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多元思維模型,從APP監聽談起

1 評論 4362 瀏覽 14 收藏 11 分鐘

APP監聽一直是一項飽受大眾關注與質疑的事情,本文結合這一現象,從產品多元思維的角度給出了分析,并認為APP監聽是多種科學思維組成的“巧合”。

別做那個只手拿鐵錘的人

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在手里拿著鐵錘的人看來,這世界就是釘子?!?/p>

但是世界是個豐富的構成,不止存在釘子,所以手里只拿有一把鐵錘是不夠的,你需要一個工具箱。在芒格看來,一個人大致需要80-90種思維模型。這些思維模型存在于經濟學、心理學、生物學、物理學、工程學等各個學科中。

不過芒格從未對外完整介紹他的思維模型儲備,我這篇文章也無意引入過多的思維模型,因為模型的內化需要一個長時間的過程,主動找到自己認可的模型,深入理解其原理和適應性,并結合自身經驗在現實世界中進行應用才會真正讓模型對你產生價值。

多元思維模型可以滿足你對世界的好奇心,本身便很有趣。同時,也能讓你用于對事物的發展與人的行為進行更為科學合理的解釋。

對于產品經理而言,建立多元思維模型最直接的價值便是理解你的用戶和產品的商業模型。

一個有趣的問題,用戶認為自己被APP監聽了

近期在某職場社交app上看到多個用戶提及感覺自己被餓了么和支付寶監聽的疑問。我想借此聊聊運用多元思維模型能如何對用戶的行為與反饋進行更本質的分析。

實際上,這類用戶控訴APP監聽自己對話的事件已有一段歷史,去年的時候在知乎、微博等平臺均成為過討論熱點,有用戶甚至因此將百度告上了法庭,也有消費者保障協會向字節跳動、阿里、百度等公司發出詢問函。

今日頭條在去年也被迫作出過回應:

其實這真的不是監聽造成,以iOS平臺的封閉性,APP想在后臺持續錄音監聽的難度太大了,而且每個人每天身邊有巨大的聲音數據量,要處理這些信息并作出精準推薦實際是很困難又不經濟的事,甚至不如以用戶在平臺的使用行為為依據進行推薦。當然,這里的解釋不重要,而且這種解釋也無助于我們理解用戶。

用戶為什么會產生自己被APP監聽的想法才是真正有趣,值得引起注意的問題。作為產品經理,實際可以把這類事件當成一種“用戶反饋”來分析,如果連這種復合奇怪的反饋你都能夠分析清楚的話,那么對于那些針對產品細節或表達需求的反饋便更是不在話下了。

運用多元思維,分析用戶反饋

小概率事件與注意力

首先,產生這種懷疑背后是小概率“巧合”事件,而這又是一種必然會發生的巧合。你很可能有疑問,怎么可能這么巧?

其實,并沒有這么巧,只是因為只有這么巧才被你注意到了。其背后,是每年被你忽略的成千上萬次的不巧合。

巧合是被從無意識中拉到了意識中的幸存者。

據Questmobile《中國移動互聯網2019半年大報告》數據顯示,每個移動互聯網用戶每天使用移動互聯網的時間達到了6小時,在這6小時中,你接觸的閃屏、信息流廣告次數達到上百次很正常,這種頻繁的廣告刺激早就使用戶疲勞與無視了,唯有少數你感興趣的內容或這種極端巧合的信息才有機會引起你的關注與注意。

就像在一個上百人聚集的廣場或車站,時時刻刻都有無數嘈雜的聲響進入你耳中,但你的意識不會主動去處理和關注這些信息,可如果此時突然有人喊了一聲你名字,你則會立馬聽見。

人對事物的解釋傾向

人是有好奇心,喜歡讓世間萬物有個合理的解釋,但如果對某一領域理解不深,或缺乏相應的思維方式,則只能作出錯誤的解釋。

在哥白尼之前,每天看著日出日落的人類都是認為太陽在圍繞著地球運行。在達爾文之前,沒有人會把人類和大猩猩扯在一起,神創論是更容易被理解與接受的解釋。

在中國歷史上,這種解釋傾向也產生了許多神話故事。比如打雷閃電是因為天上的雷公,雨水也是上天神明在管理,遇到干旱時要做法進行求雨等。這些都是人對于世間萬物的好奇心而作出的解釋。

所以,回到APP監聽這個例子,對于多數普通用戶而言,剛剛與人交流完一個事物,又馬上在APP上看到了對應推薦,這時TA能作出的最簡單解釋便是這個APP是不是監聽了我說的話。

讓“巧合”時間發生幾率提升的幾個因素

1)大數據與算法

每個用戶平均每天6小時的移動互聯網時間,有55%花在了騰訊、字節跳動、阿里、百度這幾個大廠,他們有足夠多的用戶行為數據對你可能的偏好進行分析和預測。

隨著用戶行為數據量的增加及算法的進步,這種預測的準確性是在持續提升的,很大程度提升了“巧合”事件發生的概率。

2)閾下知覺

有些時候,非但不是因為你說了什么,導致APP向你作出相應推薦。而是反向的因為APP給你做了推薦,所以你才說了這些。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繞,而且有點讓人難以置信。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在支付寶嘗試搜索時,搜索頁面上有一些推薦詞,但因為你專注于自己想搜的東西,所以那些推薦詞并沒有引起你的興趣和注意,但你的無意識還是對這些信息進行了處理。之后在與朋友同事聊天的過程中,這種無意識曾處理過的信息更有機會蹦到你的意識層,使得你與朋友討論提及相應話題。

而在你與朋友討論提及這個話題后,如果再次使用支付寶,再次打開搜索頁面,那個此前本不會被你注意的信息,由于你跟朋友討論過,所以該信息引起注意力關注的閾值已經降低,正好引起了你的注意。在這個時候,由于你并不知道之前你與朋友的討論是受此影響發生的,你便嗔怪支付寶,懷疑這巧合的發生是不是它監聽了你的談話。

在20世紀中后期,曾有過嘗試利用閾下知覺進行商業宣傳和對民眾“洗腦”的嘗試。因為視頻每秒會有數十幀的畫面,如果在其中間隔插入少數幾幀的畫面,觀眾的意識層不會注意到那些信息,但是潛意識卻可能已對那些信息進行處理。

在2000年美國大選,小布什團隊也曾嘗試過這種手法,在宣傳視頻提到競爭對手戈爾時,視頻里閃現了“RATS”,以此期望讓選民將戈爾與負面事物聯系起來的認知。不過這些廣告及“洗腦”嘗試的有效性及倫理一直受到質疑,現在已基本銷聲匿跡。

但是閾下知覺對人的聯想與思維的啟動還是持續被心理學家通過可重復的實驗進行了證實。

3)熱點

即你以為B和C事件怎么會這么巧合地同時發生,其實沒那么巧合,因為A事件同時引發B和C。

這個很容易理解,比如前幾個月上海推行垃圾分類便是個很熱門的話題,那段時間你與朋友討論垃圾桶或垃圾處理器之類的話題的可能性增高,許多電商平臺在此期間也更可能投放更多的垃圾分類相關商品的廣告,這也同樣會增加你討論之后碰巧看到相應商品的概率。

最后,推薦幾本在我看來,有助于建立多元思維模型的書籍。

  1. 查理·芒格《窮查理寶典》
  2. 張五?!督洕忉尅?/li>
  3. 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
  4. 赫伯特·西蒙《人類活動中的理性》
  5. 汪丁丁《行為經濟學講義》
  6. 埃利奧特·阿倫森《社會性動物》
  7.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8. 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
  9. 揚·蓋爾《交往與空間》

 

本文由 @華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閾下知覺,接觸到一個新的概念。感謝作者的分享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