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第一波:不是智能手表,不是谷歌眼鏡
我們希望能通過以下這份報告能為您從一團亂麻中理出頭緒。
——消費者對不同類型的可穿戴設備的接受程度不同。用于鍛煉和健康監測的智能手環已經被消費者普遍接受了。
——盡管科技媒體和集資平臺熱衷于如“Pebble”智能腕表一類的產品,但主流消費者是否會喜歡能聯網的腕表仍不好說。
我們首先看一下對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增長預測,這里包括了全部智能手表,腕帶,可夾式記錄器,及更專業的智能服裝,和各類智能粘附裝置(如文件傳輸器)。
首先需要解釋的是對全球市場大小的預測,以及對市場增長速度的預測。上圖中展示了一些不同來源的預測,我們自己的預測曲線是深藍色的——能看出,相對保守。
在艾美仕(IMS)的調研報告中,其有信心可穿戴設備市場將從2011年的每年1400萬臺增長至2016年的每年1億7千1百萬臺。而IMS的預測是2012年9月發布的,當時媒體上還沒有充斥著關于新的可穿戴設備正在開發中的消息。
但從那時起,有關蘋果iWatch“愛看”的小道消息開始層出不窮,有關谷歌、微軟、因特爾公司在開發此類產品的流言也在激增;與此同時,三星宣布將推出一款與Galaxy S4配套的具有運動記錄追蹤功能的智能手表。
在距今較近的ABI預測中,其預測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將在2018年達到4億8千5百萬臺/每年??紤]到智能手表和眼鏡市場的不確定性,我們認為這個預測太高了。
我們自己的預測額在ABI和IMS的預測額之間。我們認為智能手表類的產品并不會被消費者熱捧,但是健身腕帶及可放進口袋的袖珍運動記錄儀將在醫療利基市場中挖掘出很大商機。我們預測2014年市場將達到每年1億臺,在5年內達到3億臺。
可穿戴式設備的平均價格是每臺42美元,這個價格的產品范圍既包含便宜的夾式設備也包含昂貴的專業醫療設備,這意味著到2018年銷售額將達到每年120億美元(見下圖)。
考慮到可穿戴設備未來發展方向的高度不確定性,所有的預測的可信度都要打個折扣。
不過有一件事是確定的:我們所有的預測者都需要意識到,2012年蘋果在全球銷售了1.385億部iPhone,也就是說所有的可穿戴設備的銷售量最快在2015年都前不可能超過iPhone現在的年銷售額。
可穿戴設備需要解決的問題
?款式:顯而易見的,這是所有智能腕表和眼鏡的最大挑戰。
?智能手表:鑒于我們可以用手機看時間,手表已經變成了彰顯格調的飾品。智能手表在外形上無法匹敵設計精美的奢華腕表或造型獨特的時裝表
?智能眼鏡:同樣的,谷歌眼鏡之類的設備需要人們在一天中隨時佩戴的,戴在臉上如此顯眼會造成不必要的側目和尷尬,藍牙耳機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IMS指出,根據聯合國的數據,與2000年每10個人中有1個超過60歲相比,到2050年時,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超過60歲。需要監控的慢性病包括包括高血壓,晚發型糖尿病,心臟病,主要患者是老人。這意味著,用于慢性病家庭健康管理的設備需求將持續增長。
智能醫療可穿戴設備存在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假如醫療保險承保公司拒絕為患者支付此類設備的費用,那就會成很棘手。根據來自ABI以及其它來源的數據,我們認為今年內醫療及健身可穿戴設備會占可穿戴設備總市場份額的6成以上,在未來甚至會占據更大的市場。(如上圖所示)
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健身腕帶,在實際應用中和其醫療類競爭對手沒有太大區別,只是監測的數據類型和活動項目不同而已。多數健身腕帶用于記錄一天的運動距離,活動和休息的時間,睡眠時間及質量,以及消耗的卡路里。有一些可以在用戶休息太長時間時提醒用戶運動,還有一些帶有無聲喚醒功能,通過腕部振動在特定時間喚醒用戶。
多數健身腕帶與智能手機及電腦程序配套使用,通過藍牙裝置同步,便于用戶分析其所選擇記錄的數據。這些app功能豐富程度與復雜程度各不相同,但通常要求用戶輸入額外的數據包括卡路里攝入量以及其他個人基礎信息,用于幫助觀察及適應用戶的運動模式,提高其生活習慣。
包括運動記錄與醫療應用在內,很多腕帶可提供其它功能,如社交網絡新消息提醒功能,記錄飲食速度等。
不過這些至今為止都未能引起公眾或投資者的興趣,這或者預示著智能手環的使用在醫療和健身領域是有限的,不論是智能手表還是腕帶。
幾十年以來,生產商一直追求給手表附加上盡可能多的功能,包括計算器,游戲,電話簿,日歷。在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中,他們嘗試讓智能手表連接無線網。例如在此期間,斯沃琪與微軟聯合推出的智能手表,但該產品失敗了。此后,斯沃琪沒有宣布任何智能手表的計劃。
事實上,斯沃琪的CEO Nick Hayek甚至公開駁斥蘋果智能手表可以顛覆傳統手表的說法?!霸谖覀€人看來,我不認為這會是下一個革新?!彼f,消費者喜歡佩戴精美的手表,并根據不同的場合更換不同的款式,這樣的話智能手表就太貴了,而且屏幕太大很難看。
多家公司長久以來致力于生產可以使你在距離雙眼一英尺的地方看見屏幕的虛擬現實頭飾,使你可以沉浸在游戲或電影中。但這些產品卻封閉了外在世界。而智能眼鏡生產商卻采用了增強現實手段。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的不同之處在于可以使你看到周圍環境,但又會與所看到的內容互動。
對主流市場最野心勃勃的可穿戴式產品就屬谷歌眼鏡。
該產品將極簡的眼鏡框架與一塊位于目視高度的小長方透明片結合。這塊小透明片是可以顯示通知和各類信息的屏幕,你可以不管去哪一整天都帶著。也就是說在眼前所看到的景色中永遠覆蓋著一個小提示欄。該配件特別擅長拍照及錄影。
電池夠一天使用。到目前為止,這個眼鏡的價錢和其高科技程度一樣令人嘆為觀止。搜索巨頭前期向開發者要價1500美金,購買該設備所包括的一系列硬件。消費者版將便宜一些,并在明年發布。廣告商們希望通過高質量的沉浸式廣告體驗,通過智能眼鏡抓住最后的機會去占據用戶的移動空間。谷歌眼鏡允許廣告商將現有的廣告形式加強,當人們選擇通過谷歌眼鏡來觀看時,廣告商可以將戶外廣告如燈箱或巴士站牌廣告變得更加生動。同樣的,電視廣告也可以通過谷歌眼鏡變得更栩栩如生。
最終,谷歌眼鏡可以提高帶定位的電子優惠券和折扣信息給用戶。谷歌不是唯一提供增強實景眼鏡的廠商。Vuzix是一家長期以來生產虛擬現實技術眼鏡的廠商,也正準備推出自己的增強現實眼鏡。
新平臺大戰
關于操作系統和可穿戴設備的最后一點:鑒于大部分設備都支持iOS和安卓雙系統,兩個科技巨頭又要像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那時一樣搶地盤了。
谷歌安卓系統由于具備靈活性,人們推斷其將占有優勢。原因是改變一個操作系統去適應一個陌生的屏幕尺寸和硬件外形很費勁,開源的安卓使開發者有更大的自去滿足具客戶需求?,F有的一些優秀智能手表程序選擇應用安卓做操作系統。
但這時下定論還為時過早,畢竟蘋果一直以來的強項就是融合軟硬件配置。但是現在就可以開始考慮平臺戰如何在可穿戴設備領域操作了。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