒有影響到共享經濟的熱度。當前共享經濟領域的一個新品類——共享廚房依然備受資本關注。

2 月 18 日,黃小遞獲得了 Pre-A 輪融資,望湘園是它的股東之一。2月22日,繼共享廚房品牌黃小遞宣布完成數(shù)千萬元pre-A輪融資后,熊貓星廚也宣布獲5000萬美元C輪投資,由國際基金組織Tiger Globa領投。

在國外其實也已經有相關案例。被Uber公司管理層一腳踢走的明星級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Travis Kalanick就創(chuàng)建了一家新的公司,名為云廚房(Cloud Kitchens),2019 年 2 月初, Cloud Kitchen 收購了吉刻聯(lián)盟。

此外,總部位于倫敦的Deliveroo公司正在英國各地為高端餐廳提供“現(xiàn)場廚房”,使后者得以向倫敦中心城區(qū)以外的顧客提供美食。

在過去,共享經濟都是面向C端,共享廚房模式其實是一個To B的生意。過去C端共享的模式,迷你KTV、共享按摩椅還依然存活,其他領域的基本上勢頭不太好。C端共享少有成功案例,B端可行嗎?

從當前的共享廚房案例來看,看起來是一門不錯的生意。

一方面,傳統(tǒng)餐飲業(yè)的運營成本和房租居高不下,收益相對較低等,而這些廚房通常是買入或者租賃于那些陷入困境的商務空間,隨后為其配備餐廚設施,然后再出租給專門做外賣的食品和飲料企業(yè)。

他們還為外賣餐飲公司研發(fā)相關軟件,幫助他們管理后臺運營系統(tǒng),并整合外賣配送平臺。通過生產和管理的集約化,它降低了餐館老板的場地租用、人力、運營等諸多成本,這是一種低成本的外賣創(chuàng)業(yè)方式。

其二,共享廚房與傳統(tǒng)餐館不一樣的是,它只做外賣不做堂食,也不設置餐椅,商家出餐后會由傳遞員將餐品送到“膳食分裝間”,會由專門的外賣打包員進行打包,放置到統(tǒng)一的取餐窗口,方便外賣送貨。而它服務的對象是中國廣大的外賣用戶,這個市場規(guī)模足夠龐大,而且還在持續(xù)增長。

根據彭博社數(shù)據指出:中國的食品外賣市場規(guī)模已經高達370億美元,2016年使用在線點餐服務的中國人多達2.56億,而且該數(shù)字有望在2019年增至3.46億。

而在中國,外賣興盛的城市也是租金高昂的一線城市,為了節(jié)約租金和其他成本而選擇做外賣為主的商家,選擇共享廚房也是一種可行的經營思路。

但問題是,這種模式雖然幫助外賣商家降低了成本,但成本都在共享廚房自己身上。共享廚房選址對地段依賴比較嚴重——需要一流商圈外賣消費人群覆蓋廣的區(qū)域,服務于3公里以內的居民,在選址上既不能離社區(qū)太遠,也不能開在社區(qū)里面。

其次,它需要選擇在商圈內比較熱銷的品類。但好的商圈地段成本高,不多,如果規(guī)?;瘮U張帶來的不同區(qū)域、地段的人流不一樣,帶來的收益與外賣頻次不一樣,它的營收增長受到地域性的影響比較強。

當前需要考慮的是,共享廚房本身依賴空間租用的盈利模式是否能夠支撐它的正常的商業(yè)運營?!肮蚕韽N房”管理是否規(guī)范,是否能降低外賣行業(yè)此前存在的食品安全風險。

另外,它是否能提升外賣生產到配送的效率?

外賣目前大致可以分為開店、采購、訂單、生產和配送五個環(huán)節(jié)。而當前共享廚房的模式事實上并沒有從外賣環(huán)節(jié)效率來入手優(yōu)化,所謂增值服務部分,噱頭大于實際。

如果我們去梳理當前的共享廚房的模式會發(fā)現(xiàn),當前的共享廚房更多是物理空間上的共享,商家可以通過共享廚房開店拿證上平臺(“共享廚房”會為商家們提供統(tǒng)一的營業(yè)執(zhí)照和相應的餐飲設備,相比較于店面租賃,共享廚房有低成本投入優(yōu)勢)。

但供應鏈采購與外賣訂單以及生產依舊是原有模式,配送也是蜂鳥、美團專送或者達達。

說到底,它在效率變革層面依然沒有擺脫當前的外賣模式。也就是說,對入駐商家來說,如今外賣平臺競爭激烈,各種流量和活動的費用依然不能省。

雖然說是為商戶提供包括場地、設備以及運營、品牌宣傳在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但內核不過換了一個更具性價比的空間租賃模式。如果以共享辦公領域來對比,共享廚房其實就是餐飲版的WeWork。

如果再現(xiàn)實一點說,共享廚房模式也可以看成是升級版的美食廣場。

在目前來看,國內外共享廚房仍是起步階段,它們面臨的問題還很多:

其一,除了實體運營中面臨的問題外,企業(yè)是否滿足商戶多維的服務需求?

其二共享廚房模式能否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因為由于共享廚房經營者本身是需要大量商家入駐來收租盈利,因此很難對商家進行完整的資質審核,某種程度上也為一些不具備資質的經營者提供了機會,給無證小作坊提供了便利。

而早前也業(yè)內人士透露,共享廚房也不斷出現(xiàn)因消防、證照缺失、食品安檢不過關、污水油煙排放不達標等被迫關店的現(xiàn)象。

這其實也與共享廚房并沒有改善原本供應鏈的效率與質量相關,沒有嚴控到商戶在采購、加工、出品等環(huán)節(jié)的問題。

其三,商家后續(xù)成本過高——行業(yè)內人士提到,包括公攤費、稅費、垃圾費,煙道清理,滅蟑、燃氣改造等等,可能還存在收費虛高等問題。

也就是說,共享廚房并沒有真正降低商家的經營成本。而商家收入過于單一,抗風險能力差,導致入駐商家的流動性過快,也給共享廚房經營者帶來了營收不穩(wěn)定的風險。

其四,共享廚房當前的模式更類似于二房東收租,并不是像滴滴、愛彼迎那種閑置物品或服務的分享,而是類似于共享單車的租賃——它沒有脫離共享租賃的盈利模式局限,這意味著在快速規(guī)?;倪^程中難以降低成本并形成自身的壁壘與護城河。

這意味著后來的競爭者是可以通過資本燒錢批量復制的,雖然通過門店擴張帶來的門店壁壘不失為好的發(fā)展方式,但需要企業(yè)具備一定的盈利模式和監(jiān)管能力,并加速核心競爭力與護城河的打造。

如何通過提供數(shù)據分析等收費服務來提升盈利能力,通過通過大數(shù)據服務來幫助商家調整菜單,幫助入駐商家在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的銷量,提升整個外賣配送供應鏈的效率,可能是壁壘構建的核心一環(huán)。

如果在實體店面的構建以及在數(shù)據分析、效率優(yōu)化層面缺乏核心競爭力,它是可以被后來者在資本炮火推動下快速批量復制的模式追趕上的,可能早晚也會走上共享單車資本大戰(zhàn)燒錢鋪市場的老路。

#專欄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lián)網從業(yè)者,百度百家、艾瑞網專欄作家、虎嗅網、鈦媒體認證作者,關注IT熱點背后的本質,窺視TMT行業(yè)精髓,分享有價值的觀點。

本文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哈哈哈,作者說到我心坎去了,成本和利潤之間,隔了個廚房成本,標價想降不能降;廚房和消費者之間,還隔了個美團餓了么,傭金和配送費就在那里不增不減。

    來自廣東 回復
  2. 租賃的本質包含了共享,但單單提起共享往往和租賃無關,現(xiàn)在所有行業(yè)的共享,其實都是租賃!共享才能便宜,租賃往便宜搞很容易死。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