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觀察:電商平臺搞社交圈成趨勢?拼多多已落伍
社交電商,基于人與人之間社交關系鏈的貨品買賣活動,留心觀察不難發現,抖音、快手、小紅書這類內容社交平臺正在嘗試“電商化”,而淘寶、京東這類電聲平臺也在不斷嘗試“社交化”……
在拼多多、云集相繼上市之后,騰訊終于開始親自入場“社交電商”。
5月12日,微信新版更新“好物圈”功能,點擊進入后,用戶可以看到“朋友推薦”和“大家買的”商品,也可以主動向好友推薦商品,支持跳轉購買鏈接。
目前“好物圈”的入口依然比較深,位于發現頁面“搜一搜”和“小程序”的二級頁面,但一向克制的微信給大量用戶發送了小紅點提醒。
微信最早在去年9月試水社交電商功能,由小程序“購物單”一步步演化至今,完成度已足夠高,正式和全量用戶見面的日子應該不遠了。
在產品邏輯上,“好物圈”和之前主推的“看一看”幾乎相同,后者主打通過社交關系分發微信公眾號的內容。
“朋友推薦”和“在看”是用戶的主動分享;而“大家買過”則和“N人看過”一樣,是基于用戶的實際購買和瀏覽行為生成的推薦商品和內容。
稍有不同的是,“好物圈”還支持用戶自主創建圈組,圈組內發布的內容僅本圈可見,形態類似一個只允許分享商品鏈接的“閨蜜群”、“種草群”。目前“大家買過”欄目中推薦商品均跳轉到小程序購買頁,除了實體商品,還包括微信讀書、電影票等虛擬商品。用戶主動推薦的“好物”,需上傳圖片,可直接添加描述發布,或通過搜索添加小程序購買鏈接。
微信回應媒體稱,“好物圈”希望幫助用戶快速找到好的物品,同時幫助優質服務更好浮現。
雖然仍未正式上線,用戶的發布體驗也稱不上流暢,但“好物圈”已釋放出足夠的信號:微信不再滿足于“九宮格”直接導量的扶持方式,親自入場“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化與電商社交化
“社交電商”指的是基于人們的社交關系鏈賣貨,廣義上“微商”就是最早期的社交電商。
幾乎自微信誕生起,微商就不斷出現在人們的朋友圈、群、附近的人里,利用高頻曝光和信任賣貨。
除了相對職業化的微商,人們相互交流商品的購買和使用經驗,本身就是天然存在的行為,只是微信的出現讓這種行為更加便捷、豐富。
通過提供定制化的發布工具和分發場景,“好物圈”把用戶分享商品的行為產品化,期望能把人們散落在朋友圈、群組里的行為聚合到統一的場景里,從而在商業價值上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無獨有偶,抖音、快手、小紅書這樣的內容社交平臺也在嘗試“電商化”,網紅直播帶貨、好物種草、景點打卡這樣的模式被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接受。
這些平臺的電商化嘗試不僅能夠給用戶提供邊看邊買的流暢體驗,更能為平臺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社交電商化”已勢不可擋。
而另一方面,淘寶、京東這樣的電商平臺也在不斷試水“社交化”。
近期,淘寶規則官網公布多份文件,預示小規模內測中的“淘小鋪”將很快上線。根據官方的介紹,淘小鋪定位“人人可參與的社區化電商”,讓普通消費者能成為淘小鋪掌柜,分享自己的小鋪寶貝就能賺錢。
開通淘小鋪的掌柜無需負責產品、物流等環節,只需專注引流、賣貨,實現了門檻最低和效率最大化。
京東的腳步也沒有落下,近期,已經沉寂四年的“京東購物圈”低調復活,主打類似小紅書的好物分享社區。進入小程序,首頁呈現的是用戶生產的筆記內容,圖片上的物品帶有鏈接直接跳轉至京東商城購買頁。
用戶也可直接在小程序內發表文章,可獲得積分獎勵,優質內容將被推薦上首頁供網友瀏覽。
據了解,“京東購物圈”小程序內的內容還出現在了微信購物入口的種草頻道里,滿足用戶邊看邊買的需求。
電商與社交的融合新趨勢
社交產品“電商化”,電商產品“社交化”,兩個領域的產品都在向對方身上汲取養分,形態上變得越來越接近。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趨勢?
首先,電商發展十數年,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中國用戶的線上購物習慣已經被充分教育,而商品的供給也由匱乏走到海量。
傳統意義上的電商產品,是基于目的性購物而生,包括淘寶、京東等產品,其設計的基本邏輯是“讓用戶以最快的速度發現自己想要的商品”,一切產品設計以精準和效率為優先。
而事實上,隨著手機成為人體的智能外設,用戶開始將線下的“無目的性購物”遷移到互聯網之中,因此,隨后的電商產品設計開始逐漸滿足用戶的“逛街”需求,包括手機淘寶開啟的千人千面推薦機制,引入網紅直播、微淘等內容社區等等,都是試圖滿足用戶的“不確定性需求”。
但社交電商的出現,其實使得電商產品開始進入第三個階段,即滿足用戶基于購買欲望之上的社交行為,并完成購買,其產品邏輯變成,“先滿足交流欲、再滿足購物欲,最后滿足購物效率”。
因此,電商產品的社交化是一個必然趨勢。
京東做出的選擇,是與微信繼續合作,最近京東零售集團輪值CEO徐雷高調宣布,京東將利用微信一級入口及微信生態的用戶資源,打造一款新的社交電商產品。
可以預測,這款產品的形態應該不會是又一個拼多多,應該更像是“購物圈”的放大版,或者說,是微信體系的“小紅書”。
而對于阿里來說,其產品設計經過多輪嬗變,已經具備了自建社交體系的基礎,也已經埋下了相當多的種子,比如微淘體系,就可以視為是商家版的淘寶微博,但微淘體系想要從“商家微博”轉化為“普通用戶的微博”,還需要更多產品上的探索。淘小鋪或許是一個新的鑰匙,通過分銷體系和相應的激勵措施,讓普通人在淘寶上建立自己的社交圈。
在現在的電商平臺之中,京東已經提前出招,阿里也在不斷給出新的破題思路,就連微信也在“好物圈”中保留了電商的火種。也就是說,電商平臺搞社交圈,未來會成為一個新的趨勢,誰成誰敗,或許還關系著電商平臺競爭的未來。
但讓人好奇的是,在各電商平臺都在社交轉型,靠“社交電商”起家的拼多多卻有些落伍。從產品上看,拼多多并沒有任何社交屬性的設計,既沒有內容社區,用戶除了拼單之外也沒有任何可能的互動,幾乎所有社交都要在微信上完成,而很明顯,隨著京東的高調入局,微信的一級入口未來將仍然屬于京東,那么,沒有社交功能的社交電商拼多多,會在今年的競爭之中走向何方?
#專欄作家#
劉曠,微信公眾號:liukuang110,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海南三車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購團邦資訊創始人、知名自媒體。國內首創以禪宗與道學相結合參悟互聯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以此形成真正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文化以及創新精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出3姐課 拳套3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