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談“發展”,不過是一個陷阱

0 評論 4346 瀏覽 7 收藏 15 分鐘

共享經濟的有限,注定了共享的小而美,注定了平臺能力的克制。共享或許是有一個平衡點的,而不是去追求市場規模的擴大。

共享充電寶漲價了

最近關于共享的新聞,如果不提美團財報里“揭露”摩拜的虧損,應該就算是?共享充電寶漲價?了。

共享充電寶的代表企業之一——街電,將其充電寶常規使用的計費標準從每小時1元翻倍漲價為每小時2元。 而在不久前,街電也上線付費會員體系,費用為9.9元/月,開通會員后消費者常規使用設備5小時內免費,單日費用上限為5元;與常規使用費用漲價的同時,充電寶可免費使用的時間則大大縮短,從前30分鐘內免費縮短到前10分鐘內免費,也就意味著用戶為了看到100%電量這個心理安慰指標,要多支付1個小時的費用。

當然,就街電來說,它的收費標準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加盟商家來制定。但回頭想想,在資本鼓動下的共享充電寶的“百電大戰”時期,曾經出現過使用前5小時免費的價格策略。

今時往日一比,要不是共享充電寶要開始“收割”用戶了,要不是背后的資本在要求漂亮的報表了。

不管背后的原因如何,作為和共享單車一樣,通過“制造”來實現“共享”的,本質為租賃的經濟模式,而且也還是一樣屬于低頻的交易模式,漲價會給共享充電寶帶來什么呢?

與格力和小米的5年賭約類似,幾年前關于共享充電寶也有一場“賭約” :當時聚美優品宣布出資3億元占股60%投資“街電”,力挺CEO陳歐將拿下公司60%的股權,并出任董事長。

事情一經宣布,王思聰便在朋友圈發文稱“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到現在,街電還在繼續鋪店,聚美的聲音倒是越來越小了,不知道思聰眼里的這個“共享充電寶的成”要怎么定義。

沒倒,或者在倒之前沒能成就像“OFO”這樣的江湖地位?而“代言人”陳歐在投資的時候就表示,投資共享充電寶的邏輯是把它當做引流的入口,獲客成本低,可以為聚美優品進行引流。看似把思聰的“命斷”化為無形了,只可惜眼看聚美日漸式微怎么著都感覺這導流算不上成功。

另據媒體對于街電的報道:街電在繼續布局食肆酒廊的同時,先后高調進駐高鐵站、飛機場、醫院、商場等多種大型人流密集場景;并在宣布簽約首旅如家、成都紅旗連鎖超市之后,完成對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場景的普遍覆蓋?;蛘?,陳歐“無心插柳柳成蔭”?

我們大概齊給共享充電寶算一筆賬:以桌面小柜機為例,一臺桌面柜機的機器成本大概是800元人,可以容納6臺充電寶,充電寶的成本在50到80元不等,可循環使用次數約為800次。

按照共享充電寶招商的對外數據披露: 每臺充電寶每天被使用的頻次在0.7~0.8次之間, 每次租借時長約為4小時, 據此來計算: 每個機柜的月營業額=(0.7~0.8) *4(小時)*2元*6(臺)*30(天) = 1008元~1152元;在不考慮進駐的場地的收益分配外(一般是四六開,場地收四),一組桌面柜機平均27天就能回收成本。看起來,清晰而且可觀。

但實際上,同樣是以桌面柜機的某品牌披露的運營數據,截止到2018年3月,投放30多萬臺設備,近140萬個充電寶,日均訂單量22萬單,日訂單峰值120萬;算下來,140萬個充電寶的使用率僅為15.7%。按客單價1元計算,一個100元成本的充電寶要625天才能回本。

這是18年3月的數據,18年11月,街電再次披露運營數據,日訂單峰值為180萬,用戶數卻從6000萬增長到8000萬,也就是2000萬的新增用戶,對于日訂單的增量只有60萬。相信這個數據隨著終端設備投放的越多,用戶繼續增加,也不會有更好的表現,相反只可能更差。最近街電接連釋放出的運營數據,集中在用戶數和訂單量,而對于使用率的數據卻避而不提。

街電在資本的滋養下看起來過的不錯,但就在共享充電寶成為風口的同時,在同一個賽道上也還是掉隊的。2017年10月,樂電、PP充電等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宣布倒閉。倒閉原因主要是早起過度鋪設設備而忽略了使用率,導致經營現金流不健康,資金難以為繼而沒能走入共享充電寶的下半場。是個例嗎?或許并不盡然。

來電科技的創始人袁炳松曾在采訪中說,“我說我就需要5000萬,投資人告訴我這個事情5000萬根本打不住,這是一個資本大戰,是個資本驅動型市場,要盡可能的拿更多的錢,資本愿意花錢來買搶占市場規模的時間?!辟Y本考慮的和企業考慮的并不完全一致,成也資本,敗也資本,共享單車就是一個很完整的例子。

而現在的共享充電寶漲價,或許也不一定是企業的主意。

袁炳松說, “我們制定的目標是百城萬點,這種情況下我是可以掙到錢的,但現在行業突然起風了,更多的玩家涌了進來,資本跟我說這目標定得太低了,于是我們現在的目標改成了百城十萬點,2019年上半年達到百城百萬點,先跑馬圈地擴大規模。” 資本在推著共享充電寶蒙眼狂奔。

不僅如此,把分時租賃改稱共享的也應該是資本,或許一個名字就可以讓一個舊的商業模式成為一種經濟創新,是謂包裝。有了名頭,再有了規模,盈利向來不是資本所追求的,特別是前期的風險投資的資本,希望共享經濟能夠超過它本身可負荷的,應該最大動力的就是資本,資本推動共享經濟的發展,卻讓共享變成了另外的樣子。

真正的共享又當如何

資本把“分時租賃”包裝成“共享”,就好比優信一直堅稱自己是一個二手車交易平臺。雖然在優信的所有業務中,向用戶買車提供貸款的服務已經占到了優信全年營收的58.6%,背后的原因就是一個二手車交易平臺在資本市場的“價值成長估值空間”要遠遠好過一個貸款公司,一個現成的、成熟的交易模式、商業模式不具有資本的想象力。那么真正的共享呢?

真正的共享,可能只存在“共享經濟”一詞被廣泛使用之前了。

1995年,Craigslist 開始將寵物、家具到公寓和住宅的租賃作為主要的信息內容,人們可以通過這個廣告平臺來”共享“閑置的寵物、家具、公寓和住宅,而交易的方式也是租賃,換個說法就是為讓渡使用價值而對所有者進行的補償;2004,CouchSurfing(沙發客)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成立了,通過這個平臺,作為沙發客的會員將自己房間的“客廳”開放,成為接待其他旅行會員的臨時臥室,提供”沙發“的主人可以選擇收取一定的補償或者免費。

換言之,閑置物的付費使用在共享經濟被不斷追捧之前就已經存在,不過沒有趕上風口,沒有成為一個很大的規模。

真正的共享,不是“共享充電寶”和“共享單車”一般的分時租賃,這個理念我們之前就提到過,之前的文章里也聊了很多,也聊到過滴滴在為了保證效率和服務有效響應的情況下,通過自建車隊的方式來滿足用戶的需求,從平臺延伸向“平臺+服務”,于此同時也完成了“共享出行”向“出行服務”的延申,也就意味著滴滴不再是單純的匹配“閑置資源”與“需求”的平臺,而是同時作為了資源的出讓者,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利益。

暫且不論這種是否會導致自有資源和第三方資源之間的競爭,比如可以滿足同一個”需求“的”資源出讓者“不能得到公平的對待,自由資源的接單優先于第三方資源;這種延申的確能夠極大地提升對于資源的控制力:更好的服務標準、更快的服務響應、更高的利潤水平,在需求保持增長且”供給低于需要“的情況下,在高效運營的要求下,通過延申使滴滴盡可能的擴大規模,獨占市場,成為或者繼續保持自己作為“共享出行”領域的第一。

不只是滴滴,“共享住宿”第一的愛彼迎(Airbnb)也在做類似的事情,收購或者租賃房源(更多數量、更多類型)來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要,響應各種可能的用戶需求,從而擴展自己的業務規模和營收能力。

共享提高了資源利用的效率,但是嚴格來說共享不擁有資源,共享經濟的良性發展需要協調的是資源出讓者的時間、利益,保證資源出讓者和資源使用者之間不發生沖突,包括使用、對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的控制,以及對于資源的監控,保證它的安全和可循環性,以及持續創造價值。

理論上來說,參與到共享的資源是否是有限的,因為如果可以有更經濟的方式獲得資源的使用的話,購買資源就不是一種”有益“的方式。那么共享的規??隙ㄊ怯邢薜模蚕斫洕囊幠R簿褪强深A測的,可計算的。

如果這個理論成立的話,共享應該不是一個大生意,如果這個生意做大了,就很可能失衡了,要不是沒法滿足資源粗讓者,要不就是沒法滿足資源需求者,而且對于原有的經濟模式產生影響,比如共享出行對于出租車、租車,共享平臺所扮演的也不再是鏈接器的作用,不再是服務者的作用,而是實際的競爭者。據美國經濟研究局研究發現,愛彼迎(Airbnb) 的短租房數量每上漲 10%,會帶動租金上漲?0.39%?和房屋售價上漲?0.64%。這是滴滴面臨的問題,而且有可能,遲早也是其他共享經濟體要面臨的問題,是共享經濟這個命題要面臨的問題。

共享經濟的有限注定了共享的小而美,注定了平臺能力的克制。所以,共享或許是有一個平衡點的,而不是去追求市場規模的擴大。作為一種可持續的經濟模式,需要以自己可支撐的,可支配和可服務的經濟規模為前提,也就是共享經濟,共享模式的平臺方對于自身能力和市場規模、市場預期有一個預判,而不是要去統治市場、去通過“生產后租賃”的方式去做,跳出共享。

對規模的追求,無疑是為了商業價值的考慮,是資本獲利的要求,但是似乎也是背離了共享的初衷——因為有過剩的資源,我們來通過平臺,通過鏈接的方式來使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并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價值,為資源的提供方提供使用權讓渡的補償,也降低使用者使用的成本,從而實現多贏。

而最終,共享經濟應該是可以找到一個平衡點,在這個范圍內,做服務內容,做服務價值而不是服務規模的擴展,在上下游去尋找變現和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蛟S這才是共享經濟能夠有序、可能發展下去的一個方向。

結語

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茨威格·《斷頭皇后》。那些超過價格的,是不是就可以割舍,比如規模。

#專欄作家#

Siebe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混過文青的支付出道的產品人,長期以支付廝混,關注支付、O2O、社交領域,擅長行業、業務需求分析,產品設計和用戶體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