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那么多o2o都死了,外賣和打車還活著
近來看到新聞說,很多o2o都死了,其實他們是應該死的,如果他們不死,那么就不符合自然界的發展規律了。
他們為什么會死呢?是因為他們太聰明了。這些創業者都以為能和滴滴、美團一樣,只要拉來投資燒燒錢,就能估值上百億,就能成功,他們太聰明了,可是現實卻不是這樣的,即使他們能燒的和滴滴、美團一樣的錢,他們照樣還是會失敗,他們的失敗不是因為沒有錢,不是因為創業者不夠努力,不是因為他們不會創業,他們的失敗是因為項目不行。
為什么說項目不行?這個主要是看項目本身的出發點對用戶沒有價值,現在很多媒體把它稱為“剛需”,不過在我看來不是剛需的問題,而是是不是常態的問題,吃喝拉撒是剛需,而打車和外賣不是剛需,是常態需求,一個用戶可以不打車,但是不能不吃飯,所以說吃喝拉撒是剛需,而外賣和打車是常態需求,而打車和外賣能繼續下去是滿足了人類的常態需求。
什么事常態需求,就是這個需求在一個人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比如除了真正的剛需吃喝拉撒之外,出行就是用戶生活中占比很常態的需求,除了打車之外,還有坐火車、飛機、公交車、步行等很多需求,其中占比最大的需求步行是第一位的,任何人從出生到學會走路都是在步行,步行在出行需求中占比的份額最大,其次是公交車,再接著是打車,再接著是火車,最后是飛機,甚至未來的飛船,隨著出行工具的速度變化和發展,整個人類群體的需求變化是下降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出行需求中,步行的次數最多,接著是公交車,再接著是打車,然后是火車,最后是飛機,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坐過飛機,坐過火車,但是不可能一輩子沒有打過車,所以打車是一個非常常態的需求,或者說打車這個需求在人類出行中占著比較高的份額。
但是眼下的很多o2o項目需求都不是常態需求,比如上門按摩,上門做指甲,回家吃飯……這些需求都不是常態需求,只是偶爾需求,我們可以在馬路邊隨機抽查1000個人進行調查,在過去成長的時間里,有沒有做過上門按摩,有沒有喊過上面做美甲,我們可以仔細思考一下,可以說100%人都不會有這樣的經歷,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這樣的需求不是我們的常態需求。其次就是觀念的問題,中國這個社會目前的主流人群是70后,80后,90后,這些人群相對來說比較保守,找個人上面幫你按摩,很多人都不會這么多。
比如說我最近看到的一個項目,叫回家吃飯,它的作用就是你下班了沒有飯吃,可以通過App付費到附近的某個陌生人家里吃飯,它的需求主要是解決年輕人上班忙沒有時間做飯,而一些年齡大的退休老人,在家做飯又沒有人吃,同時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這個想法是好的,但是現實卻不是這樣。
首先,上陌生人家里吃飯,不是人類群體的常態需求,因為主流人群中吃飯最高頻率的地方還是在家里吃飯,接著是飯店,最后才是朋友家,至于付錢到陌生人家里吃飯,估計100%人都沒有過。其次,這個需求違背了馬斯洛需求中的安全需求和信任需求,陌生人總是不信任的,何況到一個陌生人家里吃飯,即使是很熟悉的朋友,能高頻率在一塊吃飯的又有多少呢?最后是整個人類群體的習慣,目前中國大部分主流人群還是70后,80后,90后,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到一個陌生人家里吃飯,大家還是不習慣的。另外和他們的推廣人員聊過,他們的想法是想顛覆飯店,飯店的這種形式在中國發展了好幾千年,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顛覆的,所以這樣的項目很難成功,即使他們很有錢,不停的地推,不停的在地鐵上做廣告,也是很難成功。
現在的很多o2o違背了這些習慣和常態需求,所以必定失敗。那么為什么打車和外賣卻火了?其實他們的火,不是因為他們改變了人類的常態需求,而是優化了人類的常態需求,并把這些需求互聯網化了。
我們可以仔細思考一下,打車出行是人類本來就有的常態需求,沒有打車軟件時,我們打車是路邊招手或者電話叫車,打完車結束的時候使用現金支付。但是現在打車呢?通過App叫車,可以看到周邊車的位置,同時可以等著車到了身邊,再上車,優化了我們的時間安排,同時,避免了付錢的找零問題。所以說App打車并沒有改變我們的出行中的常態需求,只是通過互聯網的功能,優化了出行的方式。
具體優化了哪些呢?我可以列一下:
- 偏遠地區到的車的問題,在過去到偏遠的地方幾乎沒有出租車可以打。
- 打車的時候遇到的拒載問題,通過App打車拒載降低了很多,過去拒載只能投訴,而且不管用。
- 打車費用高的問題,過去的打車費用越來越高,App打車降低了費用,如滴滴快車、Uber。
- 找零錢問題,遇到沒有零錢找,真是痛苦的事情。
- 物品丟失問題,過去打車東西丟了,不要發票是找不回來的,現在能知道司機的聯系方式可以找到。
- 時間等待問題,過去打車在路邊招手,不知道啥時候能打到車,可能很快打到車,可能等半個小時都打不到。
- 還可能其他方面的問題。
所以說滴滴打車的火爆,不是因為他燒錢燒成功的,而且因為這個項目押對了領域,滴滴打車和UBer并沒有顛覆傳統的打車這個出行方式,只是通過移動互聯網的定位、支付等功能優化了打車的體驗。同理,外賣也一樣,過去叫外賣的方式和叫車的方式類似,電話叫外賣,見面付現金,而餓了么、美團等通過移動互聯網的功能,優化了叫外賣的方式,所以獲得了成功。
其實在當下的很多o2o項目中,只有一部分項目是能成功的,另外大部分項目都是必須失敗的,只有項目符合了整個群體社會中50%的人類需求,才有可能成功,而反觀哪些必定失敗的項目,這些項目往往都是個人需求的放大版,而不是群體需求,也就是說現在很多創業者把自己的需求放大后當成群體的需求來進行創業,那么都是必定失敗的,創業是一件非常 理智的事情,容不得個人的主動需求,只有理智的認識到整個群體的需求,去滿足群體或者優化群體的需求,才有可能成功。
#專欄作家#
李建華,微信公眾號:移動互聯網(ydhlwdyq),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在移動互聯網行業里從業超過10年以上,曾經歷過SP、freewap、移動互聯網時代,做過產品、運營、市場等工作,推廣的App超過6000萬用戶,推廣的品牌被CCTV1報道,愛好移動互聯網,游泳,爬山,寫作。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作者從剛需和非剛需這兩個黑白分明的需求本質的界限中,抽離出“常需”這一灰色地帶,作為項目和產品的需求拓展,很受啟發。
不過,關于項目分析,還是建議詳細了解、使用后,再給出分析意見,不然可能會誤導讀者。“回家吃飯”那個項目,是將那些家廚的剩余飯菜生產力利用起來,共享給工作繁忙的工作人群。它的作用是,你下班回家后不想自己做飯,但也不想點外賣,而是想吃點家常飯菜,這時候可以通過app付費在某個家庭廚房點菜,然后配送到自己家中吃。至于上門吃飯,那個是app中的“小飯桌”功能,只有很少一部分家廚才提供。
這個項目的核心缺陷,并不在于不是常態需求,而在于家廚的生產能力遠遠低于餐館、飯店,這決定了它的用戶體量不可能大于外賣用戶群體。其次,與很多外賣app一樣(派樂趣除外,達達眾包配送就是它的最有力武器),它沒有自建的配送鏈,導致配送時間不可控,往往超過1個小時,這一點是很多用戶難以接受的。
它的用戶群體,本來也不是所有點外賣的用戶,而是吃膩了外賣、希望吃一些家常菜的用戶,可以說正是外賣的興起、做大,才誕生了這樣的需求人群。所以,外賣的用戶體量越大,它的用戶體量也會越大。
外賣可以直接改廚師,做家常菜
有些說的確實比較在理,不是所有的o2o是能靠燒錢燒成功的。
ps:文章發現了幾個錯別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