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在哪里?

0 評論 9995 瀏覽 0 收藏 16 分鐘
摘要: 推薦理由:近年來,全球互聯網與移動通信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隨著互聯網技術與移動通信技術的推廣和使用,影響了億萬人的生活,并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但在龐大的裝機量、活躍度面前,缺乏盈利模式的移動互聯 …

推薦理由:近年來,全球互聯網與移動通信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隨著互聯網技術與移動通信技術的推廣和使用,影響了億萬人的生活,并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但在龐大的裝機量、活躍度面前,缺乏盈利模式的移動互聯網機會在哪里?

互聯網實現了全球最大范圍的信息共享,使得人們能夠以較低成本方便、快捷地訪問大量信息;而移動通信使人們不再受地點的約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實現相互的通信。兩者的結合,將使下一代網絡為人們全方位隨時隨地的信息交流提供方便。

1. 移動互聯網釋疑

對于移動互聯網,有如下幾個小疑問:

1) 哪些設備屬于移動互聯網?

2) 與移動互聯網相對的,為什么是PC互聯網,而不是固定互聯網?

智能手機屬于移動互聯網應該不成問題。平板電腦就不那么理直氣壯了:它雖然用起來像手機,可是通常只在家里用,并不會把它隨時揣在身上。也總不能因為它夠輕巧,就算是移動了吧?

筆記本就更不好歸類了。這個品種用起來還是老式互聯網的感覺,使用的地理半徑卻和平板電腦有相當重疊。這個品種中雖然有笨重的15寸Thinkpad,卻也有相當輕薄的Mac Air??紤]到相當多的MM仍然喜歡把筆記本抱到床頭,不把它歸為移動之列也總還有點糾結。

換別的分法也不好使。若說不插網線的就屬于移動互聯網,可知MacBook從物理上就和網線無緣。若說訪問網頁的就是PC互聯網,難道你沒在平板上用過UC瀏覽器?用操作系統來區分更不靠譜:莫非你不知道有一種智能手機叫做Windows Phone?

第二個問題同樣難以回答。按說移動的反義詞是固定,可是現如今人們以輕蔑口氣談論起老舊互聯網時,總會說成PC互聯網。為什么?想來想去,結論是壓根兒 沒有固定的互聯網。即使再古老的門戶網站也不是固定的:學??梢栽L問,網吧可以訪問,公交車上還可以移動訪問。若要把這樣的東西叫做固定,確實不太妥當。 所以,把傳統互聯網叫做PC互聯網,至少從直觀的角度說得過去。

但這其實是相當混亂且文法不對仗的命名。如果說移動確實存在,那么就一定有對應的固定,只是我們在某個地方犯了錯誤。正確的答案就是:只有移動的電腦設 備,沒有移動的互聯網;只有固定的電腦設備,沒有固定的互聯網。這也符合互聯網的特質:本來互聯網就是取代本地計算的遠程計算技術,天生就是移動的。移動 的互聯網的說法就好像可以喝水的水杯一樣可笑,固定的互聯網的說法則像不能喝水的水杯一樣荒謬。

如果一定要讓移動互聯網的說法變得正確,那么可以將其解釋為移動設備的互聯網,而不是移動的互聯網。如此一來,固定互聯網也就可以同樣說的過去:固定設 備的互聯網,而不是固定的互聯網。至于哪些是移動設備哪些是固定設備,則依個人口味視設備是否隨身攜帶而定,與使用wifi還是3G無關。比如,對我而 言,平板電腦屬于固定設備無疑。

至于PC互聯網的說法,其實是對固定設備互聯網的一個直觀的代稱。同理,對移動設備互聯網,或者說移動互聯網,也應該有一個代稱。毫無疑問,手機互聯網最為合適。如此一來,移動互聯網對固定互聯網,手機互聯網對PC互聯網,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含義準確。

繞暈了嗎?其實我想告訴你的就是:

1)互聯網本身并沒有移動和固定的區別。

2)所謂的移動互聯網,準確的解釋是移動設備互聯網。

3)當IT精英們談論起移動互聯網時,他們心里想的更多的其實是手機互聯網。

基于此,我將在后面用手機互聯網來指代常說的移動互聯網。

2. 手機互聯網的價值

大佬們說,手機(移動)互聯網是PC互聯網的十倍大。從用戶角度看,的確會有巨量的以往與PC絕緣的用戶群體使用智能手機,并順理成章的成為互聯網的消費者。鑒于這些全新用戶群體的海量,說手機互聯網是PC互聯網的十倍大并不為過。

這很容易讓人頭腦發熱。想想數以億計的農民工兄弟們吧,這可真正是傳說中的商業藍海啊。如果他們都用上我們整出來的App,只需0.1%的人付費,嘿嘿……

在一片美好的想象中有多少人以唐吉坷德式的沖鋒扎向手機互聯網就不用多說了。遺憾的是,雖然蘋果/安卓的App數量都已接近百萬,賺錢的卻少的可憐。不要拿培養用戶來說事了,盈利模式想清楚的就還沒有幾個。至于稍微賺錢一點的手游,如果拿它們和PC互聯網游戲相比,恐怕它們連小弟都不敢自居。

理想和現實為何有如此大差距?答案是,手機互聯網用戶數量雖然多了十倍,但用戶接觸的信息復雜度卻低了十倍。何謂信息復雜度?簡單說,就是操作的難易度。

因為要隨身攜帶,手機屏幕再大也嫌小,所以界面簡潔,不像電腦網頁上密密麻麻滿是鏈接和按鈕。同樣,手機的輸入也很簡單,單手就得玩得轉,不可能像PC 一手鼠標一手鍵盤那么復雜。簡單的輸入輸出源自手機的固有特點,但正所謂有得必有失,簡潔的界面讓用戶無法第一時間掌握更多的信息,而簡單的觸控輸入則讓 用戶無法方便地與信息進行大量交互。所以,雖然理論上手機能夠完成電腦能完成的所有任務,但代價卻是增加操作步驟,延長操作時間??紤]到人的使用習慣,理 論就成了不能承受之重。換句話說,手機帶給用戶的信息復雜度必然降低。

其實,得出這一判斷大可不必做這么復雜的分析。觀察一下幾乎是電腦盲的父輩們對智能手機的上手速度,就可以直接得出這一結論。

而這一結論,又正是手機互聯網比PC互聯網大十倍這個利好消息的基礎。也就是說,優點就是缺點,這正是手機互聯網最要命的地方。其他種種,像什么網速過慢,付費心理不成熟,標準不統一,統統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

所以,雖然隨時隨地可用的便攜特點為手機互聯網創造了新的玩法,但與之相伴的信息復雜度降低也在同時限制這些新的玩法。以目前的局面觀之,似乎信息復雜 度降低造成的影響更大。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們一方面看到新的App創意層出不窮,一方面又總感覺能做的事情有限。不妨看看最熱的幾個手機應用:微信、 微博、陌陌、YY,花樣雖不同,本質卻始終沒脫出通訊交流的范疇。就是,除了聊天還是聊天。

所以,雖然上手簡單的特點創造了新的用戶群體,但玩法的簡單也稀釋了為用戶帶來的價值感。因而,一方面會有大量的手機應用涌現,一方面這些應用中的大部分會成為用戶眼中可有可無的玩具應用,無法引導用戶付費或消費。

這就是手機互聯網的價值:它的適用場合廣泛,無處不在,卻只能滿足形式簡單的需求;它拓展了互聯網的用途,擴大了互聯網的市場,卻創造不了PC互聯網那 樣的工業價值。如果將整個互聯網比作金字塔,那么手機互聯網是塔底,PC互聯網則是塔尖。塔底缺之不可,塔尖卻是核心所在。

3. 手機互聯網的機會在哪里

手機互聯網淘金熱,充滿著各式喧囂。有的說要開發全民平臺,有的說要為草根創造需求。有的說要忘掉網站,有的則說HTML5終將取代App.我們這里的討論與具體技術無關,也不涉及商業形態。我們只是在了解了手機互聯網的價值后,給它做出方向上的粗略定位。

基本上,手機應用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純手機應用,例如微信、陌陌,另一類是網站的手機版,例如微博、淘寶。當然,這樣的分類并不嚴謹,比如微信其實也有網頁版本。不過,從應用偏重手機還是網站,大致可做這樣的分類。

純手機應用的特點是“忘掉網站”,滿足“路上的需求”。這類應用發掘的是傳統互聯網未曾照顧到的新需求,考慮的是包括民工草根在內的遠遠多于PC互聯網 的用戶群體。這類應用的核心在于一個“輕”字,用戶通過它們完成的是快速的,時間上分散的信息操作,這些操作涉及的又都是生活中的身邊小事。

這類應用正是手機互聯網的喧囂所在,它的用戶基數和想象空間之大,足以令創業者們頭腦發熱。但正如前面所說,這類應用能玩的花樣雖多,性質卻很輕。絕大 部分的用戶會認為它們可有可無,為你付費的用戶微乎其微,即使長尾理論也可能并不適用。同時,這類應用還會面臨大量的同質化競爭對手。

另一類是和相應的網站版本共存的手機應用。這類應用雖然本身也存在信息復雜度不高的問題,但它們不單獨承擔全部功能,而是和更為復雜的網站版本互補:手 機應用提供常用功能的快捷訪問,而把更復雜全面的功能留給PC端的網頁。這是一種輕+重的組合。通過這種組合,不僅手機應用可以參與更加復雜的花樣玩法, 原來單純的網站應用也可以得到更大的擴展。

坦白的說,這一類應用的重心在于網站,因此可能并不符合時下手機互聯網中喧囂的胃口。但筆者要說的是,手機也好,PC也罷,它們都是幫助我們處理信息的 一種形式。手機由于其固有形式限制,只適合用做簡單的信息處理,因而只能和PC互補存在,而不是取代它。輕+重相得益彰,才能將我們從管中窺豹的局限中解 放出來。

從這個角度上講,區分手機互聯網和PC互聯網其實并無意義。純手機應用雖然血統純正,能夠創造的價值卻必然有限。純網站應用雖然曾經創造過輝煌,但在智 能手機普及的今天,單純依靠網站也勢必被競爭出局。在未來,創造主要價值的互聯網應用必然是那些融合了手機和PC優勢的應用。事實上,這才是互聯網的本來 意圖:讓計算成為服務,讓信息隨處可用,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種固定的本地設備中——無論那是PC或是手機。

希望這篇較為抽象的簡單分析對奮斗在互聯網創業領域的朋友們,包括作者自己,有所幫助。以后再次聽到“要忘掉網站”的論調時,你至少會明白,他們說的是 輕型的純手機應用,而那只是手機互聯網所有機會中的一部分。同樣,你也不會那么容易糾結“瀏覽器還是App,桌面還是ROM”,因為這些糾結都只看到手 機,而忽略了輕+重的多終端展現。當喧囂都集中在“移動”上時,有必要強調,“互聯網”才是真正的核心。

兩年前,筆者曾斷言“五年后進入移動互聯網/進入也是小市場”?,F在看來那是過于偏頗了。不過,在接近兩年過后,斷言中的前半句似乎仍然有相當的現實意 義。當只接受過ios培訓的菜鳥可以拿到比網站后臺程序員更高的工資時,當某些投資人信誓旦旦的只投移動互聯網時,我們看到的仍然是數著2G流量上網的大 眾用戶和許多艱難度日的開發團隊。前兩種情況讓人想到的是泡沫,而后一種現實在五年的期限內恐怕仍然不會改變。

不只是潑冷水,更希望有所幫助,是為再思考。

 

 

來源:APKBUS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