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項目實戰(4):零售行業的幾個核心商業邏輯

QJQ
5 評論 11398 瀏覽 80 收藏 16 分鐘

行業規律都有互通性。本文雖然講的是便利店行業,但是個人認為:凡是線下實體店都有著類似的規律,線下零售業如此、線下服務業亦如此。

那么,線下實體店背后有哪些核心的商業邏輯呢?

  1. ?選址:店開在哪兒最掙錢;
  2. ?店鋪運營:店鋪營業過程中的拉新、回頭客、店鋪裝修、服務話術、服務流程、優惠活動等;
  3. ?后端服務能力(供應鏈):供應商、倉儲物流、標準化商品研發等。研究后端服務能力的公司,一般是有著規模擴張、模式復制實力的,是奔著連鎖去的。

下文,我開始重點說第一點,第二、三點只是和大家交流觀點:

一、選址

基于便利店行業的選址,我認為有三個核心點:

  1. 人流量:人流量是開店的基礎;
  2. 客群:客群是選擇經營商品的基礎(基于便利店);
  3. 競爭對手:競爭對手影響客流量和經營商品。

1. 人流量

關于第一點,我先放一張圖(這張圖是我最初研究便利店潛力時做的):

CRM項目實戰(4-延展):零售行業的幾個核心商業邏輯

舉個例子:路邊,一個便利店,來來往往的人。

稍微解釋一下:人流量指的是在店外邊來來往往經過的人;客流量是進店的人(“客”:“客人”的意思,進店的才叫“客人”);下單量指的是花錢買東西的“客人”數量。

人流量≥客流量≥下單量,是一個嚴格的漏斗形狀,人數層層遞減。(是不是和頁面留存的分析理論一致了?規律都是相通的?。?/p>

如果一個地方沒有人流量,是不可能有后續的下單量的。先提前說一句,核心商業邏輯里的店鋪運營,也可以在這張圖里初見端倪,可以先思考下:如何提高進店率?如何提高下單轉化率?

2. 客群

客群實際上是決定你賣什么的核心要素。

從我跑市場的經驗來看,連鎖品牌便利店(如:711、全時等)在寫字樓和社區、學校的售賣品類有些微差異:靠近社區、學校的店經常會有生活日用品(洗衣粉、洗面奶等);而寫字樓店很少見。

零售行業很注重坪效(包括餐飲服務行業),貨架利用效率直接影響日營業額。引入第二張圖,如下:

CRM項目實戰(4-延展):零售行業的幾個核心商業邏輯

3. 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影響客流量和經營商品。

先說一個故事,在與眾多北京小便利店老板的接觸過中,發現他們最容易掛在嘴邊的兩句話是:現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對整個大環境的感知);現在日營業額又下降了(對周邊環境的感知)。后者正是受競爭對手影響,典型如瘋狂開店的便利蜂,奪走了很多小便利店的生意。

先看一張圖,競爭對手對客流量的影響(很直觀):

CRM項目實戰(4-延展):零售行業的幾個核心商業邏輯

在連鎖便利店的沖擊下,左圖的便利店是很難有明天的!

然后,再說說對經營商品的影響,這里核心的邏輯是差異化商品、商品毛利、坪效。

有幾個問題需要考慮:

(1)競爭對手有的你沒有,你是否需要上相同的商品?(涉及商品毛利、坪效)

ps:在決定這個問題之前,首要條件就是商品毛利問題:別人有低價渠道進貨,能保證毛利,但你不一定能保證(對于公司來說也是,前文提到我司運營模式較重,所以導致很多大流通商品沒法銷售:低毛利、價格透明、高運作成本);其次要考慮的是拿貨架上哪個商品去替換,便利店每個貨架都很寶貴,上新品意味著下架老商品。所以,坪效問題就變成了新品比老商品更有競爭力么?

(2)競爭對手有的你沒有,你是否要上同類型的商品?(差異化商品)

ps:差異化商品,主要指大流通商品的替代品,好處是價格不透明(毛利可控)、滿足追求新奇的消費者。從我接觸下來看,經營意識較強的便利店老板對網紅商品特別感興趣,大多數時候苦于沒有進貨渠道而搓手著急,也經常有老板找到我們,希望我們能去搞一些網紅商品渠道。

競爭對手有的你也有、以及競爭對手沒有的你有等2種情況就不展開說了。

到這里,選址相關的大邏輯我講完了,重新回顧幾個關鍵點:人流、客群、競爭對手。

二、店鋪運營

從本節開始,只是和大家交流觀點。

先說我看到的一個現象:

無人便利店是一種新潮的東西,似乎在迎合當下年輕人,越來越不愿意與人交流的他們,更習慣高效、買完就走的購物體驗。個人認為“迎合年輕人”不是“無人”的本質,任何形態的出現根本點都與成本有關,人力成本是零售行業的重頭之一,“減人”是零售行業未來的趨勢(包括從供應鏈端入手節約成本也是趨勢之一)。

與之相對的情況,很多便利店老板對我說,擁有自動結算設備的便利蜂,看起來冷冰冰的,顧客經常會問xxx東西在哪兒?顧客需要有溫度的服務,像海底撈一樣。餐飲和便利店有沒有可比性?是老板們不了解現在的年輕人,還是現在的年輕人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樣子?

上述案例是從便利店的店內服務角度展開的,大家可以思考下最后三問。

接下來講下圖,只講硬核、邏輯:

CRM項目實戰(4-延展):零售行業的幾個核心商業邏輯

其一,是觸達(店鋪運營的基礎是以流量為依托)。

實體店,除非特殊地段(如商業中心、車站等,流動人口居多,人流量不穩定),基本上有穩定的人流量,一家店就覆蓋方圓300m的范圍。在這種限制之下,實體店似乎本能渴望將觸角延伸到300m以外。我們常見的外賣平臺(如餓了么、美團外賣等)滿足了這種需求,平臺上的“商超”大入口,為便利店、超市等提供了更多銷售機會。

這背后的本質是什么呢?流量瓶頸!不管是從線上到線下還是反過來,都是因為在某種模式下遇到了流量瓶頸,遇到瓶頸之后,就是找增量。線上瓶頸了,回到線下來;線下瓶頸了,去線上。

其二,是消費行為背后的本質。

基于線下場景,有幾個問題:

  • 我為什么要進“這家店”?(假設有兩家并排,別抬杠說因為距離近)
  • 進店之后,有我要買的么?
  • 有我要買的,價格我能接受么?
  • 如果能回答這三個問題,實際上就有“進店率”和“下單轉化率”了。

這里三個問題說的是什么呢?

  1. 如何在諸多競爭情況下,吸引顧客進店?
  2. 如何洞悉周邊顧客消費習慣,在貨架上陳列顧客想要的商品?
  3. 如何用最高的性價比讓顧客享受到購物的快感?

一次又一次,顧客能體會到這種滿足感,他就養成了消費習慣,來你店里的消費習慣。

其三,其他一些服務細節。

用我在生活中觀察到一些情況,抽象總結一下:經過統一訓練的服務員具備標準化、流程化的服務意識,不管是從面部表情、語氣、還是話術。比如:剛進店的“顧客您好”、出店的“顧客慢走,歡迎再來”等等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幾句話,卻讓不少人體驗到了上帝的感覺。

另外一個例子是我和銷售聊天后記錄的,他告訴我之前做APP推廣的時候,他喜歡去酒吧給那里最底層的服務人員推薦,這群服務人員從來沒有體會過被人服務的感覺,突然看到有個人對他們態度特別好、很殷勤,立馬就下載APP,而且樂意給自己兄弟姐妹推廣。

這個例子想說明的是低姿態的服務態度,有時候能讓很多人“爽”(我找不到其他更合適的詞了)。

三、后端服務能力

后端服務能力是任何想做連鎖的、規模化的企業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在剛進公司的時候和同事說,我們要把便利店當成“空盒子”,只管往里面塞東西(商品)就行(你會發現,在北京這個市場上,當你只需要管后端供應鏈,前端的店面租金、人力成本都不需要管的時候,多么幸福)。

后端的幾個核心點:獲取供應商渠道、商品研發能力(自研商品)、倉庫管理能力、物流配送能力。簡單來看其實就是三點一線:供應商(or自有工廠)倉庫——>發貨倉庫——>零售店(客戶),產品流通靠物流。

我想說一下純采購模式(左手買右手賣的中間商模式),對供應鏈是弱管控狀態,很難形成規?;?,如產品質量不達標、缺貨、斷貨等問題層出不窮。當然,最核心的問題是成本不可控,或者成本難以壓縮,容易被供應商牽著鼻子走。

從后端“三點一線”模式來看,幾個核心成本點:采購成本、倉庫管理成本(包括倉庫租金和貨損等)、物流成本。

采購成本是做后端供應鏈的公司做夢也想壓縮的,有一句話說:采購節省一塊錢,就是實打實的為公司增加一塊錢收入,但是銷售多賣一塊錢,可能最多給公司帶來一毛錢的收入。

所以,當采購成本成為公司痛點的時候,公司往往會考慮建立自己的工廠,研發自己的產品,或者采取收購等方式強管控核心產品的研發。好處不僅僅是為節省成本,還能增加銷售收入(自有品牌往往定價權在自己手中,毛利由自己定)。

這一節其實是圍繞供應鏈的幾個核心成本點展開,講了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痛點和可能發展趨勢(即從弱管控到強管控的趨勢)。

稍微延伸一點,講一點前置倉的故事(這也是后端服務能力中的一點)。

前置倉這種概念是怎么出來的呢?

為了提高配送效率、節約配送成本,將倉庫建到離門店更近的地方。不管是京東在各地區的分倉還是每日優鮮的微倉,都是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本質都是讓貨離人更近,有點像之前的比較火的無人貨架,放到辦公室里,無限縮短商品與人的距離。

提高配送效率是體驗問題(升級體驗,其實如果各公司都不升級消費體驗,消費者也不會產生新的消費偏好,沒有體驗過好的,自然不知道好的長什么樣。)節約配送成本是真正在為企業節省成本,前者看起來沒有后者重要。

那么,問題來了,前置倉不要成本么?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那么,建立前置倉的基礎是什么呢?

是訂單密度足夠高!核心其實就是前置倉因高訂單密度帶來的收益大于運營成本。

建立前置倉有可能是我司未來考慮的一個方向,我司主要運營短保等鮮食產品,一直很少觸及大流通商品(上文也提到,因為大流通商品價格透明、毛利低等原因,在重運營模式下,天然會選擇高毛利的差異化商品)。

但如果能做前置倉,也許能極大擴充品類。不過很遺憾,當前北京的便利店市場還不足以支撐起前置倉業務(因為北京便利店相對較分散,訂單密度還不夠,不像上海零售業特別發達)。

以上,是個人認為后端服務能力中的幾個要點。

再回到開篇第一句話:行業規律都有互通性,本文雖然講的是便利店行業,但是個人認為凡是線下實體店都有著類似的規律,線下零售業如此、線下服務業亦如此。

產品之路就是尋求在某個點通透之后,最終全盤通透的過程。

相關閱讀

CRM項目實戰(3):客戶特征=>客戶識別 +管理

CRM項目實戰(二):獲取客戶篇

CRM項目實戰(一):概念和業務篇

#專欄作家#

QJQ,微信公眾號:倔牛的人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電商/CRM/新零售/便利店。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到底是否適合做前置倉,貌似需要供應鏈的數據分析/商業分析來計算

    來自江蘇 回復
  2. 很不錯,期待更好的作品

    回復
  3. 不錯,期待之后的文章。

    來自廣東 回復
  4. 好文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