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清單:雙十一的消費者行為
雙十一的“消費者行為學”:最全清單。如果你不了解你的消費者,如何能夠在數百萬計的商家中贏得消費者的選擇?今天李叫獸就講講雙十一的消費者行為學。
雙十一期間,消費者面臨著降價折扣、促銷氛圍、時間壓力、繁雜信息,同時持幣搜索、伺機秒殺、擔心錯過——這種獨特情景下的消費者行為,和平時悠閑自得的購買行為有很大不同。
而李叫獸就講講在這種特殊的雙十一情景下,消費者的決策機制、瀏覽方式到底產生了什么變化。
請看清單:
1.利他行為增加
雙十一環境下,消費者的利他性購買需求會增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送禮購買。
為什么呢?
因為雙十一會支出很多人一大筆花銷,從而產生負罪感,而利他行為可以減輕負罪感。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拉一群人進行智力測試,得分高的人可以獲得更多獎金,發現作弊率不高——絕大部分人都保持著良好的道德水準。
然后拉另一群人進行同樣的測試,但獎勵發生了變化:得分高的人,可以讓一起來的伙伴獲得更多獎金。結果,作弊率大量增加。
這是因為在后一組實驗中,人通過“利他舉動”,減輕了自己負面行為的內疚感,更加容易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同樣,很多人在雙十一會進行透支消費,或者買了平時根本不舍得消費的東西,這個時候會因過量購物而產生內疚感。
而恰當的利他行為可以減少這種內疚感,所以很多消費者會在雙十一增加利他行為——
“你看,我又幫我男朋友挑了一件大衣,比我的都要貴呢!”
2.自制力釋放
雙十一之前,大部分人會刻意壓制自己的購物需求,等到雙十一再一起購買。
“這雙鞋子真好看!算了,還是等雙十一再買吧?!?/p>
而對需求的壓制會消耗人的自制力,從而導致消費者出現集中的自制力釋放行為——瘋狂購物+瘋狂娛樂。
因為自制力跟肌肉力量一樣,也是隨著使用而消耗,隨著休息而恢復的。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讓一群人先坐在擺滿巧克力的房子中1小時,告訴他們不能吃。然后再讓他們到另一個房間進行堅持握力的測試。
結果發現,比起坐在擺滿石頭的房間1小時的人,巧克力房間出來的人堅持握住的時間顯著非常少。
這是因為呆在充滿巧克力的房間1小時卻不能吃,消耗了這群人的自制力。所以在接下來的任務中,可用的自制力不多,自然堅持不了太久。
他們此時更加渴望的應該是釋放自制力。
同樣,雙十一的消費者們已經壓制了很久的購物需求,購物的自制力被消耗殆盡,到了雙十一那天,他們會幾乎無法抵抗誘惑,進入“自制力釋放”的狀態。
而人一旦進入自制力釋放的狀態(往往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壓制),就會出現這些狀況:
- 購買一些平時不舍得購買的商品(因為沒有自制力了);
- 娛樂需求增加;
- 工作注意力降低。
如果你看天貓雙十一的廣告,就會發現它通過渲染幾十個娛樂歡快的場景,進一步刺激消費者的自制力釋放(狂歡吧)。
甚至,今年連晚會都開始搞了。
3.預期后悔式購買
雙十一不斷營造易逝感(過了今天就沒了)、稀缺感(限量啊限量),會讓很多消費者進入“預期后悔”的心理狀態。
預期后悔就是指:我做這件事并不是因為我真正想做,而是擔心我不做會后悔。
翻譯成雙十一的話就是:
“我買這些東西,是擔心如果我不買,將來錯過了就會后悔,將來買會更貴?!?/p>
繼續翻譯成購物一族的邏輯就是:
“折扣的價格,等于不要錢?!?/p>
“今天不買這個包,等于損失了1萬塊。”
而當普遍消費者進入“預期后悔”的購買狀態時,對品牌商來說,最好的營銷手段就是:進一步刺激預期后悔。
比如,這樣一個場景:
12月某一天,辦公室
“哇,小王,這一身大衣和鞋子不錯??!不得大幾千吧?!?/p>
“沒有,一個月前雙十一買的,不到一千。當然現在買的話,就貴了?!?/p>
4.嘗試新選擇增加
雙十一一般是“囤貨式”購買——一次性買好未來好幾個月的衣服鞋子。而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會比往常更加傾向于嘗試新選擇,而不是維持過去的購買習慣。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個實驗:
給被試者一張菜單,讓他們根據菜單預定自己的飯。A組被試者被要求每周制定下一周的食譜,而B組被試者被要求每天制定當天的食譜。結果發現:B組被試者每天的食譜類似程度很高,而A組消費者卻選擇更多花樣。
也就是說,當被要求制定未來一周伙食時,人更加傾向于多樣化選擇。
雙十一也是這樣。
平時購物時,我們經常只買現在要用的東西,所以會更加傾向于延續消費習慣,比如只盯著幾個品牌的幾類產品購買。
而到了雙十一,我們需要買未來很久要用的東西或者要穿的衣服,會更加傾向于多樣化選擇——如果讓你每個月買一件,你可能會買類似的;但是如果是雙十一要把6個月的放進購物車,你肯定不會放6件類似的東西進去。
這就意味著:很多新品類,可能會在雙十一面臨機會。
5.決策癱瘓
雙十一給消費者提供了海量的選擇,商品琳瑯滿目,給了消費者充分的選擇。
大部分人覺得“選擇越多越好”,但是研究發現,過多的同質選擇,反而會讓消費者進入“決策癱瘓”狀態,最終放棄購買。
有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
擺出一系列昂貴的果醬,向消費者提供試吃機會和折扣。
實驗分為2組,一組有6款果醬,另一組有24款果醬,全部都可以任意購買。
最后研究者發現,在提供6款果醬的組中,有30%的試吃消費者選擇了購買;而在提供24款果醬的組中,只有3%的人最終選擇了購買。
為什么呢?
因為更少的選擇意味著更低的決策成本。在6款果醬的組中,消費者只需要比較6種口味并迅速通過排除法就可以做出判斷,決定自己究竟買哪一種。
但是在24款果醬的組中,消費者總想“下一款是不是比這一款好一點?”,總想做出“最優決定”,結果在比較完24款果醬之前,他們就消耗了大量的大腦精力。最后出于節約精力的需要,他們索性放棄了購買。
后一種狀態就是“決策癱瘓”狀態——過多的同質化選擇同時出現時,人們反而會放棄購買,從而選擇單一化的商品。
而雙十一就是這樣的情況:大量的商品、大量的同質化選擇,消費者不知道到底要買哪個。
這個時候,能夠降低決策成本,幫助消費者迅速做決定的品牌就會容易致勝。
比如賣鞋的直接說明:
“20多歲職場新人必備制式皮鞋-3款”
還有大量的導購類網站、帖子,也容易分這杯羹。
6.銷量領先——更多使用”外周線索”
下面再說說消費者決策。
人在做決策的時候會收集信息,而這種信息來源主要是兩種線索:
(1)中心線索:與目標直接有關的線索(一般是基于判斷分析)
比如你買一個手機,中心線索就是:CPU主頻、屏幕大小、輕薄程度、外觀如何等。這些線索都是跟你買手機的目標(比如玩游戲、打電話)直接有關的。
再比如你招聘一個文案人,中心線索就是:創造好奇心缺口的能力、順應邏輯能力、利用基模的能力、喚起讀者情緒的能力、策略思維能力等。
(2)外周線索:與目標無關,但是可能會帶來間接證明的線索(一般是基于經驗概括)
比如你買一個手機,外周線索就是:哪個國家產的、什么牌子的、誰代言的、買的人多不多等。這些線索和你用手機目標(比如玩游戲、打電話)沒有直接關系,但是可能會當做間接證明。
再比如你招聘一個文案人,外周線索可能有:哪個學校畢業的?拿過什么獎?做過什么成功案例?誰推薦的?
(說到這里你就發現了:如果用外周線索做判斷,就是我們所說的偏見。比如某單位招聘不要女性,就是通過“性別”這個外周線索,而不是“實際工作能力”這個中心線索)
幫助決策的時候,兩種線索各有優劣:
中心線索更加準確,決策質量更高,但是卻更費腦力;
外周線索非常省力,但同時決策質量會偏低,容易受到無關因素影響,容易產生偏見。
(PS. 也說明了為什么智力水平偏低、知識偏低的人,往往偏見越多,因為靠偏見來決策省腦力。)
一般來說,人在做決策的時候,這兩種線索會同時使用。
而在雙十一的時候,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消費者會更多使用外周線索,大量降低中心線索。
也就是說,消費者會更加容易受到:品牌大不大、原產地在哪、誰代言誰背書、銷量怎么樣等信息影響。
不容易受到:具體性能如何、用的什么原料、技術怎么樣等信息的影響。
為什么呢?
因為雙十一大量的搶購、秒殺和緊張的氣氛,給所有的參與者提供了“時間壓力”,而“時間壓力”大時,人的決策能力會降低,從而不得不更依賴“外周線索”做判斷。
在一項實驗中,心理學家眼球捕捉設備發現,給被試者限定決策時間后(比如必須24秒做一個購物決定),他們眼神更加停留在外周信息上(比如銷量領先)。
大量的研究發現,在購物決策時間壓力大的時候,消費者的決策能力顯著降低,他們往往更加會通過膚淺、單一、從眾的方式來決策,也更加容易做出非理性決定。
(這就是為什么強烈想要說服你的導購員,一定要你趕緊做決定,因為時間壓力下的決定,更容易非理性,你也更容易被忽悠。)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雙十一各品牌更加有效的廣告應該是以外周線索為主,比如知名品牌、前所未見的折扣、銷量第一、原產地牛逼、XX代言。而如果在這個時候強調:XX黑科技、XX牛逼功能、分辨率提升70%,就基本沒有用。與此相對應的就是“眾籌”,產品眾籌網站上大部分是未知產品,消費者沒有一筆心理預算(雙十一是有的),沒有時間壓力等,所以用戶會更多使用中心線索來決策。而這個時候,眾籌文案說的有沒有道理、產品功能賣點是否打動人,就會更加重要了。(PS.怪不得一個個眾籌文案都這么長,包括李叫獸自己寫的)
7.更容易接受單一信息
上面說了,時間壓力之下,消費者決策能力下降,決策所需要的信息變少(不會考慮這么多了),所以會更加依賴單一信息做決策,而不是依靠綜合信息做決策。
比如,決策能力低下的人,在選擇自己專業的問題上,會僅僅考慮“專業是否熱門”等單一信息,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收集多種信息(比如擅長程度、就業率、興趣程度等)再做決定。
而雙十一消費者的決策行為更像前者——在決策時,往往只考慮單一信息。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我在幫360智能攝像機搞雙十一預熱文案時,直接放棄了過去的描述方式——讓消費者知道它能夠遠程看家、遠程語音、分享視頻、直播……
直接砍掉了所有的其他功能描述,用4個不同的場景情景,只體現1個功能信息:連上手機,遠程看家。
再比如,就雙十一當天文案來說,天貓坑位文案+商品標題基本上決定了轉化率,平時無比重要的長長商品詳情頁,影響會降低(即使他們仍然會掃一眼。)
8.瞬間排除你——消費者使用非補償性評估
消費者在商品評價階段,一般有兩種評估方式:
(1)補償性評估:瀏覽一個商品,再看下一個商品,對每個商品建立一個大致心理打分。
這就意味著商品的屬性優勢劣勢可以相互補償——這個手機,CPU不行,但是新功能雙鏡頭不錯啊!
(2)非補償性評估:先找到想要的屬性,然后拿屬性去篩選商品。
比如只看5.5英寸的手機,不符合的直接殺掉。
然后再比較第二個屬性。
這種情況下,商品屬性的優勢劣勢不能相互補償——你一開始都把它踢掉了怎么補償?
舉個生活例子,假設你準備招收一個新媒體營銷人。
非補償性評估就是,腦子中先想出一個標準(比如必須是985院校畢業),然后把不符合標準的全部殺掉。
然后小王因為沒上過大學,被淘汰了。
而補償性評估就是,先整體看完一個人,再做判斷。比如小王雖然沒上大學,但是你突然發現他竟然獲得過艾菲獎金獎,而且只要月薪5K,這怎能不要!
這里面,“艾菲獎”補償了“不是985畢業”這個劣勢。
而雙十一存在大量秒殺、搶購、瘋狂的信息量和選擇情況下,消費者的決策方式會傾向于非補償性評估。
這就意味著,只要是在消費者最關心的幾個維度(比如手機的折扣力度、系統流暢、品牌如何)不突出,那么不論其他地方的創新做的多么好,可能都不會進入選擇清單。
雙鏡頭設計、突破型功能、嬰兒般握感——這些創新功能只有在消費者進行“補償性評估”的時候才有用。
9.稀缺性感知增強
全民哄搶、全民狂歡——這會導致消費者更加容易受到“稀缺性”的影響,而對稀缺性的感知增加時,人會增加沖動性購買行為。
比如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告訴A組被試者,坎貝爾罐頭降價10%,結果平均每人購買了3.5罐。
然后,告訴B組被試者,坎貝爾罐頭降價10%,每人限購12罐,結果平均每人購買了7罐。
當消費者感知某個機會是稀缺的時候,就會增加購買。雙十一本身就是營造稀缺的節日(限時+限量的折扣搶購),大家聚集一天,也是在消費“稀缺感”。這個時候,消費者會對任何稀缺的、稍縱即逝的信息更加敏感,如果能夠營造這種感覺,就會比平時更能瞬間抓住他們的注意力。
#專欄作家#
李叫獸,微信公眾號“李叫獸”(ID: Professor-Li),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本名“李靖”,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管理碩士,互聯網營銷顧問。出人意料的商業分析,用科學方法而不是主觀判斷來分析商業問題。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好文章,很有借鑒,從心理學的角度再結合現在雙十一的各種促銷活動來看,可以發現很多利用心理學進行促銷的行為,相當有趣
叫獸,發現你幾乎每篇文章里面,都會有各種心理學研究實驗做論證。
李叫獸寫的東西一直都很有深度
好文章,話說我在一邊讀該文一邊對應今年雙十一自己的表現,所以越讀越覺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