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 下,知識的共享應該是怎么樣的?

1 評論 18167 瀏覽 19 收藏 41 分鐘

作者路逵,95年,18 歲開始創業。在學編程的時候遇到了問題去各種社區提問沒人理,深入思考過 “知識共享” 這件事后打算做一款產品解決這個問題。本文從 “共享經濟的本質” 入手討論知識共享這件事情。

我是個 95年 的創業者,上一個項目失敗之后就一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主要是想出來的點子真不靠譜,不過在學編程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去各種社區提問都沒人理我,所以就做了一款產品解決這個小小的痛點。在設計這款產品的時候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怎么才能讓程序員有足夠的動機去解答問題。中間在跟一個投資人交談的時候,聊到產品細節,他說讓問問題的人給錢就行,我說不能給錢,然后他又說給錢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我又說給錢不行,再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之后我去體驗了一些技能出售的產品的時候,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這位投資人這么堅定的說要做付費咨詢,原來大家都是這么干的啊。去找一堆專家然后把專家的時間當作商品來賣,不過這樣的方式跟 42 區,google 的 Helpouts 本質上沒有任何改變,而這兩者最后的情況也說明了問題。

之后呢,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對于知識的共享經濟,或者說對于認識盈余,有了一些新的看法。知識的共享跟車、房子的共享是不一樣的,簡單套用 uber、airbnb 的方式似乎不太行。

共享經濟的本質

“共享經濟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物品或服務者,讓他們以較低的價格提供產品或服務”,這是我隨便搜到的一個答案。雖然不代表所有人的看法,不過基本上也都差不多了。基本都是被定義為整合閑散的資源、讓人們兼職賺錢云云。

其實繼續深入思考的話,很容易明白這些理解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或者說是非常片面。共享經濟的本質就是一句話,社會生產關系的轉變。因為生產關系的轉變,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才得以創造出巨大的價值。

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是科技,而背后的根本就是社會生產力,過去,我們一次次的改變了社會生產關系,一次次的解放了社會生產力,促使社會分工細化,讓社會結構轉變,才有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共享經濟是一種通過對現有資源更高效的利用得以實現價值的更大化的方式,讓我們得以為 “我們” 創造價值。而這樣的方式更深入的看,是社會生產關系的轉變,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讓社會分工進一步細化了。每一種社會生產關系都對應著一個新的時代,新的社會生產關系下,會出現新的經濟模式,新的貨幣體系。未來需要新的思想,新的玩法。

共享經濟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共享經濟在重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共享經濟領域流通的貨幣是信任。這三句話是大家常說的,不過大多數人也只是淺嘗輒止,繼續深入看,里面包含了非常非常多有趣的東西。

互聯網的本質在連接,建立關系,把組織服務當作社交產品來做,多賦予產品人性,搭建用戶溝通的媒介,連接供需雙方,做到去中心化。這樣的服務才是未來,讓雙方不單單是為了利益去創造價值,更多的是在興趣驅動,而不是金錢驅動,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利用資源。不以利益驅動,不以中心化生產。

價值回歸,新的商業模式下,也會有新的貨幣體系

a.?無酬的動機,是無形的酬勞,不是無酬勞,看不見的價值回饋

我一直在思考為什么人們會愿意把時間貢獻在 wiki、linux 這樣的項目上,明明沒有報酬、人們為什么會愿意免費為別人創造價值?為什么沒有報酬的事情那么多人積極參與?反而其他很多有錢賺的事情,大家參與的意愿不高。比如我下班幫你跑個腿,然后我收你點錢,你明天幫我帶樣東西,我給你錢,故事很美好,用自己的業余時間幫助別人解決點問題,然后自己可以賺點錢,但是這樣的方式又不是沒有先烈。

我們把這個稱為無酬的動機,然后我們試圖解釋這個現象,我們會說這是出于人們的利他主義,這是出于人們的善心。我們會說 ebay 的成功依靠的是人性向善的力量,是因為信任。

但是利他的本質是利己,人類社會的合作和進步都不是出于人們的善良,而是出于自己的私心。人們愿意不計報酬的參與 wiki、linux 這樣的項目,并不是真的沒有報酬,只是這個報酬要看我們用什么樣的眼光去看。站在現在的角度看,確實免費,沒有任何報酬,但是站在未來的角度來看,參與 wiki、linux 的人們其實都獲得了報酬。

無酬動機的無酬是無形的酬勞,不是沒有酬勞。人們更不是因為利他主義而貢獻出自己的時間去創造價值。利他主義的背后本質上是利己。動機來自價值的回饋,價值來自需求的滿足,需求締造價值,而價值則賦予動機。只有在利他行為會為自己帶來足夠的價值回饋的時候,人們才會愿意利他。

b.?無酬的動機大于有酬的動機,無酬的價值回饋更大

沒有任何價值的回饋,就沒有動機了,那么就不會有 wiki、linux 這樣的項目的存在了。只是這個賦予這個動機的價值是隱形的價值,是我們現在的貨幣沒法去衡量的價值,暫且稱這個為潛藏價值吧。如果把整個價值比作一座冰山的話,我們現在的貨幣體系僅僅能夠代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的潛藏價值藏在水底下。當你試圖將人們的資源簡單變現的時候其實是一種商業行為的倒退,表面上看是價值增大了,畢竟賺了點錢,但是實際上價值是減少了。

c.?去貨幣化,還原價值的本質,挖掘更多的潛藏價值

互聯網經濟是免費經濟,本質上是價值的轉換。因為價值轉換,我們能夠創造出各種免費的商業模式,商業行為的本質是一場價值的交換。因為價值的轉換,所以” 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 “,這句話很普遍了。價值轉換的背后更深入的看的話是一場價值的回歸,貨幣本身只是一種價值符號,也僅能代表價值的一部分,要還原價值本身,就需要去掉貨幣的存在。

貨幣出現的意義就是代表著價值,是一把價值的標尺,但是當這把標尺已經不夠去測量價值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換一種新的眼光去看待這一切了。把貨幣所代表的那一小部分價值還原到整個價值體系上去看,所謂的無酬動機并不是沒有任何酬勞,只是這個酬勞是現在的貨幣代表不了的價值,所以站在現在的角度看,確實是免費,確實是無酬,但是站在未來看,這個同樣是一場等價交換的商業行為。

貨幣本身只是一種價值的符號,是一種衡量價值的東西,也僅能代表價值的一小部分。當出現了很多貨幣沒法量化的價值的時候,就應該去掉貨幣本身,還原價值的本質去看問題。在未來新的商業模式下,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貨幣體系,這種貨幣不光是包含了現在貨幣的價值,還有更多潛藏的價值。

“共享經濟” 下,知識的共享應該是怎么樣的?

在共享經濟領域流通的貨幣是信任這句話,繼續深入思考,在共享經濟領域流通的是一種新的貨幣,這種貨幣不止包含現在貨幣的價值,更多的是社會資本、信任還有很多潛藏的價值。在一個新的領域里面,我們需要新的思路。

“共享經濟” 下,知識的共享應該是怎么樣的?

d. 新的貨幣體系,新的支付手段

在部落時期,我們互相交換物品,雙方憑借的是私信,到后來出現了貨幣,貨幣是一種價值的符號,我們開始用貨幣去交換物品,再然后,出現了金融,不同的貨幣之前開始流通。再到現在,互聯網的出現讓信息透明化,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過去我們憑借的私信逐漸變成了公信,一切變成了公開博弈,人們不得不回到部落時期那樣的良心經濟,進入了一個再部落化時代,市場經濟過渡到社會經濟。

在共享經濟領域流通的貨幣是信任,未來,會有很多我們現在的貨幣不能量化的價值作為支付手段。就像過去部落時期一樣,我們把自己的食物分享給別人,我們自己收獲了威望,增加了自己的社會資本,這同樣是一場商業行為,在這樣的一種商業行為下,流通的貨幣是信任、是社會資本等等。在未來的經濟模式下,會有新的貨幣體系來適應它,只有未來的貨幣才能在未來的經濟模式下流通。

e.?價值來源于需求,滿足需求得以創造價值

價值來源于需求的滿足,需求締造了價值。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成是一個欲望體,我們每天都在追尋欲望的滿足。按照馬斯洛需求,越往上的需求被滿足的價值越大,人一生本質上都是在追尋心理的滿足。豪車、豪宅、權勢、地位,更多的帶給人的是精神上的滿足,我們通過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來達到心理上的滿足。我們一輩子都是在追尋幸福,幸福因欲望的滿足而生。

“共享經濟” 下,知識的共享應該是怎么樣的?

不以金錢為驅動力,不光是因為外在動機的增加會擠壓內在動機,擠壓理論大家都知道。更深入的看,金錢只是價值的一部分,去挖掘利用更多潛藏的價值,用未來的貨幣在未來的商業模式下流通。無酬的動機大于有酬的動機。用市場經濟的思路去做共享經濟,是一種倒退的行為,在 airbnb 的交易中流通的貨幣不光是金錢,還有社會資本、信任等等,簡單的金錢驅動,或者說將價值變現是舍本逐末的行為。

我們一生都在追尋幸福,所有欲望的根本都是在滿足內在的需求。試著去滿足更深層次的欲望,會創造巨大的價值。

在一個本該發揮更多價值的地方,將時間當作傳統的商品放在貨架上賣,有點舍本逐末了,人們需要更大的價值回饋,但是這么做實際上回饋的價值在減少。這樣的方式唯一的改變就是,我以前找不到咨詢師,我現在可以找到了。新的商業模式下,需要新的思路,新的眼光。

信任回歸,未來是濕的,市場經濟向社會經濟過渡

我們說共享經濟在重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們說未來是濕的。展望未來,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未來人們的信任加強了,社會資本增加了??墒亲罡镜脑蚴鞘裁??是因為人性向善嗎,還是人們都變善良了。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是環境改變了。因為信息公開化,社會資本開始具備市場資本的價值,所以社會資本才能增加。

a.?信任的價值抬頭時,信任才會增加

過去,在部落時期,我們交換物品憑借的是雙方的私信,在貨幣沒有出現的時候,社會資本可以作為支付手段。然后接下來,貨幣作為一種價值符號出現了,競爭、掠奪占據人類社會的主流,商業形態也從最早的物物交換演變到錢物交換,再到金融的出現,最后是現在的互聯網時代產生了數字交易,信息變得透明化,一切變成了公開博弈。在這樣一個透明的環境下,彼此之間的私信在一定程度上逐漸變成公信,社會資本得以在陌生人之間發揮作用。所以人類社會的信任得以回歸,而這也是共享經濟在重塑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本質。

過去,社會資本只在親友之間發揮作用,而在陌生人之間,市場作為一只無形的打手調配著人們的各種私心,所以我們需要貨幣的存在,我們需要市場經濟。商業行為的本質是一場價值的交換,最早,我們互相分享食物獲得自身社會資本的增加,我們把狩獵來的獵物分享給其他人以獲得威望,同樣是價值交換的行為,只不過用的貨幣不是現在貨幣的定義而已。

b.?利他就是利己,出于利己的根本,人們才會愿意利他

利他主義的本質是利己,一切行為都是一場價值的交換,人類社會的合作和進步并不是來自善行帶來的,而是來自人們的私心,我們吃到美好的食物并不是因為廚師的善行,而是因為廚師出于自己私心、利益考慮去做出美好的食物,只有在利他行為有價值回饋的時候人們才會愿意去為別人創造價值,利他就是在利己。

c.?信息透明,博弈公開化,社會資本的價值增加

不是人性變好了,也不是人們變善良了,而是環境改變了,在信息透明化、博弈公開化的現在,社會資本能夠作為貨幣在陌生人之間流通,本質上是社會資本的價值增加了,社會資本的價值增加到足夠影響到陌生人之間的商業行為,我們得以進入一個再部落劃時代。人性不向善,也不向惡,因環境而變,當環境改變了,向善有價值了,出于利己,人們自然會向善。當社會資本、當互相之間的信任的價值抬頭的時候,人們會愿意努力增加彼此之間的信任與社會資本。

我們說未來是濕的,未來的一切都變得很美好。ebay 的成功依賴于人性向善,這話沒錯,但是 ebay 最早的時候也有欺詐,只是后來改變了規則,環境改變了,人們才開始發揮善的一面,因為在新的環境下,信任具有很大的市場價值。未來是濕的,最早看完這本書的時候一直有疑問,是人性變好了嗎,其實都不是.人性既不向善,也不向惡。因環境而變,社會資本的增加最根本的原因是社會資本的價值增加了,人們彼此之間的信任有了更多的價值。

d.?市場經濟到社會經濟,市場行為到社交行為

部落時期,我們分享自己狩獵到的食物,自身的社會資本增加了。這是一場商業行為,通過自己的食物換來了自身威望的增加,同時也是一場社交行為。社交行為的本質也是商業行為,都是一場價值的交換的過程。

在共享經濟領域,市場交易的行為是行不通的,信任、社會資本等等會讓原本冰冷的商業行為變成朋友之間的社交行為。如果簡單的將人們的時間變現,以金錢驅動人們創造價值,會將本該充滿人情味的社交行為變成赤裸裸的金錢交易,這是舍本逐末的行為。表面看對人們的好處增加了,但是實際上回饋的價值在減少。

去中心化,新的社會生產關系,群體創造,大規模業余化

a.?分布式,大規模業余化,新的社會生產方式

共享經濟本質上是一種新的社會生產方式,過去,我們的消費的東西大多是由少數精英人群創造,這是一種單方面的價值輸出。共享經濟的本質既不是什么物品權的轉移,也不是什么分享物品然后賺點錢,這些都是表面的定義或者說只是非常片面的理解,最根本的是社會生產關系的轉變。由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大規模業余化生產,解放生產力,創造更大的價值。

社會生產關系的改變帶來的是生產力的提高,所以能夠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去中心化的連接,溝通協作成本的降低,讓大規模業余化成為可能。

b.?生物與機器的交融,有生命的產品,在失控中掌控

一個中心化的產品,是一個不具備生命的產品,工具性太強。一個去中心化的產品就好像一個世界,一個生態系統一樣。你要做的不是去控制單個個體的行為,而是去創造出這個環境,創造出一個可以讓群體自己衍化的環境。制定出這個世界運行的法則,讓用戶群體在里面演變,就像是生物學家創造一個生態系統一樣。

做產品就像是自己在構建一個世界一樣,產品經理的職責就是構建這個世界運行的法則,讓用戶群體在其中衍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構建一個生態體系,讓群體參與、群體創造。產品就是世界,就是一個生命體,一個由群體構成的生命體。這樣的一個產品會自我繁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我修復。

不需要費力做 BD,去篩選、過濾,然后把 “商品” 上架,只需要創造出一個環境,一個生態,讓整個生態去自己搭建體系,自己去繁衍,做一勞永逸的事情。

c.?制定法則,搭建媒介,做好連接

知識、技能確實需要背書,但這不是一個標準化的東西。大規模業余化跟專業化創造比,最根本的改變就是弱化背書的價值。不需要去找一堆認證的專家,何況這個認證標準本來就是一家之言。只需要創造一個環境,搭建好媒介,做好連接就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或許在某方面的見解能夠遠超那些大咖,并不是說誰不如誰,只是在不同緯度,要真的去做這樣一個篩選專家的事情太麻煩。

要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制定法則,讓用戶群體在其中衍化,搭建好媒介,做好連接。讓環境,讓生態幫我們做事,讓用戶自己去演變。

d.?下一個時代,科技跟人文的交融

下一個時代,下一個百年,機器跟生物開始走向交叉點。生物正在機器化,機器正在生物化。如果將一切事物看成分布在科技跟人文所構成的坐標內,其實本質上人工智能跟協同生產是一樣的東西。下一個時代的科技,不只有人工智能,還有協同生產。本質上都是機器跟生物融合的產物,只不過所占比不一樣。一個是機器開始融合生物性,另一個是生物開始融合機器。

“共享經濟” 下,知識的共享應該是怎么樣的?

總結

方法、動機的完美融合才能駕馭認識盈余,同樣要駕馭認識盈余是很難的,之所以不應該以金錢作為主要動機,不光是外在動機的增加會擠壓內在動機,還因為我們應該去挖掘更多潛藏的價值。將一場本應該充滿人情味、樂趣的社交行為變成赤裸裸的市場交易,這是商業行為的倒退。無酬、有酬,兩種經濟模式下,兩種貨幣體系,兩種不同的思路。

動機來自價值的回饋,無酬的動機所具有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大于有酬動機的價值的,這是兩種不同的經濟模式。簡單又粗暴的把人的時間當作商品來賣,就像是把互聯網當成做 app 一樣的道理。用過去的思路去做未來的事情,跟用現在的思路做未來的事情沒什么區別。Helpouts 和 42 區的結局很好的說明了問題,還有非常非常多我們不知道名字的產品,都是看起來很美好,邏輯也都沒問題。

共享經濟是一種新的社會生產方式,最根本的是社會生產關系的改變,是從中央式創造變成了分布式創造。如果用中心化的思路,遵循精英至上,由少數人創造,多數人消費的方式其實本質上沒有任何改變。只有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生產關系,才能解放社會生產力,實現資源的價值最大化。

誰都希望做出下一個 airbnb,然后接著開始共享一切,共享技能、時間等等,好像這一切都直接可以套用 airbnb 的模版一樣。將用戶的技能時間變現的產品多不勝數,出售個人時間,賺點外快,還可以交個朋友,乍一看大有可為。但要是有心,很容易就能發現這樣的產品活得好的有多少,共享時間或者技能是非標準化的,跟 uber、airbnb 是不一樣的。

解決問題,創造價值,不是為了共享經濟而共享經濟

無關什么共享經濟,關鍵在于創造用戶價值,但是當產品解決的需求流于表面的時候就沒多大意義了。前面的產品在苦苦支撐著,而后來進場的就換個外殼,再加點概念包裝一下,接著造個新詞,號稱全球首款 xxx,于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橫空出世,我真是不忍吐槽。你能想象 snapchat 誕生之初到處說:“我們是全球首款閱后即焚應用,會消失的才最美好” 這些話嗎?難道 uber 會告訴你:“我們是共享經濟的鼻祖”?

況且,uber、airbnb 所帶給供需雙方的價值回饋不只是表面那點金錢,還有非常非常多看不見的價值回饋,要是認識不到這一點,簡單將資源變現的思路就像是傳統行業的人用做網站、做 app 的思路去做互聯網一樣的概念,用做電商的思路去做共享經濟。用過去的思路做現在的事情,用現在的思路做未來的事情,都是一樣的思維僵化,認識不夠深入。

生搬硬套的復制 uber、airbnb 太容易脫離實際需求,有一天我的一個程序員朋友在體驗了某款私廚分享產品之后說了一句這個 app 做不長久,理由就是一句話,味道一般還那么貴,速度還慢。確實,他只會寫代碼,不懂什么叫共享經濟,但是他會判斷這個產品有沒有價值。公司能不能做下去,投資人說了不算,用戶說了才算。

講轟動性的話語不難,難的是能夠將日常生活中的體驗拆分開,剖析背后的深刻道理。沒有哪一個成功的產品是靠提出一個新鮮的概念而做成的,都是去解決不起眼的小問題,然后一步一步走過來。概念這玩意,是后人賦予歷史創造者的,snapchat 不會標榜自己是閱后即焚、airbnb 不會說自己是共享經濟、pinterest 不會知道自己是興趣圖譜、instagram 也不會知道自己是圖片社交。

總有人只會事后總結規律,總有人只會用過去的眼光來揣測未來,總有人只會按照過去的思路去做未來的事情,不過未來不是制造出來的,而是創造出來的。大道至簡,透過表象看到背后的本質才是真的,褪盡浮華的外表,留下的總是質樸而簡單的道理。

寫在最后

學會放棄,放下執念,懂得了責任,這是我從 18 歲折騰到現在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

當初上大學選建筑學,是為了去了解家居行業,最開始運營一個 o2o 項目,19 歲的時候開始做家居 o2o,那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家居行業,不停的在一個行業里面換著切入點,那段時間的經歷有點類似之前那個在自行車領域不停打轉的哥們。就這樣不停的折騰,但是數據還是慘淡,直到一個伙伴離開了,那段時間他一直刷信用卡,所以欠了很多錢。那時候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太理想化了,我應該選擇一個現在就能夠做的方向,而不是在一個小圈子里打轉。堅持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放棄,執念太深、沒執念都不行,一定要掌握好兩者的平衡。

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懂得了什么叫做責任,哪怕只有一個人相信自己,也無論如何不能辜負了這份信任。我現在的伙伴從餓了么辭職后沒去找工作,就一直等我想好做什么。那時候我覺得既然選擇了創業,就應該忘掉自己本來的身份,忘掉自己的年齡,接受了別人的信任,就去擔起這份責任,辜負了別人信任的那種感覺真的挺不好受的。

我犯的最大一個錯誤就是倒推需求,不過后來也明白了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不從戰略倒推需求。小處著手,從一個點不停的衍化出未來,專注做好一款有價值的產品,其他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從戰略倒推出來的基本都是偽需求,雖然不可否認會有這樣的妖孽可以從未來倒推出需求,黑天鵝總是會存在的,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還是只能從現在衍化出未來。

我想試著去找其他自己能夠馬上動手做的方向,但是我意識到,我的思維已經被限制住了,那時候覺得無論如何都要走出這個思維的怪圈,花再多時間也沒關系。我需要打開自己的視野,去發現更多的機會。去找一個我自己能做,并且自己愿意付出一生去努力的方向。

學校太過安穩,我想要成長起來就不能待在那樣的環境里,我需要的是壓力,我需要各種打擊來磨練我自己。那樣平淡的日子不說三年,一年時間都足以把一個人的意志給消磨干凈。其他倒是無所謂,沒有條件就自己創造出來,沒有實力就努力去成長,但要是意志被磨滅了,我就真的什么都沒有了。真正的強者是不依賴于外物的強大,一切源于自己的心,一顆敢于迎難而上,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心。象牙塔從來只適合養老,要想真正成長起來就必須把自己置身在高壓下。

那段時間各種迷茫,每天渾渾噩噩的過著。我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怎么辦,就這么接受了命運了嗎。但是每當想起我這輩子以后會平淡的過著就會害怕,害怕得全身發抖?;貙W校,三年之后畢業,然后等到 30 歲勉強付個首付買套房子,成了家生個孩子,然后接下來幾十年被一個芝麻大點的地方捆住自己的一生,等到孩子長大了,生命終結,一輩子被一些瑣碎的雜事干擾。多少人奮斗一生,耗盡自己的青春最終付了套房子的首付。但是這算什么?這只不過是用前三十年的努力,把自己送進一個芝麻大點的牢房里等死而已。一輩子的努力也只是為了把自己關進牢房里,這樣的人生太不值價了。

一生乍一看很長,也就兩萬來天,很短。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多數的人生的每一步都被別人安排著,很多人直到生命終結都不知道自己一輩子活著是為了什么。我經常會假想自己現在已經老了,我會想我想要一個什么樣的過去,而這個假想的過去才是我應該去走的路。大多數人的人生是由生到死的一個過程,但是我想要的是一個由死到生的過程。面死而生,不為世俗所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長一段時間不知道要干嘛,不過雖然迷茫但是我明白,說到底還是實力不行。中間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差在哪里,然后知道了答案就去學習。所以半年時間,我看完的書至少有一百本,其中至少十本書看了不下于五遍。大量的去使用產品,把自己置身在用戶場景中,然后在產品經理的角度去思考,時間長了慢慢學會了在站在產品設計者的角度思考完問題之后,再切換到用戶的狀態去審視自己設計的產品。先在設計者的角度做加法,再切換到用戶的角度做減法,剪枝蔓,立主腦?;仡^看,發現其實很多產品都沒有真正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慢慢的自己對產品的理解提高了。

很多產品做得非常好,非常專業,但是我總覺得不太好用。我們可能更需要的是小白用戶的那一絲返璞歸真。忘掉那些專業的技能,一切都來自小白用戶心中的那一絲渴望。我們經?;撕芏鄷r間開發了一些很酷的功能,但是上線之前都砍掉,從根本上來說就是沒有真正理解小白用戶的內心,要是真的具備了小白用戶的那一絲簡單,這些浪費資源的情況也可以避免出現了。我經常會看到有用戶抱怨說哪個軟件的新版本不好用,每一次迭代都是背后團隊非常努力去完成的,然并卵,用戶說不好用就是不好用,產品經理們要真的具備了小白用戶的思維方式,很多不好的情況都可以避免發生。

就這樣,慢慢提高了自己的產品水平。除此之外,對設計、對美的認識也很重要。產品設計者對美學、設計認識的高度直接決定了產品的高度,不需要自己去畫圖做設計,但是一定要明白設計的價值所在。將產品的功能價值升華到情感價值需要對人性、對用戶心理有非常深入的把握,這會讓我們更能明白如何創造出更好的用戶體驗,做出更有價值的產品。

設計不是畫圖,而是一種思維,這種思維應該融入到整個產品里面,在一開始設計產品的時候就應該做到技術跟設計的共生,這是跟技術具有同等價值的東西。偉大的產品應該是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懂得將功能價值升級到情感價值,會讓產品有質的飛躍。偉大的設計不是對產品的改進,而是在二次創造這個產品。設計師的價值也不僅僅是畫出好看的設計圖,而是在重塑這個產品。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設計的價值甚至會超過技術的價值。一款好的產品是科技跟人文的完美結合,技術代表科技的一面,而設計就是賦予產品人文的一面,好的產品經理一定是能夠同時駕馭這兩種力量的人。

對技術的理解,可以不自己去寫代碼,但是一定要具備技術的思維方式,要懂技術,這個懂不是指自己的代碼能力,而是要去理解技術的本質。對任何事物的理解,要透過繁雜的表象去領悟背后最深層次的東西,抓大放小,無形的東西主宰著有形的事物,在失控中掌控才是王道,看不見的東西才是最強的。

我們經常說創業,你不需要想太遠,你只要找一個痛點,快速發布一個產品,然后搜集數據去做迭代。但是那些告訴你不必思考未來,抓緊上線搜集數據做迭代的人都是在耍流氓。當時我的一個朋友,最開始認識他的時候,他正在意氣風發的階段,拿了一大筆錢,產品一上線數據就暴漲,但是半年后,他告訴我他轉型了,因為后來才發現原來的方向不行,然后他又告訴我他的新項目又拿了一大筆錢,我真是羨慕嫉妒恨啊,接著三個月之后我再看他的網站,又一次轉型了,三次都是完全不相干的領域。

就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大,簡直是觸目驚心,遠見跟實干同等重要,眼光一定要長遠,沒有一個長遠的愿景支撐很容易走偏。facebook、snapchat 初期運氣好沒錯,但要是沒有愿景,也就不會有后來的 facebook 和 snapchat 了,早就被收購了。

媒體所報道的一轉型就爆發了的公司,那真是黑天鵝事件,背后是無數家轉型多少次都難逃一死的公司。要真想期待浴火之后重生,那可能最后就真的是浴火了,沒有重生。所以這樣想,我就不著急了。沒必要非要去想出一個點子,而是盡全力去提升自己,打開自己的視野,去尋找一個能夠馬上實現,并且是自己能夠看得到未來,能夠掌控的點子。

其實失敗是一次很好的自我迭代的機會,可以沉淀自己的心性,等什么時候能做到真正的不慕浮華、不驕不躁了再出發也不遲,能夠不為虛名所動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始。能力倒是其次,心性才是根本,一個人能夠走多遠不是看能力和賦,更多的是看心性,心性不錯的人再加上一點點運氣成就一般不會太低。男人嘛,總是要經歷痛哭流涕,四處流竄才能真正獨當一面。

 

作者:路逵(微信:854164631)

來源:http://36kr.com/p/5039410.html

版權聲明:若文章來源或內容有誤,請聯系我們主編,QQ:419297645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展開論述的時候有一點冗長,并沒有那么難以闡明。
    另外,可惜的是,除了不應該單純的用金錢去激勵,沒能很好地回答“知識應該是怎么分享的?”
    至少,假設性和發散性的正面論述也沒有。
    這樣的話,是不是有點標題黨了呢?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