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眾包配送模式,推動生鮮電商與O2O服務發展
同城眾包配送業務,其模式類似出行領域的專車,社會化全民快遞參與服務。每個人在空閑的時間,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選擇送快遞,賺外快的生活體驗。最早看到這種模式是在出行領域的專車服務,后來應該是京東到家的眾包模式,汲取周圍全民的參與配送服務,包括在餓了么上訂餐,也是由京東眾包參與者配送;有開摩的師傅、有開車的車主、還有大學生等。在此,討論下眾包配送模式。
有日與友逛某華潤商超,在購物完成后廣播里一直提示消費滿98元的用戶可以選擇采用免費配送。于是與友開始討論:作為日益競爭激烈的連鎖企業在電商的充斥下,除了價格戰之外,物流配送的成功與否,無疑在連鎖企業打價格戰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而某華潤商超的配送體系暫不說投入和運力多強。我們開始討論為何不借助類似出行領域的專車服務,來自建APP,采用眾包的模式,將現有配送人力投入轉為全民參與的方式來調動周圍每一個有空閑時間的群體;包括學生、廣場舞大爺大媽,甚至“互聯網”工作者。區域內采取5公里范圍內專線2個小時送達的O2O模式,上線每位參與者需培訓上崗,其次需要交納200-500元不等的保證金,配送首單激勵優惠券的形式,不但增加參與者的收入,也可以擴散線下更多用戶群體采用O2O模式來下訂單。
而作為某華潤商超這類傳統連鎖企業如果沒有電商思維,僅靠實體購物增加體驗感,配送體系的增加僅為用戶體驗考慮拎東西的煩重而不做電商思維的延伸,或許只能解決短暫的眼前問題。如若傳統連鎖企業從配送體系的建立,開始電商動作,就可以借助眾包模式,將用戶體驗的真實感放大到極致,用戶來商超只為體驗不付款不帶走所購貨物,貨物由配送體系按照用戶購買金額大小,在眾包訂單推送里按照不同保障金級別及用戶接單累計誠信優先級別配送,并設置配送時間,使得用戶得到良好體驗。再加之移動電商的布局與交互性數據的積累,相信搭建全新營銷載體只是時間問題。
想象總歸是想象,但冷靜下來還是需要考慮,投入資金、時間成本、貨物丟失、時效及人員的管理等。而作為華潤萬家這種大型連鎖企業,能夠開始注重用戶體驗環節里配送的需求已經不錯。若將配送需求外包與類似京東眾包這種大型平臺的配送體系中何嘗又不是一種新突破,不過這種本身就存在利益沖突的合作從利益環節來說就已經不成立。
想法這東西任何人蹲半天都可以擠出來,而不得不提的是眾包模式的新穎。
作為生鮮電商運營者,2014年我國生鮮電商交易額已達260億元,但物流這一難題從生鮮電商出現伊始就制約著其發展。冷鏈物流成本占其總成本的40%、銷售額的25~40%。生鮮物流主要問題是成本過高、容易損壞、難以保證全程溫控,時效性強導致客人不在家時不敢輕易放置于門口。
生鮮電商末端的配送,亦或者說快遞最后一公里的競爭從未停止過,從最初的順豐嘿店,定位模糊,到今年嘿店的失敗轉型,再到順豐、豐巢、京東及日日順社區自提箱的布局競爭,從未戛然而止,之所以說眾包模式能推動生鮮電商與零售O2O的原因在其所具備的優劣勢。
優勢:
- 節約成本;
- 效率高;
- 運用共享經濟的思維,解決社會閑置資源;
- 交互性數據為企業研究用戶群體多樣化需求和“大規模按需定制”創造了條件。
缺點:
- 誠信體系的建立困難;
- 接單風險,仍需自備配送團隊;
- 可能造成人力資源或資金的浪費。
竊喜的是末端競爭的結果,都是在加速行業的發展與進步,食品安全與O2O服務的送到,必將帶給更多消費者生活上的改變。而對于末端競爭的企業,不僅需要走摸黑探索的路,更應該在這條路上不斷地建立信息智能系統與交互性數據的積累,只有這樣營銷載體和需求市場的積累才會源源不斷的支撐企業發展。
本文由 @陜西新農哥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果這種眾包可行早就搞了,難的就是個人征信和 社區的快遞柜建設
有一段涉及誤導自己刪了,目前神盾快送的眾包模式就十分成功,而且目前和多家生鮮電商企業合作。末端競爭都在探索,但不得不說無論是神盾快送這種眾包+自建末端冷庫的模式還是京東到家的眾包模式,都在推動生鮮和O2O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