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
云計算是個很難取巧的技術活,因此我也首先從技術基礎方面來比較相關差異。
在云計算的基礎技術方面,美國是毋庸置疑的領導者,包括服務器虛擬化、網絡技術(SDN)、存儲技術、分布式計算、OS、開發語言和平臺等核心技術基本上都掌握在美國公司手中,美國強大的創新和資本轉化能力,支持了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每一個領導企業在崛起前都有長期的積累,短的4~5年,長的7~8年,例如:
VMware,98年成立,07年后才開始盈利、大發展
Nicira,07年成立,12年被VMware收購
Citrix,虛擬桌面研究20年,在07年后迎來真正的發展
Facebook,05年成立,11年左右盈利,12年上市
在每個細分領域,都有一個領導企業,同時在其周圍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配合,以虛擬化為例, VMware、微軟、紅帽等虛擬化廠家,與相關的服務器、網卡、存儲等公司都有密切的合作,體現到產品上,就是完善的驅動支持,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集成,可以滿足各種場景的使用要求。
中國,產品開發大多數是兩個套路,一是在美國開源軟件基礎上修改使用,二是產品引入銷售,包裝后形成解決方案。
近10年來,雖然有BAT三巨頭,有中興、華為等公司在大力投入研發資源,很多創業公司也在進行技術研究,但能夠真正掌握核心技術的云計算公司還是太少,積累依然不足,很難形成主導性的產業鏈。
因此,當美國以Amazon為代表的IaaS服務商構建出生機勃勃的公有云生態系統的時候,我們國內還是以私有云的建設為主,為什么?因為公有云的建設一定要自主研發才能做到,必須具備核心的技術能力,沒有現成產品可以使用(這里還有成本因素),沒有任何捷徑可走,而私有云的建設可以采購美國公司的成熟產品。
即使如阿里云,從目前來看,其技術能力和服務水平離用戶的期望也仍有很大差距。
說完技術,下面來看看市場及用戶。
我個人觀點,國內企業的IT技能和水平與美國有至少10~20年的差距,且差距是全方位的,涉及到觀念、企業管理和IT技能。
首先,國內企業的IT部門長期受不到重視,企業的領導普遍IT認知不足;其次,中國是制造業大國,多是中小型企業,產業形態初級,對IT要求不高和認知度不夠;目前,大多數企業的IT技能只局限于辦公,或者簡單的生產流程管理、財務管理等,普遍的IT技能和水平較差。
記得前兩天在《商業價值》看到了一篇文章《大數據,不樂觀》,其中就提到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或許會拉大中國與先進國家的差距。因為,對于數據的分析和認識,最重要的還是取決于習慣和認知程度(即文中說的對數據的敏銳度)。
因此在云計算應用方面,面向中國用戶的產品要更簡單、更直接,同時價格也要更低,這一點我以后會專門來討論。
最后,談談產業環境方面。
云計算在美國已經廣泛應用,滲透到IT產業的各個角落,被各個企業廣泛使用。
其中:Amazon已成為IaaS市場的事實標準,各開源組織OpenStack、CloudStack也要宣稱與Amazon的兼容;PaaS、SaaS的服務層出不窮,各種圍繞云基礎能力的服務很多、很靈活,包括混合云管理等等,整個IT產業已經在重構。
而中國的云計算剛開始向實質應用邁進,但停留在比較初級的階段,缺乏適合企業的應用,目前產業界主要聚焦在IaaS 服務,PaaS平臺服務基本缺位,個人認為新浪、騰訊等還談不上真正的PaaS,它們更像能力調用和應用匯聚平臺,更多吸引開發者的推廣渠道優勢;而SaaS服務推進緩慢,特別是企業市場。
目前,國內還有一些制約云計算產業發展的根本性問題。需要政府、行業、用戶共同解決。
一是知識產權的保護不夠;
二是中國的用戶傳統上重硬件輕軟件,但未來軟件才是競爭的核心,才是價值所在;
三是各地云計算發展上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沒有人愿意做長遠的項目,愿意真心扶持做技術研發的小企業;
四是高端人才的缺乏。
五是國內信用交易市場的欠缺,影響云計算的發展。
來源:雷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