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1 評論 7020 瀏覽 14 收藏 29 分鐘

社交平臺和信息流平臺的融合正在造就“流量黑洞”,不斷吸附著周邊流量的超級入口。尤其在擁有其他 App 所擁有的功能時,用戶更傾向于被吸入“黑洞”。

C端流量所在,就是戰火硝煙所在,就是消費互聯網的主戰場。我們發現,移動互聯網世界的流量戰爭并沒有塵埃落定,即使是BAT這樣坐擁流量的巨頭,也面臨來自各方的威脅。

流量攪動的背后,是互聯網世界的底層邏輯在一步步展現崢嶸、釋放威力,而這種變化正在導向消費互聯網進入新紀元。

一、流量分布的基礎格局

整體來看,中國網民規模持續增長,手機網民占整體網民的比例也在持續增長。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8年中國網民規模接近8.3億人,其中98.6%的網民都已經接入移動互聯網,他們的消費行為更多地出現在移動端。不難發現,移動端將是消費互聯網流量戰爭的決戰之地。

網民數量的持續增加并不能說明互聯網世界的流量紅利依然存在。消費互聯網賽道的創業者的普遍感覺是,流量越來越難獲取,越來越貴。

以下兩組數據可能說明了一些問題:

據QuestMobile研究,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一方面持續上升,2019年2月已達到11.38億;另一方面,月活躍用戶的增速一直在下跌,2017年12月同比增長有6.3%,而到2019年3月同比增速跌至3.9%。從網民上網時長來看,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增速加劇,2017年12月同比凈增12.5分鐘,2018年12月同比凈增則放大到62.9分鐘。

這意味著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已經見底,“用戶占用時長”才是競爭的重點。筆者曾在2014年出版的《疊加體驗:用互聯網思維設計商業模式》一書中提到,這類流量會存在于一些功能終端和用戶社群,前者被稱為“完美終端”,后者被稱為“價值群落”。

彼時,一方面,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尚未釋放完畢,單純的功能終端如電商、服務類、資訊類端口仍然茁壯成長,未見疲態;另一方面,社交平臺和基于社交平臺的社群也未成氣候,并未走向大規模商業變現的階段。于是,這些項目各行其道,并行不悖,偶爾還相互踩踩對方,都認為自己是未來的主角。

隨著移動互聯網逐漸滲透到用戶生活的各個領域,C端用戶的手機上裝滿了App,而常用的卻不超過10個,百花齊放的狀態很快停止,“超級App”形成。那么,流量究竟涌向了哪些“超級App”呢?

我們將“完美終端”和“價值群落”再進行細分,主流App可以分為五類:

  • 社交App——實現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典型的有QQ、微信、微博等。
  • 信息流App(資訊)——實現人與信息的交流,典型的有今日頭條、百度等。
  • 電商App——實現人與商品的交流,典型的有淘寶、天貓、京東等。
  • 服務App——實現人與服務的交流,典型的有美團、58同城等。
  • 游戲App(手游)——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其虛擬了一個世界,讓用戶沉浸其中,聯機游戲還都帶有社交屬性,最典型的頭部企業是騰訊游戲和網易游戲。

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純粹的電商和服務類App的流量基本穩定,變化主要出現在社交和信息流兩類App上,而游戲App作為一個“X因素”附著于社交App上,可能引發流量變局。當然,電商和服務類App加載社交、信息流和游戲功能來緩解“流量焦慮”,也是大勢所趨。幾個“超級App”之間相互滲透,都在搶奪用戶和擠占用戶時長,流量戰爭已經是寡頭之戰。

二、流量分布的格局變動

我們嘗試以社交和信息流兩類App的流量變化為主線,來描述整個移動互聯網流量攪動。當然,在這個描述中,我們也將談到上述其他的趨勢。事實上,未來的“超級App”可能都會兼具幾種屬性,成為一個個“綜合體”。

社交App主要有三類:

  • 一是點對點的IM(Instant Messaging,即時通信軟件),如QQ等;
  • 二是中心化的BBS(Bulletin Board System,電子公告板),如虎撲;
  • 三是去中心化的SNS(Social Network Software,社交網絡軟件),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等。

信息流一般指一個聚合了無數個動態的頁面。最早的信息流以 RSS 協議驅動,嚴格采用“關注”和“時間”兩個要素進行排序。也就是說,只有用戶主動關注的主體發布的動態會出現,所有動態嚴格依照發布時間排序。而后,信息流進入了個性化算法驅動的時代,根據用戶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精準推送,“關注”與“時間”僅是算法中的兩個變量。

兩類App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社交App實現了人與人的交流,但交流的載體一定是各種形式的“信息”;而信息流App實現了人與信息的交流,但當某人發出一個信息,而另一個人也接收到了這個信息時,人與人之間就實現了某種程度上的“社交”。

社交App和信息流App都有兩個驅動因素(圖1):

  • 一是連接方式,即是中心化的連接,還是去中心化的連接?是自由選擇的連接,還是算法推送的連接?
  • 二是內容發布形式,即是文章、圖片、圖文,還是小視頻、直播等傳播形式?

從歷史的規律來看,這兩個因素中,任何一個變量的改變都足以引發新一輪平臺革命,出現新的“風口”。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早期的信息流端口和社交端口的功能是相互獨立的,直到社交端的博客時代進入微博時代,這個局面開始被打破

微博使得所有用戶都可以在開放的平臺上自由連接,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去中心化”;同時又降低了內容生產的門檻,用戶可以用100多字在公眾面前即時、輕快地表達自我。此時,個體內容生產者開始借用SNS的強大張力釋放影響,一群大V迅速崛起,甚至威脅到專業的內容生產者。

隨后,以2012年為分界線,信息流和社交App開始走向功能交融。這一年發生了兩個關鍵事件:

一個是微信橫空出世,通吃社交和信息流需求。

其創造性地基于IM的強關系來做SNS,不僅把社交強關系的張力發揮到極致,還通過“公眾號”讓用戶實現了對內容的升級(相對于微博100多字的空間)。此時,微信朋友圈成為信息流的第一陣地,眾多“10萬+大號”也估值不菲。而微信作為一個平臺,無論從哪個數據看(用戶數、日活、月活、占用時長等),都算是天下無敵。

另一個是今日頭條上線,引領了用個性化算法驅動信息流的時代。

在PC時代,門戶網站是信息流平臺的初級形態,大屏呈現極度細分的品目,用戶需要層層點擊才能抵達想要的內容。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小屏徹底改變了信息流平臺的形態,信息只能隨著用戶的刷屏一條條地呈現,這種排列方式似乎才是現在被定義的“信息流”。

微信的信息流并沒有突破傳統的信息流推送方式,依然是遵循“關注+時間”的邏輯,而今日頭條用算法推送來突破,瞬間在微信的地盤上撕扯出了一個巨大的空間。隨后,今日頭條更將這種基因代入社交領域,孵化出抖音、西瓜、火山等TOP5的視頻社交網站。

兩個霸主殊途同歸:騰訊從社交出發進軍信息流,優勢基因就在于自己的強關系社交網絡,用戶一旦嵌入,無法脫離;字節跳動則從信息流出發進軍社交,優勢基因就在于自己的個性化算法,用戶一旦使用,同樣會上癮。于是,頭騰大戰,一觸即發,兩軍交戰之地,已經火花四濺。

三、流量黑洞背后的邏輯

社交平臺和信息流平臺的融合趨勢背后,是兩個互聯網底層邏輯的驅動,所以,這種趨勢不僅迅猛呈現而且無可逆轉。這種融合正在造就筆者所謂的“流量黑洞”,意為可以強力吸附周邊流量的超級入口。說得再簡單點,當這個超級入口和其他App具有同樣功能時,用戶更傾向于被吸入“黑洞”。

1. 連接方式進化

可以說,互聯網世界的底層邏輯就是“去中心化”,任何一類的產品,要想在互聯網世界里生存、繁榮,必然遵循這一規律。

就社交App來說,排除IM類產品本身具有去中心化的特征,從博客到微博,從微博到微信,都遵循了這一規律。社交App的用戶,逐漸從大V的世界里抽離,建立了以自己為中心的社交網絡。

就信息流App來說,這個趨勢同樣明顯,且來得異常陡峭。最初的門戶網站最多是變換內容形式,從文字、圖文、音頻、視頻……連接方式并沒有明顯變化。但2012年微信上線朋友圈和公眾號,2013年今日頭條上線頭條號,突然間將第三方的內容創業推上了風口。各大巨頭紛紛跟進,百度有百家號、騰訊有企鵝號,京東在App的中間位置增加了京東快報,其他工具類App如墨跡天氣、暴風影音,也紛紛增加了由第三方提供內容的信息流功能。

于是,各類內容生產者迅速崛起,UGC(用戶生成內容)、PGC(免費的專業人士生成內容)、OGC(收費的專業人士生成內容)走向成熟。從此,內容的生產和發布權不再掌握在傳統媒體或機構手中,而是真真正正實現了去中心化。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去中心化加上內容的爆炸,用戶可選擇的信息呈幾何級數爆炸,大量信息反而形成了干擾,這又成為各大平臺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實,騰訊和字節跳動已經為未來的連接方式給出了答案。

騰訊選擇“社交信任”來完成連接,其通過強化微信打造的強關系,堅決捍衛朋友圈作為信息流的第一界面。其實,由于微信已經成為社會連接的底層工具,其地位牢不可破,大多數人依然會通過社交路徑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字節跳動選擇“AI信任”來完成連接,其走向了平臺模式,一端吸引用戶,一端抓取取之不絕的內容,并通過算法進行精準匹配。不僅如此,這類算法還會隨著用戶的使用而進行自我學習,越來越精準。

“社交信任”和“AI信任”之間并不是涇渭分明,而是相互滲透的。由于好友數量的增加,微信用算法來篩選信息并進行朋友圈的呈現。

當然,張小龍始終強調“我們只會去改善閱讀效率,而不是胡亂變成不受掌控的信息”。而張一鳴也承認,今日頭條會“通過社交關系來創造信息的偶然性”,即將用戶好友喜歡的信息推送給用戶,以此來解決個性化推送讓信息獲取面變窄的問題。

2. 內容形式進化

在移動互聯網的世界里,每類產品都是在爭奪用戶的碎片化時間,它們面對的是一群漫不經心的人,如何第一時間抓住用戶成為關鍵。如今,“內容的輕量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這種輕量化還會隨著技術的變化衍生出新的模式,造就新的“流量風口”。

這樣的背景下,社交平臺或信息流平臺竭盡所能地激勵輕快內容。微博曾經是輕量化閱讀的代表,而微信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除了熟人社交的邏輯外,更因為其對于輕快內容形式的偏執。微信在一開始不允許僅僅發送純文字的朋友圈,就算后來開放了這種內容形式,也將其在操作上做得很深(用戶不易觸達)。而隨后,這種輕量化又被迅速崛起的短視頻替代了。

除了內容輕快之外,當下的內容形式還特別強調“即時的交互感”。其實,信息單向發布和雙向交流對用戶形成的體驗感是完全不同的。正因為這個原因,直播的形式越來越流行,2016年,千播大戰幾乎在一夜之間爆發。

3. 流量黑洞形成

走到當下,信息流平臺和社交平臺之間的界限已經很模糊了。按照傳統的觀點,信息流平臺以“信息”為中心,主張高效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而社交平臺以“人”為中心,主張促進人際間的社交。但誰又能說得清現在的抖音究竟是以“人”為中心,還是以“信息”為中心?可以預見的是,這種界限還會越來越模糊。

不僅如此,未來的流量黑洞可能還會附加其他功能。阿里、京東兩個電商巨頭已經開始布局內容生態,將商品內容化作為一個主要的戰略,而基于內容再植入社交也成為自然路徑。

可以說,它們幾乎在原有的電商平臺上,長出了自己的小紅書、今日頭條、抖音……再進一步,它們還嘗試在電商平臺上引入游戲功能,通過易上手的小游戲實現拉新、留存、激活、成交,淘寶的“旅行青蛙”和京東的“衣范兒”都是典型案例。就連抖音和快手這樣的坐擁龐大流量的社交和信息流平臺,也上線了小游戲,而電商模塊的功能更是早已落地。

到了這個時候,原來單一的App已經開始轉變成為“電商+信息流+社交+游戲”的超級綜合體假如這個設想能夠順利實現,這種流量黑洞的威力又該多大?

四、流量去哪兒了

如果僅僅觀察社交和信息流兩類平臺的異動,就推導兩者已經融合成流量黑洞,未免不夠嚴謹。我們不妨將視角放大到移動互聯網世界,將口徑縮小到單個App,看看流量具體的流動軌跡。

我們把在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間進入過TOP 20月活躍用戶排名的App進行排名,共計24款App參與。具體方法是,將頭部App的每月排名記為得分,如第3名就是3分,再將每個App的得分加總并除以周期數(17個月),最后的結果由小到大排序就得出了最終的TOP 20排名(圖2)。

從這個數據上看,除了微信、QQ等依然強勢外,今日頭條、抖音、快手等信息流和社交的綜合平臺并未占得優勢。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再對反映排名月活變化的標準差進行統計,來反映變化幅度的大小(圖3)。我們發現,上升最快的是字節跳動的王牌產品——抖音,已經從2018年的第60名上升到第20~22名左右。其另一個王牌產品——今日頭條卻下降嚴重,2018年6月以后,排名掉出20名以外,長期處于第23~24名之間。

需要指出的是,今日頭條的月活下降需要考慮兩個外部因素:

  • 一是隨著知名度上升,其內容版權問題日益暴露,遭遇諸多內容版權方起訴要求支付版權費;
  • 二是2018年4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網信辦約談字節跳動,隨后,旗下的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進行全面整改,內涵段子App更是遭到永久下架。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問題來了,騰訊一直憑借微信和QQ穩居冠亞軍,其江湖地位也可以說是在社交領域形成的先發優勢,而作為新晉明星的字節跳動,其整體月活數據在頭部App中并不亮眼(盡管有外部不可控因素的作用)。但如果它們的表現并不突出,我們如何佐證信息流和社交融合的平臺將形成流量黑洞的觀點呢?

前面說過,流量黑洞的特點在于其嵌入了社交網絡,并推送了精準信息,形成了高黏性,因此可以大量占用用戶時間。

從“占用時長”的維度看(圖4),社交平臺雖然使用時長占比在下降,但仍然是占用時長最多的品類,其余占用時長最多的是信息流App,包括移動視頻、新聞資訊等,且呈明顯的上升趨勢。游戲和電商占據了一定份額,但信息流平臺和社交平臺對于占用用戶時間上的優勢已經越來越強。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從占用時長的增量上看(圖5),信息流和社交平臺也分走了絕大部分的增量。

  • 一方面,信息流平臺通過視頻等輕量化形式占據了用戶越來越多的時長。其中,短視頻占到了增量的36.6%,已經不能簡單用“增長迅猛”來形容了。
  • 另一方面,社交平臺讓用戶實現了更加深度的嵌入,這體現在即時通信和微博社交的增量占比較大上。社交平臺還有如此大的增長空間,可能也是部分觀察者沒有想到的。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其實,這種統計是沒有嚴格區分信息流和社交兩類平臺的,抖音、快手這類App顯然被分入了短視頻(信息流平臺)。但如果考慮信息流平臺和社交平臺本身水乳交融的趨勢,流量黑洞的存在無須辯駁。就連阿里和京東這樣的電商巨頭也開始布局“內容電商”,對于流量的焦慮呼之欲出。

從BATT(BAT+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字節跳動系)的份額分布來看(圖6),字節跳動系這頭兼具信息流平臺和社交平臺屬性的“怪獸”在占用時長上的增長非常迅猛,從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增長了3.1%。而領頭羊騰訊系則下挫3.7%,阿里、百度等其他平臺的變化不大,一去一來,似乎是字節跳動系分走了騰訊系的份額。

可以說,字節跳動系App的用戶都是形成了深度黏性的用戶,而這種黏性的基礎顯然就是“個性化算法”的連接方式和“視頻化+即時交互”的內容形式。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五、流量的商業前途

如果僅僅從占用時長的角度佐證流量黑洞,可能還稍顯單薄。不妨從這些流量換算的商業價值去考慮,最有價值的流量一定是最能夠變現的。流量變現的主要方式是廣告,客觀來說,廣告費用總是會往最有價值的流量上走。

為了剔除廣告費總盤變化帶來的影響,我們僅觀察各類廣告的占比變化(圖7)??梢园l現,除了新興的信息流廣告在大幅放量,搜索廣告、品牌圖形廣告、視頻貼片廣告等形式都在縮量,尤其是一直強勢的搜索廣告縮量的速度讓人驚訝,難怪百度要All in信息流。

請注意,這里的信息流廣告主要包括社交、新聞資訊、視頻網站中的信息流效果廣告,恰恰就是我們關注流量黑洞的廣告。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信息流廣告的規模增速近幾年一直處于50%以上的高位,受益者是誰?

從整體廣告營收規模上看,2018年增長幅度最大的當屬今日頭條(圖8),而其增長速度也名列第二位(圖9),僅僅低于基數較小且迅速崛起的趣頭條,后者同樣也是信息流平臺。一個合理的推測是,如果廣告營收的增量大量放給了信息流平臺,那么,信息流平臺中的字節跳動系當仁不讓是大贏家。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從廣告份額來看,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和以今日頭條為代表的字節跳動這四家占16家公司廣告收入規模的份額約85%。

從這四個頭部平臺的廣告收入走勢來看(圖10),阿里巴巴一枝獨秀,但電商廣告不是我們考察的流量黑洞的范疇。除去阿里,2018年廣告收入增量最大的依次是今日頭條、騰訊、百度。今日頭條和騰訊的廣告收入主要是信息流廣告,百度的廣告收入則主要是搜索廣告收入,其信息流廣告的收入增量顯然在對比中處于劣勢。

那么騰訊和字節跳動之間誰的流量價值更大?這種對比背后的意義是,以社交為基因切入信息流的騰訊和以信息流為基因切入社交的字節跳動之間,誰會是未來的流量王者(更大的流量黑洞)?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我們搜集了騰訊和字節跳動核心App的日活和廣告收入表現,用每日廣告收入除以日活,得出“每活躍用戶日廣告貢獻”(表1)。結果顯示,今日頭條作為后起之秀在該項數據上有明顯優勢,每個活躍用戶每天貢獻了0.48元,而騰訊的微信和QQ的每個活躍用戶每天僅貢獻了0.08元。

誰是下一個流量黑洞?

我們也加入了百度的該項數據作為對比。百度在該項數據上表現優異。信息流和社交是通過讓用戶持續在線,再實現潤物細無聲的收割。而搜索廣告和電商廣告一樣,都是面對精準人群(如醫療領域的競價排名廣告),并不依賴占用時長,一定的的日活就可以產生巨大的廣告收入。但這不一定是好事,事實上,正是因為這塊蛋糕太過誘人,才導致百度遲遲沒有轉向信息流業務。

當然,這并不代表字節跳動的路徑就一定會勝過騰訊,只能說明字節跳動這種信息流路徑產生的流量黑洞天然更加“功利”。騰訊的總體收入中,廣告收入僅占18.58%的比例(2018財年)。

過往,它們并沒有急切收割流量的動機,因為這種收割必然會破壞社交體驗。但值得注意的是,騰訊已經開始了朋友圈第三條廣告的測試,很難說這不是由于收入的壓力。

當騰訊發力收割,勝負猶未可知。在流量黑洞的競爭中,“頭騰大戰”依然是看點滿滿。

本文精選自穆勝博士新著《創造高估值:打造價值型互聯網商業模式》

#專欄作家#

穆勝,微信公眾號:穆勝事務所(ID:hrm-yu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知名管理學者,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管理學博士,穆勝企業管理咨詢事務所創始人,互聯網商業模式和組織轉型研究專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點贊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