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的海外征途:順境之下有隱憂

0 評論 10304 瀏覽 33 收藏 20 分鐘

抖音出海的優(yōu)越成績不禁讓出海艱難的軟件商羨慕。但是實際上,看似一帆風順的TikTok國際化之路,也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

在抖音和?TikTok?誕生之前,國內外均不乏短視頻平臺。

2012?年?6?月,以?6?秒為固定時長的短視頻平臺?Vine?正式誕生,數月之后被?Twitter?收入麾下,并于次年一月推出?iOS?版客戶端。三個月后,Vine?即成為最受歡迎的視頻分享?APP,并于?4?月?9?日成為美國?App?Store?當日下載量最高的軟件。

在中國,原本專注做?GIF?圖片的快手在?2013?年?7?月轉型短視頻;一個月后,酷?6?網創(chuàng)始人韓坤創(chuàng)辦一下科技,推出秒拍視頻,將短視頻的固定時長確定為?10?秒;又一個月,騰訊微視正式上線,它將?Vine?和秒拍的短視頻時長折中,以?8?秒作為平臺內容時長標準。

但誰也沒想到,2016?年才誕生的抖音會成為短視頻領域最大的玩家。截止?2019?年初,抖音在國內的日活躍用戶超過?2.5?億人,全球月活躍用戶超?5?億人。

抖音在中國市場的崛起屬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但?TikTok?在國際市場上的亮眼表現,成為了出海艱難的中國軟件服務商們羨慕的對象。

去年,在字節(jié)跳動的六周年年會上,張一鳴提出了他對于國際化的態(tài)度:

“全球化相當于換軌道,我們要修整汽車,而且還不能停下來調整,我們不能減速,必須同時往前走?!?/p>

以目前?TikTok?在海外市場取得的成績,其發(fā)展速度應當沒有讓張一鳴失望。

01 TikTok 的成績單

TikTok?在海外市場成績如何?

在列數據之前,媒體的評論和對手的動作,可以作為一個側面論證因素。

美國知名流行文化雜志?Rolling?Stone?的主筆?Brittany?Spanos,決定用一周時間試用一下?TikTok。

在記錄其體驗的文章開頭,她闡述了自己萌生這一想法的理由:

“你無法避開?TikTok。如果你在刷?Twitter,你會看到類似?Vine?的視頻至少每天出現在你的時間線上一次;刷?Instagram,你的朋友也會把他們最喜愛的?TikTok?視頻發(fā)到?Storie?中。自打?Vine?消失之后,TikTok?引領了最強勁的一波視頻風潮?!?/p>

關于?TikTok?所引發(fā)的短視頻現象討論,在西方媒體中變得越來越常見。

同時,一如騰訊推出多個短視頻平臺圍堵抖音一樣,美國社交巨頭?Facebook?同樣將目光聚焦在了這個用?15?秒征服年輕人的視頻社交媒體,并推出了一款抄襲了?TikTok?主要功能的產品?Lasso。

可惜,Lasso?的結局和微視相似,在拉攏多個?TikTok?上的?KOL?后,Lasso?依舊沒能贏得年輕人的關注。

據?AppAnnie?數據:2018?年底,這款軟件在?AppStore?圖片和視頻分類中的排名為?687,軟件發(fā)布后不久,項目負責人?Brady?Voss?便從?Facebook?離職。

媒體和對手的言行是主觀反應,數據則能夠呈現出客觀事實。

根據?Sensor?Tower?數據:2018?年?TikTok?的月度下載量持續(xù)提升,到十月份,超越?Facebook、Instagram、YouTube?和?Snapchat?這四大美國國民級應用,位居美國?iOS?AppStore?第一位。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Android?市場,Statista?統計了美國區(qū)?Google?Play?Store?2018?年十月的下載量數據,TikTok?位居第一。

不止在美國,在亞洲除中國大陸外的國家和地區(qū),TikTok?排名都相當靠前,與?Instagram?相比也占據了絕對優(yōu)勢。

目前,TikTok?共進入了?150?個國家和地區(qū),覆蓋?75?種語言。截止?2018?年十月,TikTok?在全球的總下載量達到?8?億次(國內安卓用戶由于系統割裂原因未納入統計數據)。在全球各地,其下載量都有顯著的覆蓋,其中以東南亞地區(qū)為主力軍。

在海外,TikTok?堪稱殺時間利器。據統計:全球?TikTok?用戶平均每天在該軟件上停留的時長為?52?分鐘。作為參考系,2018?年全球用戶使用手機時間最長的四個國家為印尼、泰國、中國和韓國,日均使用手機時長在?4?小時左右。

中國互聯網產品能夠在全球,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大市場取得如此成績,絕對是頭一遭。不過,TikTok?之所以如此快速地蔓延全球,是因為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02 TikTok 的高起點

字節(jié)跳動的官方公眾號曾寫過抖音誕生的過程,據抖音的產品經理張祎所說:抖音冷啟動快結束時,就已經做好了國際化的準備。

原因倒也簡單,從?2015?年起,美國?AppStore?的視頻圖片類型中,來自各國的短視頻類應用相繼霸榜。美國人民在玩短視頻這件事上所傾注的熱情,顯然要比國內用戶來得更早。

抖音更名?TikTok?征戰(zhàn)國際市場,一路可謂順風順水,但觀察它在?App?Store?的下載量增長數據可以發(fā)現:2017?年第四季度,TikTok?迎來了下載量的高速增長。當時,國內的抖音也處于爆發(fā)期,爆發(fā)的主要原因是在積累了近一年的產品更迭之后,字節(jié)跳動開始大范圍地將資源傾斜給抖音,讓它在春節(jié)期間成為了一騎絕塵的黑馬。

而在國外,TikTok?崛起的最重要原因卻并不在此。下載量飆升,主要是因為字節(jié)跳動一舉收購了北美最流行的短視頻應用?Musical.ly,收購價格與當年?Facebook?拿下?Instagram?一樣,十億美元。

在字節(jié)跳動收購?Musical.ly?之前,抖音一直被認為是后者的抄襲者,其界面和功能的設計幾乎與?Musical.ly?如出一轍。

Musical.ly?于?2015?年誕生于上海,其創(chuàng)始團隊從一開始就將市場目光放在了中美兩地。彼時,短視頻已經發(fā)展多年,卻一直沒能形成大規(guī)模的影響力,主要原因是視頻拍攝本身的技術門檻。當時的短視頻平臺僅僅將時間縮短至?10?秒、8?秒,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拍攝門檻,但在形式上仍然難以對用戶產生創(chuàng)作的吸引力。

想要刺激用戶創(chuàng)作欲,必須在提高內容趣味性的同時降低創(chuàng)作門檻,能夠實現這兩點的產品,才具備大火的基礎。

與?Musical.ly?幾乎同時誕生的小咖秀,通過「對口型」的方式實現了上述要求,上線兩個月后便登頂國內排行榜,日活用戶超?500?萬,日均原創(chuàng)內容達?120?萬條。

Musical.ly?采用的方式,是以海量音樂切入,用戶可以為自己?15?秒的視頻配上音樂,也可以在通過音樂尋找靈感拍攝視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平臺的吸引力。不過,在小咖秀等競爭對手驚艷的成績之下,Musical.ly?在中國市場只能算是不溫不火。

然而,這款產品卻在美國市場受到了年輕一代人的喜愛。2015?年?7?月,它連續(xù)一周登頂美區(qū)?AppStore。如今短視頻平臺上極為知名的表演形式「一秒變男神女神」,便誕生于那個時候的?Musical.ly。

在打上「don’t?judge?me」的標簽之后,這一視頻形式一夜之間火遍全球,其運營團隊甚至接到了?BBC?的采訪邀請,同時也讓這款短視頻軟件擁有了社區(qū)的文化氛圍。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Musical.ly?在北美嶄露頭角之際,Vine?因為盈利能力不足、以及?Snapchat、Instagram?的競爭壓力下,被?Twitter?放棄。2016?年?10?月,Twitter?重組,Vine?正式關閉。

之后的幾年,Musical.ly?迅速發(fā)展。到?2017?年?11?月字節(jié)跳動提出收購邀約時,Musical.ly?已經在全球擁有?2.5?億注冊用戶,日活躍用戶?2000?萬,其中北美市場為?600?萬。

Musical.ly?之所以甘心被收購,與?Vine?被迫關閉原因相似,都是在?Instagram?和?Snapchat?的競爭下,遭遇了用戶增長的天花板。同時,高昂的廣告費用和羸弱的銷售能力,讓它遲遲找不到變現方式。在此境遇下,擁有?TikTok?的字節(jié)跳動顯然是最好的買家,后者之前已經收購了美國本土短視頻平臺?Flipagram。

2016?-2017?年,是字節(jié)跳動大肆進行海外收購的年份,尤其在與今日頭條對應的資訊領域,和與抖音對應的短視頻領域,字節(jié)跳動在東南亞、美國、印度等地完成了多項收購。

同樣一款產品,巨頭的玩法和小型創(chuàng)業(yè)團隊的玩法截然不同。Musical.ly?與?TikTok?合并之后,字節(jié)跳動擁有了足夠廣泛的用戶基礎和品牌聲量,同時足夠龐大的資金地盤也足夠支撐它進一步的擴張。

2018?年,國內的抖音手持資源開啟了全面的宣傳,在海外,TikTok?同樣出手闊綽。

2018?年一個有趣的數據是:未在國內開展業(yè)務的?Google,在國內互聯網公司出海的潮流下,來自中國的營收突然出現了爆發(fā)性增長,大陸、港澳臺的廣告營收綜合同比暴漲?60%?達到了?30?億美元。而這?30?億美元中,有?3?億美元來自字節(jié)跳動,且全部投給了一款產品——TikTok。

TikTok?在?YouTube?視頻上的貼片廣告出鏡率之高,逼得國外網友制作了一批表情包用來調侃。

除廣告投放外,TikTok?也在美國用上了名人效應,知名脫口秀主持人?Jimmy?Fallon?和滑板手、演員?Tony?Hawk?都是?TikTok?在美國的代言人,同時也在?TikTok?上發(fā)布自制短視頻。

名人效應、廣告投放加上大舉收購,成為了?TikTok?能夠征服美國、征服全球的基礎。但于此同時,張一鳴主張的算法優(yōu)先,則讓?TikTok?和今日頭條、抖音一樣,具備了與對手不一樣的競爭優(yōu)勢。

03 TikTok 的殺手锏與隱憂

在海外短視頻平臺的發(fā)展歷程中,永遠躲不過的是來自?Instagram、Twitter?和?Snapchat?的競爭。作為一款來自中國的產品,TikTok?在水土不服下,也將承受更多的競爭壓力。

除了背靠字節(jié)跳動擁有了和巨頭博弈的資本基礎外,TikTok?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如此強大的競爭力以對抗上述平臺、算法,是它最大的殺手锏。

除了表現形式外,TikTok?和其他社交媒體平臺在底層交互邏輯上并無太大差別,關注、點贊、評論、話題和標簽,一樣都不少。

但是,以算法推薦為內容組織核心,其平臺本身是開放的,而以關注為內容組織核心,其平臺是封閉的。

TikTok?繞過了傳統社交媒體平臺中「好友動態(tài)」的關鍵位置。打開?APP?后,它呈現的是「為你推薦」頁面。從用戶關系上來看,這里的內容與你毫不相關。但是從算法的角度看,你的每一次滑動、點贊、評論、關注,都會對這一頁面產生影響。

最終的結果是:算法會讓你看到所有你想看到的內容——如果看到的你不喜歡,劃過去就是。

相比之下,Twitter?和?Instagram?從設計之初顯得謹慎而封閉。關注、轉發(fā)和標簽,是你獲得信息的唯一方式。直到后來,Instagram?和?Twitter?才關注到了這一問題,逐漸加入算法對內容的干擾。

所以,現在刷?Instagram?和?Twitter,內容呈現方式是亂序的,「可能感興趣的內容」逐漸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當然,國內的微博也一樣,即使被用戶罵了很多遍,都不會給用戶一個正常的時間線,各家的想法都差不多。

TikTok?內容本身的純粹娛樂化也在無意間增加了它的受歡迎程度,幫助它躲過了海外社交媒體平臺難以避免的黑洞。由于言論尺度較大,Twitter?的水軍、Instagram?的騙子以及?YouTube?的極端主義者言論,都讓用戶覺得沉重與厭煩。

相比之下,TikTok?像是娛樂場,人們用看似愚蠢的方式游戲人間,盡管消耗了很多時間,最后留下的只有毫無意義的快樂,用戶依然甘之如飴——別說什么浪費生命,這本身就是用戶最重要的目的和訴求。

美國的以為抖音網紅?Billy?Mann?在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態(tài)度:

“這有點像逃避。對于那些看到世界水深火熱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就好像說,「我需要愚蠢」?!?/p>

然而,過分的娛樂化產生的負面效果,同樣讓?TikTok?在多個國家遭遇監(jiān)管挑戰(zhàn)。尤其是,當該平臺的娛樂內容吸引大量未成年人加入后,其面臨的非議也將持續(xù)增加。

去年七月,印尼率先發(fā)難,通信部以「存在大量不良內容,對青少年兒童的成長非常不利」為由,將?TikTok?徹底封鎖,直至整改一周后才得以解禁。

在印度,立法者呼吁政府徹底封殺?TikTok,他認為:這款娛樂應用為導致當地年輕人的文化墮落。

同時,印度多家媒體報道:多位網友因為在?TikTok?上遭遇網絡暴力而自殺,讓?TikTok?在印度再度遭遇輿論危機。不久前,印度多個法院要求印度政府下令,禁止下載?TikTok?軟件,原因是該軟件涉嫌傳播兒童色情內容。

在美國,TikTok?同樣面臨著監(jiān)管挑戰(zhàn):早在?Musical.ly?時期便因為搜集未成年人信息而遭到調查。數月前,TikTok?因為侵犯兒童隱私,被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處以?570?萬美元的罰款。

在國外媒體平臺,Common?Sense?Media?的負責人?James?P.?Steyer?的一段評論被多家媒體轉載。他對?TikTok?評價道:「關鍵不在于?TikTok?上的內容不適合你家?15?歲的孩子,而是它會對你家六七歲的孩子造成的影響?!?/p>

TikTok?遭遇的問題,和國內的抖音也格外相似。過去一段時間,字節(jié)跳動受監(jiān)管影響,不斷增加人工審核的工作,據報道其審核團隊總數從?8000?提高到了?10000。但這是負責字節(jié)跳動旗下所有產品審核的總數,能夠有多少分配給覆蓋?150?個國家、75?種語言的?TikTok?仍然是個未知數。

時至今日,字節(jié)跳動已經成為估值?75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這個不愿站隊的新興巨頭,用迄今最成功的國際化產品?TikTok?證明了自己的野心。復盤其海外征途,似乎比其他任何產品走得都順利,也走得更遠。

但于此同時,它也遭遇了更多的挑戰(zhàn)。未來幾年,字節(jié)跳動到底能夠邁得多高走得多遠,TikTok?應當會是最關鍵的因素。拭目以待。

 

作者:Fx Wei

出品:互聯網圈內事

本文由 @Fx Wei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