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毀簡史:對一切“學習問題”來一次總清算
如果你自信學習能力沒有問題(多數人都這么想),沒受到任何社會環境的“污染”,無需任何“改進”,那么,我們不妨先捋一下,一個自然健康的人,其學習能力應該達到什么水平。
最近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犯了個嚴重的錯誤。
以前我一直認為,“速成心態、功利式學習”是導致學習難以實質進步的“元兇”。但在與讀者的交流過程中,我發現,無論我用多少科學證據證明速成心態只會妨礙“有效學習”,卻仍無法阻止人們追求“速成”。
一個有趣的類比是“吸煙有害健康”、“熬夜使人早衰”,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共識,但同樣改變不了成千上萬的人前仆后繼成為煙民或夜貓子。
問題出在哪里?我們弄錯了因果。
沒有先天“煙癮、晚睡癮”,這些“癮”是其他問題導致的結果,同理,“速成心態”確實惡化“學習能力”,但它不是根源,“追求速成”跟“學習能力衰退”一樣,都是其他問題導致的結果。
真正的元兇隱蔽在與“學習、認知、教育”等毫無關系的角落,它就潛伏在我們從小到大成長的生活環境中,怡然自得繼續放毒。
本專題,我將對人們深受其害而不自知的各類“學習問題”來一個總清算。
如果你自信學習能力沒有問題(多數人都這么想),沒受到任何社會環境的“污染”,無需任何“改進”,那么,我們不妨先捋一下,一個自然健康的人,其學習能力應該達到什么水平。
一、健康人的學習能力必將引發“滾雪球效應”
你怎么理解“學習能力”?
我們經常以“電腦”表征人類大腦的學習能力:
- 將“智力”比作CPU(負責運算)
- 將“注意力資源”比作內存(負責選取運算對象)
- 將“長期記憶”比作硬盤(保存運算結果)
于是,“學習”就是大腦處理環境信息后轉化成長期記憶的能力:
按照這種表征模式,我們自然會認為“學習能力”隨年紀變動如下圖所示:
即幼年到成年,大腦一直在發育,智力跟著提升,而隨著“自控力”變強,注意力也隨著提升,于是學習能力整體一直在上升,直到成年期,學習能力保持平穩,最后老年了開始衰退。
這個推演看上去合情合理對吧?
很可惜,錯的離譜。
原因恰恰在于我們以電腦來解讀大腦,就像所有直觀淺顯的事物一樣,雖有魅力卻害人不淺。
我們誤以為大腦的“工作模式”很像電腦,這很自然,因為電腦最初就是模仿大腦運作而設計的(即馮·諾依曼計算機體系)。但人腦與電腦有個根本性區別:人腦是復雜有機體,它會隨著與環境的互動不斷地進行“演化”。
比如:小時候,你看到如下長相的人,大腦會閃過一個字:丑奇特。
但現在,看到同樣的長相,你大腦會立馬蹦出“聰明氣質有前途”等字眼。
為什么面對同樣的圖像,大腦會作出如此截然不同的解讀?因為你與外部世界的互動不斷地塑造大腦。
可見,大腦的“學習能力”完全不是上圖所示,而是(點擊圖片可放大):
基于神經科學、認知科學、系統動力學及社會認知理論,為避免內容龐雜,已進行大量簡化。
看似復雜,但只需掌握兩個核心,就很好理解了:
- 主觀篩選
- 反饋及調節
主觀篩選,這個好理解,每時每刻,進入到我們感官系統的信息量非常之大,大腦不可能耗費精力對所有信息一視同仁的進行處理。
那怎么辦?
只選擇特定的信息進入思維內部進行解讀。就好比逛街時,成百上千張臉不斷在你視界中出現,但你其實只會留意到一些美女俊男或奇裝異服。
這個被我們篩選后的信息就叫主觀信息,在神經語言學中,被稱為“次生體驗”。
不難想象,主觀信息的質量跟一個人能力的強弱成正比。比如:同樣花三天時間看一部《水滸傳》,有些人可能只看到了江湖義氣,甚至只看到了潘金蓮;但有些人卻學到了創業、管理、決策、用戶需求……等等各種知識(此處不做價值判斷)。
這就是我常強調的,人與人的真正差距,不是誰掌握了資源,而是面對同樣的信息,誰能解讀出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那么,我們的主觀篩選(及解讀)主要受什么因素影響呢?即我們的信念系統、認知系統(上圖中橙色字體)。
(生理因素、先天傾向(灰色字體)等“硬件”要素不在本專題討論)“信念”在替我們回答“我們該相信什么,想要什么”的問題。
還是以這位童鞋為例:
為什么我們以前主觀解讀成“丑奇特”,而現在卻解讀成了“聰明氣質有前途”,原因是我們的信念變了:
- 或許是因為金錢在價值觀中急劇膨脹,以至于跟錢相關的事物都變“美了”;
- 又或者是取悅跟利益相關的事物具有更好的生存優勢;
- ……
這些現實中的“反饋”都會不斷改變、塑造我們的信念系統。
至于,認知系統,大家都很熟悉了,即我們大腦中掌握的“概念”對信息解讀的影響。比如:小時候你要聽到周期性“轟隆轟隆”的悶鳴聲可能會嚇一大跳,但當你了解有“地鐵”這一事物后,你就不再害怕了,這是因為你的認知系統已經幫你做出解讀,告訴你這不是什么不可控制的災難。
信念及認知系統、主觀信息、環境及反饋,這些因素就像三體系統一樣,彼此間互為因果,進行復雜互動,其結果就是使我們學習能力在不斷“動態變化”(既可能變好也可能變差)。
那么,現在回過頭來看“學習能力隨年紀變動”曲線圖,你還認為它的走勢會像牛市一樣猛漲么?
現實總是比你能想象到的還殘忍。對于多數人,學習能力的走勢圖會是:
有何感想?
我先提醒下,這里說的是“學習能力”的走勢圖,不是“知識經驗”走勢圖。走勢圖沒有畫至“負數”我已經是給足了面子(現實中確實存在負數學習能力的人)……
只要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不是負數,累積的知識(新增知識減去遺忘部分)還是呈上升走勢的。
比如,上述人群的“知識增長”(橙色線)走勢圖會是:
知識量的增長掩蓋了學習能力下降的事實,甚至不少人直接就將知識量與學習力劃上等號。這導致我們產生“學習能力一直在提升”的錯覺。
當然,我鼓勵大家不要迷信任何權威,你同樣應質疑“學習能力隨年紀下降”的結論,“少加你有什么科學證據證實么?”
證明方法可以比我們想象的簡單,我們采用逆推法。
如果我們的學習能力不隨著年紀增大急劇下降(哪怕是平滑直線),那任何人的知識量增長圖應該符合下述增長曲線:
這意味著,你工作8年的知識量應該比工作3年時有急劇增長;這也意味著,不應該存在“吃青春飯”的職業,不應該存在“中年危機”。
每位長輩都應該在知識海洋中暢游,而不是被保健品、理財投資騙的血本無歸。
很遺憾,世間未曾美好如斯。
幸運的是,我們已經引出問題關鍵了,大腦按理來說在成年后才發育成熟,那究竟是什么因素導致我們的學習潛力“未老先衰”?
更有價值的是,我們弄懂之后,能否消解那些抑制因素,重新釋放“正常”的學習潛力?
為了根治上述頑疾,我們就必須將觸角深入到人類學習的內在動力結構上。
*本專題研究所涉及科學理論主要包括:認知取向動機理論、系統動力學、認知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后現代敘事理論等。
二、學習動力系統的潛在缺陷
我在長期跟讀者交流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知識底子薄的人每當看完一本書或學了些新東西時特別喜歡(帶強迫性)追問自己“我從中學到了什么”。而知識淵博者反倒不在意——他們似乎只在享受求知本身。
抱著研究的態度,我調研了工作能力較強的群體,我發現他們跟知識淵博型讀者一樣,不會每學點東西就強迫性的問“我學到了什么”。
這只是巧合么?
直覺告訴,這里面蘊含著解開學習能力未老先衰的關鍵信息。
人類在學習時,與生俱來就喜歡反思“我學到了什么”么?
孩子學說話,可不會每天睡前總結回顧下自己學到了哪些新的詞匯,孩子們只是直接將新詞匯應用于生活中,然后興奮的等待父母的驚喜反應。我們學自行車時,也不會喃喃自語“先出左腳還是右腳,屁股該怎么挪”,我們只是單純的享受騎車的樂趣……
可見,人類這種“強迫性反思學習成果”是后天習得的。
據了解,最初讓我們這么干的正是我們的好學校好老師們——當然,從應試教育的角度看無可厚非,這有利于考高分,但有利于考高分的行為習慣未必有利于“學習”。
我們不妨繼續觀察下,學校究竟做了什么,讓我們的大腦增加了一條全新的“學習回路”(強迫學完后即問自己“學到了什么”)?
為方便對比,我們先回顧下,人類天性的學習動力系統模型(點擊圖片可放大):
我們通常說的“能力”主要取決于思維內部“智識庫”的元知識(思維能力)、事實性知識(長期記憶)的綜合應用。而我們的“智識庫”主要取決于我們的“學習策略”以及對“學習內容”(前面提到的“主觀信息”)的選擇。
我們的學習策略、學習內容選擇又受制于“信念及認知系統”;“信念及認知系統”則取決于我們將“智識庫”應用于環境后的“反饋”(橙色字體),即“反饋”是否達成我們的期望。
大體而言,符合期望即“強化”,不符合期望即“抑制”。這整體形成一個彼此影響、彼此塑造的“動力回路”。
在原生(幼童)情況,我們的學習策略傾向于“內化”(理解整合),而學習內容傾向于選擇“有挑戰”的學習任務(對孩子而言“蓋積木”就是典型的挑戰任務)。
下面,我們一起觀察下,在我們入學,即“學?!遍_始“反饋”之后,我們的系統動力模型會發生哪些變化。
“學校”的身份很特殊,對于孩子們而言,校長、老師某種程度上權威度高于家長。而權威(學校),開始為我們的“原生學習動力”進行反饋,定義了“學習的標準”——學習范圍(教材),學習目標(考試高分)。
在這種常年的毀人誨人不倦之下,我們的學習動力系統模型變成(點擊圖片可放大):
*為避免太復雜上圖將“主觀信息”直接并入“信念及認知系統”內。
不難想象,在學校反饋之下,我們的“信念及認知系統”產生了新的信念——我們開始對學習形成新的“價值觀”:
- 對學習內容的選取,我們不再基于興趣與好奇,而是更傾向于“教材內容”;
- 對于學習的策略,由于“內化”在考高分上顯然沒有“考試技巧”有用,因而學習策略開始側重“應試技巧”。
在這種反饋影響下,我們的“智識庫”的結構也發生變化,相對的,“元知識”(綜合認知)比例急劇降低,“事實性知識”有所提高。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取決于“元知識”與“事實性知識”的短板。
一個人“元知識”很低,“事實性知識”很高,就是典型的“書呆子”,像孔乙己那類,懂的茴香豆“茴”字四種寫法卻無法在社會混吃的悲劇人物。
那么,這種新增的“環境反饋回路”是否會馬上改變大腦結構?不會。
但如果是常年累月的影響呢?
理論生物學、復雜系統理論告訴我們,人類發展的最重要源動力是適應力(Resilience)。
人類為了獲得強韌適應力進化出了可塑性極佳的大腦,然而這個世界不存在只有凈收益卻完全沒缺陷的事物,一旦環境持續給出錯誤的反饋,可塑性強的大腦就很容易把這個新的“反饋回路”納入到信念體系中。
比如,你聽說穿紅色底褲能帶來好運(不確定的期望)。
于是你面試時穿紅色底褲,恰好通過了(環境反饋,達成期望,強化);下次,你穿著紅色底褲表白,居然又成了(環境反饋,達成期望,繼續強化)……
此時,你可能將“紅色底褲帶來好運”納入你的“信念系統”,后續在需要運氣時,比如買彩票,你都傾向于穿紅色。
每個人將某種信念移植進大腦需要的強化不同,但如果常年累月受到同類的環境反饋,就會在我們的學習動力系統中植入全新的腦回路。
這就是為什么現在很多人沒看完一本書就要強迫性的問自己“我學到了什么?”因為這種內省方式對“考高分”確實更有利,但對于“知識的內化”卻是弊遠遠大于利,知識內化需要的發自內心的熱愛與探索欲望。
當然,光憑上述新增一條“反饋回路”不可能即刻讓大腦運作模式產生天翻地覆的改變,但它卻呈現了一條重要的線索:
- 既然學校能夠強加我們反饋回路,那么家庭、社會同樣會產生新的反饋回路
- 這些反饋回路彼此間還會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指數級增長效應,以至于徹底取代了人類天性的學習動力模型。
帶著這些線索,我繼續對上述人群進行調研,發現了不少新的反饋回路,其中,最嚴重、危害范圍最廣、卻一直最為人所忽略的反饋回路來源于:自我價值信念。
三、自我價值信念缺陷使學習系統全面崩潰
如果你留意周邊的孩子,就會發現,每當孩子做出良好表現時,大人們總是喜歡夸獎三類語句:
- 你好棒
- 你好聰明
- 你好努力
你覺得哪種鼓勵更好?
同樣是鼓勵,這三句“反饋”對孩子的影響略有不同。
其中:“你好棒”是鼓勵行為,即小孩會認為他做的這件事(無論是什么)都是“好事”。
“你好聰明”、“你好努力”強化的是主體(小孩)人格,兩者的區別在于:
- “你好聰明”暗示的是“能做好這件事靠的是天賦”;
- “你好努力”暗示的卻是“能做好這件事靠的是付諸行動”。
盡管兩者都能夠增進孩子的自尊(自我價值的肯定),但鼓勵天賦會帶來一個副作用,即在學習動力模型中新增一條反饋回路:
即規避失敗。
如此,當我們學習遇到困難時(這是必然的),很容易不嘗試就直接放棄(因為“天賦”不在此)。因此,當我們面臨各類學習內容的選擇時,我們會優先選擇“容易”,而更傾向于規避“挑戰”類內容。
在學習策略上,也更追求“技巧”等能帶來“可見反饋”的學習策略,換句話說,我們更追求“表象進步”(容易量化)而不是“實質進步”(難以量化且需要時間才能體現)。
但是,現代認知神經科學已經明確:對于有價值的學習而言,面臨必要的困難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能力天賦”觀也是一種被強加的錯誤信念。
規避失敗或許會讓人傾向于“避重就輕”,略微削弱學習潛力,但還不至于讓人停止“進步”。但是,我們的“信念及認知系統”還會接收到其他一些環境反饋。
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存在太多“一加一遠遠大于二”的非線性反應,比如:去北極旅游不會死,裸奔也不會死,但是去北極旅游時裸奔基本上必死無疑。
這正是“學習能力被摧毀”的元兇藏的很隱蔽的原因——不相關事物累加的協同效應。
還有哪些常見的社會行為會跟“能力天賦觀”產生劇烈的化學反應?
攀比——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萬惡的攀比。
我們看下,當“攀比”遇上“能力天生”的信念會產生什么化學反應:以數學成績為例。
老師、家長拿好成績跟差成績的學生進行比較(希望鞭策成績差的學生),當我不存在“能力天賦”的信念時:我數學比小李差是因為“努力不足”。那很簡單,更努力就行了。
但是,加上“能力天賦”信念后:我數學不如小李是因為“毫無數學天賦”,這是多么讓人絕望的領悟啊。
這還不是最惡劣的情況,讓我們回到學校環境中。
這里我提醒下大家,請千萬注意回到孩子視角,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世界中,學校定義的東西就是孩子們的全部世界,學校(權威)已經定義了“有價值的知識范圍”(典型就是語數英)。
此時,我們看下“能力天生”+“攀比”+“狹小的價值知識范圍”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如果我數學不如小李,但我畫畫比小李好看,唱歌比小李好聽,體育比小李強,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能彌補自信的不足,但是,在常年“語數英才有價值”的環境中——考試無關的“事物”都被忽視了(學生會認為沒有價值)。
因此,學校重視的科目,除了那些成績排名約前20%的孩子,其他80%的孩子已經逃無可逃(你的其他天賦,比如洞察、同理心、想象力、創造力等等都會被粗暴的“學這些沒用”予以否認)。
這80%的孩子必然會處于——“自己不是塊學習的料”的無限心理暗示中,諷刺的是,越是升學率高的“好”學校,教學成績抓的越嚴,因而“成績反饋”對于學生的信念影響就越強。
對于讀到大學的孩子來說,這種“腦回路”可能一持續就是十八年??!
注意,在排名次的教學體系下,無論孩子們整體多么優秀,必然有80%的學生名次是“不優秀”的。
這就不難想象為何我們原生的“學習信念系統”會被徹底摧毀,取而代之的是對自我價值的否定,或者通俗的說,缺乏內在自信(點擊圖片可放大):
至此,我想你已經深刻意識到“缺乏內在自信”是多少問題的根源了:
- 當你取得些許成就時,你會認為只是運氣;當你犯下些許錯誤時,你會盯著自己的“性格缺陷”不放,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 你面對些許的挫折(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總會責怪自己,而不是客觀分析環境因素;
- 你面對好的職場機會沒有勇氣接受,是因為沒自信,認為自己競爭不過他人;
- 你漸漸失去了探索世界的熱情與好奇心,因為沒自信,因為探索不確定性需要冒險精神;
- 你學習時總喜歡確認“學到了什么”,是因為沒自信,擔心自己什么也沒學到,以至于徹底丟失了求知本身的樂趣;
- 你與外界產生沖突,在職場被人欺負,總是盡量委曲求全,因為沒自信能在沖突中獲勝;
- ……
所有這一切,今天我都要盯著你的雙眼告訴你:這不是你的錯。
這不是你的錯。
而改變,就是從今天開始。
那么,我們該如何重塑“腦回路”以使大腦回歸自然人性(健康信念),恢復出色的“原生”學習能力呢?
事實上,當你看到這里,接受上述觀點,那么最難的門檻已經邁過——隱藏的很深的“元兇”已經逮捕。
下面,我們要做只是“付諸行動”:為自己的“信念及認知系統”中逐步添加新的“反饋”,用新的反饋取代之前的“問題環境反饋(來自家庭、學校、社會的反饋)”。
我們只需牢牢記住下述四個原則,每當你需要進行任何的“學習”(廣義)行為時,用下述原則取代之前的“習慣反饋”(點擊圖片可放大):
1. 規避外部競爭原則
每當你萌發“比較”心態時,只需記住一點,這個世界上有且只有一個競爭者——你自己。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也充分表明,強調自我進步的反饋最為有效。
實際上,強調“與自己競爭”恰恰是人之為人的本性——自我實現的天生需求,這本身就是自然人屬性,只是很多人被“社會文化”抑制了。
2. 慶賀錯誤原則
東亞社會有個特點,對失敗很不寬容,這種成人社會的邏輯自上而下的影響了我們的本能。
我們習慣了“慶賀成功,懲罰失敗”,但就學習這事的“成功”,比如做對了一道題,只是驗證舊知識的一種手段。但你想要取得進步,成功無足輕重,錯誤卻必不可少。
錯誤,意味著深刻意識到“舊知識”中存在的缺陷,意味著“進步的契機”。換句話說,發現錯誤,或者現實碰壁,就好比找到了“新的進步”的寶藏,這當然更值得慶賀。
具體實施很簡單,比如每次犯錯、受挫時給自己買點愛吃的、喜歡的東西,或者設定一個“錯誤基金”,這些基金的錢你大可盡力揮霍,像慶賀成功一樣慶賀失敗。
3.“盡力-免責”原則
如上面描述,在“能力天生+攀比+學校限定知識價值”的常年反饋中,除了“尖子生”,多數人都變得“內在不自信”。而內在不自信的人有個特點,一旦負面事件發生,都喜歡“自我譴責”,這是一股會把自己拖向黑暗深淵的暗示。
因此,我們需要與自己定下一個合情合理的契約:盡力-免責。
什么意思呢?
就是做任何事情,只要你主觀盡力了,那么結果(客觀因素)無論如何,都不應該給自己任何精神負擔了。
這其實才符合真實世界——真實世界本就不是人類可以控制的。因此,牢牢記?。?strong>如果你盡全力了,那么全世界都不能怪你。
4. 具身認知
實際上,當你實施上述原則時會發現,很容易中途放棄。這很尋常,因為所謂的“意志力”本身就跟“自我價值認可程度”呈正相關。
那么,如何提升“意志力”?
我們可以采取“由外而內”的方法,通過外在活動來改變內在性格(認知心理學前沿分支具身認知有大量實驗證實)。
提升意志力、重建自信的外在活動有很多,最簡單的就是跑步、練習俯臥撐等各類低門檻且能明顯體驗到進步的運動。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內分泌等各類激素都會顯著影響心態),多跟陽光健康的人打交道,都能協助消解思想的陰暗面。
我們也必須客觀認識到,整個重塑回路的過程特別需要耐心。稍不留意,我們很容易回歸習慣的學習動力系統來左右“學習行為”,比如害怕挑戰,追求簡單、快速反饋,追求技巧、捷徑等等。
因此,請特別注意,上述內容并非“看看就行”、“明白就行”,而是每次“觸發這些事件”(害怕挑戰、犯錯、攀比、自我譴責)時,需要與上述原則建立關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需要給自己時間與耐心,慢慢重塑信念及認知系統。
最嚴重情況:如果你已長期遵循上述原則,仍無法改變“自我價值否定”傾向(通常源于童年時期遭受嚴重虐待或忽視的孩子),那么,我建議你積極面對,去做些心理咨詢,比如精神分析、敘事療法、心理劇療法等等。
目前,我們談到的主要是“自我價值的信念”對學習動力的影響,那么,你可能會問,我們對“知識本身的信念”是否也會影響我們的學習能力呢?
會。而且影響很大。
(溫馨提醒:本專題較長,目前已看完80%,可休息下回復狀態后再繼續。)
四、認識論信念錯誤
成年人很少質疑自身的“知識信念”,或許你認為思考這個問題是哲學家的事兒,但從系統動力學的視角看,對“知識的信念”會極大的影響我們的學習動力系統。
我相信就連最為傲慢的人都承認自己的知識有限,但卻鮮有人意識到自己“對知識的認知”錯的一塌糊涂(這也是國內各類傳銷洗腦、各種偽專家真騙子猖狂泛濫的原因)。
在繼續閱讀前,我們不妨先做個測試,判斷下述命題哪些合理:
- 科學理論經過實驗檢驗后就絕對可靠。
- 我看懂了“結構化思考”并能清晰的轉述,這意味著我擁有了結構化思考能力。
- 我對歷朝歷代的事件、政權運作一清二楚,這意味著我的歷史能力很強。
- 我在某個專業鉆研的越精深,意味著我解決該領域的能力越強。
- 我理解并掌握了經科學驗證的更好的學習方法,因而我的學習能力已經改善了。
- 人類今天的科學揭示的已知比未知的多。
- 人類只能無限接近但永遠無法洞察真理。
認真思考下,上述哪些命題是合理的?
答案是:除了7,其他全部——不合理。
不難理解,我們對認知的信念決定了我們學習的“戰略”(即學習策略與內容選取)。比如:如果我們的知識信念是“記憶的事實越多,知識越淵博”。
那我們的學習策略就將由“內化”切換至“記憶”,更傾向于追求“知識的量”而放棄“知識的質”。而我們在求知的內容選取上,也會由追求“有挑戰”的內容轉向“簡單”的內容(因為這樣能保證“數量”更多)。
又比如:如果我們的知識信念是“學習了新技能,應馬上就能看到思維改善”。
那么,我們對求知內容的選取就傾向于追求“短期快速反饋”的知識,比如各種技巧類、方法論、速成論、成功學方面的內容(這些內容目前特別暢銷)。
但這顯然反人類大腦的生理基礎,我在以前的腦神經專題中反復強調過:“思維的重大進步體現的時間遠遠滯后于學習時間”
——如果你覺得不好記,就想想孩子學說話。
孩子是一夜之間學會說話么?顯然不是,而是從胎兒期(聽覺發育)開始就已經在醞釀學習中了,但一直到了大半年甚至幾年之后才開始“體現”。
光是從上述兩個錯誤的知識信念中,我們就不難看出,為什么:
- 人們把“看過多少書”等同于“提升多少能力”,為何認知水平越低的人群越追求高效讀書、高效學習;
- 提出簡易解決方案但卻嚴重錯誤的“偽知識專家”為什么更受追捧(常見于知乎大V、暢銷書作者);
- 人們越來越沒耐心學習“需要自己的動腦”知識,而傾向于選擇容易的,甚至是他人直接“開出來的藥方”。
慶幸的是,相比上述“自我價值信念”問題,要重塑這些錯誤的“知識信念”顯然簡單的多,我們只需記住下述三個知識信念的事實即可:
- 學習的本質:學習并非簡單背誦權威傳授的事實,而是基于自身已經掌握的知識,在與外界環境的互動中(比如看書、工作)逐步吸納新的認知,形成自己整合后的理解(內化)。
- 知識的結構:每個領域的知識并非各種事實的簡單羅列,而是由不同概念和關系形成的復雜多元結構。知識更不是固定不變,而是持續演進變化。
- 學習的速率:知識內化是需要時間的付出且進展緩慢,而你“看到”進步的時候更是遠滯后于學習的時間。
比如,你認真閱讀了很多經典、進行很多寫作,但你寫作能力真正突飛猛進的時間可能發生在這些努力的一兩個月甚至半年后。
*這是由生理因素制約:大腦內部的各類神經整合需要大量時間。
根據這些知識論信念,我們也可以得出以下明確結論,即求知的若干原則:學習不在于你多快讀完多少本書,而是你“內化”了多少知識,有價值的學習必然存在一個“燒腦”的過程,讓你很舒服的學習那叫“享樂”,知識也不是用來顯擺,而是需要拿出去實踐、反饋、糾錯、優化,螺旋式提升。
——我稱此為“學路十八彎-難路易走原則”。
我們能否吸納新的知識,取決于舊知識是否具備學習新知識的“基礎”,因此你內化的知識越多,你后續學習新知識的驅動力也越大,學的越好(建立了更廣泛的聯結),我稱此為知識的“滾雪球效應”。
——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高效能的學習原則,“好奇心原則”,會好奇,意味著你的背景知識已經足夠“成熟”,已經做好吸納新知識的準備了。
進步不是“學完后記住了什么”,而是在你意識不到“新學了什么概念”(已經內化)的時候。因此,學習時你只需要記住一件事——快樂,像孩子玩耍一樣把玩知識。
——我稱為“享受求知原則”。
最后分享一點我私人性質的原則,對知識的“審美”。在我看來,帶有推銷性質、過度迎合讀者、利欲熏心的文字普遍“很丑”,對于這類知識,我是避而遠之,這也可以作為一種選擇內容的標準。
——我稱此為“求知審美原則”。
尾聲:狹隘專業主義惹的禍
我們多數人從未懷疑過自己的學習能力受到了嚴重抑制,哪怕意識到了,也只會認為是“學習方法”出了問題。這就像惡性上癮一樣,越是沉迷學習方法、學習技巧,這種信念就陷得越深,也就越難以取得實質進步,進而惡性循環。
但頗為反直覺的是,學習問題真正的元兇竟是看似與學習毫無關聯的“信念”。
對自身價值是否認可的信念、對知識觀的信念,唯有聚焦“信念”,為自己訂立不可逾矩的原則,將社會常年強加的“惡性反饋回路”逐漸消解,才是我們徹底恢復學習活力的唯一根治之路。
結束前,談點題外話。
本專題很長,我覺得我們也有義務從中提煉些許“智慧”。
事實上,任何帶有“頑疾”(即像本文這類惡性循環且未意識到病根)性質的問題,本質是都是犯了“專業狹隘主義”錯誤。
專業狹隘主義者通常以專家自居,碰到任何問題就喜歡定性到特定領域中,進而將思維局限于“狹隘專業”中,無視外部警告、管中窺豹。
就好比:
- 學習不好,目光就只局限于“思維技巧、學習方法”;
- 想發財,就到處上財富自由課程,或結交所謂人脈;
- 企業競爭力變低,就只想著逼員工996提高產量;
- 經濟不好,就以為搞搞關稅便能解決……
人類社會批量生產了太多的狹隘專業者,并以“頭痛治頭腳痛醫腳”的專業能力而洋洋得意。
就像我們今天深刻體會到的,這種傲慢已經使整個社會負重累累,最讓人痛心的是,很多人的天賦、努力完全浪費在錯誤的方向上卻不自知。
世界是如此復雜,而我們還有太多太多看不清其實質的事物,請務必保持謙遜,在任何“頑疾”問題上,謹記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的隱喻賦予我們的智慧:專業問題的最佳解決辦法往往潛藏在專業之外。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哆M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作者的跨學科整合知識的能力有點強??!
(抱拳)還需繼續努力~
斗膽問一句,作者的元知識基礎框架是什么時機下學到的,通過什么方式?
對知識原始的探索欲……詳細心路歷程可參考我公號(少加點班)的專題“性與學習”
結合我自己的生活經歷來看,過度依賴天賦,很多東西都是淺嘗即止,無法堅持。所以最近在反思自己的思維方式是否有局限導致的。
現在看來由于思維惰性和錯誤的反饋,導致對反饋的錯誤評估而無法堅持,同時也讓自己的好奇心也在不斷的喪失。
看完文章之后醍醐灌頂,要再多讀幾遍好好梳理下自己的問題,謝謝作者!
不客氣,對你有幫助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