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信遙控了整個朋友圈?
2016年1月10日,又被微信刷屏。
為什么微信似乎總能如此,遠程遙控整個朋友圈?
看似漫不經心的數據分享,卻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推廣
又是煽動群眾的“自我意識”,和“想和與周圍發(fā)生關系”的欲望的成果。解密無數刷屏的營銷活動,究竟抓住了“烏合之眾”的什么心理(烏合之眾是褒義詞:)
一、自我意識
1)“我”先來仔細看看這五句開場詞
- 我和微信的故事。
- 2015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 那一天,我和微信相識
- 這一年,微信上的我。
- 這一年,微信上的我們。
“我”這個關鍵詞,頻繁出現了整整五次。
曾經看到過一個實驗,集體照終于發(fā)布了,大家一擁而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我自己”??梢?,自我意識,無論何時,都是人們做事的原動機之一。
- 我是2012年7月5日加入微信,
- 我是第149755852個微信用戶。
- 我共發(fā)了1283條朋友圈。
- 我共收到474個紅包,發(fā)出836個紅包。
- 這一年我共認識了610個新好友,
- 我的好友已經有1008個。
始終讓我成為世界的中心。care他人?當然,但一定先care自己。
2)“自我意識”
我什么時候開始用的微信?原來,我在2012年7月5日加入微信。
誰是我的第一個好友?噢,原來是ta啊。
今年我發(fā)了多少朋友圈?原來已經發(fā)了1283條。
我還是紅包大軍的一員?我發(fā)了多少?收了多少?
統(tǒng)統(tǒng)告訴你,滿足你的自我獵奇欲望。
二、想要與周圍發(fā)生關系
1)“炫耀”
原來我這么早就開始用微信,有人敢比我早嘛?
原來我發(fā)過這么多朋友圈,有人比我多?
原來我默默行走過561107步,相當于10個馬拉松?有人比我能跑?(天天霸占微信運動首頁的我,你敢信?)
2)“獵奇”
看了自己的信息,好奇心作祟,想知道別人的,于是…
“2012年,原來我高中畢業(yè)就用了微信。有人敢比我早嗎?
原來ta是我的第一個微信好友。可好像已經記不起,那我會是誰的第一個好友呢?
我竟然發(fā)了這么多朋友圈,天吶嚕,你們都發(fā)了多少?
哈哈,我收了這么多紅包?可…還發(fā)了那么多,怪不得錢包沒鼓起來!你呢?”
再來看下面這個場景,在我們的學生時代一定常發(fā)生。
記得每次考試完發(fā)下考卷,首先想知道自己的分數,
之后便迫不及待想知道同桌的,前桌的,暗暗較勁的學霸A她是不是又超過我了?
于是,多么迫不及待,想要跟知道別人的分數。
每個人都著急著與周圍發(fā)生關系。
想要知道別人的信息,首先你得發(fā)布自己的信息。
于是,大家紛紛分享出來,一邊炫耀著自己的成績,一邊說著“我們交換看分數吧”,吸引了一波“考得不錯”的小伙伴也都曬出了考卷。
3)“跟風”
啊喲怎么都刷屏了,怎么也要讓人看看我的微信一年。
不然,怎么刷哥的存在感(叼煙臉)
于是,微信的目的達到了。
抓住了自我意識,和與周圍人發(fā)生關系兩大欲望點,
為推廣微信公開課制造了一場全民分享,病毒式傳播的營銷。
回想一系列被刷屏的熱門,細想想是否都是這樣的思路。
近期的“主要看氣質”,之前的全民cos武媚娘等等。
當然,騰訊選擇的時間節(jié)點也很棒,臨近年關,2015年回憶文漫天飛,所有回憶涌上心頭。
煽動欲望,加上氣氛渲染,一場看似漫不經心的精心策劃粉墨登場。
后來大量辟謠,我們可以說是個意外,也可能又是個精心策劃的營銷。
至少,曝光率*3(正面分享,知乎答疑,辟謠公告)
甚至正大光明得在微信各處角落,提示辟謠公告。這就是傳說中的借力打力?
想做一場免費的營銷推廣?想想怎么抓住群眾的心理吧
好的產品經理,知道用戶心里要什么。
推薦書目《烏合之眾》、《引爆點》、《自我與本我》、《心理學與生活》
本文為作者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 錢怡靚靚(微信號qyl1319)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