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信創業的紅利風口正在關閉

0 評論 8075 瀏覽 39 收藏 13 分鐘

“顛覆淘寶”、“連接一切”,這是過去兩年來圍繞微信談論最多的話題,在一段時間內,微信曾被捧上了神壇,而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微信也逐漸走下神壇。

除了朋友圈Feed廣告之外,微信在商業上的變現探索一直受到外界的質疑。不管是與京東合作推出的一級購物入口還是效果廣告的廣點通,都未曾得到特別的爆發。盡管微信依舊保持著較高的增長數和月活躍度,但它不再是創業者們津津樂道首選的對象。

曾經,圍繞微信誕生過數千家創業公司,而如今能夠叫上名字的除了微盟、有贊、點點客等幾家外,大多數似乎已煙消云散了,依靠微信的紅利風口能起飛的也已經起飛了,而選擇從微信切入的后續創業者也變得越來越謹慎。之所以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微信創業紅利的窗口正在關閉。下面筆者就盤點微信曾盛極一時的創業產業。

一、微信營銷

2013年,微信宣布對第三方平臺開放公眾號登錄授權接口,一時間,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讓很多借助微信公眾號做開發的人萌生了各種創業的念頭。以微盟為代表的第三方開發者成了這波紅利的最大受益者,通過直銷或代理的模式很快就在全國各地鋪開了市場。

隨后,微信營銷、微信代運營、微信加粉等各種方案、模板、軟件推廣的公司鋪天蓋地。同微博由大V引導的一對多的廣而泛的營銷不同,微信的一對一精準營銷更容易受到商家們的青睞。在微信公眾賬號里建官網、下單、做營銷、做CRM(客戶關系管理)、粉絲沉淀都是再好不過的工具。

因為天然的營銷屬性,基于微信服務號的各種增粉營銷迅速地應用到了各個行業:餐飲、婚慶、零售、汽車、房產、電商等,以及各種“砍價”、“眾籌”、“幫購”的微商城營銷活動如火如荼。隨之而起的微信營銷培訓教程,導師也是一波又一波。

小米、星巴克、招行在這股浪潮里率先成為行業的標桿,坐享紅利。而微信營銷的商業價值也越捧越高,只要能想到的能被挖掘的商業價值,幾乎都被營銷者開發殆盡?!逼髌俊啊ⅰ皳u一搖”、“二維碼”、“位置簽名”、“朋友圈”甚至圖像更換也有人通過朋友圈出售租賃。

隨著競爭越來越強烈,同質化日趨嚴重,加上微信很長時間內都沒有開發出新的可供營銷的功能,微信營銷的方法、效果逐漸回歸常態。微信在商業化上的步履蹣跚,導致了大批不具備深度開發能力的企業被迫關門或轉型。而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微信營銷的光環一步步退去。

二、O2O

同電商相比,微信在O2O領域的野心更大,更有優勢。目前,通過微信的二級入口接入的兩家生活服務型企業為大眾點評和滴滴打車。

縱觀這兩家企業,微信都是以支付為入口作為切點來深入線下。雖然最終他們都選擇了與競爭對手合并(2月14日滴滴與快宣布戰略合并,10月8日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網宣布合并),但顯然通過微信入口,點評和滴滴表現出的價值完全不同。

大眾點評聯合創始人龍偉一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微信的入口功能被夸大了,媒體對于微信入口的期望值過高。微信不是一切,做業務本身還是要靠自己。

筆者認為,不是微信入口的價值比低估,而是有些行業很難通過流量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尤其是對于綜合性的平臺來講。滴滴和點評都可以說是一個超級平臺,后者看起來更像電商領域的淘寶,涵蓋各個地區,貫穿生活中的吃喝玩樂。在“大而全”的商城里,流量解決的永遠只是淺層次的問題。而滴滴提供的則是一種標準化的服務,只要解決中下游供應鏈(出租車),“LBS(基于位置的服務)+個人信息+微信支付”的交易閉環就完成了。

同為剛需,一旦用戶的支付習慣培養起來,兩者卻有著天壤之別的效果。盡管現在看來滴滴成功了,但這種成功終究是無法復制的,很多創業者想通過微信來深耕O2O,無不面臨這樣的一個現實難題:拓展支付場景。這個場景不是刻意去想象和制造出的,也不是通過燒錢做活動堆砌出來的,而是天然存在那里,只是缺乏一個入口,等待有人來打開。依靠創業者來解決場景支付,如果沒有很好的商業模式,似乎很少有人愿意這樣去做。

三、微信公眾號

時下,談論最多的就是微信公眾號創業,而公眾號里最常被大家提起的就是自媒體。今天創業之所以如此簡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很多人把兩三個人合做一個公主號稱之為創業。筆者曾經粗略地計算了一組數字,如果現在微信公眾號有1000萬,按照微信用戶7億,在7億用戶中每70人中就有一個有公眾號。

從數量來看非常驚人,也只有微信有這樣的滲透力。正因為有這樣的一個龐大體量才導致物極必反。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競爭日趨激烈,侵權、抄襲屢禁不止,各種赤裸裸的標題黨,造謠黨層出不窮,在利益和名聲的熏陶下,各大營銷號、自媒體大號更是明碼標價,這一亂象在加大官方管理的同時,也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雖然人人都在喊“內容為王”,但翻來覆去發現高質量的公眾號依然供不應求。盡管公眾號的社交紅利已經泛濫,但時不時還是有不少在傳統媒體領域經營多年的媒體人跳出來創業。面對社交媒體和微信帶來的可能性,每個人都害怕錯過潮流,急不可待地想著搭上創業潮的末班車。

過去他們寫博客,今天搖身一變都成了時髦的自媒體,有的還自封為行業第一意見領袖,不僅如此,他們還組成聯盟,結成盟友。昨天還是某某企業的座上賓,今天就成了某某企業的CEO。從某種程度來講,自媒體創業是一種通過微信捷徑勾搭資本的行為。

在今年9月份,“新媒體排行榜”發布了《9月中國微信500強的月度報告》,該報告稱,9月的微信自媒體500強與8月比對后發現,有60.4%的賬號仍在提高發布強度(所謂“發布強度”是指單日的發布次數和篇數),而僅有30.2%平均閱讀數有所增加,其中,36.6%的賬號陷入“越努力越沒人看”的尷尬境地,全樣本情況與之類似。

這不是某個自媒體人的困境,而日益成為整個行業的現狀??v觀自媒體發展這兩三年來,估值上萬過億的已不乏幾十家了,該收割的也已經收割的差不多了。再想通過一篇篇文章造出一個百萬大號粉絲的公眾號越來越難了,在內容價值上,也表現的越來越流于形式化和乏善可陳。

除了人格魅力特別出眾的自媒體,否則很難在這個競爭惡劣的市場分得一杯羹,大都數自媒體會選擇擁抱團體機構和企業。

四、朋友圈微商

作為曾經火爆一時的千億產業,如今變得有點尷尬。除了一些靠產品靠營銷驅動的企業,大部分微商不是自嗨就是撤退轉型。這一發家于微信朋友圈的“生意經”讓數百萬人徹夜難眠。

早上雞湯,中午刷屏,凌晨說晚安。這是很多做微商的生活姿態,“月入百萬”、“洋房豪車”這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最后這些夢想都變成了空想。微商的成長一方面源于微信封閉的熟人關系鏈和一對一的精準傳播為營銷者開辟了通道,另一方面微商是一種零成本、成效快的銷售通道,其中,微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成為粘性和活躍度最高的社會化分銷工具。

這種靠金字塔式代理和信息不透明的渠道差價興起的商業模式,一旦被曝光就會遭遇毀滅性的打擊,當小白越來越難忽悠,營銷的成本越來越高,微商漸漸就被判入了死刑。代之興起的是“微店商+微電商”。

從移動電商發展的進程來看,筆者認為,微商只不過是目前社交電商發展不完整的產物。雖然微商具備分享、互動、社群等社交電商屬性,但因為缺乏一個完善的交易閉環,所以基本上不會取得大的成功。

總結

在某些方面微信已經開始改變人們的習慣,如閱讀、購物、看電影、打車等,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動則數千億的剛需市場,但微信留給創業者的蛋糕很多都是邊緣性的和縱深領域的,一般的創業者缺乏資本,精力和耐心是很難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

社交紅利和流量紅利雖然是微信的紅利,但終究和創業者無關,和商家們無關。今天,這個風口給創業者帶來的價值越來越小了,如果仍將微信當作一種獲取粉絲沉淀和流量入口的終極目標,創業之路將會變得越來越狹窄。

#專欄作家#

褚偉,微信公眾號@褚偉(chuwei2016)。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移動電商、微信營銷觀察者,做過產經記者,后投身移動互聯網。熱愛研究,關注新媒體,微信電商等領域。希望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多交流。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