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主養成史:滴滴出行的前世今生

0 評論 30642 瀏覽 81 收藏 9 分鐘

10年9月易到用車正式上線,11年底搖搖招車上線,基于LBS的移動打車應用開始百花齊放,其代表有:搖搖招車、打車助手、打車小蜜(易道)、微打車、易達打車與滴滴打車。

彼時可謂群雄并起,各種瘋狂的跑馬圈地此起彼伏。好景不長,到13年上半年“打車軟件如何掙錢”的問題開始重視,加上政府管制的問題打車行業開始大洗牌。此時歷史舞臺上重要的角色是當時幾乎吃下北京市場的滴滴與盤踞江浙滬的快的:話說快的很早得到了阿里的投資,在吃透杭州市場后轉戰上海市場、于此同時北京戰役勝利的滴滴獲得了騰訊1500萬美金投資后也將目光放在了上海,兩者都先后達成日單過萬的訂單數。之后,采用更加“低價”的大黃蜂也加入了上海市場……

2013年8月,快的、滴滴、大黃蜂都宣布自己為上海第一。期間,只要誰不補貼或者補貼力度小了,用戶就會跑向另外兩家。

2013年下半年,沒幾家打車應用能吃得消這樣的燒錢速度了,大佬進場:阿里投資快的、騰訊投資滴滴,除了領頭羊的兩家,之后的搖搖開始淡出人們 視野、大黃蜂經過夏季戰后發力廣州深圳收效甚微……雙寡頭之勢形成。

根據易觀國際數據,截止2014年9月中國打車軟件累積賬戶規模達1.54億,其中快的以54.4%占據市場份額第一,滴滴以44.9%位居第二。兩家都成立于2012年,2015年1月雙方都已經過4輪融資:其中快的融資超過9.3億美元、滴滴融資超過8.1億美元,都是不差錢的主。但打補貼戰可以教育市場和用戶,互相的對掐其實并不理智,純粹的打補貼戰更是畸形的商業行為:兩家終于2015年2月14日宣布實現戰略合并,改名滴滴出行。

時間軸

為何雙寡頭補貼戰愈演愈烈最后合并

在打車行業的編年史中,不得不說的就是關于打車補貼這場戰。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打車行業是沒有盈利的、但是依舊有玩家(投資方)不停下注跟風至戰火四方蔓延,進行挖掘就不得不講講兩大玩家:騰訊與阿里。

2013年二季度,馬化騰親自拍板投資滴滴一千萬美金、加上新年微信紅包,滴滴真正盤活了微信支付的高頻應用。而初期阿里并不是太在意:他在支付領域早已領先,當時本身也沒有所謂的高頻用戶端口,而2014年年初,騰訊微信與滴滴的捆綁激發了阿里的斗志與積極性。

微信支付是個狠角色,當離開電腦線下消費的時候,微信支付是更為方便的:因為此時用戶不需要再安裝一個專門支付的應用。微信要做的就是幫用戶找到線下支付的場景、讓用戶去綁定銀行卡、讓用戶去刷微信支付,而打車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同時,有能力用移動應用叫車的人、幾乎必然是線下移動支付可以打動的第一批人。

所以,打車補貼這場仗是滴滴與騰訊挑起來的,本質是要挑戰支付。對于騰訊而言,要鼓勵用戶使用最粗暴的方式就是補貼。補貼促進了滴滴的爆發式增長、阿里也很快意識到后給了快的很多資源輔助,包括支付寶幫助。對于高頻軟件而言,迅速打下市場后用規模建立壁壘是很重要的:打江山時代、這個錢不得不砸。

“我們支持滴滴,阿里巴巴支持快的,我們就像打仗,像武林高手一樣(笑),一天大概虧損2000萬,再炒到3000萬,我也跟,最高一天虧4000萬,誰也不敢收手,一收手就前功盡棄了,內傷死掉了。后來跟馬云溝通,最后在很多資本的撮合下合并了?!?/p>

——馬化騰,于2015年5月“追夢者”(dream catchers)論壇

融資

?客場作戰難敵對手:Uber和滴滴的關系

這里還不得不談談的就是打車軟件的開山鼻祖Uber。

滴滴新Logo的顏色延續了原有品牌色桔色,Logo右上角的缺口,表明滴滴將一如既往地追求極致、永不滿足和勇于創新,但是依舊覺得和Uber有異曲同工之嫌。

說起Uber,就不得不談談Uber的營銷。2015年12月3日晚,微信公眾平臺對UBER所有城市的公眾號進行了全面封殺,無法申訴,永久封禁。但是Uber對此迅速展開回應并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不可謂不精彩:

朋友本無圈

相比之下,滴滴的營銷就粗暴了許多。早在推廣的初期,滴滴其實采用了許多非常規的手段:司機沒有智能設備,滴滴的地推會幫著司機刷機,在百米的專用設備上安裝上滴滴打車;而同時安裝了滴滴和搖搖(國內第一款打車軟件)的手機,會彈出提示,引導用戶卸載搖搖……在時間就是金錢、就是流量的互聯網時代,這樣的流氓打法其實頗有成效。加上滴滴一路融資不斷不缺錢,客場作戰、打車軟件鼻祖Uber反淪為追趕者的角色

01

02

Uber中國還在打車領域精耕細作時、滴滴已逐漸邁向生態公司,其產品線包括出租車、快車、專車、巴士、順風車、企業用車……還推出了代駕和試駕等形式,戰線已擴展至出行與人的兩個維度。對于車與人的兩端,車可以對接車險、車保養等車后市場,人則可以延伸更多的增值服務:地圖、LBS營銷、廣告投放、對接O2O等等。

Uber和滴滴出行,已經不是一個維度的競爭者了、只是兩者在打車領域有業務的重疊。放眼整個市場,滴滴出行將是領導者,而Uber則是一個優秀的競爭者。

~

常言道:應用型公司值十億,平臺型公司值百億,生態型公司值千億。

淘寶天貓構筑了零售系統生態、加上了支付寶在金融服務市場的地位,成就了阿里巴巴全球威名;圍繞QQ微信構建了社交通訊生態的騰訊亦是坐享一方霸業。而滴滴能否劍指交通系統?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咸魚姬(微信公眾號:aajisiguangyi)?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