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盡頭,星光點點

6 評論 3520 瀏覽 57 收藏 20 分鐘

“一個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許看得不對,卻為旁人掃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錯誤也終于為真理的事業服務。”

這句出自英國思想家博克的箴言,能給許多業已失敗的嘗試打上悲壯的注腳。

人們大都能用這句話都找到寓于自身的場景,我想到的是20年來飛蛾撲火一樣的中國社交變局。

“變局”這個詞形容中國社交其實不準確。鵝廠的社交產品是那支靜靜燃燒的燭火,屢有躍躍欲試的飛蛾飛進來,往往是滋拉一聲,燈火微微搖曳,而后一切又靜穆如常。所以中國社交這個局,本質上來說只有自然的產品迭代和傳承,“變”得因素不大。

這種社交穩固性背后,除了能用資本的強大、風口的把握溯源之外,中國人的表達克制和創新乏力,實質上也是深層次的原因。

所以我慣常對新生的社交產品抱有期待和希望。

樂得見到某一款垂直的社交產品,即使不能立刻引起大變革,但能夠擊中某些人群的需求小而美的活著。

鵝廠的社交身影太龐大,這種龐然并不壞,社交本來就應該是規模效應和頭部效應的商業模式,但另一方面,社交也是人豐富自己、發展自己、擴充自己的重要手段,而這種行為應該天然具有層次豐富的長尾效應,以滿足人的不同訴求。

但這時,前面的山如果太高,意味著什么?

一、無人不社交

心理學家Mattew Lieberham有一本書叫《Social:why our brains are wired to connect》書里提出了一個說法“大腦天生愛社交”。

他通過諸如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這樣的工具分析大腦后發現:只要你的大腦沒有思考任何別的事情,它就會自動開始社交,并被這件事填滿。

具體表現則是,大腦會自動思考你和他人之間的關系,你們過去都發生了那些事情,當下的狀態和相處模式,未來可能的情境。

簡單來說就是你腦子里所想的一切決然不會單獨的只有你自己,一定是有他人參與的社交活動。

這個過程完全自發,無需任何人為主動操作。這契合了常說的那句話:人是社交動物。

社交沖動是寫在我們基因里的代碼,但社交技巧卻有優劣。

有人天生在某一社交領域能夠做得更好,有人卻在某些場景中無法更好地表達自己,因此無法達到預期的社交目的。

這種無法達到目的的社交行為,會讓人的身心受到傷害,進而轉變成對于社交行為的恐懼。

這就產生了社交焦慮。

互聯網讓人與人之間的連接變得前所未有地容易,社交網絡讓人們將自己的朋友關系復制到網絡上。

但有一個現象是,很多人反而越發感到孤獨,越來越焦慮。

這種社交恐懼的原因既簡單又復雜:人明明是一刻都不能離開社交的社交動物,但是在熟人社交關系中,很多時候得不到社交認同。

試想,如果我們能在合適的社交產品中獲得廣泛的贊同,人人活的猶如微博大V,那這種社交焦慮將不會有自己存在的土壤。

如果你在社交上不如意,你只是還沒有尋求到屬于自己的社交土壤。

社交行為本身是復雜的,而社交的方式亦應該多樣。

可以用一些視角給社交產品歸一下類。

基于不同的表達方式,社交產品可以分為文字社交、圖片社交、視頻社交、聲音社交。

國外基于圖片誕生了snapchat和instagram,中國的美圖去年立下社交flag,要做圖片社交,立志要做中國版instagram,但現在為止聲量寥寥。

頭條的多閃是基于視頻社交的概念,而基于聲音的吱呀、soul、音遇,在默默地發展之后,成為了2019年為數不多的社交創業風口。

基于社交的目的,又可以分為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興趣社交、婚戀社交、知識社交等。熟人社交產品不得不提的是微信,這是大山,基本不可能翻過去,但微信在熟人社交已經做到極致,沒必要去顛覆。

陌生人社交則是默默、探探。興趣社交,唱吧、小紅書。婚戀社交的百合網、珍愛網;知識社交則是知乎。未來一定會誕生更多基于不同社交目的社交產品。

風墟先生還曾在“社交的本質”一文中以一種更寬泛的視角把社交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共情社交,一種是功利社交。

共情社交是指為了獲得情感聯結與情感體驗,打發無聊,或是有共同的興趣等而產生的社交行為。

功利社交是指為了達成某一目的,或是從對方身上獲得利益而產生的社交行為。

當一個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獨立時,或是當他社會階層較低、生活不如意時,他需要從朋友那里獲得情感上的聯結和支持。

隨著人心智的成熟和社會地位的提升,他會越來越注重社交的「效益性」。

Anyway,無論這些社交產品以何種不同維度的,都證明一件事:社交既然是人極為重要的生活形式,那社交的本來面目就應是多樣化,內容形式應極大豐富,每個人都應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基于不同的切點的社交平臺。

當文字表達較弱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聲音社交,在唱吧、吱呀找到社交認同;

當你不愛看微博上冗雜信息流的時候,你應該去知乎靜心沉淀知識;

當你忍受不了微信朋友圈的熟人壓力,不能胡亂吐槽的話,那應該嘗試一下毫無壓力的匿名社交或者興趣社交。

我很希望看到一些新的社交產品的出現和存活,那代表著又有一些人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社交訴求。

但由于種種原因,社交行業除了寥寥的幾款寡頭產品之外,其他的各種形式的社交軟件要么快速隕落,要么艱難求生。

二、中國社交之困

一邊是越來越龐大復雜的多樣化社交需求,一邊是長久穩固的中國社交格局,矛盾之下的結果是中國社交焦慮飛速上漲。

國外一項名為《Social anxiety disorder in China(中國人的社交恐懼)?》的報告指出,中國人的年患病率為0.2%,這意味著有將近三百萬人需要接受治療。

而多年來,中國人對治療心理疾病有抵觸情緒,導致人們往往忽視了社交恐懼的諸多癥狀,還將其與害羞和內向混為一談。

這種現象頗有點類似英國《經濟學人》中“U型生活軌跡”的描述:“如果不是為了尋找認識人的機會,沒人愿意去參加雞尾酒會”。

中國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化取向性格”國家。所謂的社會取向性格,是指個人心理上表現出來的一種依循于社會和他人的態度而做出反應的性格。

中國人的社會化性格普遍,“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三人成虎”,“人言可畏”是這種性格的真實寫照。

國人愛以社會的眼光來評價自己,即以別人的而不是自己的眼光看自己。因而,多數中國人總是盡量讓自己的行為能讓別人瞧得起,而不顧這么做自己是否舒坦。

這種性格之下,當中國人在社交平臺上表達自我的時候,很多都會自然的被蒙上一層陰影和無形的壓力。

因而本應提倡個性表達的時代,中國社交會在傳統的訥言敏行思想下落后而笨拙。

再有,年初馬桶MT、多閃、聊天寶三英齊出都喊著要顛覆微信的時候,聲勢挺大,結果屁股還沒坐熱乎,就被微信各個封殺。

現在除了多閃依靠頭條的資源尚保留著一些可能之外,其余的兩款又成了尸體都不剩的“飛蛾”。

中國社交繞不開QQ和微信。

在中國,如果你有一個做社交的想法,無數的產品經理會整理出一套套理論來告訴你,QQ、微信不可戰勝。因為對于社交產品而言,握有關系鏈是迄今為止最強大的護城河,沒有之一。

而鵝廠也用20年的戰無不勝,親身印證了自己的強大。小米的米聊,阿里的來往,移動的飛信,網易的易信,即使在產品層面做了一些創新,在運營層面全力追擊,即使富可敵國,也無法打敗先行者。

用戶的關系鏈遷移幾乎不可能,除非微信在用戶體驗上出現巨大的倒退,這種熟人社交,鵝廠基本上處于不可戰勝的地位。

大山難逾越,但問題不僅僅只是大山不給機會。

中國的社交創業者們,應該從產品層面做一次徹底反思。

小馬哥有一句名言:打敗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個微信。

但偏偏中國的社交創業者們都喜歡用“微信”來挑戰微信。

先從老的說,當年微信有朋友圈功能,來往原封不動的也搞了個“朋友圈”,微信有附近的人,“來往”就上了個好友雷達。而在用戶界面和交互方式上,這兩款產品也大同小異。

而類比大洋彼岸的美國,以Snapchat為主的諸多社交產品,則在界面設計和交互方式上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但沒關系,我接著抄。

Snapchat火了之后,中國的社交創業者開始以最低的成本試水。

無數產品爆發了,不光copy閱后即焚,更有賣萌、逗逼、斗圖、彈幕、二次元、小清新、問答、語音社區等各式各樣的新奇功能。

結果blink、now、一起、比鄰、蛋蛋、叨叨、如故,你根本不知道名字的社交產品盡皆倒下,他們誕生的意義可能就是為了倒下。

這種同質化反映的是中國社交產品的創新乏力和肆意抄襲模仿成本的低下。

而這種毫無痛點,甚至連癢點都沒有的產品生來就是為了送人頭。

所以別怪大山太高大,別怪用戶太含蓄粘性低,有些產品從切入點上就敗了。

在此實名指摘馬桶MT的發紅包誘導下載模式和聊天寶的四不像定位,亦屬于此種創新乏力,新瓶裝舊酒。

國人的社會型性格,鵝廠的霸道社交地位,社交創業者的低成本模仿,新瓶裝舊酒,這是三個造成中國社交困境顯而易見的原因。

三、閃爍的社交機會

羅蘭說,每個人心中都應有兩盞燈,一盞是希望的燈光,一盞是勇氣的燈光。有了這兩盞燈光,我們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風濤的險惡。

鵝廠很強,做社交風險很大,但依舊要心懷希望,一些不時映入眼簾的小眾社交產品的爆紅能看到社交盤子里溢出來的豐盈機會。

微信把人與人之間的鏈接做到了極致,微信又能鏈接一切。但社交這種行為的復雜性和矛盾性,注定了其不可能靠一個軟件搞定。

當初和熟悉的朋友同處這片空間,體驗還算舒適。但隨著微信通訊錄越來越完善,所有家人、朋友、同事、領導、沒見過面的陌生人、七大姑八大姨,都盡數在列。

這種社交的氛圍和自由度,開始極大受影響。

朋友圈到底發還是不發呢?當年的單純變成了關系錯綜復雜、人心難以捉摸,滿心歡喜也成猶豫再三,最后要么換一種妥帖做作的語言體系,要么干脆換一個場合,大多人往往是最終作罷。

即便微信極其克制,但是作為鵝廠最重要的戰略高地,其正在變得愈加臃腫,讓人想逃離。

所以,這是基于興趣、職業、社會認同的垂直社交應用的機會。

說兩個國外垂直社交平臺的例子:

第一個是基于職場的LinkedIn(領英),這個是在美國比推特更為流行的垂直社交應用。美國30-49歲之間事業達到一定高度的用戶幾乎都會在上面注冊,建立自己的深度關系。國內雖然有脈脈,但是職場社交的深度比起領英實際上差了不少。

第二個是基于共同位置的Nextdoor,這個軟件致力于將住在臨近社區的人鏈接在一起,人們可以通過軟件創建社區活動,分享社區信息。

這兩個社交軟件的切入點都有自己的邏輯和目標用戶群,致力于解決的社交需求也各不相同。

其實社交的本質也正是通過各種不同的內容介質、形式進行自我表達,交流,而后收獲反饋?;谑烊岁P系鏈的IM通信不過是共性需求的一種。

當適合的用戶找到適合的社交機會時,粘性并不必太過擔心。

臉書這樣的巨頭會抄嗎?可能會,但臉書自己本就臃腫,不可能在功能性上又包羅萬象,那只會逼著用戶更快逃離。

中國也有一些這樣的切入點,但是還只處在淺嘗輒止的表層邏輯或者模仿上。

今年初三英戰微信的時候,聲音社交就在悶聲收割著用戶。

文字需要組織語言、視頻有基于外貌的壓力,說話幾乎不需要任何成本,說話是現實生活中對外接觸、交流使用最多的形式,這決定了聲音社交符合大部分人的準入門檻。

基于此思路誕生的唱吧、全民K歌、soul、吱呀等聲音社交,都在各色用戶中默默圈粉。

其實中國人除了“社會型”人格之外,還普遍有“Manshow”型性格傾向。

“Manshow”在英文中指“外表冷靜沉悶,內心狂熱,沉默而實際富有思想和內涵的男性”。

對,后來這個詞就是我們熟知的“悶騷”,它其實是個舶來詞。

唱吧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夢想不是一個唱歌工具,而是一個基于唱歌興趣的社交平臺,他更知道中國人Manshow。

用經過美化處理的聲音,來“不經意表露自己的唱歌才華”接受贊揚,符合中國人的Manshow心理。

所以2012年唱吧上線4天便沖到了App Store免費版第1名,且在后面一個半月的時間內保持Top 5成績。

這不是個驚人的成績,但從2012年存活至今,唱吧依舊保持著較高的活力,用戶數3億,證明了聲音社交立足的基本點是成立的。相當數量的用戶有這種聲音社交的需求。

唱吧的后輩們soul、吱呀,也都依靠聲音做文章交出了有點分量的答卷。

95后的Z世代是后兩者主力用戶,他們在現實話語權有限,最先感受到微信的社交壓力。樂于想嘗試不同的東西,將自己的某一特性無限的放大,由此得到認同歸屬,形成特定圈層。

Z世代逐漸成為數量最大的網絡群體,又大多是家庭的獨生子女,社交需求強烈,全面接管社交話語權只是時間的問題。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18——24歲的美國年輕人當中,78%使用Snapchat,71%使用Instagram,中國明顯也具備這種年輕人掌控社交話語權,催生新的社交巨頭的客觀環境。

此處提一下頭條的多閃,不對其前景做明判,“視頻”這個切點到底能不能成為未來爆發的社交因子需要時間證明,但其果斷的針對年輕用戶的社交方向是不會錯的,可能5G會成為視頻社交的黑天鵝。

總之,人類社交行為的本質,決定了社交行業是個最為龐大的流量池,絕不是單單某一軟件能夠滿足,社交行業也不該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寡頭。

人要靠各色的社交活動來進行更高的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的躍升。

社交行業依舊在垂直方向上充滿各種可能性,絕不是被一兩個過于龐大的山峰遮住視線,只能在其背影下坐井觀天,于用戶和創業者來說,走出微信陰影,山那邊是一片壯麗和無垠。

縱然是最深沉的黑夜,也遮不住一絲光亮。

 

作者:楓冉,公眾號:互聯網圈內事。

本文由 @互聯網圈內事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得太好了

    來自廣東 回復
  2. 厲害

    回復
  3. 已訂閱,很厲害

    回復
  4. 做社交軟件,用戶的定位很關鍵

    回復
  5. 非常感激作者!從很本質的角度分析社交需求,受益匪淺。牢牢記著一句話“如果你在社交上不如意,你只是還沒有找到屬于自己的社交土壤”

    來自福建 回復
  6. 學習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