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經濟周期后,誰將有機會成為下一頭獨角獸?

1 評論 5778 瀏覽 12 收藏 19 分鐘

看不見的經濟周期和其他諸多因素,就如同無形的大手,始終在推著時代向前。

身在行業中的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這些動作,又如何在寒冬中辨認出那些具備潛力的“獨角獸”?

經濟下行期,隨之而來的更多新聞是調整、裁員、優化,即便是大公司也逃不過。資本也進入了冷靜期,對錢袋子捂得更緊。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互聯網投融資運行情況》報告顯示,我國互聯網投融資在2019年第一季度總額為76.8億美元,由于經濟下行壓力所傳導,同比減少9.7%,環比下降17.5%;且披露的投融資金額環比也大幅下降45.4%,同比下降37.3%。

但也不乏大額的融資動作,近日,蘇寧易購宣布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昨天,又有消息稱阿里巴巴集團擬在近期投資哈啰出行,金額將達到數億美元級別。

一邊是調整、優化、資本收緊,一邊是巨額融資消息不斷。

看不見的經濟周期和其他諸多因素,就如同無形的大手,始終在推著時代向前。

身在行業中的我們,究竟該如何看待這些動作,又如何在寒冬中辨認出那些具備潛力的“獨角獸”?

一、存量時代和產業互聯網的機會

不論融資到哪一輪,創業公司首先繞不開的話題是BAT——業界流傳著一個暗黑的標準:中國創業公司的結局,不是“死”,就是成功的賣給BAT或者被“投資”收入旗下陣營。

但實際上最近幾年來,BAT的投資策略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巨頭拋出橄欖枝后也完成了獨立上市。

可以具體看下阿里和騰訊:

據統計,2018年騰訊共投資132家公司,阿里出手63家;2014年-2018年,五年以來騰訊以投資公司數量共計達到509家,阿里達229家。

布局上,二者的投資涵蓋文化娛樂、游戲、體育、醫療、硬件、房產、物流、電商、金融、汽車交通、教育等多個垂直賽道;但隨著互聯網從流量時代進入存量時代以后,巨頭們的投資邏輯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相比過去粗放的“給錢”、“給流量”的模式,“產業互聯網”成為了巨頭掛在嘴邊最多的新詞匯。

2018年底,馬化騰在給騰訊員工的新年致辭中表示,騰訊會沿著自己選定的方向深耕細作,專注做好連接器、工具箱、生態共建者三個角色,努力做好各行業的數字化助手,積極助力經濟和社會發展。

張勇從馬云手中拿過接力棒,面對媒體時談到阿里的新思路:所有客戶都在走向整體的數字化經營,越來越從需求端走向供給側,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是供給側數字化革命,把消費需求和供給完全對接起來。

京東和美團點評,也都制定了相應的方向:

劉強東在2019“新春賀信”中寫道,隨著成為“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的戰略確立,京東集團全面開啟了從“科技零售”到“零售科技”的轉型。

王興在供應鏈和B端市場的布局也早已展開,他認為過去20年,需求側的數字化逐漸完成了,但是在供給側的數字化才剛剛開始。

巨頭們的這些舉措,既是新時代開啟的基礎條件,也是信號。

拼多多的崛起,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淘寶成立于2003年,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十二年的時間差,由淘寶打頭的電商領域格局早已趨于“穩固”,拼多多依然能夠實現突圍,離不開騰訊的助力。

  • 2016年7月,騰訊出現在拼多多B輪融資投資方名單;
  • 2018年4月,拼多多完成C輪20億美元融資,騰訊再次參投。不僅如此,騰訊為拼多多在微信錢包開放流量入口,再加上微信生態內的小程序、公眾號等得手工具,拼多多增長勢頭驚人。
  • 2017年,拼多多平臺GMV突破千億,打破淘寶當時五年破千億的記錄。
  • 2018年7月,成立三年的拼多多以19美元的發行價敲鐘上市,招股書顯示,騰訊占股18.5%,是僅次于創始人黃崢的第二大股東。
  • 截至6月4日收盤,拼多多股價為20.75美元,總市值241.19億美元。

拼多多能夠在電商巨頭阿里和京東腳下成長為小巨頭,其根本原因是從更廣大的人民群眾的需求出發,重構電商的人、貨、場,并不斷深入供應鏈上游。

尤其是在供應鏈的模式改造上,拼多多通過少SKU、短爆發、高訂單的方式,走出了一條“生產-物流-消費”以及“生產-商業-物流-消費者”的極致精簡供應鏈模式。

這是一個典型的產業互聯網投資案例。

實際上,隨著巨頭們在各地腹地的深入,將會有更多個“拼多多”的出現。

這里,我們挑選了三家日后最有可能在各自行業領先的公司,分別是騰訊投資的瓜子、阿里投資的哈啰和回收寶;以他們為例,共同看一下明日之星到底要具備怎樣的素質。

二、輸血與造血

“從輸血到造血”,這是扶貧工作中經常提到的理論。投資自然不是扶貧,但存在一定的相似之處。

首先,輸血的前提是該公司所在的領域值得關注。

先來看共享出行領域,兩輪出行的需求一直是“自行車大國”不容忽視的存在,尤其是兩輪電動車的需求。

在中國的兩輪交通工具中,電瓶車有近3.5億臺,每日近7億次的出行;但痛點也很明顯:電瓶車雖然省時省力,卻始終存在充電難、里程焦慮及安全方面的問題。類似汽車加油站的電動車“換電站”在近幾年也逐漸涌現出來。

與之相對應的,四輪出行行業——二手車市場也是一個巨頭不可錯過的賽道。

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過去八年間,中國二手車行業年復合增長超過了22%,去年整個行業交易額8603.6億元。2018年中國二手車電商滲透率約為19%,未來三年二手車電商交易量將保持25%左右年復合增速,行業滲透率在2021年將達到21.6%。

二手手機領域更是不用說。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14年以來,我國的廢舊手機存量累計約18.3億臺,2018、2019年的手機淘汰量預計分別達到4.61億臺和4.99億臺。

不僅有閑魚、轉轉等綜合性平臺在深耕二手機品類,還有愛回收、回收寶等垂直玩家扎根在賽道里,共同挖掘這個規模在千億美金級別的金礦;尤其隨著5G的來臨,將進一步加速二手手機回收市場的競爭。

仍然是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隨著2020年5G的商用,我國手機的淘汰量將達到5.24億臺。

不過,這一賽道看起來市場規模大,卻并不容易深入;即便是背靠阿里的閑魚,平臺上每天有15萬部手機在二手頻道流轉,但真正流通起來的只有5萬部,其余10萬部都處于沉沒狀態。

因此,能夠通過公司的布局和運營提高對應行業的交易效率,則成為了“從輸血到造血”的關鍵一步。

正所謂自助者天助,自身造血能力其實是巨頭投資是的重要參考項。

瓜子、哈啰和回收寶的造血有一個共同方向:深入供應鏈,在傳統玩法之上進行創新。

瓜子近日有一動作值得關注:5月9日,瓜子母公司車好多舊機動車經紀(北京)有限公司斥資5000萬元成立車好多物流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經營范圍涉及物流軟件開發,道路貨物運輸與國內貨運代理等——聯系之前在全國落地的上百家嚴選直賣店,瓜子全國物流網的野心顯露。

有業內人士指出,自建倉儲和物流,日后運輸全流程可控,二手車交易過程中的存周轉浪費情況會大幅改善,用戶體驗也會因此提升。

另外,瓜子還提供金融、檢測維修、售后等全流程服務,更說明二手車交易進入供應鏈時代。

哈啰出行是共享單車領域的幸存者,2017年D1輪融資開始,螞蟻金服進入投資者名單。隨后E輪、E+輪、F輪、G輪,螞蟻金服都沒落下。

這背后需要注意的是:哈啰出行是業內少數著手鏈接整合上下游資源的玩家。

日前,哈啰出行聯手螞蟻金服、寧德時代,首期出資10億元成立合資公司,以哈啰出行為主導推出兩輪電動車基礎能源網絡的“哈啰換電服務”。其中,寧德時代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開發、生產制造商之一;此外,之前D1輪融資中,投資方富士達是亞洲最大的自行車制造商,也是哈羅單車重要的生產供應商。

此次投資是共享單車行業首次出現產業鏈上游的生產企業投資共享單車運營商案例。

回收寶也是主攻供應鏈的建設。創始人、CEO何帆本人是香港中文大學供應鏈碩士,畢業后在供應鏈行業從業多年,上一個創業項目主要是為電子信息行業客戶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2015年已成功上市。

這些經歷,都為回收寶強化供應鏈打下扎實基礎。

具體來看回收寶在供應鏈的布局:下游主要保證渠道暢通和對標準的把控。何帆本人此前在香港做過手機回收,與歐美的運營商以及出貨方打了不少交道,為B端做積累;C端則面向用戶推出二手電商平臺可樂優品,將二手手機分為57項質檢,把非標品手機標準化,如今上線半年多時間可樂優品已經累計千萬粉絲用戶。

在供應鏈上游,貨源一直是二手交易的痛點,回收寶是線上線下場景同時抓。

在線上,回收寶與閑魚、天貓、淘寶達成合作,線下則與閑魚合作布局了“閑魚小站×回收寶”,開展手機回收、手機維修等諸多服務,半年時間已經覆蓋主要的一二線城市。

前文提到過,閑魚平臺上每天有15萬部手機在二手頻道流轉,但真正流通起來的只有5萬部,其余10萬部都處于沉沒狀態?;厥諏毻ㄟ^供應鏈在線上線下的布局會成為激活這10萬部沉沒二手手機的關鍵一環。

與此同時,回收寶還陸續與OPPO、vivo、華為、國美、蘇寧、迪信通、樂語等伙伴達成合作,為用戶提供以舊換新服務,進一步深入線下。

從回收寶布局供應鏈的路徑來看,過去互聯網創業中依靠打廣告、買流量的粗放式方式已經過去,只有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的布局,才能夠實現二手手機回收的全場景覆蓋,進一步對回收流行進行優化。

三、穿越經濟周期,什么樣的企業更抗凍

“今年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可能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這并非危言聳聽。

據企名片統計,2019年1月-6月17日,國內以及市場共發生2787筆投融資交易,總計金額接近3629億元人民幣。

結合往年數據,36氪給出推測:2019年全年投融資筆數有可能會跌至2014年前水平,全年投融資金額可能跌至2015年前水平。

投融資熱度跌至五年來最低點,身處中國的創業者們,該如何安穩度過“寒冬”?

首先,真正解決痛點

瓜子、哈啰出行、回收寶所在的垂直領域,都存在一系列尚未解決的行業痛點。前文其實已經寫到,主要解決辦法就在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創新以及對供應鏈的深度改造。

其次,賽道足夠長

無論寒冬持續時間是長是短,企業都應對行業以及自身的發展空間有一個清晰的判斷;足夠長的賽道,才能撐得起更高的估值和投資者的期望。前文已經提到的二手車存量市場在政策的加持下被進一步激活。限遷政策、銷售舊貨增值稅降低以及前不久剛剛啟動的二手車出口工作,都將繼續激活二手車的存量市場。

——二手車、二手房之外,二手手機的交易亦是如此。

據IDC統計,中國目前廢舊手機規模在10億部以上。但與這一規模不匹配的是:舊手機回收率尚不足5%。

此外,隨著消費理念的升級,各界對循環經濟越來越看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氛圍逐漸成形;用戶交易行為不再局限于“買買買”,更多地參與到“賣賣賣”之中。

最后,回歸商業本質。

新時代撞上寒冬,資本催熟的商業神話將不復存在——ofo的倒下足以證明此點。同時,也映證了輸血與造血的邏輯,只有外部輸血而內部無法造血,企業必定無法維續。

瓜子、哈啰出行和回收寶,三者中目前瓜子仍在虧損,后兩者已經實現階段性盈利。

哈啰出行旗下哈羅單車在超過半數城市已經實現盈利,哈羅助力車投放了220多個城市,一直保持著良好盈利情況;何帆日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回收寶目前基本已經實現收支平衡。

盈利是對企業最基本的要求,瓜子預計通過提高周轉效率來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哈啰出行四處出擊,從單車到助力車再到網約車,意圖十分明顯,希望在大出行領域找到更多的盈利可能;至于回收寶,加大規模、強化供應鏈、技術服務賦能用戶其實都是盈利點所在。

萬變不離其宗,三者雖然在不同領域,但若要謀求更長遠發展,都必須建設起一個商業閉環,選擇契合的伙伴進行廣泛的合作;并在這個過程中,著眼行業,共同去改變格局。

這也就上升到商業價值外的社會價值。

回收寶在整個手機產業鏈業務上進行了超前布局拉動強勁增長,雖然短期利潤率將被攤薄,但新興業務的盈利改善及生態內各業務線的協同將有效釋放中長期盈利增長空間。

最后

新時代撞上寒冬,2019年可能將成為產業互聯網創投變化的一個關口。

對于一眾創業企業而言,獨角獸之門或將就此打開,也可能是永久關閉。

但仔細想一下,其實每個時代其實都是冰與火、憂與樂共存;只不過,2019年之后這些矛盾表現得更加突出。

是金子就會發光,渾水摸魚者再難有所成。

 

作者:彬彬,公眾號“熊出墨請注意”(ID:xiongxiongbiji)

本文由 @熊出墨請注意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辛苦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