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群的火爆皆有來處,下一代圈子社交產品在哪里?
我們不要問彼此的姓名,我們不要問彼此的工作,我們甚至不要問彼此來自哪里,我們只是定期來這里相會,逃避或者忘掉外面的世界。
夸夸群火的雖然有點莫名其妙,但任何事物它的存在、火爆,皆有來處。
據說夸夸群的起源是來自于復旦大學的一個哈哈群演變而來,從只發笑話演變成互相夸贊。后來這種夸夸群從高校之間的流行逐步普及到各個城市、各種陌生人社交小圈子。但如果追溯前身,豆瓣上早在多年前便已經低調存在的互夸小組可以說是鼻祖了,群成員中無論是求夸者還是夸獎者都可以享受這種傾訴、夸耀人帶來的滿足感。
夸夸群的用戶心理需求有直播打賞用戶的影子
有人一針見血指出,相互夸贊,互送高帽,不是網絡無聊,而是人心需要撫慰。每個人都有情感需求,渴望得到認同與尊重,但大多數普通在現實中都是普通的大多數,很難獲得他人的認同與贊美,越是現實中所缺失的,在虛擬的網絡中就越渴求。
所以,夸人就理所當然成為了一門生意。到今天,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夸夸群定制服務已經泛濫:繳費進群,按分鐘計費,平均每分鐘幾元到10元左右的價格,按需定制。
當然夸夸群與互懟群雖然是同一種網民心理現象的不同表現,但互夸比互噴有更多的積極意義——就像很少有人能夠拒絕虛假的阿諛奉承,對于虛情假意的互夸,也能給人正面與積極的情緒引導,對于那些在現實中遭遇困境的人來說,至少能帶來一些溫暖的慰藉與陌生人的善意。
就像有網友說到,“我在群里待了這么久,也夸過了很多人,但每一次求夸者對我們說謝謝時,我仍然覺得很感動、很溫暖?!?/p>
這讓我們不能不想到當初紅極一時的直播,直播打賞曾經肥了很多主播的腰包,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那些打賞者給主播打賞能獲得主播的點名感謝,而這意味著一種尊重,而依賴被點名也可以讓自己被直播社群里其他人知道,他獲得了現實生活中難以獲得的滿足感與歸屬感。在這個意義上,也意味著有些人希冀從直播中尋求現實生活中匱乏的東西。
夸夸群也沒有脫離這種群體性心理需求。在一個夸夸群中,每個求贊的人都能在短短幾分鐘內被刷屏的夸贊擁簇,在這一刻,它成為了人生中的主角,站在了聚光燈的中央,他同樣獲得了現實生活中難以獲得的滿足感與歸屬感。
許多人終其一生的奮斗,一個重要的目標不就是獲得他人的贊美、尊重與關注,成為聚光燈的焦點么?但這種成功在現實中很難獲得。而進入一個夸夸群,你可以瞬間收獲這些你在現實所缺少的,同時又極度渴求的贊美與夸獎,它對應了人們現實生活中匱乏與渴求的東西。
夸夸群與直播的興起有著類似之處——越是群體性無聊的行為,越有陪伴感,可以極大地緩解人的孤獨感。
夸夸群的火爆,與國民性格與社交心理相關
其實從社交心理與性格層面來看,我們也能看到它的來處。
夸夸群作為一種社交模式,能成為一種風潮,有其現實合理性。有人說這種現象其實是杠精的肆無忌憚,扛著言論自由的大旗到處碰瓷,而“夸夸群”的現象正是對“杠精”群體的反擊,也是人們希望轉變自身“愛找茬”這個毛病,從而去贊美別人、撫慰受傷的心靈。
但在中國,有更深層次的社交文化因素。在中國的陌生人社交風潮,往往火爆于線上而很難將社交互動關系延續到線下,這與國民性格與文化相關,美國的文化土壤與人們性格更為開放,社交能力強,線下聚會、面對面交流、陌生人交友溝通無障礙,線下社交也是相對開放,這是注重效率的美國人更普遍的社交方式。
但中國的社交文化相對含蓄內斂,多不善交際,一個在社交網絡上把表情包與各種新段子玩的風生水起的人,在現實中木訥與不善言辭的大有人在。
另一方面,國內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流動人口非常龐大,大量年輕人從全國各地涌入北上廣深,許多草根階層在離鄉背井的失根狀態之中,也離開了原本的社交圈子。而不善言辭的國民性格與國內年輕群體流動大的特征相結合,催生了一個個龐大的離開了原有社交圈子在陌生城市打拼的孤獨的群體。因此,年輕群體對社交的渴求尤其是陌生人社交需求一直都非常頑強的存在著。
某種程度,夸夸群的興起也與地域經濟發展與社交圈子異化相關。這個龐大的群體在新的城市中需要構建新的社交圈并尋找認同感,但中國本身含蓄內涵的社交文化以及不善于陌生交友的文化性格,導致許多人很難真正融入該城市。
在這些城市人們的交際圈多以同學和同事組建的,交流內心真實的傷痛,互相敞開心扉互相鼓勵安慰,其實是一種奢侈。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導致互相之間很少有溫暖的互動,國人含蓄的性格也導致贊美與夸獎成為一件肉麻且難為情的事情,孤獨與落寞、無聊、空虛成為許多人的普遍狀態。
在過去,無聊、渴望社交,但現實中卻又找不到適合自己的社交圈子的隱秘需求,它催生了直播與短視頻的繁榮,人們渴求在這些平臺能夠發展陌生人關系,延展自身的社交圈。但由于這些平臺社交關系鏈的局限,直播與短視頻也依然無法釋放與滿足它們進一步的社交需求,因此夸夸群又來了。
而夸夸群的組成基本隔離了熟人圈,這讓許多人有安全感。因為微信朋友圈由于主打熟人社交的關系,許多人的微信熟人圈子、群體、關系發展得越來越錯綜復雜,朋友圈對很多人來說,已不再是一個可以隨意吐露心聲、釋放情緒的地方。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不發或少發朋友圈,但社交訴求以及生活的焦慮、壓力、孤獨無聊與苦悶情緒需要宣泄與釋放,陌生人構建的夸夸群恰恰迎合了這種訴求。而陌生群體之間的讓這些群體產生了“我在這里我有許多朋友”的錯覺,填補了現實生活的迷失并打發了空虛與孤獨時光。
夸夸群,新一代消費者對娛樂享受的最大化開發
在當前的夸夸群體中,消費群體擴大為以90后為主的年輕人,在這一代消費者有典型的娛樂消費特征。
用鮑德里亞的話來說:消費者把自己看做是處于娛樂前夜的人,看做是一種滿足與享受的事業。他認為自己處于幸福、愛情、贊頌、被贊頌、參與、欣快以及活力之前,他們的消費原則是通過聯絡關系的增長,通過對符號、物品的著重使用,通過對一切潛在的享受進行系統開發來實現存在的最大化。
如果說,在夸夸群夸贊別人的行為只是出于新鮮感,但隨著夸夸群像病毒一樣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我們可以認為這是當代年輕人對潛在娛樂享受的最大化開發——這里起作用的不是品味與特殊愛好,而是一種被擴散了的挑動起來的普遍好奇——這便是娛樂道德,人們在深入開發能使自我興奮、享受、滿意的一切可能性。
前面說到,夸夸群本身是一種類似互相安慰、互助虛擬小組的形式出現。類似豆瓣的互助小組、互夸小組的演變,但它發展到按需定制、收費服務這一層商業裂變之后,其實已經變了質——夸夸群最開始的流行可以說是一種新型的社交形式,但發展到付費求夸、夸完再踢人出群這種極度功利性與虛假性的服務之后,這意味著它的生命周期已經被縮短了。
因為其中尋求被夸的人并非夸夸群的核心用戶,核心用戶在于夸人的人,而這部分用戶不會付費,而夸人者為了彰顯功底,會窮盡自身的機智——只要夸人的水平高,將對手PK掉,就會成為這一輪夸獎中的明星“夸夸選手”,“夸夸選手”反而更引人關注。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夸人成為一種付費服務之后,夸人者反而成了主角,被夸者只是道具與出題工具而已。也就是說,這部分夸人的用戶與被夸者之間并沒有形成深度的社交互動與關系,這種社交是短鏈條與一次性的,它很難持續性的讓那些求夸需求者持續買單。
下一代社交產品的方向——互相安慰、鼓勵的圈子社交
解決人的孤獨、寂寞與馬斯洛需求理論的上層需求——愛與尊重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需求,是所有社交產品的終極目標與難題,也是新的社交產品能挖掘的機會。
夸夸群成為一種商業付費服務之后,它本身就已經脫離了社交的本質,與圈子社交與群體性的圈子互相認同完全沒有關系了。也就意味著,人們試圖通過一些私密性、封閉性、持續性的小圈子獲得身份認同的訴求與心理需求并沒有得到滿足??淇淙簳一ㄒ滑F可能是大概率事件。
人們希望能借助一個群體,獲得虛幻的贊美與掌聲來忘掉與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困境,獲得身份認同,這種需求是持續頑強的存在著。在筆者看來,夸夸群的火爆或許意味著下一代社交產品的新機會——互助、互相安慰、鼓勵的群體圈子社交。
因為此類新興消費被廣大年輕群體所接受,一方面是出于現代生活中無處宣泄的壓力、孤獨與尋求安慰與認可的渴望;一方面折射出來的則是人們內心的空虛與迷?!@正對應了那句話:如果上帝不安慰我們,我們就互相安慰。
在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于1999年發行的《搏擊俱樂部》這部電影中,也刻畫了現代都市人的這種非常頑強而隱秘的需求,在這部電影的情節中,有著各種奇怪的相互安慰小團體,其中有一個癌癥病患者的小組,是由一群有著各種各樣怪病的人,聚在一起,有修女定期組織他們聚會,讓每個人都上臺說一段話,然后大家一起安慰他或者鼓勵她。
這些所謂相互安慰團體,是指對某一種疾病或者對生活有某種嚴重困惑的人形成一個互相安撫心靈的非商業性組織,這種線下互相安慰小組在美國社會是真實的存在著, 而電影中罹患嚴重失眠癥的杰克依靠混跡于各個癌癥安慰團體中來換取心理上的安慰與夜里的些許安穩。 這部電影看似荒誕,卻反映了精神危機下的個體焦慮與恐慌的心態實質。
這種情緒正如馬龍·白蘭度在《巴黎最后的探戈》說,我們不要問彼此的姓名,我們不要問彼此的工作,我們甚至不要問彼此來自哪里,我們只是定期來這里相會,逃避或者忘掉外面的世界。
當然,前面說到,國民性格與社交文化決定著在線下很難去發展這種互相安慰、鼓勵的團體。
隨著“獨一代”的Z時代成為新一代互聯網原住民,它們突破原有社交壁壘,向特定圈子尋找認同感的訴求也越來越強烈,夸夸群的需求它映射的則是這一代在現代生活中的孤獨以及無所歸依的情緒狀態,它同樣也是低欲望社會的一個基本表征——
低欲望社會的青年的一個基本特點是,他們是失去大志的一代,“佛系、喪、焦慮、壓力、無聊”等社會負面情緒圍繞著他們,他們需要找到一個出口來釋放這些情緒,他們需要互相慰藉、鼓勵與贊美。
無論是有著強熟人關系的社交平臺——微信、QQ等,還是垂直領域的陌生人興趣社交——豆瓣、知乎等,均沒有主打或者難以全面覆蓋到這種有著互相安慰、鼓勵訴求以及尋求身份認同的圈子社交心理需求。
即通過一個社交平臺營造并主打陌生人地域性圈子文化,平臺上可構建一個個不同主題的封閉的相互安慰群體圈子去吸納有共同心理訴求、有共同的傾訴表達欲望以及有著基于同一主題尋求互相安慰的人,來讓他們通過在這個圈子內找到安全感與虛幻的認同與贊美或者真實的解決方案,短暫逃避與忘掉現實中的窘境并給你重新站起來直面現實問題的勇氣與動力。
如果抓住這種群體性心理需求去做一門生意,這種生意可做一時但做不了一世,因為它缺乏真實社交鏈條上的互動與可持續性,但如果抓住這種需求去做一款社交產品,可能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向與思路。
#專欄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從業者,百度百家、艾瑞網專欄作家、虎嗅網、鈦媒體認證作者,關注IT熱點背后的本質,窺視TMT行業精髓,分享有價值的觀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圖一的夸跑偏了,夸人要領是一本正經胡說八道,而不是發雞湯。
我大略從頭看到尾了,求夸
寫的好,夸!
寫的好,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