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法』搞定產品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需求是如何產生的?如何管理需求?如何讓開發、設計更好地理解需求、實現需求?如何做好產品需求決策?在這篇短文中,小喵嘗試綜合目前主流的產品需求分析方法,理順產品需求分析的思路。
總的來說,整個產品需求分析主要做三件事:分類(誰的需求,哪類需求)、分析(性價比)、分級(優先級),簡稱三分法。細致地來看,需求分析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做的事情可以用下圖表示:
需求思路
搜集需求
一個產品在不同階段需求的來源側重有所不同。在產品初始階段,主要的需求由產品經理來策劃,需求的類型更多地偏向功能類需求(做加法,),目標是做出一個可用的產品;在成熟階段需要兼聽來自不同部門的同事、客戶、用戶的反饋,需求的類型偏向于運營類、設計類需求,目標是做出一個易用甚至好用的產品。
具體的需求挖掘方法有很多,其中業務發展方向是很重要的一環。通過調查問卷、焦點小組的形式我們可以得到用戶的反饋,但是不能僅僅『聽』用戶描述的,而是要把用戶的『需要』轉化為『需求』,分清楚用戶要的是馬,還是要寶馬。
福特與馬車
分析需求
產品經理應該有一張Excel表格,用來記錄日常工作中采集到的需求描述,并將需求分為新增、優化、Bugfix和簡單的想法(idea,記錄靈感)。注意,這里的靈感是基于用戶的心理模型設計,而不是基于業務或者工程模型,更不是基于產品經理自己的想法。
我們也可以將功能分為功能類、運營類、數據類、設計類需求。同時記錄下需求的提出者、提出時間。
在分析需求是否值得做時,主要關注做了這個需求能夠為這個產品帶來什么,是用戶的增長?還是付費的增加?做這個功能需要花多少人力、時間,投入產出比如何?如果涉及到改版,要注意尊重用戶的習慣,因為『位移』對于用戶而言,就是『消失』。
分析完畢后記錄下該需求的后續計劃是什么(排期、留存、暫緩、合并、擱置),并且給出相應的理由(減少日后紛爭)。
對于一些BUG類的需求,因為是必須解決的,所以不需要進一步的篩選,直接轉到需求處理階段。
篩選需求
篩選需求和分析需求有時是放在一起進行的。在這個階段,產品的相關人員會在一起開需求評審會,評審會的目的是篩選出一批需求,進行打包,整理出一個版本并交由上級復合,確認后進入需求處理(開發)階段。
在評審的時候可以用四象限定位法來分析某個需求值不值得現在做,對每個需求的緊急度和重要度打分(1-5分)。用不同的小圓點表示不同需求,并以顏色區分其類別。必要時可以乘以權重。
四象限分析法
同時還可以用卡諾模型來評估某個功能做了對于用戶來說的驚喜度。
KANO模型擴展圖
小結
產品需求分析和管理在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要有條不紊地管理需求、分析需求,需要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論,并且用自己習慣的方式(Excel,腦圖,Word)記錄下來,留存備案。這樣對于理解一款產品和反省自身的工作很有幫助。
#專欄作家#
粽小喵,微信公眾號:zong_xiaomiao,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騰訊產品經理。一個學傳播出身的產品新人,愛好研究原型設計工具。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
贊