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鑒線下教育機構經驗,做好互聯網K12教育

5 評論 10077 瀏覽 78 收藏 17 分鐘

互聯網K12教育的興起,離不開這些年來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增加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提供了更多的便捷,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看,傳統的線下教育機構又是如何去做的,或許,我們會發現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認真去思考。

K12教育的發展,不乏出現了一系列的好產品“有道精品課、學而思網校、猿輔導、騰訊課堂、作業幫、學霸君、VIPKID”等等,自2016年以來,在線教育行業涌入大量的資本,經過幾年的發展,在線教育市場已達千億級別,但同時線上廣告費成本也非常的大,許多在線教育產品至今仍未開始盈利。

反觀線下教育機構,正在穩定地進行擴招,一個又一個分校的成立,讓人不禁去想“線下教育機構真的這么能賺錢嗎?”賺不賺錢,賺多少錢,筆者無法得知,但筆者可以以自身的經歷,為大家分析一下線下教育機構是怎樣去運營發展的。

一、故事背景

(三線城市、A教育機構)

在我還是一名高中生的時候,我的英語成績比較差。某一天剛好是期末家長會結束后,家長在校門口外等候,而我開完期末總結會后,出去校門口的時候發現我的母親拿著一張“A教育機構的宣傳單”,當時我還發現A教育機構還送了一個很好看的環保袋,我還挺高興的。

結果過了幾天,我的母親就帶著我來到A教育機構,只見A教育機構裝修非常地漂亮,這時有一名老師來接待我們,領我們到一家小辦公室,期間老師非常熱心地詢問我的成績,學習狀況,當得知我的英語成績比較差的時候,還提供了一系列的補習方案給我,此時雖然我心里依然抗拒著補習,但貌似我的母親已經有了報名的念頭了;

當老師貌似察覺出母親的神情之后,此時提出讓校區校長提供課程建議,于是過了一會,校長進來開始與我們交談,與剛剛的老師相比,校長顯得更加地專業,在提供一系列專業的意見之后,我的母親幫我報了8000多塊一對一的課程(一個假期+一個學期,一周一節課,共兩小時,算下來一節課平均300多塊)。

二、教育機構如何拉新?

當看了這個故事之后,一開始覺得比較普通,但深入剖析一下,處處都是A教育機構精心安排好的運營細節。

首先我們來看看該教育機構是如何拉新的:

1. 增加好感

據母親當時回憶家長會結束的時候,校外當時有挺多A教育機構的市場推廣人員,主動上來贈送環保袋(里面裝著宣傳單);

當接收了環保袋之后,市場推廣人員會去詢問家長的孩子是哪個年級(套近乎),還問孩子哪科成績比較弱,說最近有大量課程優惠,讓我的母親留下了聯系電話方便日后通知(獲取用戶聯系方式,開啟拉新第一步)。

2. 選擇正確的場景

家長會結束,往往是學生出成績的時候,此時家長的內心存在著一個需求——幫孩子提高成績;

市場推廣人員往往喜歡趁孩子不在的時候進行推廣,因為學生對于補習還是非常抗拒的。

3. 巧妙的定價

在交談過程中,A教育機構經常強調打折優惠(原價1萬多,打折后8000多),還強調每一節小課100元,其實只不過是將一節大課分開成了3節小課。

4. 提高家長信任感、促使家長進行付費

教育機構把教學場地裝修得非常漂亮,同時安排老師、校長進行層層遞進地交談,慢慢打破家長最后心里疑惑的防線;抓住了家長的人性弱點(想為自己的孩子好),盡管課程昂貴,但仍然引起了沖動消費。

三、拉新成功,如何運營?

如果說教育機構想獲得更多的收入,那么讓一名學員再次付費將會是最好的選擇。

1. 優質的課程

雖然收費很昂貴,但教育機構的確保持了高水平的教育服務,每周一次的兩小時一對一專注學習,效果的確挺不錯;

其實試想一下,在學校上課由于人多,學生會經常出現走神、不認真聽課的情況,但一對一的時候老師就在你的旁邊看著你,不認真一點學都不好意思了。

每一節課結束后,老師都會提供小測,對你的學習結果進行檢驗,根據結果來制定下節課的課程內容,其次,老師提供的資料是機構通過精心整理的;高強度的教育、優質的資料的確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2. 良好的“售后”

這里說的售后是學習效果的跟進,每一名學生擁有兩名老師:

一名是任課老師,負責教學;

另一名是班主任導師,負責課程效果跟進,時刻同步學生的學習狀況,時不時還會找學生進行談心。

3. 好結果是再次付費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說第一次付費的決策者在家長身上,那再次付費的決策者就在孩子身上;

通過一對一的課程學習,對成績的提升的確有效果,提升了成績,學生也會覺得滿意,此時如果班主任導師提出是否要繼續進行學習進一步提高成績,學生、家長的接受程度都會比較的高。

4. 口碑傳播,裂變重要的一環

家長們聚在一起聊天,離不開對孩子成績的討論,當聊到成績、補習的時候,此時一些家長就會說“我的孩子在哪補習,效果不錯,現在成績上去了”;

擁有鮮活成功的例子,其他家長對于教育機構的疑慮會消除了一大半,此時只需一個小小動機(孩子成績又低了、教育機構市場推廣人員的接觸),即可觸發家長的付費行為。

四、市場推廣,也有選擇性

巧合的是,在大一大二的時候,每一個寒暑假我都去了A教育機構兼職市場推廣人員,從中學習到了許多推廣技巧,分享給大家。

1. 選擇正確的場景

  1. 每逢學校開家長會,公布學生成績,必定駐點進行線下推廣;
  2. 遇到高中寄宿學校,在每周一次的放學和上學時間點進行線下推廣;
  3. 與學校附近商鋪進行合作,招牌放上教育機構的廣告。

2. 有針對性地選擇目標用戶

在選擇推廣用戶的時候,我們會傾向去優先選擇女性,也就是——母親,為什么呢?

其實在線下推廣已經親身做過多次測試,當我們想向父親推廣課程的時候,他們大部分都表現出一種抗拒的狀態,不接受我們的推廣,而母親則更加樂于接受,這跟我國母親更加重視孩子的教育有一定的關系;因此一般情況我們優先會選擇女性用戶進行課程推廣。

3. 拒絕派送單一宣傳單

派傳單,這是一種存在多年且大部分線下機構采用的宣傳方式,正因為存在了多年,人們對于傳單是非常的反感:大部分用戶不拿你的傳單,就算拿了傳單,大部分用戶也會把傳單丟掉,畢竟拿著一張紙,的確比較礙手。

那如何提高傳單的接受率和留存率呢?

那就是派一些有用的東西,例如環保袋、文件袋等等,這些都是對于學生和家長有用的,里面再夾著一張宣傳單,只要家長拿了,你的宣傳單就有機會讓他們看到;

并且環保袋和文件袋也是一種宣傳的效果,拿著袋子在外使用,也能夠讓其他人看到。

4. 想盡辦法獲得用戶聯系方式

作為一名推廣人員,如果獲得家長的電話,會有額外的提成,為什么教育機構如此重視聯系方式呢?

因為在推廣現場家長并不了解課程的具體內容和其他相關信息,此時很難產生報名的沖動,往往當家長回去對機構有一定的了解,再加上產生幫孩子補習的需求后,此時教育機構主動的電話回訪就是一個助推劑,進一步引導家長來到線下進行溝通,實現轉化。

5. 根據用戶信息精準推薦

推薦最近地址:在推廣現場,我們會去咨詢用戶大概的住址,從而根據用戶住址推薦距離最近的分校地址,讓他們可自行上門了解,畢竟距離也是用戶考慮的一個很重要的點,距離太遠,對家長接送,孩子自己出行都非常地不方便。

推薦合適的課程套餐:我們會先去咨詢家長的孩子成績狀況,當了解到弱勢科目后,我們會告訴家長剛好該弱勢科目課程有一定的優惠,并且有不同價格段的課程進行選擇(便宜的小班體系、較貴的一對一體系)。

分析了線下傳統教育機構后,回過頭來,有哪些是我們可以借鑒到互聯網教育上的?

1.?積極推展雙師體系

如果只有一名任課老師,往往會忽略掉用戶的學習狀況和作業完成情況,用戶都具有惰性。

如果實行雙師體系,那么任課老師可以更加專注去準備自己的課程,另一位老師,即我們傳統線下教育機構俗稱的“班主任”則負責跟進線上用戶的學習狀況,提醒用戶完成作業,學中帶練,會有更好的學習效果。

2. 優質的課程內容

如果說教育是以結果為導向,那優質的課程內容就是好結果的前提,用戶選擇了課程,目的是為了提升自我,優質的課程內容、實用的干貨,能夠給用戶帶來價值的同時,也是口碑傳播、用戶選擇很重要的一環。

3. 促進互動

如果說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比,最大的劣勢就是缺乏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線上的互動做的再好,也很難做得比線下好,那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去增加良好的互動,提高課程效果;

但線上互動有一缺點,很難控制用戶互動內容,非常容易討論偏題,因此可制定平臺文字問答形式,學生可在課后以文字的形式在平臺上進行提問題,老師在下一節課開課前以文字或語音的形式回答問題,從而可以達到“一個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家都可以看見”的效果,同時可以減少重復問題的提出。

4. 精準的課程推送

在線下,往往有推廣人員和老師為家長推薦適合的課程,但如果在線上,用戶一進入APP客服就進行聯系,未免會過于打擾到用戶,讓用戶反感,另一方面客服的工作量也過大;

因此,平臺可以進行恰當的引導,例如讓用戶選擇一下學習階段、學習科目等,在不打擾到用戶的前提下獲取重要的幾點信息,根據信息進行智能推薦,盡量少讓用戶想,少讓用戶找。

5. 抓住最初目標用戶進行推廣

雖然平臺的使用用戶是學生,但我們最初的目標用戶卻是家長,整體的用戶畫像是:母親,孩子處于小學-高中的階段。

我們可以去分析這類人群會出現在什么社區、什么網站,然后我們再去和這些社區網站去進行廣告投放的合作,讓推廣費用用在刀刃上。

6. 與線下優質傳統教育機構合作

平臺可以與線下教育機構優質的老師進行合作,老師在平臺上上傳自己的課程,開展自己的班級,同時表明老師來源于什么機構,讓線上為線下導流;

線下機構在地推的時候幫助平臺進行宣傳,讓線下為線上導流。

7. 鼓勵拼團

拼團在電商方面掀起了一波浪潮,在購買課程的時候,平臺鼓勵用戶進行拼團并提供一定的打折優惠,進一步產生裂變。

8. 獲取聯系方式并進行轉化

當用戶第一次采用手機號登錄平臺的時候,此時便留下了聯系方式,如何巧妙地觸達到用戶,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一個環節;

平臺可以提供新用戶一張課程體驗券,讓用戶自行選擇課程觀看,當觀看結束后,平臺可以根據用戶觀看課程的種類,推送指定的二維碼讓用戶加入社群討論;

如果用戶加入了社群,可以在社群內將這些未付費用戶發展為付費用戶;如果用戶沒有加入社群,平臺工作人員可以采用電話、短信聯系、微信聯系的形式來詢問用戶觀看課程的情況,若用戶未出現反感情況,可嘗試拉入社群日后轉化。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用戶使用了體驗券并進行了觀看,未觀看的用戶暫時不考慮社群發展,可以以應用推送的形式鼓勵用戶觀看課程。

總結

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在線教育的確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教育行業的特殊性,線下教育獲得的學習效果是線上教育無法達到的。

如果說線上教育要取代線下教育,從目前看來,是不太可能的,但如果說線上教育是作為線下教育的一種補充,那的確是不錯的。

線上教育的出現,就是為了給用戶提供更方便的學習,并且由于課程1對多的關系,在價格方面線上教育也有一定的優勢;線上教育要做的,便是想辦法如何去提高自身的課程質量、講師質量、服務質量,同時與線下教育機構互助互利,提供更好體驗給用戶,讓學習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

互聯網K12教育,任重而道遠。

 

本文由 @Silence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作者有一個很重要的邏輯漏洞:獲客成本。
    作者的邏輯是,你體驗了一系列流程,最終付費。所以認定這個體驗是好的。但是對于機構來說,可能做了一堆工作,最終只有您一個獲客。
    對于每一個報名的學生來說,體驗感都是好的,那么對于那些潛在用戶來說呢?有多少人不知道你的機構?有多少人知道你的機構但是未咨詢?有多少咨詢的未報名?你統統不知道。
    對于在線教育來說,比線下更難的是,線下可以通過地推宣傳,因為有距離因素。但是放到線上機構來說,打破了教育半徑,您又怎么覆蓋到更多的學員呢?
    意識流的東西,人人都懂,一做就廢。

    來自河南 回復
    1. 您好,首先我是以自身的體驗去講述線下教育的整個流程,整個體驗是根據自身的感受去描述的。
      其次,在該教育機構中,我擔任的是一名市場推廣兼職人員,我的工作任務是去推廣獲客,因此我體驗到的就只有推廣獲客這個過程,有多少人不知道我的機構?有多少人知道未咨詢?有多少咨詢的未報名?這些內部的用戶資料我是無法去得到的;
      您還說到了距離因素方面,是這樣的,在線下,距離因素是很重要的一環,但是放在線上卻不太成立,因此在線下教育提到了距離因素后,我就沒有在線上教育可借鑒的點那部分再放入距離這個因素,線上要覆蓋到更多的學員,文中談到了,我們要去抓住最初的用戶進行推廣,那就是“母親”,去尋找“母親”這類用戶經常出現在什么線上社區或平臺,再進行有針對性地投放廣告;本文談到的線下與線上之間互相導流,目的是讓線下更多優秀的老師入駐到平臺,講授一下基礎的課程,讓更多人的線下用戶了解到平臺,同時平臺為老師進行賦能,平臺根據地理位置提前進行篩選,老師和線上用戶的地理位置剛好相同,讓更多線上的用戶了解到線下的老師,如果用戶想進一步接受更好效果的教育,此時用戶就可以聯系機構或老師到線下學習課程。
      筆者才疏學淺,感謝您的指導與體諒,在往后的日子里筆者會改進自己,給大家帶來質量更好的文章。 ??

      來自廣東 回復
  2. 大家喜歡的可以點個贊,訂閱一下,以后會努力更新更好的文章干貨。

    來自廣東 回復
  3. 棒棒 ??

    來自北京 回復
    1. 謝謝鼓勵 ??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