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適當“冗余”,效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在現代社會,效率成了隨處可見的一個關鍵詞,不管你是什么產業、什么崗位、什么社會角色,追求效率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筆者卻有著截然相反的看法:效率越高越好,不一定是件好事。
(聲明:對于基本自律能力都不具備的職場“閑人”不屬于本文目標群體。)
效率在主流社會中頗受追捧。
工廠追求效率,商業運作追求效率,工作追求效率,學習追求效率……除了春宵一刻之類的美好事物,人們幾乎凡事追求效率。
市場總是最誠實——人們對效率的需求,養活了超萬億級的咨詢市場。
近來吵得沸沸揚揚的996,以及據說越來越多的初、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6個小時,這些都跟“效率”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但是,一味追求高效率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一、消除冗余,效率越高越好?
如果我們想看清一個事物的真面目,那么不要嘗試去定義“它是什么”,而是看它的對立面“它不是什么”。
效率的對立面是什么?——冗余
你怎么理解冗余?通俗的話來說就是重復、累贅、多余,看上去不太優雅。
我們計算機科學出身的人對冗余的理解稍微中肯一點。在計算機工程中,冗余是為了保障系統安全可靠性的“備份”設計。
比如你現在看的這篇文章,它的數據有些在沙漠中、有些在草原上甚至深海里,這種分布式冗余設計就是為了某臺服務器斷電時你還能繼續看少加點班。
與計算機工程相反,現代社會更傾向于消除冗余,以此實現把資源(時間、精力、資金等)徹底榨取……不,是價值最大化。
比如有些公司,員工經常加班到深夜,上下班往返家中浪費時間,每天重復如此,從效率視角看,這是一類冗余。
如何消除冗余呢?公司免費安排加班宿舍,提供洗浴環境。今晚加班?別回家了,住公司星級酒店吧。
這可不是瞎編,不少公司還真就這么干。
類似道理,有些中學從“走讀制”到“全封閉式管理”(吃住在學校),也是為了盡量消除“來回”冗余。
實際上,我們到處可以看到消除冗余“優化”效率的痕跡。
比如:公司座位布置通常就把高頻溝通協作的同項目組人員放在一塊,而不是隨機分配或“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如此,經常需要溝通的人就不用來回跑浪費時間。
乍一看,上述改進很好,幫人節省時間,讓人更專注于事務中,改進效率、提升業績。
但是,我們總感覺這種過度效率好像哪里不對勁。
我們的本能并非“胡思亂想”,它還真的頗有淵源——在古代歐洲,只有奴隸的工作才講究“效率”,原因是奴隸不太被當人看。
哪怕拋開人文主義的視角,現實中效率真的就越高越好么?
二、過度追求效率的弊端
我們以交通運輸系統為例:
按照效率最優的觀點,道路效率最高的狀態應該就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但現實是,假設從你家開車到公司,暢通無阻狀態是30分鐘,那么:
- 當道路承載量為5%,行車時間為30分鐘。
- 當道路承載量為15%,行車時間為40分鐘,略微塞車。
- 當道路承載量為16.5%,行車時間為60分鐘——增加10%車輛導致塞車猛增50%。
- 當道路承載量達到35%時,整個運輸系統完全癱瘓!
可見,隨著道路運載效率的上升,整個交通系統的效能先是上升,隨后成指數級下降。
與人們盲目追求效率的瘋狂相反,大量優秀的人造系統都存在刻意抑制效率的冗余設計。
比如MAC OS,一旦它檢測到CPU處于玩命狀態太久,就會自動啟動某個“空轉進程”,強制占據100%CPU,迫使電腦“冷靜”,以此保護重要電子元件不受損害。
當然,這些人造系統設計的靈感來源正是大自然,大自然才是鬼斧神工級的設計大師。
比如,自然生態圈在地球上存續超過38億年,大量物種輪番登臺,陸續退出,但作為一個整體,自然生態系統仍繁榮強盛。之所以達此境界,最關鍵原因就是大自然存在大量冗余結構,能通過“自適應”機制應對不確定性環境的各種沖擊。
想象下如果大自然資源處于100%效率運作是什么樣?
比如你呼吸的每一口空氣都恰好要由108片葉子光合作用提供。系統整體運作必須一環接一環,縫得一針不漏。
萬一有人吃多了大蒜放多了個屁,可能就觸發多米諾骨牌連鎖反應,導致整個生態系統徹底崩潰。
交通系統經常崩潰(塞車、航班延誤)正是因為效率太高。
類似道理,我們的生理系統也存在大量冗余設計,比如,人體最重要的生物器官都是“雙機熱備”而不是“效率最大化”:我們有兩個腎臟,大腦分左右腦……最惡劣的情況,其中一半能接替另一半的工作。
我們大腦也是一個特別重視冗余的系統。
一旦它察覺哪里不對勁,比如心腦血管持續處于高壓狀態,就立馬讓你感到疲倦犯困或想暴打老板一頓。
這時如果你還是忽視大腦的警告,最嚴重的情況就可能導致休克甚至……
三、如何在效率與冗余之間保持“綜合最優化”
那么就我們關注的工作學習效率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在效率與冗余間保持“綜合最優化”?
考慮到個體差異,這里不可能開出類似科學精準量化的模型,但我們能定性描繪效率與成效的曲線關系:
如果一個系統效率太高,那么它可能處于雪崩的邊緣。
我們這個社會對效率的追求已經達到病態的程度,我就不談那些高效工作高效學習之類的給世界添堵了。
反之,結合我自身的工作習慣,我想跟你們分享下“冗余”的好處。我發現以前很多看似很蠢的“冗余”行為無意中給到我很多 “驚喜”。
比如,我發現很多同事記錄心得經驗,一般會歸類安置得井井有條,以方便查閱。
但我又懶又隨性,既不對內容歸類,記錄時也就打開文檔直接拉到上次記錄的底部寫起。這導致我每次翻閱時都會反復把以前的內容刷一遍。按理說,這屬于高冗余低效率的行為吧。
但慢慢地我意識到,每次記錄新內容時,刷一眼舊內容竟經常會跟新的閱歷產生“化學反應”,舊經驗在“進化”,同時衍生了新的獨創觀點。
從現代認知神經科學的視角看,隔段時間“復習”不僅極大提升了長期記憶的保留率,而且,由于“復習”的過程是對舊有經驗的“再現”,它跟新經驗產生聯結,使得經驗結構塑造地更豐富(內化,從而更有利于調用)。無形中,看似低效率的冗余行為竟幫了我大忙。
又比如,我經??v容大腦的“冗余”行為,比如工作壓力爆棚的間歇,我就經常喜歡隨機翻開唐詩宋詞“神游”起來。
就好比剛才,我寫這篇文章寫得有點累,就隨便翻了首唐詩(為更清晰體悟我的感受,此處可慢速一字一字朗讀):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圃妱㈤L卿《送靈澈上人》
賞心悅目神游了大半個小時,大腦滿血復活。
或許你覺得我吊兒郎當,但其實「少加點班」不少頗受好評的專題,都是在這些半走神狀態中突然冒出來的。
現在回想起來,類似這些“低效率”的奇怪工作(學習)習慣,我從未“戒掉”。
現在城市的孩子們備考,那效率高得像在玩命,但我以前初三的時候刷《三國演義》;高三的時候刷《紅樓夢》;最近特別忙,于是我又開始刷《海賊王》……
一個井然有序的系統背后一定存在著冗余。
任何聰明的系統或個人,也一定會充分利用“冗余”來平衡效率過高導致的“負效能”。
又比如企業在關鍵崗位上基本上都有A/B角“雙機熱備”的設置,看似多出了“空余”人力,實際上卻是保障整個系統的安全運作。
至此,我們也可以看到,現在社會的各種996現象,廣大學子們“早出晚歸”的高效率學習,從社會系統的視角看,根本就在作死的懸崖上走鋼絲。
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明明很努力了,但仍然工作成效低、學習沒長進,那么不是因為效率低,恰恰相反是效率太高了!
如果你想活得好一點,活地長命一點,還是趕緊為自己進行一些“冗余”設置吧。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哆M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贊同作者的觀點,我每天工作7.5小時,其中5個小時是高效率,沉浸式投入,剩余時間都是在神游或者聊天,不過總體上工作質量很高!
感同身受?。ㄎ帐郑?/p>
這篇文章用效率和冗余兩個詞不貼切。道路的效率不等于承載量,應該是車在單位時間內行駛里程才對。還有計算機和生態環境中你提到的冗余概念更像是一種過載保護機制,從這種角度說他們并不冗余。最后你說的你在工作過于疲憊時喜歡神游,反而得到更多有價值的觀點,這時候如果把效率=創造價值÷時間的話,你的效率反而變高了??v觀全文說的應該是避免過載能降低系統崩潰的風險,以及提高勞動時間的價值才對,也就是說避免過載實際上是在提高效率才對。
?? 感謝補充,確實感覺現在的很多詞匯不太適用于新的語境跟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