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唯有偷懶,才能成就知識付費?

0 評論 5147 瀏覽 16 收藏 13 分鐘

“焦慮不是關鍵,懶才是賣點!”互聯網時代快節奏以及信息冗雜,催生了“知識付費”,歸根結底我們可以發現,知識付費其實就是一種“懶人”生意。

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時,正好碰到“互聯網女皇”瑪麗·米克爾一年一度的發布她的互聯網趨勢報告。

話說,一個人堅持一兩年不是難事,堅持二十多年干著一件事,怎么都讓人敬佩。

然后,這件事非常正常地啟動了刷屏模式。

諸如一張圖看懂、十分鐘搞清、三句半妙解之類的前綴出現在各路自媒體的解讀文章之上。最讓人眼前一亮的,則是一篇冠以“懶得看女皇300頁PPT,我們為你速讀”這樣標題的文章。

都是一個懶字鬧得,解讀的好不好,不清楚,反正既然都懶了,不如懶到底。而有意義的還是這個“懶”字,沒有它,也就沒有了所謂的知識付費潮起潮落。

焦慮不是關鍵,懶才是賣點

知識付費被很多人視作是在售賣焦慮?;蛟S,這只是一種外在的表現。

真正意義上,目前的知識付費正如羅胖所說,是在扮演一個伴讀小書童,陪伴著懶散的讀書人。

我身邊很多為知識付費的人,并不認可懶散二字。每天上班路上,用45分鐘聽一段知識;中午活動下在電腦前麻木的老腰,走進商場散步的過程里,再聽45分鐘;下班時再來一課……

懶散嗎?

絕對算不上懶散,但知識付費本就不是要身體懶散,只是讓腦子懶散。

簡言之,通過各種拆書的方式,讓人在短短一節課時間里,或許就掌握了一本書或一門技能的起手式。和十分鐘看完一部電影、一張圖搞清300頁PPT并無二致。

在最短的時間內打通知識新藍海,聽著就讓人激動。很多言之鑿鑿者認為:這一模式其實就是中小學教育里最常見的中心思想提煉,就和故事大綱、劇情簡介并無二致。

似乎如此一來,就可以名正言順堂而皇之的行使為教學者以報酬之意。殊不知,這依然是在偷換概念。

即使在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大行其道的中小學教育中,所概括的中心思想,也不過是熟讀課文的一個環節。

從未有一篇需要3天學完的課程,只要10分鐘提煉下中心思想就能打通任督二脈、學成畢業者。

一言以蔽之,還是給懶找理由。

舉個例子:早前在解讀大數據時,許多人好用沃爾瑪的紙尿片與啤酒的故事來做解讀。然后似乎如此一來,大數據的神奇也就明晰了。而動輒二三十萬字的大數據書籍也全然沒有繼續閱讀的必要。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解讀藍海戰略時,就是一個他人沒有進擊的市場縫隙和跨界打劫;談到一萬小時定律,則是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

聽起來好有道理,又能偷懶又能學習,果然羅振宇所謂古代有人雇人給自己讀書這檔子事,好舒服。

于是,知識付費的風口形成了。只是它從來不自稱自己是懶人經濟,就好像自稱做懶人生意的外賣,本質上卻是在做沒有空閑時間做飯菜的白領們的“忙人經濟”一樣。

知識付費: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但這樣的偷換概念,并不長久。就好像小時候背公式、定律,一分鐘就能速成,但要靈活掌握,卻需要大量的練習題和老師輔導講解才能達成的。真能無師自通的那種人,畢竟不常見。

于是乎,許多為知識付費的人竊喜:別人花時間啃大部頭書,自己只要一小會就能掌握真相,且只是通過碎片化時間。

于是乎,許多為知識付費的人質疑:就這么簡單的一個淺顯道理,那些作者為何還要花上一整本書幾十萬字的篇幅,反復去談,僅僅為了增加書本的厚度嗎?

于是乎,很多謬誤和漏洞就在這種不求甚解的偷懶中顯現出來,比如:一萬小時定律,就常被人質疑說掄大錘一萬小時也沒成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用筷子一萬小時咋就沒成為筷子兄弟呢?一笑!

為知識付費者由此焦慮了,學到的聽著都很有道理,用起來卻處處被動,咋回事。

知識付費的內容創作者也焦慮了,明明中心思想已經說清楚了的事情,咋越來越多人不信,自己又難以自圓其說,咋整?

原因還是在于懶,一本書論證一個道理,除了開頭形象生動地例子或寓言外,更多的時候是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漏洞和偏差進行觀點論證和進一步例證。

光看個前言,知道《紅樓夢》是講寶黛愛情,卻不談賈雨村言,總歸只是知道點皮毛。這樣的速成,哪里來的效果。何況,可能只是知道了點毛,連皮都不清楚是什么質地,更談不上對骨子里的精髓有什么認知了。

知識付費咋就越走越“宅”了

知識付費依然是一個好東西,只是路走偏了。

其實知識付費目前走的大多是過去出版業的暢銷書的路數,社會上關心什么就說啥。只不過,過去是印在紙上,現在是用音頻的方式收錢。

市場也同樣不容小覷,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白皮書》預測知識付費市場規模,到2020年將達到235億元。僅一個得到App在5月末發布的數據,則顯示3年時間,就攢了2963萬用戶。

然而,知識付費卻在如日中天的表象下,走起了下坡路。在得到3周年之際,其第一個訂閱專欄產品“李翔知識內參團隊”正式宣布解散。

在更多平臺上,一些名人的付費課程銷量并不太好,比如:詩詞的蔣勛,其《中國文學之美》上線3個多月,也僅僅賣出了500多份,與他熱賣的各種圖書形成鮮明對比。

為何會如此?

恰恰是速成造成的機會主義蝗蟲瘋狂襲擊。

走暢銷書路線,短平快的輸出一些所謂的秘笈。套路很簡單,就是“8分鐘”模式,讓你“8分飽”。

如:一個月收獲10萬粉、每天打造10萬加爆文、如何篇篇拿到各種在線征文獎、月收入破萬只是起手式之類的標題,泛濫在各種付費專欄中,要輸出的價值就一個——快速成名、快速致富有訣竅。

結果這類功利化的東西,用最吸引眼球和勾搭欲望的讓創作者自身有機會達成他們標題上的目標,僅此而已。

結果,劣幣驅逐良幣,更多真正想要傳授知識的人,被擠壓出了市場,要么宅回去了,要么被狹窄的功利化跑道給同化。

切莫忘了《師說》的教導

毫無疑問,機會主義的蝗蟲也就肆掠一段時間,知識付費最終會正本清源,但跑道依然還是混亂。

究其所以,還是忘記了一個古訓: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中小學模式的中心思想提煉,是一種傳道授業,但如果過度提純,而不是真正去把全盤知識啃下來,就達不到真正解惑的目的。

而更高端的一批拆書人,是將各種知識融會貫通,然后用平實的方式解答給受眾聽,頗為類似大學教授的觀點傳授。

然則,此處依然要有基礎。盡管咀嚼過的知識,更容易被消化,但也可能由于拆書人自己的誤讀而導向偏差。盡管咀嚼過的知識,加上有效地分析,更容易達成“速度”,但要真正質變,本身還要受眾自身已經到達量變的邊緣。

否則,依然無法解惑。其結果不過是一知半解罷了。

甚至于那些動輒用“8分鐘”模式來刺激一次性購買欲的創作者,未必沒有干貨、未必沒有絕招。但他有積累積淀才能用的出降龍十八掌。一個路人甲,沒有郭靖十多年被江南七怪的各種練功“折磨”,就算遇到洪七公,拿到秘笈也是白搭。

如何破?

要求受眾的素質整齊劃一,那是不可能的任務;要求事先預習、課后復習,對于本來追求速成的用戶來說,那也是不大樂意去做的事。

無法解惑,只是只言片語的傳道授業,就無法真正達成知識的堆積,自然也就最終難以刺激持續付費的渴望。

一切還是要擺脫互聯網所謂的“快”,而是走進“慢”的狀態。就好像線下各種培訓班一般,作為一種付費教育,不是長尾狀態下對任何人都適用、任何有興趣來的人都能聽的講座和公開課,而是分層級分積淀程度來因材施教。

此外,即使為了收益最大化,難以分層傳道授業。至少,互聯網所能達成的互動,能夠更好的為解惑這一終極目標達成增加助力。

只是,目前看來,大多數知識付費依然是單項式授課、發射后不管,除了更方便以外,連課堂教學的那種常規交流都幾乎沒有……

于是,類似各大平臺玩爛了也沒玩出名堂的付費問答,為何不能和知識付費的大課堂融為一爐,上課傳道(音頻)、下課授業(作業)、閑時解惑(問答),變成一個“壓縮包”,或許更有意義。

只是苦了那些機會主義蝗蟲,要么肚里沒貨解不了惑、要么一心奔著快錢和講課費來的、沉不下心來折騰,只能黯然離去了。

#專欄作家#

張書樂,微信公眾號:zsl13973399819?,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互聯網和游戲產業,專注產業分析與網絡營銷,著有《實戰網絡營銷》《榜樣魔獸》等書。

本文由@張書樂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al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