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是個筐,新瓶舊酒都能裝

4 評論 3923 瀏覽 8 收藏 17 分鐘

對于很多人來說,所謂Vlog真正的意義、形式已經不是那么重要,無論短視頻、網綜、營銷內容,稍微修改、調整后,就可以都成了全新的Vlog作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無可厚非,就當Vlog是一個大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

近一年時間,Vlog席卷各大社交平臺、視頻平臺,大有當年短視頻萌發之勢。一時間,各類短視頻平臺都開始打上Vlog標簽,補貼、扶持、造星動作此起彼伏。

雖然是舶來品,但是國內Vlog的發展勢頭似乎并不遜色于全球最大的視頻平臺Youtube, 只不過內容創作思路,似乎并沒有跳出Youtube上眾多博主的窠臼。

數據顯示,Youtube每小時大概誕生2000條Vlog, 創作主題的主要涉及旅游、美食、寵物,多數創作者上傳Vlog只是為了表達展示每日的所聞所見,似乎成了一種視頻日記簿。

對于國內市場而言,Vlog的出現也讓很多短視頻博主或者MCN機構在迷茫中看到了一絲希望,轉型也被頻頻提及并付諸行動。但是也有行業內人士表示,如今不少短視頻創作者開始自稱Vlogger,這些個人與MCN機構在Vlog的標簽下,似乎并未脫離短視頻甚至直播的影子,呈現的依然是充斥大量演繹化的內容。

有分析指出:大部分Vlog作品和Vlogger的確是火了,但這樣的形態仍難掩虛火的內核,未來的Vlog市場很難依靠這種虛火持續和壯大。那么,Vlog行業是不是真如分析說述,只是換湯不換藥呢?

一、Vlog只是短視頻的“小變種”?

Vlog是個筐,新瓶舊酒都能裝

“短視頻時長短,很難表達完整內容,Vlog絕會是短視頻后的新風口?!?/p>

和不少內容創業者一樣,從事了一年多短視頻內容策劃、制作的李奕強,最近在名片上印上了“Vlogger孵化”的Slogan,連在社交平臺上的自我介紹也多一行Vlog內容創作運營。

作為連續創業者,這次交流與一年前談及短視頻領域創作運營時的思路不同,他篤定地告訴懂懂筆記,自己已經從短視頻領域徹底轉型,切入了更符合當下發展潮流的Vlog及Vlogger孵化。

當被問及,Vlog到底與短視頻有什么差別時,李奕強若有所思地停頓了一會兒:“(Vlog)時長比短視頻略長,可以表達的內容會更加全面,話題相對也完整,說白了,可以塞下更多信息。”

在他看來,這一點完全可以在部分短視頻平臺都開始放寬內容時長的限制分析出來——多數平臺正在推進Vlog內容形式。相比15~30秒的短視頻,主流Vlog的時長常常在4分鐘以上、10分鐘以內。

“近半年以來,我們公司旗下一些網紅創作的視頻時長,大多控制在6~7分鐘之間,這是我們摸索出來的最有效時間。”盡管視頻內容依舊是過去短視頻涉及的美食、美妝話題,但他們的拍攝手法都采用了“一鏡到底”,多數是由網紅自行拍攝,外景更多運用了自拍桿,減少了專業攝像的輔助工作。

李奕強解釋稱,之所以讓網紅自行拍攝Vlog,為的是讓畫面內容看起來更加自然和真實,更像獨立創作的作品。這樣可以減少專業視頻策劃、干預的痕跡,“哪怕畫面抖動越厲害,場景構圖越普通都沒關系,這樣的Vlog顯得最自然?!?/p>

“你看油管上面大量的Vlog視頻,拍攝手法一點兒都不專業,相當草根,可這種真特能打動人?!睒I務探討中,他和不少內容機構的負責人都認為,Vlog相比短視頻的最大特點——就是更加草根,只表達內容,完全不加修飾。

但是在幾次交流中,懂懂筆記發現除了時長與視頻拍攝的手法之外,李奕強似乎也說不清Vlog與短視頻間還有什么明顯差異。能看到的變化是,由于短視頻平臺時長限制,他和團隊已經轉件將Vlog發布載體轉向社交平臺、在線視頻平臺了。

“今年以來,每個做好的視頻內容在B站上的播放量,平均都能夠破三萬,這數據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崩钷葟姳硎荆酉聛韺τ趫F隊而言最大的挑戰,是在Vlog的基礎上實現廣告合作變現,孵化出更多能夠夠獨當一面的Vlogger。

或許,在不少短視頻內容機構眼里,Vlog就是加長版的短視頻,是短視頻的“小變種”。只要在短視頻制作的基礎上加長時長,轉為自拍的形式,都能夠被稱之為Vlog。于是乎,很多曾經的短視頻創作者,“瞬間”成為了Vlogger。

那么,在一小部分的早期Vlog玩家眼里,這思路是不是很正常?

二、早期玩家的Vlog頻頻碰壁

Vlog是個筐,新瓶舊酒都能裝

“早期玩家,大多是年輕留學生為主,他們受油管Vlog模式的影響很大?!?/p>

去年年中從澳洲留學歸國的馬佳宏,與同樣有留學經歷的兩位朋友,在國內開始搭伙兒做起了Vlog。與“機構”為主的Vlog創作者不同,他們仨人各自專注、擅長的領域不同,他以寵物Vlog為主,而兩位朋友分別以市井話題、美食話題為主。

馬佳宏告訴懂懂筆記,早在留學期間自己就常常在油管上發布旅行Vlog,而在國內開始Vlog的這短短半年內,卻陷入無盡的反思。只因為他和朋友發布的Vlog內容,在各平臺播放量十分慘淡。

“這是以前在油管上未曾經歷過的,一開始以為內容水土不服,也嘗試過微調?!瘪R佳宏分析,他一直延續在油管上穿籃球背心、頭戴鴨舌帽,灰頭土臉的樣子自拍Vlog,后來看到被看客吐槽太丑,改為半身出境之后,又被吐槽身材胖。

他發現,國內的Vlog觀眾似乎更愿意看臉,這與他以前的思維模式迥然不同。原本他認為,Vlog最大的價值在于向觀眾展示有價值的內容,而不是自身的顏值和打扮,除非是美妝Vlog。但是在國內形象差的Vlogger似乎遭遇了問題,“有很多觀眾的關注點,并沒有在貓糧狗糧、用品的介紹上,而是我們的形象?!?/p>

而他的另兩位朋友,也經常被用戶Diss視頻內容毫無誠意,口述介紹缺乏邏輯、太多絮叨;自拍方式難以將主題展示完整,還透露著“隨便”的感覺:“說我們更像是自娛自樂的掃街自拍,只是自滿自足的美食小視頻,真沒意思?!?/p>

“Vlog翻譯過來是視頻日記,原本大都是順手拈來,毫無籌劃的創作內容?!瘪R佳宏辯稱,國外Vlog都是這種方式創作的,那些強邏輯、強思路、強策劃的視頻,尤其是看起來讓觀眾賞心悅目的已經是PGC范疇了。

在接受歐美Vlog文化的年輕人概念中,Vlog就是UGC最接“地氣”的表現方式,隨手打開手機自拍,就可以隨時記錄,在沒有籌劃的情況下,簡單介紹你想表達的想法,不可能做到細致、面面俱到,這才是Vlog真正的意義。

但是,這些內容一開始幾乎沒有人理睬。

“無意中看到路邊有好吃的,立馬開始自拍,出去玩看到有啥突發事件,馬上開始記錄?!瘪R佳宏表示,到目前為止國內最貼近Vlog的視頻內容形式,當屬吃播了,尤其是那種“軋馬路”的吃播視頻,處處透露著最原始的純粹。

他多次強調,純粹與隨便是兩種不同的概念,純粹是盡可能極簡地表達想表達的主題,如美食的口味一定會介紹清楚,價錢也會展示清晰,甚至提供美食路書,方便用戶找尋。至于主題外的一切花俏內容,一概省略。

“極簡、純粹被不少國內觀眾說成是隨便,的確讓人有些失落,卻無可奈何。”馬佳宏說,盡管在油管上他還算是小有名氣的Vlogger,但在國內的視頻平臺上自己的Vlog卻處處碰壁。

那么,作為職業的Vlogger,類似他這樣的原創作者是否應該根據本土化(欣賞)特點,進行內容上的優化呢?

三、很多Vlog就是新瓶裝舊酒

Vlog是個筐,新瓶舊酒都能裝

“我和朋友參考了許多B站上的知名Vlog作品,但結果卻讓思路更分裂了?!?/p>

馬佳宏介紹,為了讓Vlog作品更加本土化,他和友人特地在視頻平臺上搜索、觀看了大量的高點擊Vlog。然而,讓他感到十分不解的是,這些視頻有不少僅僅只是標上Vlog的標簽,內容卻難掩“演繹”的味道。

他指出,有不少作品甚至在封面上標注著“Vlog”的字樣,但點擊進去一看,卻是一些明星在路邊攤吃飯、小網紅在聊美妝。拍攝形式上,全景、中景、特寫一應俱全,大量的鏡頭,多攝像位的切換,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上去都不像Vlog。

“但神奇的是,這些視頻作品動不動就是百萬播放量,彈幕幾乎滿全屏幕。”馬佳宏略帶無奈地說到,觀眾點評的幾乎都是那些明星的舉止,與內容毫無關系,與其說是這是視頻日志,不如說是有策劃、有思路、有表演成分的明星真人秀視頻。

在他和一些朋友們看來,這些火爆的視頻內容完全看不出絲毫的“純粹感”,從內容、人物、主題再到拍攝手法,一切都是高高在上,讓觀者充滿仰視感覺,一點也不“親民”和質樸。究其火爆原因,無外乎是依靠明星、網紅、KOL在為這些視頻作品拉來流量。

“不少Vlog作品之前都是PGC機構制作,Vlog概念火了后開始蹭標簽。”在觀看了大量號稱Vlog大作的內容之后,他和朋友感覺更加迷茫,在Vlog本土化上面幾乎無從下手。

在馬佳宏看來,當下的Vlog要想受到用戶的歡迎和喜愛,要么是自帶流量的明星開博,要么是耗費大量精力,將博主包裝成網紅KOL。在流量為王的互聯網環境下,完全原生態的內容,再好看、再純粹,似乎也難以異軍突起。

“國內社交平臺也好,視頻平臺也好,推Vlog的選擇也與油管有很大差別?!彼麄儾聹y,國內很多知名內容平臺主要首推有流量、有明星的作品,尤其是在“刷量”的輔助下,播放數據越高,越能成平臺的重點推薦。

在和另外幾位同樣有留學經歷的Vlogger交流時,懂懂筆記普遍發現,他們都承認無論內容多么質樸,多么貼近生活,只要不“刷量”,缺少明星或是網紅作為主角兒,現階段只能在很多平臺的末端苦苦掙扎。

然而,當問及他們是否愿意轉向這些形式,尋找更知名的拍攝對象合作策劃符合現階段欣賞口味的作品時,所有人都果斷地表示回絕。

“Vlog這一概念現在很新,也少有純粹的Vlogger能變現,所以我并不著急?!逼渲幸晃唤?0歲的旅游內容Vlogger告訴懂懂筆記,即便一些發布的作品播放量平均達到三萬左右的知名Vlogger,也很難依靠廣告合作實現盈利,“一些小合作幾百一千的,根本談不上是變現?!?/p>

因此,他們都認為在絕大多數創作者都無法盈利的前提下,何不繼繼續粹地拍出自己想玩的內容,表達自己想表達的觀念。即便現在國內視頻平臺主流觀眾不看好,能通過純粹的Vlog作品表達自己的聲音,就很滿意了,“我相信大家漸漸會看到真正的Vlog與短視頻、網綜等視頻形式本質上的不同。”

結束語

作為舶來品,Vlog一詞近一年來的大紅大紫,與國內視頻和社交平臺的推動,以及大量創作者的參與有緊密聯系?,F實中,一些內容機構、視頻創作者都知道Vlog是熱詞,任何作品都可以與其扯上關系,這樣才會盡可能帶來流量。

對于很多人來說,所謂Vlog真正的意義、形式已經不是那么重要,無論短視頻、網綜、營銷內容,稍微修改、調整后,就可以都成了全新的Vlog作品。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無可厚非,就當Vlog是一個大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裝。

但是在一小部分創作者眼里,Vlog源于生活,發乎于真實,更應該是生命的真實記錄和分享。這種態度不一定很市場化,也不一定會受到大眾的歡迎,而他們只是希望通過自己簡單地堅持,讓Vlog在國內的本土化過程中,能夠逐漸找回“記錄”的本質。這種精神,很頑固,但也很酷。

 

作者:木子,編輯:秦言,微信公眾號“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本文由 @懂懂筆記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從X音機長,ahua,梨與橙,DT、rayn等等大神的vlog剪輯,大家注重的是視頻的內容和整體的觀感,能夠獲得大家的共鳴,或者也曾想過這種場景更能夠吸引流量,相比較分享、教程等vlog就慢慢流量就下來了。
    大家都在說,內容為王,可能吸引大家的更是視頻內容的呈現。

    來自廣東 回復
  2. 記錄和分享的前提是首先得讓別人有觀看下去的欲望 不然我打開視頻是為了看你吧唧嘴?想多了吧 還海外留學生 你看油管上面的火的vlog有幾個是收音有問題的 有幾個曝光是有問題的 又有幾個沒有故事性的 什么都不想做還想火 你們能火起來簡直就是這個行業的悲哀

    來自廣東 回復
    1. 純粹你懂么,你知道什么自然接地氣么?不是奶油小生把臉刷的白、明星帶流量可那兒演、多方位長短鏡頭切換拍攝就為,那叫商業廣告,不叫vlog。你說說那個美食vlog不吧唧嘴,想看不吧唧嘴的看綜藝去,那兒的明星誰敢吧唧嘴。再說說都9102年都沒出過國的你,有什么資格說海外留學生,你又懂什么叫vlog,你又看過幾個像樣的vlog短片,vlog其實代表的是真實,純粹的態度。

      來自上海 回復
    2. 像你說得自然接地氣 現在火的美食博主有一個是吧唧嘴的嗎 有幾個是沒有學習過拍攝和剪輯的 再說了沒出過國又怎么了嗎 我只是覺得出國留學那么多年回來都沒我一個大一學生看得廣 還有可能你跟我了解的vlog不一樣 你要的vlog可能發朋友圈更加合適 畢竟沒有一個人會看一個要視覺沒視覺 要內容沒內容的垃圾視頻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