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問題看書,對么?

1 評論 2790 瀏覽 9 收藏 12 分鐘

帶著問題看書,首要前提是,對目標知識有個宏觀認識,如此方能提出一個“正確的問題”。

熱愛學習的人,多半面臨一個難題:想學的東西太多,業余的時間太少。

于是,很多人閱讀(學習)時,會采納幾類策略:

  • 只看結論,忽視過程
  • 帶著問題看書,以尋求解答為目標
  • 帶著問題,事先使問題“結構化”,再行看書吸納

這些閱讀策略真的好么?

先談“只看結論,忽視過程”。這是應對“時間不夠”的一種解決方案,別看它毫無想象力,但理由卻很充分:一篇文章或一節課程,甚至專業論文、書籍專著,很多也就圍繞著一個核心思想展開。

因此,拋開繁冗的鋪墊、因果敘事、解釋案例,直奔主題、記住結論,豈不快哉?

比如:不少研究互聯網經濟的著作,其核心概念就一個:正反饋整部著作圍繞該結論展開:創造正反饋,抑制負反饋。那我記住結論,是否就不用看整本書了?

取決于,你能否實戰時活用。

什么人“只看結論”就能夠將之活用(內化)于實踐中?

該領域的專家。原因是,面對同樣的訊息(結論),普通人跟專家,大腦內部激發的效應截然不同:

  • 對于專家,在該領域積累了大量經驗、相關理論,接收到“新觀點”時,大腦迅速喚醒了相關經驗、理論,進而直接吸納(內化);
  • 對于普通人,既缺乏相關經驗,也缺乏關聯理論知識,“該結論”在腦海中處于“孤立”狀態,縱然勉強“死記硬背”,也無法實踐。

專家、普通人接納新觀點時大腦示意圖如下:

帶著問題看書,對么 | 香蕉皮

這就是為什么面對同樣的信息,專家能做出不同的解讀。

不信?我提一個“結論”,看看對你而言有什么用:「 兒童普遍喜歡重復(閱讀/聽歌/看劇等)」

光是記住這個結論有用么?很多人等會就忘了。

但是,如果你是下述不同領域的專家,這個結論,只需看一眼,就會大受啟發,且記憶深刻:

  • 兒童商業產品設計者(據此改進兒童商品的付費模式)
  • 學前教育專家(兒童成長、早教模式的優化)
  • 認知或發展心理學家(人類記憶發展特征的強化)
  • ……

現實中,多數人學習新知識時,不太可能擁有一個“準專家”的知識背景。因此,只看結論,哪怕一時讓你覺得“學到了新東西”,但過目即忘。

另外,也可以從認知神經的角度輔助證明,只看結論基本沒用:

  • 人類思維無法“直接記住”抽象概念。我們運用抽象概念,其實質是大量具象化經驗的自覺抽象。
  • 腦神經生成聯結(長期記憶)需要必要的時間。閱讀中對結論的推論、敘事、案例說明,恰巧創造了專注環境,并為生成長期記憶提供必要的經驗支撐。

簡而言之,只看結論,就好比在思維的沙漠中匆匆忙忙插上幾根木樁,還不澆水,卻期待它能生根發芽、防風固沙。

直接看結論無用,那我退而求其次,只看在乎的主題,忽視或跳過無關內容……換句話來說,就是高度目的性、帶著問題看書,這又如何呢?

據了解,一些所謂知識達人,教人“怎么高效讀書”,也提過類似觀點:帶著問題看書,從問題中梳理出“結構化思路”,逆向從書中抽取“目標知識”填補回“結構化的問題”內。

這個觀點頗具吸引力。

  • 一來,它變被動閱讀為主動吸納;
  • 二則,從認知科學看,它似乎還應用了人類記憶中的“敘事”(即人類記憶的故事化特征)原理,因此,帶著問題讀書,印象更為深刻。

但它犯了因果倒置的錯誤:帶著問題看書,首要前提是對目標知識有個宏觀認識,如此方能提出一個“正確的問題”。

這本身就是一個門檻,很大的門檻。比如:讓你學習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你能“帶著什么問題”去學習么?

大腦一片茫然。

學習狹義相對論,關鍵問題是,從“光速跟牛頓相對速度的矛盾”入手,這需要經典物理學基礎,可見,“帶著(好)問題”閱讀,門檻很高

大腦一片茫然倒還好,最怕的是“不懂自以為懂”的“帶著問題”讀書:這意味著,你大腦“預設”了一個答案,當這個“預設的答案”不切實際(反科學或反人性)時,你將永遠找不到正確的答案。

再重申一遍,學習最好的心態是問“什么”而不是問“如何”,前者將引導你洞悉本質,后者卻只是尋求工具(看后即忘)。

這類案例,知乎特別多,越是熱門問題越是重災區,比如:

  • 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
  • 怎樣提高思考的深度?
  • 如何大幅度提升學習能力?
  • ……

上述與其說是問題,不如說是愿景,且不切實際。

但是,一旦把這些問題當真,你就會誤入歧途,以為“提高意志力、思考力、學習力”這些真的能“訓練”出來……以至于犯了“狹隘專業主義”錯誤,浪費大量精力。即,將思維限定在特定領域中,一旦方向被誤導,便會犯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

如果你刷知乎,就會發現,主流回答均順著不切實際的問題,清一色開出“直接且看似科學”的藥方。

這些方法,估計連作者本人都不信,偏偏很多讀者卻信了,還忠實的進行實踐,最終卻把自己變得更教條(蠢)。

請記?。?strong>如果錯誤的問題引導著你,那么正確答案將永遠被你屏蔽。

簡而言之,除非你對學習的目標領域有著深厚的沉淀,否則,切忌帶著問題閱讀。

最后,將問題結構化,再從書中吸納相關觀點進行“逆向”填充,同樣不可靠。盡管當下各類“結構化思考力”培訓很火,但在我看來,結構化思考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人類具備結構化思考能力么?具備,但只能在自身熟悉的領域。比如,我在教育、思維認知、商業運營方面都擁有一定程度的“結構化思考力”,在這些領域(以及其相關或延伸領域)遇上任何問題,我至少能夠“有想法”。但是,換些完全不相關的領域,比如美術、廚藝、體育競技、金融運作、辦公室政治斗爭……抱歉,我的思維只是一片漿糊。

縱然我確實存在些許想法,這些想法也只是我在自身擅長領域的思維框架的借鑒(未必適用),這種“結構”同樣不是針對性培訓獲得的。

可見,專家的“結構化思考力”是常年累月的跨專業知識累積、內化、應用于實踐反思優化改進……這么一步一步“涌現”得到的。至此,專家遇到問題,才能自動“邏輯清晰的梳理”關鍵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結構化思考力。

專家們是先有大量積累跟實踐,而后才有的“結構化思維”,而不是“針對性訓練”獲得。新人學習新領域的知識,既不具備“提出好問題的背景知識”又如何更進一步“將問題結構化”?

綜上,我的建議是,對于初涉新領域的學習者,最好的閱讀,就是抱著完全開放的心態去探索,而不是“帶著問題”閱讀。畢竟,稚嫩的問題只是你舊有認知的延伸。

你越是抱著舊有思維,就越是容易帶著非黑即白的有色眼鏡去認知新事物,最后只會像個固執的老人一樣“什么也看不到”。

結束前,順帶說下,一些讀者曾向我建議,何不結尾替讀者來個總結?

如你所見,不少專題,我沒有做總結。這并非懶,而是反復斟酌后的結果,很多時候,寫結論,恰恰是擔心讀者“下拉關閉”,錯過了更重要的過程。

就我長期的閱讀體會,有意義的閱讀,不是你看完后記住了什么。有意義的閱讀,蘊含在過程的心流中,與作者思想的對話中,從你自身過往閱歷(知識)中“發現”以往未曾接收到的訊息。

最終的收獲,是經你自身經驗所內化的新啟示。

如此,是為「閱讀」。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哆M化式運營》作者,“基于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嗯。 前面提到知乎的熱門問題,因為這類問題取決于回答者的認知,然后必須要用有限文字表現出來,然后再面向不同價值觀的讀者去閱讀。形成這樣的原因也是因為人們都喜歡在公共場合發表些比較看起來有價值的語言,來形成自身的網絡形象。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