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ETC,憑啥這么火?

3 評論 7083 瀏覽 26 收藏 9 分鐘

關于進一步推行ETC的政策出臺后,ETC熱潮甚囂塵上。有很多人就會問了:ETC是什么、有什么好處、ETC的未來將如何?本文結合這些問題給出了答案。

今年5月,ETC吹來了大王之風,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實施方案》,要求:

“2019年底前基本取消全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各省份高速公路入口車輛使用ETC比例達到90%以上,同時實現手機移動支付在人工收費車道全覆蓋。從2020年7月1日起,新申請批準的車型應在選裝配置中增加ETC車載裝置?!?/p>

大風起兮云飛揚。進擊的ETC,風頭一時無兩:

朋友圈的“金融民工”們不再賣金銀保險理財產品了,轉而推銷起了ETC。

產業鏈相關概念股金溢科技、博通集成、萬集科技、華銘智能成為資本市場追逐的“香餑餑”,龍頭博通集成今年以來觸及漲停15次。

BAT早已悄然布局,騰訊阿里相繼推出在線辦理ETC的服務,2018年底騰訊提出了以ETC為抓手建立統一云平臺的構想。

多重利好之下,ETC可謂火力全開,一路高歌猛進。根據交通部提供的數據,到2019年7月底,全國ETC用戶累計達到9780.24萬,完成總任務的51.25%。2019年剩余155天每日配額為60.03萬,指標完成有望。

ETC憑啥這么火?

ETC全稱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通過安裝在擋風玻璃上的車載電子標簽(OBU)和路側單元(RSU)之間的微波近場通信(DSRC),實現車輛識別、后臺結算,從而達到車輛通過路橋收費站不需停車而能交納路橋費的目的。

ETC不是什么新鮮事物,美國、日韓等發達國家早已普及,不減速高速通行等便利之處也是國內車主津津樂道又可望不可即的優勢。

在我國,早在2011年,交通運輸部關于《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信息化“十二五”發展規劃》就將“全國高速公路ETC平均覆蓋率達到60%,ETC車道數達到6000條以上,ETC用戶量超過500萬個”作為面向公眾的公路信息化建設目標之一。今年不過是在追趕發達國家的路上,加大馬力,最后沖刺罷了。

那么ETC到底好在哪呢?

一關乎社會效益

據統計,ETC的通行效率至少為人工收費窗口的5倍以上。正常情況下,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后,客車平均通過省界時間由原來的15秒減少為2秒,貨車平均通過省界時間由原來的29秒減少為3秒。

此外,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副秘書長關積珍表示,ETC的利用可使燃油消耗平均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約50%,一氧化碳排放減少約70%,對于構建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意義重大。

二關乎經濟成本

艾瑞引用INRIX公布2018年歐美“堵城”的報告指出:若把美國司機被堵的時間成本折算成經濟損失,那么擁堵的“代價”為人均128美元(約人民幣879元),每年損失2874億。

無獨有偶,我國每年因交通擁堵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2500億元,解決交通擁堵問題迫在眉睫。ETC的推廣可以減少因交通擁堵帶來的無效經濟成本,減少收費站建設費用及人工成本,為車主、基礎設施建設減少無效消耗。

在這個角度上,ETC仍然只是一個工業和技術進步的產物,我們可以從功能(是否能開發票、是否支持不減速通過)、管理(安裝麻煩、省級收費)、營銷(補貼力度)等等方面去辯證地看待和討論它。但大風之下,ETC的邊界早已被突破了工業范疇,BAT的進場,更是掀起來一場廣泛的,關于智能交通、萬物互聯的“筑夢工程”。

一場關于物聯網入口的想象

去年底的全球汽車AI大會發布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與用戶洞察白皮書》顯示,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保持40%以上的高速增長,預計2025年將突破2000億元,在全球占比高達四分之一。

短程通信V2X及DRSC標準的推進,為車聯網車內、車際、車云的三層互聯提供了技術基礎。技術之上,關于入口的想象和爭奪有如一場無硝煙的戰爭,無時不刻在互聯網商業世界上演著。

BAT忙著打造生態和平臺,創業公司忙著迭代產品。對于入口的戰役,大抵有中控屏幕、智能后視鏡、智能音箱幾個主要部隊,分別行軍。

車聯網與互聯網的本質差異有三點:

一是“人”和“車”雙主體,人即是車,車即是人,人車合一。

入口的性質決定了用戶主體導入的差異,誰能最低成本、最快捷、最大規模地導入已經具備完整“畫像”的互聯網用戶,建設統一的用戶體系,誰就是車載世界的王者。

二是標準化和開放性。

如何從車內到車際再到車云,如何基于近場通行完成三層互聯互通。

三是具備商業屬性。

比特世界的從0到1,從來都是從功能走向產品,從產品走向商業,從商業走向生態。產品做得再好,支付環節不打通,那永遠只能是0.99999。

這三點差異,既是當前物聯網發展的痛點,也是G點。而ETC的入局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在于它打通了從用戶到支付的關鍵鏈路。

銀行主導的ETC卡位之戰,背靠銀行龐大的用戶屬性和消費數據,不僅能夠拉動信用卡業務,還為保險和金融服務提供了延展的可能。

ORSC之上的無感支付,打通了互聯網可望不可及的支付任督二脈,可以倒逼業務場景的演進,為產品運營和業務拓展打開思路——無感停車,無感加油,無感4S店,無感洗車,無感購物……真正的萬物互聯成為可能。

群雄割據到天下一統,還差一個王者

王者之風吹來,誰是下一個入口級的流量王者?

銀行解決了建設用戶體系的問題,但只是淺嘗輒止,不同銀行的用戶賬戶彼此割裂,數據無法互通,沒有互聯網基因的銀行,大概率只是一個支付工具罷了。

BAT的圈地策略,從系統入手,先做平臺、造生態,ETC大戰中,微信和支付寶對于對于“人”“車”兩個用戶體系早已完成構建,并且擁有海量沉淀,一切仿佛天作之合,充滿了想象空間。但反觀家庭物聯網樂視和暴風的失敗,車聯網世界的王者,迄今輪廓還未曾清晰。

誰能打通用戶-運營-支付的閉環,從點到點到走向點到面,從本地走向云端,實現物理層-通信-系統-服務的演進,誰便能帶領車聯網改變群雄割據的現狀,在這個層面看,ETC只是個工具,生態構建者才是關鍵。

關于ETC,是盛宴還是喧嘩,是進步還是口號,想象能否照進現實,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由@densowal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為什么不能直接用車牌號付費?

    來自江蘇 回復
  2. 等到阿里的綁定支付寶的ETC出來再辦,現在各個銀行的ETC難用的一批 想要取消還求爺爺告奶奶得 誰現在辦誰憨憨

    來自陜西 回復
  3. B好像不行吧,只有AT才可以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