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趨勢中窺探5G時代

2 評論 4536 瀏覽 19 收藏 15 分鐘

通俗易懂了解下5G帶來的生活變化~

最近一直在思考5G下的移動互聯網會是什么樣。

碰巧由于公司福利發了某個牌子的智能音箱,一開始不太感冒,結果后面實在是依賴上它的語音識別去開啟音樂,特別是解放了我手機可離身操控這個條件,不方便用手機的時候,語音操控就可以了,非常上癮,不過非常糟糕的網速導致了體驗也不太好。那當5G普及來臨,也不會再受到網絡條件拘束了。

之前在《未來的零售將都會是3.0的新零售》一文中有提到,新零售其實對用戶來說,并不是很突兀產生的一個新物種,就是買東西更便捷而已。

通過便捷的物流服務把實體店里面的東西送上門,也可以選擇去店里面逛逛吃吃,跟傳統電商也沒什么區別,對已經習慣了O2O的用戶來說是自然而然的熟悉的事物。但是用戶感知不到的是背后人貨場的精準性,物流行業的發展、數據的應用發展等成全了現在的新零售,零售本身是沒有質上面的變化。

其實是組成這個行業中的各個要素,這些多個面上的累積,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帶來的一個新的體,并不是這個行業本身的變化。而是某些要素、或者是某個短板得到提升后,帶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我覺得5G也是一樣的,他可能本身沒有一個本質上的變化,不過就像是屏幕的發展、語音識別的發展、智能家電的發展等等,導致在生活上的一點點的量變,累積帶來的影響到人們整體生活日常上的質的變化,包括從3G到現在的4G移動互聯網也是,移動互聯網不是突然出現的,3G時代已經有智能觸屏手機了。

所以想從現在的點點小趨勢,窺探下5G時代可能帶來的生活變化。

01

4G讓我們擺脫了PC,轉向了移動互聯網,并且跟手機牢牢綁定在一塊。雖然5G還沒正式到來(指普及化),不過已經有苗頭讓我們可以擺脫手機的束縛,用其他媒介去操控網絡,找到我們想要的東西。

這一塊主要是語音控制,語音識別雖然只是AI的其中一部分,卻是最基礎的功能,語音識別率的提升,特別是帶有各種口音的普通話識別率提升了很多,可以最大限度的覆蓋人群適應語音識別操作。

隨著AI技術的發展,語言語音、圖像的識別精準度的提升,語義的解讀準確率提高,生物識別技術的精細化,再輔助以背后的大體量數據。特別是在智能家居應用后,無處不在的智能設備可以多方面多維度的收集到你的信息,甚至細化到你的生活習慣。

淘寶目前也只知道你買了什么,多久采購一次同類型產品。而智能家居甚至知道你的每天用量,你什么時候使用。在通過語音對話輸入的同時,其實也在錄入,不使用該設備,但是它一直連著網,一直在采集你的信息(不過這個也蠻恐怖的),記錄你的個人喜好和行為習慣,

這樣的大體量且精準的生活數據,甚至比你還了解自己的這樣一個機器人的存在。而且他會順著你的意思走,能夠根據你的偏好理解你的語義,跟著你的偏好走(想想好像也是有點可怕,防范的紅線機制一定也會有)。這樣的話,每個人身邊都可以有自己專屬的MOSS或者Jarvis了。

其實還真的蠻想擺脫手機的,主要是這種信息載體的變化,信息還是想要能夠獲取,但是不依靠手機,手機有很多限制,需要隨時隨地放在身邊,需要充電,需要有帶電源線,手機屏幕越來越大,隨身的便攜度越來越低。

雖然手機屏幕越來越大,不過小屏幕化隨身化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智能手表、智能手環、智能眼鏡、智能門鎖、智能冰箱等等無所不在的可視化小屏幕嵌套在這種身邊的家電中。

與此同時,各種類型的屏幕發展也出現了。曲面屏、可折疊屏,帶來了更多的應用場景和想象空間,可以應用在很多日常生活場景上。

家居智能化的一個好處就是,他們能夠隨時隨地的聯網連線,而且他們本身就需要時刻插電,不會受到這些限制,有需要喊一下關鍵詞喚起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5G最基礎的一點,就是網速快,語音喚起后的即時反饋效率會大大提升,而且同時也可以支持多設備的網絡接入。目前4G場景下智能家電聯網這些方面限制也就迎刃而解了。

02

上面主要是羅列了各個維度,下面就以現在的智能音箱和智能電視舉例。

我使用的這個智能音箱,目前所依賴的播放內容是關聯音箱的一個App,里面嵌套了某家小眾音樂播放器的服務,并沒有跟手機上其他三大主流音樂App打通。這個App本身的內容是比較雞肋的,唯一深得我心的一點是可以脫離手機,使用語音搜索歌手或歌曲,操控播放曲目順序和音量大小,完全擺脫了手機。

我沒有用過其他的藍牙揚聲器類型的音箱,這種的話的確是可以打通得了全手機內容,不過我不太清楚是否能支持語音操控。

所以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數據的體量,對外對內的數據。

對外輸出的數據,主要是內容提供這一塊。這個內容的門檻肯定是需要突破的,或者是大家都各自單點發展之后,可以兼容嵌套到不同家電載體上。類似于目前智能電視上的各類應用,所以接下來應用多屏化的發展也是一個趨勢。

跑個題,那樣的話前端產品經理的要求掌握的終端更多,也會更細分根據終端來分配負責的前端部分。而且現在的系統大家都是各玩各的,這個也挺麻煩的。

對內輸入的數據,主要是智能家電品類的占有率,不同的家電服務不同的生活場景,收集到的數據內容不一樣。

我一年前就有聽說過有地產在試水這一塊智能家居的整體配套了,小米智能生態的品類也越來越豐富,特別是本身有硬件底氣的老牌家電也奮起直追,這個讓我最為驚喜了。

智能電視我剛好前段時間去賣場看了兩個比較小眾的品牌,一個是老牌國產電視機,一個是互聯網品牌電視機。其實大部分應用都大同小異,硬件上的確是老牌國產電視機碾壓級別的完勝。

交互體驗上,老牌電視廠家嵌入了AI,去年舊版的電視機是支持了遙控器作為ai輸入終端,可進行應用喚起或操作,識別率也很高,帶口音的銷售語義完全識別得了。新版的電視就已經可以擺脫遙控器的依賴直接進行語音操作了。而另外一個剛起步的互聯網電視,還停留在遙控器控制應用的年代。

然后再提一下智能電視里面的商城應用,我看的那兩個品牌目前都還停留在電視購物的階段。雖然之前沒接觸過,一開始很好奇,結果一看有點傻眼。展示商品圖片和名稱,點進去之后,是電視購物類型的視頻,而且就是那種傳統電視購物的吆喝,購買方式是電話下單購買,真的驚呆了。

另外一個智能電視還稍微好點,在提供電話下單的同時,還附上了一個二維碼,掃描后是直接打開詳情頁進行購買。其實智能家居的購買場景,想象力遠遠不止這一塊。特別是直播購物這么火爆,電視上的商城應用想象空間還有很多很多。

反而是智能音箱里面嵌套的商城服務有點驚喜。喚起音箱后告訴它要買什么,它會念出商品名稱、價格、降價幅度,然后提示操作是否要購買,相當于提交訂單,確定后它會提示你的收貨地址是否正確,這個收貨地址是在手機上的App設置音箱的時候要求錄入的,我就隨便寫了附近的模糊地址。

這個交互方式有點驚喜,不過,接下來就是驚嚇了。我測試的時候隨便說了一下我要買手表,第一個是推薦了華為的一款一千多的手表,念完后它告訴你是否喜歡,回答了不喜歡后,接著下一款推薦的手表就是一款七萬多的瑞士手表,回答了要購買后,心想也沒支付,結果它念完收貨地址之后,就提示了,確認地址無誤的話將貨到付款……嚇得我馬上回答不要了。打開了App進入商城后,這只七萬多的手表的確是躺在了我的購物車里面了(智能音箱給的我勇氣)。

我又嘗試了一下用智能音箱買其他商品,關于商品語義的這一塊識別率還是比較低,買蘋果就默認為蘋果手機了,我當時腦子里想的其實是水果,以及推薦的商品感覺完全隨機,商品的價格范圍也是很跳躍??赡芩€沒有我購買相關的一些數據,除非對我的購買數據標簽足夠多,或者是常買的日常用品,否則這種交互方式下單的概率還是比較懸的。

智能家居帶來的多屏化、多終端化,購買的交互方式也將發生改變。

03

上面說了這么多維度,大概用表格整理一下。

說實話我其實對這些也還不是很了解,可以說是從一個小白的角度寫下了對3G到4G和5G發展的想象而已,而且比較籠統的用終端來概括,對比的主要是電腦、手機和多終端的內容。主要是維度的思考,因為對這個領域實在不了解,內容不全面也不深。(求生欲非常強)

5G部分可能已經現在有產品出現了,但是還是在處于小眾化的狀態未能真正普及給大眾所接受,大概就是iPhone4的剛新出的時候,大家都很好奇都知道它很好,但是普及率遠遠沒有像今天這樣iPhone占據了手機市場的半壁江山,當時好像用著諾基亞的N86系列,就已經是比較前沿了。目前,已經出現的智能家居應用可能也是處于這樣的一個階段吧。

04

其實我只是偶然窺見了這個行業的冰山一角,實際上要多了解也沒有。而且其實這些理論也不新,大佬們多半也看見了這樣的未來。物聯網和車聯網等智能生活場景的風也吹了很久,但是對我來說還是不太明確,可能當時這個理論太新了,很多輔助因素還沒發展起來,看不到一個完整的體量。

直到最近在思考5G應用的時候,聯系到了物聯網的各種場景,也隨著ai和屏幕各方面軟硬件的發展,讓我終于窺見了智能生活場景的一角。但是也就看到這么小小的一角,就讓我對5G影響下的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非常激動。

5G帶給我們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錯過或慢一拍踏入4G移動互聯網的公司,感覺這次的5G,各個巨頭都摩拳擦掌,蓄勢待發。這樣的5G未來,更加期待了。

#專欄作家#

萬象青年,公眾號:萬象青年歡樂多(ID:wxqn-helloworld),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早上產品狗,晚上公號狗,時不時會分享一些產品心得和復盤總結。

本文由 @萬象青年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正版圖庫 圖蟲創意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認為智能家居應該有個整體的終端,應用在自己的終端設計,手機做為不在家后的遠程操作的一個工具
    即時是音樂這些,都不需要依賴手機應用,5G時代下全面云服務云處理應該可以解放終端的性能需求,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對多終端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來自日本 回復
  2. 在回復產品 即可看到其他產品心得,歡迎前往交流~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