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萬美國人開始冥想,催生價值12億美元的新產業
隨著焦慮群體人數地不斷上升,從此衍生出的新型產業也得到了不錯的發展空間。
假設我們要做一項隨機試驗,在美國街頭拉住一位路人,問TA一個問題:“你焦慮嗎?”
大約有18%的概率,TA會回答:“非常焦慮。”目前,大約有4000萬美國人,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焦慮綜合癥。
他們在焦慮什么?
Mandy是一位生活在紐約的已婚女性,作為美國龐大中產階級群體中的一份子,持續好幾年焦慮的狀態讓她疲憊不堪。
而她焦慮的,其實是兩大愁事:醫療、教育。
美國的醫療費用一度位列世界榜首,這讓Mandy心里負擔很重,奧巴馬醫改計劃的擱淺讓她好不容易看到的一道曙光再次熄滅。
另外教育也是讓Mandy的一大愁事——她每年要為自己的小孩負擔近3萬美金教育支出。事實上美國家庭的教育費用正在與日俱增,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在2006-2016年間,美國大學學費上升了63%。
其實Mandy只是眾多焦慮的美國人中的一員。
據悉,美國人民每年花在抗焦慮藥物上的費用達到20億美元。
2018年,美國精神病學會的一項在線調查發現,美國有39%的成年人比前一年更加焦慮。
排在引發美國人焦慮的理由前五位的是:經濟狀況、睡眠、健康、工作壓力和國家未來。
焦慮不分國界,在我們靠“得到”“喜馬拉雅”“微信課程”“機場書店”緩解焦慮時,美國的焦慮群體試圖用冥想這項帶有神秘東方氣質的放空活動,試圖在焦慮、壓力下尋得一絲喘息的空間。
美國焦慮人群催生12億美元“冥想產業”
“閉上眼睛,全神放輕松”。
“深呼吸,把大腦慢慢放空”。
把心、意、靈完全專注在原始之初的冥想,最終目的其實是把人引導到超脫的境界。
這種心靈放松方式迅速受到美國壓力一族的青睞。
過去5年冥想在美國的普及率提高了3倍,目前已經有超過930萬美國人開始將“冥想”作為每天放松自己的必備生活方式,這個數量正在趕超瑜伽。
相關數據顯示,冥想在美國的的流行度近幾年迅速攀升
其實不僅僅是美國普通民眾,一些美國大型公司也在自己的管理制度上引入了冥想。
比如,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在1970年代就開始學習日本禪宗,并成為了首批把冥想融入企業文化的CEO?,F在,蘋果公司還在為它的員工提供專門的冥想室和每天半個小時的冥想。
而Facebook和Twitter已把冥想練習融入公司日常工作,華爾街投行高盛也在2009年經濟危機期間,為員工開設了培養韌性為目標的冥想課程。
冥想這一東方哲學的基石已經成為美國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它現在又進化成一個重要的商業高地。
不斷擴大的美國焦慮人群正在加速美國“冥想產業”的發展:根據 Marketdata 發布的美國冥想市場研究,2017年美國冥想產業規模為12億美元,并有望在2022年達到20.8億美元。
而在這個產業中,又以冥想APP與工作室兩種形態為主。
據相關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各大應用商店合計發布了超過了2000款冥想APP,而由風險資本支持的兩大頭部公司Calm和Headspace占據了超過85%的收入份額,同時全美還興起了超過2450個冥想工作室或中心。
對于焦慮人群來說,冥想APP究竟是怎樣一種玩法?冥想工作室又是怎樣一個空間?
Calm:滿足冥想新奇感官體驗
今年2月6日,冥想類APP“Calm“宣布完成8800萬美元的B系列融資,估值為10億美元。這個以“放松”為主題的音頻內容平臺目前已經成為全美收入最高的冥想App 。
很多走上行業頂峰的科技公司最開始都是從一個很小的需求點上萌發出來的,Calm也不例外。
2011年,Calm聯合創始人Alex Tew還在折騰一個叫“Do Nothing For 2 Minutes“的網站這個網站有個奇怪的要求——用戶需要坐在電腦前什么也不做地呆上兩分鐘。
這本是他的一個無意之作,結果網站上線一天訪問量就達到了200 萬次,Tew由此嗅到商機,正巧他從14歲開始就是位冥想思考者,于是他決定要做一個供用戶冥想靜修的網站。
Calm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 Michael Acton Smith也有過跟冥想相關的經歷。他曾長期高強度工作接近崩潰的邊緣,后來通過冥想才重新回到正常狀態。這促使他和 Tew 一起創造了 Calm,希望通過他來使更多人找到內心的平靜。
作為一款冥想類APP,Calm的產品板塊其實很簡單,主要包括冥想和睡前故事兩大塊。
冥想板塊包括 7 天的助眠音頻項和21 天的心情鎮定項目,其中羅列了眾多主題,比如“山川“、”湖水“等背景動畫,可覆蓋大部分人 “放松”和“冥想”的場景。另外冥想板塊還有以時長為 10~15 分鐘的訓練指導課程,以此來降低用戶冥想的門檻。
而睡前故事是Calm的另一大特色。這里提供許多名故事講述者的睡前故事,如Stephen Fry,Tamara Levitt和Anna Acton。故事的背景音樂可根據用戶喜好切換。
事實上,用戶初次體驗 Calm 所帶來的視覺與聽覺好感,能夠增加他們APP逗留時間,從而去發現和使用APP的其他功能,這對于Calm運營方來說是件好事。
目前,Calm還是以面向冥想初學者為主,其中女性用戶占 60% 以上,年齡在 30~35 歲為主流用戶,70% 的用戶在家使用。
那么在招攬來用戶后,Calm如何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呢?
事實上,Calm是直接從產品服務中獲利,而非廣告費用。比如,用戶可獲得7天的高級訪問權限,之后每年的訂閱費用為59.99美元,或者可以支付299.99美元的一次性費用。
從創業初期的4人團隊到目前的30人,Calm目前的發展速度相當迅猛: 2018年,Calm的銷售額同比增長400%達到1.5億美元,軟件下載次數超過4000萬次,并成為App Annie在2018年銷量最高的健康和健身應用程序。
Headspace:獎勵+激勵刺激用戶游戲心理
如果要在冥想類APP找到一款與Calm分庭抗禮,已經累計獲得7500萬美元風險投資的Headspace便是首當其沖的那一個。
2010年5月, Andy Puddicombe和Richard Pierson聯合創立了冥想類APP”Headspace“,其總部位于美國加州。
Andy跟冥想其實也有很大的淵源。在他22歲那年,同時經歷了兩個朋友與父親去世后,他從大學輟學來到亞洲尋求內心的平靜。此后他在寺廟里呆了十多年,成為一個藏傳佛教的喇嘛。
而后來他創建的這款Headspace冥想APP,與其他同類產品相比帶有一種“佛教空性般的氣質”。比如Calm有著絢麗的畫面和豐富的背景音樂,但Headspace 只提供創始人 Andy的引導語,背景是一片寂靜,這或許是Andy修行十年后的精神執拗。
事實上,Headspace還是配有冥想類APP的基本功能的:比如設置通知幫助用戶安排冥想時間,配有大量冥想課程內容——包括情緒管理、減壓放松、深睡眠的文章和視頻。
但它最鮮明的特點還是其不斷引誘用戶的“游戲玩法”。
用戶在初次進入Headspace時,會有一個入門的十步冥想練習。這個練習是用來幫助初學者熟悉產品的功能和使用,并且完全免費。
而當用戶希望進一步學習冥想課程時,面對的就是針對不同人群類型的付費課程了。比如針對日程緊張人群的“迷你課程”、改善睡眠的“睡眠冥想“等等。
站在Headspace角度看,如何讓用戶持續付費呢?事實上,Headspace采用的是獎勵 + 激勵機制。
比如,用戶每完成一個任務,它就提醒用戶的身心已經得到了提升,這對于用戶來說就是一種直觀上的獎勵。 另外在完成一項任務完成之前,用戶只能看到距離下一目標的距離而看不到后面的學習內容,這讓用戶始終處于驚喜與好奇的狀態之中。
而在設計獎勵機制時,Headspace讓每一節訓練課完成的建立變成下一節課的解鎖以及一些激勵的語句,這在某種程度上激發了用戶的游戲心理。
除了深諳用戶的游戲心理外,Andy還是一位品牌營銷大師。
比如Andy曾引導 Jimmy Fallon 脫口秀的現場冥想,與比爾蓋茨和梅琳達夫婦一起探討如何用冥想促進人類健康及助力慈善事業,最出名的當屬他的公開主題演講 “All it takes is 10 mindful minutes ”,這場演講在TED的觀看數量是922萬人次,在Youtube 是220萬人次。
這些活動都讓Headspace的品牌形象得到大面積推廣,同時也讓Andy成為Headspace的靈魂人物。
在收獲大批用戶后,Headspace采用“先使后付費”的盈利模式:用戶可免費進行30天掌握冥想的基本知識。之后訂閱開始時每月12.99美元,或者支付399.99美元作為一次性費用。憑借這種盈利模式Headspace去年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
花式百出的冥想工作室
除了Clam和Headspace這種在線上滿足焦慮人群精神釋放的APP,線下實體場所也開始打起了焦慮人群的生意,也就是所謂“冥想工作室的興起。
相關數據統計,美國超過 2450 個冥想工作室創造了約 6.6 億美元的收入。這種冥想工作室究竟是怎樣的呢?
The Dens是一家位于洛杉磯的精品冥想工作室,其創始人Rabinowitz在擔任NBC執行副總裁的高壓力工作中發現冥想對于自我精神調節非常有用,于是便成為冥想的支持者。
在打造The Dens的時候,Rabinowitz將其設計為世俗服務的、可以被大眾接觸的冥想工作室,而不是只與大師聯系在一起。
“這里沒有語言,”她說?!摆は霊撨m合每個人?!?/p>
這個2500平方英尺的工作室擁有三個房間,看起來舒適溫馨。房間里面安置沙發和書,墻壁上涂有舒緩的青色藍色,厚厚的墊子沿著木地板均勻分布,昏暗的頭頂照明來自從天花板擺動的黃銅燈籠。
這里每天都有冥想課程,由22名教師輪流指導,時間從20到45分鐘不等。每節課都有不同的用途,比如聚焦、治療、睡眠,還提供融合氣功和培養創造力的冥想以及孕婦的冥想。
冥想課程有的提供音樂,有些則以教師的聲音為指導,默默地進行。
“我們鼓勵人們在家里進行冥想,但在這樣的團體環境中也會有一些美妙的事情。” Rabinowitz稱。
課程費用相對也比較親民,每節課22美元,一個五星級的套餐100美元,每月無限制的會員費用為160美元,如果想要在課堂外學習和冥想則需支付5美元。
其實美國各地正在興起許多類似The Dens這樣的冥想工作室,比如:Mastermind、Unplug……
當人類的精神境界因為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而變得焦慮不安時,冥想這種古老的心性鍛煉法重新被都市人撿拾起來。
敏感十足的創業者嗅到涌動著的商業氣息紛紛打滿雞血,幫助靜心的APP被不斷開發,冥想工作室在城市的各個角落里興起,關懷心靈也成為了一個新的行業。
但這個新興行業會持續多久,又將迎來怎樣的機會與挑戰呢?或許只能等待時間的檢驗。
參考資料:
1. https://medium.com/@actuallyme/how-mindfulness-became-a-billion-dollar-industry-61acb50fd436
2. https://www.webwire.com/ViewPressRel.asp?aId=214152
3. https://www.macrumors.com/2018/12/17/calm-became-top-meditation-headspace/
4. https://www.cnbc.com/2019/02/05/calm-raises-88-million-valuing-the-meditation-app-at-1-billion.html
5. https://www.guidingtech.com/headspace-vs-calm-mediation-app-comparison/
6. https://www.sohu.com/a/246815057_104421
7.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effects-meditation-brain-changes-health-science-2017-8
8. https://www.vogue.com/article/meditation-yoga-mndfl-studio-new-york-city
9. https://fitt.co/best-meditation-studios-united-states/
10. https://www.latimes.com/health/la-he-meditation-dens-20160402-story.html
-END-
作者:Eric,公眾號:硅兔賽跑(ID:sv_race),硅兔賽跑專注報道硅谷一手科技、創投資訊,為大家帶來有趣、有料、有品的跨境創投信息。
本文由 @硅兔賽跑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3CZUGoNcOl-MyYYlsHKdcg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中國的大象冥想了解一下?
我個人很喜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