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圖文自媒體產業

5 評論 12566 瀏覽 57 收藏 25 分鐘

為什么說“相比較直播和短視頻,圖文內容很克制了”,相信看完本文,你將會找到答案。

一、序言

1991年中國惠多網,第一批壯志凌云的內容網民誕生,走出了馬化騰、丁磊、雷軍等一批極客,那時的許多人至今也依然活躍在各個領域。

1998年到2005年前后國內Web1.0時期,誕生了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和一些氛圍融洽且小眾BBS,走出了滿腹經綸的慕容雪村、痞子蔡、安妮寶貝等第一代內容IP。

2005年到2011年前后Web2.0時期到來,超級女聲李宇春爆紅,草根有了上升通道,互聯網開啟了造星運動,天涯、貼吧等SNS社區成為事件焦點,鳳姐、犀利哥等現象級草根層出不窮,德云社郭德綱異軍突起,博客成為那時文字內容生產者的主要媒介。

2011年至今屬于移動互聯網時代,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自媒體平臺群雄逐鹿,專業媒體走下神壇,個人的發言空間無限放大,各大自媒體IP唯我獨尊,真假難辨的內容橫行,從郭美美到咪蒙,包括papi醬、MC天佑等一批現象級網紅欣欣向榮。

#相比較直播和短視頻,圖文內容很克制了#

二、移動端的平臺更迭

進入移動時代以后,微信等新型平臺的流量紅利為內容生產帶來了巨大風口,加上雙創的大環境導向,不僅大量原生網紅河東獅吼,大批專業媒體人也金戈鐵馬,利用自身內容專業強、資源足夠,轉型不轉行的加入內容大軍,一時之間自成一隅風景。

天涯、貼吧、博客等PC內容平臺到了移動端后勢能漸衰,微信公眾號的社交關系鏈,今日頭條的算法信息流,這兩種移動端原生的分發形式舉重若輕,掌控著圖文內容分發的制高點。

各大自媒體人聞雞起舞,入駐微信和今日頭條等平臺建立IP賬號經營粉絲,把平臺公域流量轉化為自己IP賬號私域流量,通過對私域流量的再分發來變現,以此衍生出微商、硬廣、植入式廣告、知識付費等商業模式。

移動時代的平臺分類:

  • 聚合平臺,移動時代的內容霸主,星火燎原的集中了所有內容類目和作者資源。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微博、手機百度、UC瀏覽器等平臺之間縱橫捭闔,聚合平臺在移動時代叱咤風云,瓜分了移動互聯網大多數自然新增流量,之后通過社交或者信息流方式再把流量二次分發給平臺自媒體賬號。
  • 新聞平臺,以新聞資訊為主要方向的內容平臺也一葉知秋,騰訊、新浪、網易、搜狐、鳳凰網等泛資訊門戶同樣轉型新聞聚合平臺。因為泛資訊門戶早期是自采編內容,在移動端遭遇海量自媒體內容后,自家內容調性被嚴重稀釋,被迫轉型為自媒體入駐的信息流分發平臺;還有一大批垂直新聞平臺,虎嗅、鈦媒體、36氪、創業邦、界面新聞等只能釜底抽薪,寄居在微信成為頭部的內容IP。垂直新聞平臺內容有一定專業門檻,一度曾是專業撰稿人的禮儀之邦,平臺內容調性也被自媒體內容稀釋,不得不草木皆兵,除了自采編以外,吸收一定比例的專欄作為補充,以此來保持內容質量的競爭力。
  • 知識平臺,以知識點為主的內容平臺早已樹大根深,職場類的知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女性類的新氧、寶寶樹,垂直行業的汽車之家、丁香園、派代等。知識平臺的用戶需求明確,知識點與PC工作場景也契合,因此知識平臺一方面還可以繼續深耕PC,另一方面見賢思齊也成為內容IP寄居在各大聚合平臺,進一步經營私域流量。

聚合平臺作為掀動內容浪潮的時代推手,集中了內容產業的所有三教九流,顛覆了PC時期的新聞門戶,改變了用戶看新聞的習慣。新聞和PC的聯系越遠,新聞平臺越如履薄冰,垂直平臺因地制宜依靠內容深度繼續入駐聚合平臺經營私域流量。泛新聞門戶則只能圖窮匕見,選擇和聚合平臺正面搶奪內容資源。知識類平臺坐擁大量春華秋實,內容的生命周期長,需求剛性,還有很強PC場景慣性,因此知識平臺大多選擇繼續深耕PC,同時也逐鹿中原入駐在聚合平臺經營私域流量。

三、聚合平臺的策略調性

最大資源分配者可以頤指氣使,聚合平臺無與倫比的身份地位,連分發規則的微小變更都可能攪起內容產業的巨大風浪。微信公眾號每次改版更新都會引發媒體的群儒舌戰,今日頭條等信息流平臺的流量傾斜,直接催生了秀色可餐的短視頻風潮。

通過社交關系分發的微信公眾號環境算得上鐘靈毓秀,依托微信超過10億的月活流量,在公眾號基礎上衍生出小程序、直播等細分場景,微信扮演的操作系統生態圈的不斷擴張,也讓窮追不舍的圖文自媒體們接連掉隊,只有少數明星團隊雖已氣喘吁吁,依然還在勉強跟隨。

社交關系分發的另一個平臺新浪微博,從草根大號到自媒體算是亦步亦趨經歷了幾度興衰,從川流不息的泛媒體開始,千錘百煉之后,現在更加偏重娛樂和電商的半垂直調性,曾經的風起云涌如今也算找到了歸宿,時過境遷的微博至今依然能保持超過3億的月活,還是事件傳播和活動舉辦的最好定位場景。

信息流分發內容平臺的競爭,各自都在義憤填膺的指責對方,其實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全部都聲名狼藉,目前競爭也到了尾聲,根據市場占比大致可分為三個梯次。

第一梯次是今日頭條和手機百度,月活均超過2.5億。今日頭條是信息流代言人,最早獲得了移動端紅利,早期移花接木的抓取網絡內容然后智能分發給用戶,最后建立了頭條號的自媒體生態。百度雖在PC端橫行霸道,但在移動端卻一直掉隊,原本以為病入膏肓,近兩年卻憑借百家號生態在內容端竟然爭得一席之地,通過搜索+信息流的雙引擎模式分發內容,百度和頭條這兩家近期也正在虎視眈眈的相愛相殺。

第二梯次是騰訊系,騰訊新聞和QQ瀏覽器月活均超過2億。騰訊被人詬病賽馬機制協同能力不足,但在內容平臺上卻得隴望蜀,騰訊新聞遠遠甩開了新浪、搜狐、網易、鳳凰等資訊門戶,QQ瀏覽器也超越UC成為國內用戶量最大的瀏覽器。企鵝號生態算得上物競天擇,不僅和微信公眾號內容相互協同,還可以在騰訊新聞、瀏覽器、天天快報等多個騰訊系渠道共享流量。

第三梯次是UC瀏覽器,月活1.5億以上。UC最早深耕移動端瀏覽器,在塞班時代就以省流量和優化速度形成了很好的口碑形象,這種集腋成裘在很長時間內都讓UC執移動瀏覽器的牛耳,瀏覽器競爭全面爆發以后,BAT等各路牛鬼蛇神的瀏覽器均都粉墨登場,UC開始平庸化和吃老本,最后被阿里收購,大魚號相較于頭條號、百家號、企鵝號來說也是火中取栗,競爭力最低。

除以上三個梯次,趣頭條和新浪、搜狐、網易、鳳凰等新聞門戶都可看作內容聚合平臺,但月活均不過億,之后也很難再出人頭地,尤其趣頭條就是個撒錢游戲,借用內容打掩護的暗度陳倉,游戲性質一點沒變。

  • 社交媒體,微信公眾號過五關斬六將,不僅能作為獨立模式的自媒體,通過內容的綠樹成蔭來留存和經營私域流量;還能夠作為企業的市場渠道來循循善誘,宣傳品牌引導口碑;同樣可以作為商品的銷售渠道,直接的帶貨成交;總之,公眾號的大生態,用途可以淋漓盡致,無所不能。
  • 信息流,分發算法智能匹配喜好,阿貓阿狗也可能沉迷在今日頭條找到朋友。一方面新聞,另一方面娛樂,是所有用戶的殺時間利器。算法的移花接木以及讓用戶的醉生夢死,這種分發形式如今也開始遭到懷疑,比較側重隱私的用戶開始流失,這個層面的用戶通常價值最高,看來信息流的未來任重道遠。
  • 其他,工具+分發,如簡書,從筆記工具到內容分發,屬于年輕小眾用戶的世外桃源,內容調性自成一派。這種工具+分發形式在短視頻司空見慣,在圖文領域還陽春白雪,國外Medium如火如荼,不知道未來這種形式會不會在國內造就新型平臺。

微信8歲,今日頭條7歲,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早就消失殆盡,圖文內容開始四面楚歌。2019年公眾號圖文內容平均打開率只有1.31%,多數公眾大號的推文就是飲鴆止渴,呈現掉粉大于增粉的負增長。信息流平臺利用內容補貼鑿壁偷光,作者多棲在所有平臺賺取收益,內容同質化嚴重,賬號收益日前也已經直線下降。

聚合平臺從曾經意氣風發到如今已然滄海桑田,圖文自媒體也自然斗轉星移,不復當初。移動互聯網流量到了天花板,平臺生命周期開始下行發展,各大平臺草木皆兵,商業化是焦點主題,廣告量急劇增長,產品體驗持續變差,這種惡性循環加速了內容產業的凜冽寒冬,大量圖文自媒體收入都捉襟見肘,開始逃離。

四、新聞平臺的冰與火之歌

新聞時效性強,傳播快,內容能借勢,越焦點的新聞就越能乘風破浪,不僅用戶轉發,各大平臺也爭相轉載。一直以來新聞都是圖文內容的必爭之地,無論內容聚合還是資訊門戶,對待新聞的態度都恨不能拔苗助長,讓自己一日千里的名揚四海。

運營新聞資訊通常第一波速度快,第二波角度多,第三波深度足。資訊門戶早期自己采編生產內容,能夠主筆新聞深度和廣度的內容少、人才貴,所以資訊門戶主要還是針對新聞速度,并且運營多個新聞類目同時保持相對低成本,也只有“速度”可以工廠式生產。

垂直媒體是門戶的對立面,金屋藏嬌的網羅優秀作者,主打均衡的新聞速度和深度。對作者有一定專業門檻要求,內容調性也起得較高,很多中高層用戶紛至沓來的擁躉愛戴,用戶質量價值很高;但是垂直新聞的各路春秋筆法,內容生產成本高導致內容生產數量少,加上新聞的時效性強,內容生命周期短,再遇到圖文自媒體專欄作者多棲,各大垂直媒體重復性的專欄內容會稀釋平臺調性,維持獨家內容高占比又需要更強的財務能力,這些始終是垂直媒體緘口多年的沉疴痼疾。

新聞媒體畢竟還是和自媒體不同,新聞媒體為內容真實性負責,起碼保持媒體人底線,客觀真實報道社會變化。自媒體則不同,自媒體可以不負責任的鬼話連篇,目標就是私域流量,內容為了博眼球可以蠅營狗茍,情節露骨煽情,標題蓄意人性,內容渲染沖突性。這樣的內容氛圍下,很多專業媒體人都難以不落窠臼,司空見慣以后漸漸也都忘記了操守。

  • 資訊媒體,話說新浪、網易、搜狐、鳳凰網等泛資訊平臺厲兵秣馬多年,但由于移動時代自媒體從業者暴增,相同新聞內容的指數級增長,這些門戶原本就缺乏內容深度,再失去速度和數量,戛然而止成為了用戶的昨日黃花,只能聊勝于無的轉型聚合平臺,合作和補貼圖文自媒體。
  • 垂直媒體,大多是專業性極強的TMT、創投、財經類,虎嗅、36氪、鈦媒體、創業邦等對手們安然無恙相處多年,奈何移動時代用戶閱讀新聞的場景發生了變化。不僅內容調性遭遇自媒體稀釋,而且App占據手機空間,手機下載成本遠勝PC端網頁閱讀,垂直媒體用戶的閱讀場景乾坤顛倒,因此垂直媒體只能遷移在聚合平臺,一方面搜集優秀自媒體作者專欄,另一方面還得繼續維持獨家調性內容的高占比。

五、知識平臺的糾結焦慮

知識平臺的內容定位離錢最近,商業模式可以左右逢源,不僅擁有其他內容平臺的廣告、專欄、會員收費模式,還能夠針對知識定位的大客戶拓展個性化的咨詢、培訓和內訓等收費項目;還有目前知識平臺正值春暖花開,非常契合當前知識付費和在線教育的黃金時代,可以最低成本開辟新引擎,并且金玉滿堂的知識作者也不缺講師資源。

  • 純知識平臺,針對硬核知識,離職場最近。如知乎和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去中心化的UGC內容,通過導航匹配需求。以知乎為例,一直以來內容調性都很高,到了移動時代,滿腹經綸的UGC們都跑去做了自媒體,純知識平臺權重下降,更多扮演分發渠道角色,內容質量也江河日下,近兩年再又受到喜馬拉雅等音頻平臺排擠,用戶結構只能調整為職場早期的年輕用戶,曾經用戶的程門立雪場景不再有,只能邯鄲學步開始去取悅用戶。
  • 知識社區,既學習知識點還能喜歡交流的群體,較多都是女性用戶,因此知識社區都是一幅幅百鳥朝鳳的美麗圖景。針對醫美知識的新氧上市了,針對孕期知識的寶寶樹也上市了,社交導購的小紅書目前也順風順水。女性社區用戶對知識硬核的要求不高,能夠相得益彰的比較追隨才是核心,對同類事件經歷者愛屋及烏,因此知識社區主要就是窮盡事件可能性,比如孕期的微小反應,各種春風化雨的金玉良言等,社區的內容生命周期也極長,內容數量還有護城河效應。
  • 知識媒體,學習知識點同時能讓用戶站在信息前沿,這些較多都是小而美的垂直行業。如針對汽車知識的汽車之家,針對電影、書籍評分的豆瓣,針對病理知識的丁香園。知識媒體所謂八仙過海,內容既有專業性知識,大多自己團隊采編運營;內容也有新聞屬性,需要根據行業變化及時調整內容。比如汽車配置的更新迭代,新電影、書籍的上市等,知識媒體也算得上是知識導向性的新聞門戶。

新聞和聚合平臺當前的表現都差強人意,知識平臺卻在逆勢增長,知識付費和在線教育已然是萬人空巷。知識平臺的未來看起來江山如畫,知識平臺對內容和需求匹配有較高要求,因為名師亦需高徒,愛學習的群體畢竟還是小眾,知識平臺要維護內容調性,不僅需要優質內容加持,還包括導航、編輯、用戶預判等更多細微層面。

六、內容角色的多元價值鏈

內容的大浪淘沙,雖有頭部資源聚集效應,但網絡效應并不明顯,不太會被某個巨頭或者幾個寡頭壟斷。內容創作高度創新且個性化,這一點AI也鞭長莫及,所以內容從業者也不用擔心被AI替代。并且內容產業樹大根深,鏈條蔓延角色多元,是魚龍混雜的戎馬之地。

  • 內容消費者,內容受眾包含所有人,汲取知識的學習者,或者打發時間、抒發情感的閱讀者,所有三教九流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內容;
  • UGC,非職業寫作者,基于對某個領域的熱情和偏好,創作驅動力多數是外在環境激發,生產的長尾內容居多;
  • PGC,職業化內容生產者,依靠寫作生存的人,所著內容通常會鞭辟入里。包括長期的自由撰稿人、內容采編、媒體記者等專業創作者;
  • 內容工具,第三方服務者,如針對微信公眾號的諸多輔助編輯器,135、秀米、創客貼等,還有針對創作者的內容工具,幕布、腦圖、WPS等,內容平臺簡書早期也是筆記類工具;
  • 內容平臺,內容分發者,本文的重點探討對象。一方面匹配對接內容需求,另一方面增加內容數量,設計內容激勵政策等;
  • 內容周邊,廣告商、出版商、電商等圍繞內容IP的周邊角色。

內容商業價值,相比較廣告和銷售團隊,內容是成本最低的獲客方式,并且內容獲客總量遠超廣告和銷售。純內容型產品離流量近,在搜索引擎有SEO效果,一次發布可以長期有效;內容如果用于品牌建設,布局內容的企業銷售轉化率是其他企業的6倍以上,這種事半功倍,是企業性價比最高的選擇。

七、內容寒冬的反思

互聯網模式的三級火箭:頭部流量、留存場景和變現。

心力衰竭的圖文自媒體,目前失去了流量紅利,其實內容通常沒有流量問題,只是獲取的速度不同,第一級火箭變慢了;微信公眾號曾經的花團錦簇,是圖文自媒體不二的寄居平臺,但今非昔比,微信本身生命周期老化,多次改版后的內容折疊和瀑布流呈現降低了IP感知,加速了老化,打開率等數據直線下降,公眾號、微信群、朋友圈均已外強中干,傳播價值大于留存。信息流平臺私域價值原本就低,抖音那么火,網紅都不好變現,所以第二級火箭價值也降低了。沒有留存也就談不上變現,第三級火箭也失速了,所以內容產業寒冬了。#呼喚新平臺吧#

寒冬的緣由有目共睹,自媒體的眼球經濟,運營者獲取流量手法無所不用其極,各種渲染內容沖突性,變相獎勵極端情緒,偷天換日扭曲價值觀,劣幣驅逐良幣,為了增長數據的海市蜃樓,皆大歡喜的用眼球內容趕走深度創作,不斷透支用戶信任度,各平臺萬家燈火的同質化,無論如何改版,這副內容牌都越洗越亂。

網絡的實時,每個屏幕背后的人能在各種情緒下不經考慮的指點江山,培育了假新聞、焦慮、負面、色情、暴力、灰黑產等騷擾性的情緒土壤,這樣環境下的微信也不再善良。對于辨別能力還不成熟的年輕網民來說,更是被各種杯弓蛇影的一夜暴富扭曲三觀,然后再把這種毒性故事循環映射給社會,由此來看內容寒冬不見得是壞事。

未來我們子女、親人、朋友還會陸續通過互聯網了解這個世界,微信后時代也在呼喚新型內容平臺誕生,既要承載海量自媒體的花花世界,也能秉持健康環境的虛懷若谷,這值得所有產品人嘗試。目前值得慶幸的是,那些涸澤而漁、焚林而獵的內容方法論,那些工廠式的內容生產商,已經開始退場。

最后

本文補齊對圖文內容產業的看法,基本涉及了互聯網的大部分內容生態。

此處再奉上筆者早前分析過的短視頻行業和快手模式文章鏈接——

相關閱讀:

深度分析短視頻行業

快手,一個慢公司的遠征

#專欄作家#

老襯,微信公眾號:fengqitalk。多款百萬級用戶產品締造人,擅長互聯網產品運營,關注新興科技產業。

本文獨家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來自廣東 回復
  2. 說了半天,沒有一個您看得上的唄

    回復
  3. 把成語詞典里面的詞都用了一遍吧?您這是寫分析文呢還是抖問詞兒呢?

    回復
  4. 說點接地氣的用語不好嗎?非要搞得真么奇怪?

    回復
  5. 深受啟發呢

    來自廣東 回復
  6. 寫得真好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